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刚 郭 宇
冠县人大代表、冠县东古城镇杨召新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陈金陶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发挥人大代表示范带头作用,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持续改善群众生活,让老百姓获得感更强。
人大代表是一座桥,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万千群众。陈金陶始终牢记职责,自觉增强履职意识,积极建言献策,充分反映人民群众意愿,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把国家方针政策带到群众身边。陈金陶充分利用扎根基层、沟通群众方便的优势,认真当好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员。他经常通过生动又接地气的拉家常方式,与村民分享自己参加人代会的心得,向群众介绍人大的决议决定、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并结合教育、医疗、就业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问题,面对面、心贴心地为群众讲解相关法律法规,让民主法治观念在基层落地生根。
积极参加代表履职活动。闭会期间,陈金陶积极参加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代表培训、调研视察、执法检查,主动参加代表小组活动。他聚焦全县中心工作,紧扣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研,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乡村环境卫生整治等方面,提出许多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他主动密切联系群众,按时到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值班,接待来访,化解矛盾,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了解和掌握社情民意。
陈金陶主动拓宽发展思路,坚持通过培植主导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引领村民共同富裕,用实际行动践行人大代表的光荣职责。
发展特色产业。陈金陶探索改变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的传统经营模式,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民代表到外地参观考察,将梨果种植产业作为本村发展的特色产业。争取资金,配套机井,推广种植秋霜梨,并在梨树下种植大葱、辣椒、西瓜等低矮作物,使得亩均收益1万元左右,促进群众收入大幅提高。他组织成立金秋乐果蔬种植合作社,为果农提供技术和管理服务,帮助拓展销售渠道。
壮大集体经济。他带领村民苦干实干,对村宅基地进行整体规划,建设杨召社区。推动商业街和沿街商铺建设,通过土地租赁方式为村集体每年增加收入10万元;联系协调服装加工厂,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发展83千瓦光伏产业,多渠道增收创收,让村民“钱袋子”鼓起来。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陈金陶始终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群众所思所盼所愿,为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贡献力量,努力把好事办好、实事做实,让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推动基础设施改善。村内道路全部实现硬化、亮化、美化,电网增容改造,自来水管道顺利改造,旱厕改造完成……陈金陶协助筹措资金,积极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更加宜居。同时,他推动建设村级活动场所,新建文化活动室、健身广场,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杨召美地幸福苑,院内配套设施齐全,提供营养午餐,设有阅览、健身、棋牌活动室,为困难群众提供生活保障。
走访慰问解民忧。每逢中秋节、重阳节,陈金陶都会带头看望村里60岁以上老人,送去米、面、油等爱心物资,与他们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健康状况。他的爱心行动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温暖,展现出一名人大代表听民声、知民情、解民忧的社会责任感。
弘扬文明新风,助力乡村振兴。陈金陶推动修订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推行殡葬改革;组织成立村舞蹈队,多次到县、镇参加演出;牵头建立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引导村民自觉爱护环境,让美丽乡村“颜值”永驻,让文明乡风浸润村民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