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2022-11-11 07:13徐蕾
公关世界 2022年19期
关键词:城乡现代化战略

文/徐蕾

农者,天下之本也。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困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农民富,国家富;农业兴,百业兴;农村稳,天下稳。为此,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了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历史征程。城镇化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强大动力,这是被世界各国实践所证实的规律。但是,由于各个国家的资源禀赋、发展水平、社会制度等各不相同,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城乡分布的格局必然就会产生较大的差异。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对照别国的经验照抄照搬,而是要立足本国的基本国情,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着眼于我国的国情提出的

我国的特殊性首先在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土地面积占全国面积的九成左右。农村地区不仅面积广大,人口基数也非常庞大。根据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提高到65%,到2035年城镇化率要提高到70%。”在农村有庞大的人口数量,如果城乡差距过大,怎么能建成惠及全体人民的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国家?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着眼于我国的国情提出的。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着眼于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提出的

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而这种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突出反映在农业和乡村发展的滞后上。中国当前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同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步伐还跟不上,“一条腿长、一条腿短”问题比较突出。

1.农业现代化差距大

尽管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大幅度提升,但相比于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因其先天存在的劣势而明显滞后。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我国农业就业比重为26.5%,而美国的农业就业比重只有1.3%,欧盟、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和经济体的农业就业比重也都只有3%或4%左右。比较二者,发达经济体农业就业比重一般比农业产值比重高0.4%到3%,而我国却高出17%。农业人口较多的集中在有限土地资源,农民的人均耕地面积偏低,务农劳动收益偏低,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机械化生产以及科技化应用都难以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呈现整体偏低的局面。

在农业现代化领域,中国相比于其他国家最为突出的短板在于农业劳动生产率。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2018年劳均农业增加值为3830美元,世界平均水平为3192美元,我国劳均农业增加值只比世界平均水平略高,显著低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4926美元和高收入国家31541美元。

2.农村现代化差距大

近年来,在各项政策推动下,我国的农村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农村相比城市,在很多方面仍比较落后,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从国际比较来看,发达国家,如英国、加拿大的城乡收入比接近于1,发展中国家印度的城乡收入比将近1.9,即便是非洲的低收入国家,如乌干达的城乡收入比最高也只有2.3左右。但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我国的城乡差距却高达2.56。可见我国城乡差距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偏高的。除了在收入方面,城乡差距较大之外,在教育、健康等人力资本投入上城乡差距也较大。利用住户调查数据计算,2018年我国农村年人均教育投入仅为916元,而城市人均教育投入则为1639元,城乡比为1.79。医疗保健投入方面,城市人均医疗投入是农村的1.68倍,医疗报销方面城乡比为1.81;养老金方面,城市人均养老退休保障金为7000元左右,而农村只有800元左右,城乡比高达8.59。从数据中我们能看出,无论是从教育、医疗还是养老方面,我国的城乡都存在明显的差距。

3.农民现代化差距大

我国的城乡二元体制,将城市与农村分裂开来,加上与之相配套社会保障体系,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制度安排。这种体制以人为的方式阻断了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劳动力转移规律,农民被迫长期禁锢于农村和农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城镇化的发展,为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有过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有过民工潮,但受限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进城的农民工并不能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福利待遇,并且常常遭到城镇居民的排斥,农民虽然进入城市但却并未融入城市,因此,从本质上讲,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仅仅只是人口的流动,而并非城镇化的进程。目前,我国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和系统农业职业教育的更是少之又少。我国有3.14亿的农村劳动力,高中文化以上的只有8.3%,一半的农民的文化水平是初中,还有40%以上是小学水平,而美国农民,75%以上的是高中文化,其中有25%是大学学历。

这些“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仅制约着农业农村发展,也制约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提升,进而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使农业农村与城镇协调发展,是我们必须完成的重大任务。改变农业是改变“四化同步”短腿、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状况,根本途径就是加快农村发展。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着眼于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提出的。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着眼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的

当前,国际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更加凸显。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到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举措,而农业农村可投资的领域、可挖掘的市场、可激发的动能都很大。

扩大内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农村是最大的增量空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能够充分释放需求潜力拉动经济增长,可以说,扩大内需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是相互依存的两个重要方面。自2010年以来,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普遍高于城镇居民。这意味着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愿意把更多的新增收入用于消费支出。随着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快速增长,农村所蕴含的巨大的消费潜力就会逐步得到有效释放。潜力释放、活力充足的农村消费,将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农业农村发展是有着巨大投资需求空间的。有关研究表明,从增量资本产出率看,我国每单位产出所需的资本投资额,2007年至2011年间为3.37,2012年至2019年上升到5.92,投资边际效率的下降趋势十分明显。因此需要在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大幅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从而把数量庞大的农村集体资产带入到国民经济循环中来,形成城乡联动的发展格局。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着眼于解决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的。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着眼于实现党的使命提出的

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把依靠农民、为民谋幸福作为重要的使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带领亿万农民求解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领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发展集体经济,大兴农田水利,大办农村教育和合作医疗;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农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推动发展乡镇企业、农民进城务工,废除农业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等,都是为了让广大农民不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但同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步伐还跟不上。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我们需要解决好三大问题:一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二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解决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促进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三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切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四化同步”,补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最大发展短板。

因此,“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下党中央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中提出的一项新举措,其关乎国计民生,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发展关系重大。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猜你喜欢
城乡现代化战略
预计到2050年中国城乡消费水平将无明显差距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