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娇艳/文
群众文化活动是以广大人民群众文主体,自发参与的一种参与文化、享受文化,从而满足自身精神需求的一种社会性活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获得感的一种体现。红色歌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以其内容鲜明、篇幅短小、朗朗上口为特点,在人民群众中传唱度颇高。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推动社会发展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在群众文化活动中,通过传播红色歌曲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进一步培养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操,凝聚社会普遍价值共识,激发人们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增强人们的信心,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的需求已经由过去的贫困过渡到温饱,进而于2020年实现了全面小康。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马斯洛1943年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在新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的需求层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身心健康发展,而群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能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还能有效地提高群众基本道德素养,更重要的是可以满足人民的社交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不仅扩大了人民群众的社交范围,也进一步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提升和对于高层次精神生活的的满足。
群众文化活动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除自身职业外,以兴趣为主、自觉参与、以满足自身精神需求的一种活动形式,群众是主体,文化活动是载体,以文艺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如同《毛诗序》所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早期的音乐是人类一种无意识的表达感情的行为,原始人类往往通过这种集体参与的表达形式以祭祀先人或祈求平安等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而如今人民群众乐于参与的群众文化活动则多以追求健康生活、丰富精神依托、展示自我才艺、价值为主要倾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好时代背景下,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已经有了显著的提升。随着近年来广场舞的风靡,掀起了群众文化大繁荣的景象,不仅有旗袍走秀、曳步舞、交谊舞、汉服、茶艺、插花技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更有摄影、科普、书画、合唱、国学、雕刻、拓印等活动层出不穷,这其中有大家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娱形式,也有“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这些不以商业为目的、参与主体广泛的群众文化活动,也是提高国民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因此,认清群众文化在新形势下表现出的新特性,不仅能够进一步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还能弘扬社会注意文明新风尚,促进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当前中国社会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呈现着多元化的趋势,各种价值观的较量愈加复杂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思潮日益渗透,对人民群众的价值观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免受不良思想的影响铺平道路,提高价值的辨别力,并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学会站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看待、解决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并提出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在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深水区的今天,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才能最大激发出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向心力,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心,进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而核心价值观则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和灵魂。“文化与价值观密不可分,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文化是价值观的直接表现,文化中蕴含着、折射着价值观和价值内涵。核心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次、最为核心的要素,是文化的精髓。”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者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他们的行业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也不同,因此活动的内容以通俗性为特点,通过群众文化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把高深的理论“通俗化”“生活化”,让广大人民群众不仅在文化活动中能够得到精神和心理上的满足,也能在活动中传递社会正能量,可谓是益国利民。
红色歌曲,简称“红歌”,是植根于中华大地,反映不同时期劳动人民自强不息、勤劳勇敢、歌唱美好生活的歌曲,也特指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各个时期的革命歌曲,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一颗璀璨明珠。红色歌曲具有一定的政治性、时代性、群众性和艺术性,更有很多经典作品是艺术家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艺术品,经过了成千上万人的传唱,并在传唱中日益精炼、成熟,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红歌。
红色歌曲内容健康向上,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形象地刻画了我国各个历史阶段的方方面面。其创作过程往往经过反复推敲,从作品产生时起便被传唱者和人民群众不断实践、检验,并不断改进的过程。不同时期、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下的经典红色歌曲,所表现出不同的时代性,如新民主主义时期的《五一纪念歌》表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觉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社会主义好》浓缩了当时的社会最强音,改革开放时期的《长江之歌》《难忘今宵》等都体现着求高、求雅的艺术价值取向,进入21世纪的《亲吻祖国》《天路》等歌曲也进一步实现了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提升。
