巩膜瓣非吸收缝线小梁切除术与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2022-11-11 00:33:44胡虹胡秀平邓军萍单人辉姜志标
医疗装备 2022年20期
关键词:房水巩膜缝线

胡虹,胡秀平,邓军萍,单人辉,姜志标

江西省高安市人民医院眼科 (江西高安 330800)

青光眼是一种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较高的致盲性疾病,具有不可逆的特点,主要临床表现有眼胀、头痛、视物呈蒙雾状等,若未能及时得到有效治疗,随着眼压的不断上升,会增加眼盲的发生风险,进而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降低眼压是青光眼的治疗原则,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服用降眼压药物、滴眼药水、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小梁切除术是临床上治疗青光眼较为常见的术式之一,可通过切除部分小梁组织的方式,为房水外流提供一个新的引流通道,进而达到降低眼压的目的[1-2]。然而,部分患者会受到手术过程中缝合情况的影响,导致其恢复效果并不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有研究指出,可以在小梁切除术中通过调整巩膜瓣缝线的方式,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3]。本研究旨在探讨青光眼患者采用巩膜瓣下5-0非吸收缝线小梁切除术和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对眼压和功能性滤过泡产生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47~84岁,平均(66.23±8.25)岁;住院时间6~22 d,平均(15.23±2.21)d。试验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44~84岁,平均(66.63±5.78)岁;住院时间5~24 d,平均(15.21±2.28)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在开展前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纳入标准:眼部结构检查结果提示,符合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诊断标准;平均眼压均超过25 mmHg(1 mmHg=0.133 kPa);具有一定的读写能力,可配合收集相关资料。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眼部感染者;有眼部手术史者;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出现严重病变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辅助患者取仰卧位,使用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辽宁亿帆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658,规格 10 ml︰100 mg)缩小瞳孔,采用球结膜下浸润麻醉结合表面麻醉,待麻醉起效后,使用聚维酮碘溶液(成都永安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2887,规格 10%)消毒结膜,使用缓冲0.9%氯化钠注射液(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S10870001,规格 1.5 ml/支、5.0 ml/支)冲洗结膜囊,以穹隆部作为建立结膜瓣的基底,以角膜边缘作为基底,做一4 mm×4 mm大小的四方形板层巩膜瓣,以角膜和巩膜的交界处作为穿刺点,顺利刺入前房后,适当释放房水,待眼压稳定后,切除2 mm×1 mm大小的小梁组织,同时切除虹膜周边,随后使用10-0尼龙线缝合巩膜瓣;术后在给予抗生素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进行点眼治疗,2滴/次,2次/d。

试验组采用巩膜瓣下5-0非吸收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患者的体位、麻醉、消毒和切除步骤均与对照组相同,但需在巩膜瓣下放置5-0非吸收缝线,一端放在小梁组织的切除口附近,另一端从巩膜瓣下方穿过并放置在结膜下,随后再使用可吸收线缝合巩膜瓣;术后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术前、术后不同阶段的平均眼压:以非接触式眼压计(重庆上邦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型号:SK-5000A)为测量工具,分别在术前、术后1 d、术后1个月、术后1年各测量3次眼压,随后计算并记录平均眼压;10~21 mmHg为正常的眼压值,超过21 mmHg则可判定为眼压高。

比较两组的功能性滤过泡产生率:使用裂隙灯检查术后的滤过泡形态,临床将滤过泡形态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2种,本研究重点观察功能性滤过泡的产生情况,功能性滤过泡可分为微小囊状型(薄壁无血管,多形微囊状,其滤过效应最好)和弥漫扁平型(结膜以扁平、弥散、苍白为特点,相对厚壁,其滤过效应良好,安全不容易破漏)。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术前、术后不同阶段的眼压比较

术前,两组的平均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平均眼压均低于术前,且试验组术后1 d、术后1个月、术后1年的平均眼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前、术后不同阶段的平均眼压比较

