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上杭县第一中学(364200)林文礼
区域认知素养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需注重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本文以“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这一节的教学为例,探讨提升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途径。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高中地理学科的重要内容,涉及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教师通过该节课的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
教师导入语:我们的生活与区域的联系十分密切。我们在介绍自己的家乡或讲述自己去过某地旅游时,经常会用到省、市、县、乡等能够表达区域的名词,那么区域是什么?它是如何划分的?怎么从地理学视角描述某一区域的特征?
多媒体设备的大屏幕上同步展示本地居民楼、陕西窑洞、云南竹楼、江南水阁等一系列民居图片。
教师提问:为什么我国不同地区的民居差异会这么大?
学生思考并自由交流,由此引出区域概念,不自觉地开始学习新知识。传统民居的明显差异让学生知道区域差异的存在,使学生对新课的学习与区域的探究产生期待。
教师组织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第2页的第1至第3 段并讨论:什么是区域?它有哪些特点?让学生结合课本内容思考与回答问题。从地理学视角来看,区域指的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以地理差异为基础,依据一定方法与标准划分出来的。教师再让学生思考:“方法与标准”是始终保持不变的吗?学生思考后得出“方法与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研究目的、划分方法与标准不同,区域划分方案也不同。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归纳与总结信息的能力。
接着,教师引领学生研究区域的特征:可变性,或者说区域界限具有模糊性,有的区域边界明确,如行政区,而有的区域边界模糊,如语言区、少数民族分布区、地形区与气候区等;层次性,即区域的划分具有不同等级,如松嫩平原属于东北平原,属于东北地区;整体性与差异性,即区域内部通常具有相对的一致性,而区域之间则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样,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区域的概念和特征,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教师讲述:同学们,分析一个区域的发展该如何着手?通常来说,第一步是了解该区域的自然环境,分析它对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影响;第二步是研究该区域的发展方向与水平。下面结合我国的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分析这两个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这两个区域的共同点为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地形均是平原。请同学们根据地图找出这两个区域在地理环境方面的差异,分析其原因,并思考这些差异影响到生产活动的哪些方面。
课件中同步展示三幅图,分别呈现长江三角洲的地理条件、中国地形和松嫩平原的地理条件。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进行评价。接着,教师提问:这两个区域的发展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学生通过分析,能够轻松得出原因是自然环境不同。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学习经验,总结分析区域差异的步骤:(1)搜集区域有关资料,如自然环境条件(包括植被、水文、气候、地形和地理位置等)和人文环境条件(包括历史沿革、传统文化、经济发展与人口情况等);(2)整理和分析资料,分析数据,绘制图表等;(3)分析与比较区域差异,分析区域发展的劣势、优势与条件,分析区域经济及区域发展的阶段;(4)探究形成区域差异的因素。
在学生完成以上学习后,为更好地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如下习题,要求学生分析作答。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的重要分界线。在这一分界线的两侧有着明显的区域差异。据此回答问题:
1.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差异 B.海陆位置不同
C.纬度位置不同 D.山地阻挡作用
2.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在进行经济发展以及国土整治过程中需要做到的是( )
①将耕地面积扩大,并注重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②注重合理排灌,防止土壤盐碱化;③兴修水利,植树种草,抵御旱涝灾害,预防水土流失;④做好不良地质的改造,提高土壤肥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秦岭—淮河一线的北边属于半湿润半干旱的暖温带和中温带,南边则属于热带、亚热带。认真分析可知造成区域差异的原因是纬度位置的不同,因此第1 题选择C 项。秦岭—淮河一线北边的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旱涝灾害频发,因此第2题中需要做到的是②③,选择B项。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书中“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的内容,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早期的地理环境是地势平坦,土质黏重,河湖沼泽广布;开发过早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开垦困难,利用与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形成交通阻隔,导致农业发展缓慢;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雨热同期的气候使得水热充足,大规模人口迁移使得劳动力充足,这些因素一起促进区域农业发展,包括水稻种植业、桑蚕业和棉花种植业。当前影响长江中下游平原这一区域发展的因素有多个,包括:人口稠密,人均耕地较少,粮食商品率低;水系发达,导致耕地地块小,生产规模不大,影响机械化操作;城市密集,占用大量耕地,农业逐渐向园艺业、乳畜业发展;棉花产量较低;等等。学生通过分析,认识到人类对地理环境的改造能力增强,地理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并不会变小,人地需要协调发展,地理环境在区域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有着不同的影响。这样,学生就有效掌握了分析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的方法。
教师还可布置实践调查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当地地理环境在不同阶段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寻访当地老人,并上网查询资料或者翻阅书刊等,研究当地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注意从横向与纵向两个方向进行分析:横向指的是分析区域内不同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方向与水平的影响,是从静态视角来分析的;纵向则指的是在同一个区域内,按照历史时空的发展路线,分析地理环境和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这是从动态视角来分析的。同时要求学生在完成调查后以图表形式把调查结果呈现出来,以此增进学生对区域的认知与理解。为更好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使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相关问题,课堂上教师可向学生展示如下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某区域的耕地种植结构发生了变化(如图1所示),据此回答问题:
图1
1.以下哪个是造成该地区耕地种植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
A.政策的引导 B.种植技术的提升
C.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D.市场需求的变化
2.与1985年相比,2005年该地区( )
A.自然灾害频发 B.农业商品率提升
C.农业集约程度降低 D.农业人口比重上升
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主要由市场需求和农产品价格决定,因此第1 题选择D 项。2005 年该地区工业化水平提高,对花卉和蔬菜的需求量占比较大,进而促使耕地种植结构呈现多样化发展,农业商品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因此第2题选择B项。
按照上述思路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不仅能让学生牢固掌握地理知识,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基于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如下提升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途径。
为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教师应从整体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把握,做好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让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在区域认知素养方面也能得到针对性的锻炼与提升。一方面,教师应认真分析教学内容与区域认知素养之间的联系,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充分准备相关教学素材,如图片、教学视频等;另一方面,教师应明确课堂组织形式,注重采用学生感兴趣的课堂组织形式,避免学生产生枯燥感,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学习。例如可采用问题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围绕不同的知识点设计问题串,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与目的性。另外,教师设计的问题应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的本质,加深对区域知识的认知与理解。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涉及的知识点多,尤其需要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并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课堂上为达到上述目的,顺利实现知识讲解以及提升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双重目标,教师应注重在课堂上与学生积极互动。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后,应要求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回答。教师要认真倾听,并给予点拨,促使学生再进行完善,确保学生能够在分析地理问题时考虑得更为全面,并能够及时发现与纠正理解上的错误,养成从区域视角分析地理环境的习惯。教师应通过课堂互动,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分清主次,把握关键要素。如此,既能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又能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例题讲解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加深学生的理解,使学生掌握分析地理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因此,例题讲解是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教师也可在该环节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一方面,教师要精心筛选与设计课堂例题;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好例题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从区域视角分析地理环境时需注意哪些细节,积累相关经验。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讨论与总结,分析例题考查的知识点,以在往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能够更快地解题。如此,既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又能促进其区域认知素养提升。
教师应充分认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实践活动可促使学生主动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更好地认识区域、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开展实践活动,做好相关内容的记录,分析发现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解释;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好实践报告的检查以及评价,分析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与收获,并根据其表现给予评价,满足其对实践活动的心理预期。如此,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让学生得到各方面的锻炼。
综上,高中地理教师应充分认识提升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重要性与意义,善于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规划,促使学生进行区域认知,学会从区域视角分析地理现象,解决地理问题,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意识,学会采取比较、综合、分析等方法认识区域内的人地关系及区域特征,从而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