红色歌曲来源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群众内心深处的感情,在新时期传唱红色歌曲,不仅能把我们带到那个特定的历史年代,给歌唱者和听众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也能给人们带来一种精神上的洗礼。红色歌曲中所传达的爱国主义精神、追求和谐精神、勤劳勇敢精神等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共同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详细阐述了中国社会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核,将红色歌曲按照不同层面划分归类,如国家层面体现“富强”的歌曲《歌唱祖国》、体现“民主”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体现“文明”的《文明在哪里》,体现“和谐”的《和谐中国》;社会层面体现“自由”的《翻身农奴把歌唱》,体现“平等”的《平等歌》,体现“公正”的《公正之歌》,体现“法治”的《法治的春天》;公民个人层面体现“爱国”的《我和我的祖国》等,体现“敬业”的《公仆颂》,体现“诚信”的《诚信中国》,体现“友善”的《左邻右舍》等,这些红色歌曲都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了完美的契合。
长期以来,我国的红色歌曲的数量浩如烟海,所涉及的题材种类灿若繁星,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作为群文工作者,应深入挖掘红色歌曲的精神内涵和社会价值,并将之运用与日常群众文化活动中,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认识不断发展的动力。要实现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群众需求为主导,开展以红色歌曲主题的群众文化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如果在当地群众在红歌传唱方面普遍基础较差,可以先通过“红色歌曲大家唱”“学唱红歌”公益课堂等形式,邀请专业教师予以指导,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后,可以定期举办红歌大赛、红歌卡拉OK赛、群众红歌合唱比赛等活动激励群众学习、传唱的热情,在这些群众文化活动也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转化为理想信念的过程。活动中以红色歌曲为主要内容,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让更多人参与其中,依托这些群众文化活动的举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群众文化活动中,使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亲身参与、实际体验,真实地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带来的能量动力,并在潜移默化中转变成自觉地个人追求,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
在信息时代下,社会信息资源的交流呈现除了高速化、全球化等特点,红色歌曲的传播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从以前的口口相传到大喇叭、半导体时代,再到电台、电视台和现在的互联网+时代,红色歌曲的传播变得更加快捷和方便。近几年,随着自媒体的高速发展,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以生产流程简单、制作门槛低、参与性强、互动性强为特点,替代了传统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群文部门可以抓住这个机遇,以短视频为载体,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出红歌欣赏、红歌教学、每日一歌等主题的短视频,充分发挥宣传导向作用,引导广大群众利用日常碎片时间欣赏红歌、学唱红歌,达到随时随地“红歌一下”的效果。
随着自媒体的不断普及,中老年人参与短视频录制的热情愈发高涨,群文部门可以在官方短视频账号设置专栏,推出群众优秀红歌的短视频,鼓励群众参与热情、积极转发,扩大红色歌曲的推广范围,从而更好地提升了参与红色歌曲的传唱度,也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丰富了人才储备资源,最终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渠道渗透。
红色歌曲的传唱离不开专业人才队伍的支持,要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以红色歌曲传唱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更是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参与和引领。群文部门应充分挖掘专门性人才,利用他们的专业技能充分挖掘红色歌曲的内涵,并结合群众文化的特点开发能够有效传播红色歌曲的活动项目。专业人才以其音乐上的专业性和对群众文化活动的把控,可以将红色歌曲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的部分开发的更加全面,也能够更加巧妙地在红色歌曲的传播过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成对红色歌曲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度创作,也只有经过这样的再创作,才能更加有效地在红色歌曲的传播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涵。同时坚持创新与传承并重,鼓励专业人才创新红色歌曲的传播方式和表现形式,从专业领域出发,结合群众喜好,用与时俱进的眼光策划、编排红色歌曲类节目,达到“红歌新唱”的效果,只有不断推出具有时代特征的优秀红歌作品,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而群众文化活动则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载体。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阶段,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更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红色歌曲中所传递的精神内涵极大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因此,在群众文化活动高品质发展的今天,以红色歌曲为载体,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群众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的理解,才能更好的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向心力,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引用
[1] 张妍.发展大众文化须坚持正确价值导向[N].人民日报],2017-08-10(7).
[2]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30.
[3] 吴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红色文化创新发展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20:6.
[4] 余倩.红色歌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运用[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6:6.
[5] 王丛.论红色歌曲的传唱与历史价值研究[J].艺术评鉴,2021(19):52-54.
[6] 胡守勇.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62-68.
[7] 董晓.论“红歌”的艺术特点和社会功能[J].艺术教育,2009(8):64-65.
[8] 张敬.新时期下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J].现代农村科技,2021(11):122.
[9] 徐学富.基层文化馆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及实践探索[J].文化产业,2021(12):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