2.2 两组的功能性滤过泡产生率比较

试验组的功能性滤过泡产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功能性滤过泡产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眼压对青光眼患者的视力影响较大,在通常情况下,随着房水的不断生成,其与房水外流之间的平衡会被打破,进而可使眼压上升,严重损伤视神经,影响正常视力。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恢复青光眼患者的视力有积极的意义。小梁切除术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眼外引流滤过性手术,术后的房水过滤量直接决定着降眼压的效果,而巩膜瓣的缝合情况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房水的过滤量[4]。由此可见,合理调整巩膜瓣的缝线显得尤为重要。常规小梁切除术中采用的10-0尼龙线无法有效调节松紧度,易出现缝合太紧或太松等不良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体的治疗效果。而有研究表明,巩膜瓣下5-0非吸收缝线小梁切除术可以有效弥补常规小梁切除术的不足,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通过合理控制巩膜瓣缝合情况的方式,避免出现因缝合太紧或太松影响手术效果的情况,进而降低浅前房、低眼压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改善预后[5]。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前,两组的平均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平均眼压均低于术前,且试验组术后1 d、术后1个月、术后1年的平均眼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表明巩膜瓣缝线小梁切除术能有效降低青光眼患者的眼压,与莫燕萍和孙元强[6]的研究结果相似。分析原因为,5-0非吸收缝线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巩膜瓣周围刺激性的炎症反应,减少瘢痕和血管化的形成,从而保证术后的降眼压效果,推动视力的恢复[7];巩膜瓣下5-0非吸收缝线小梁切除术还可通过不可吸收缝线连接巩膜瓣和结膜的方式来调整巩膜瓣的松紧度,并将其维持在水密状态,进而合理控制术后房水的过滤量,加强术后降眼压效果[8];此外,当患者术后的眼压出现升高时,临床可通过裂隙灯拆除巩膜瓣下5-0非吸收缝线,以此来增加房水的过滤量,达到降低眼压的治疗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当患者术后的滤过情况相对较差、眼压较高时,需对其眼部进行相应的按摩护理,若护理后的滤过情况和眼压下降效果仍不理想,再拆除巩膜瓣缝线。在拆除缝线过程中,需合理控制拆除力度,避免出现缝线断开的情况,进而增加眼内刺激性炎症反应的发生风险,影响术后的眼压控制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的功能性滤过泡产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巩膜瓣下5-0非吸收缝线小梁切除术可增加青光眼功能性滤过泡的生成。分析原因为,巩膜瓣下5-0非吸收缝线的可调节范围相对较大,可有效维持滤过功能,增加功能性滤过泡的生成,避免眼压上升;同时,5-0非吸收缝线还可以将巩膜瓣和结膜的胶原纤维与房水直接接触,从而发生降解,推动微小囊状型滤过泡的形成[9];此外,Tenon囊是导致眼外引流滤过性手术失败的重要原因,而巩膜瓣下5-0非吸收缝线小梁切除术无需在术后切除Tenon囊,可有效避免滤过泡出现瘢痕化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包裹性囊状泡的生成,从而促进其他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加强术后眼压的控制效果[10]。

综上所述,与常规小梁切除术相比,巩膜瓣下5-0非吸收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效果更显著,有利于降低平均眼压,促进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

猜你喜欢
房水巩膜缝线
巩膜生物力学特性及其与近视关系的研究进展
剖腹产横切口两种缝线缝合的对比探讨
巩膜外环扎术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巩膜镜的临床应用
氧化应激指标在白内障患者体液中的改变及与年龄的关系
Analysis of spectrum and drug sensitivity of bacteria in the aqueous humor or vitreous of patients at an early stage of penetrating ocular trauma
缝线抗议
不同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后泪液NO浓度与前房炎症反应的变化
老年表层巩膜炎和巩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
捆扎钢丝结合缝线引导指屈肌腱断端回缩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