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550001)石梅艳 周光发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提出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注重知识教学的同时更注重能力培养,这就要求教师积极探索更多开放性教学模式。在当前教学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将乡土地理作为地理教学的重要资源之一,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环境中的地理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从而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出地理知识的有用性,使学生热爱家乡并能够为家乡建设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人口迁移”一课的相关课标要求是“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在本节课中,学生要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从概念中得出人口迁移涉及人口在地球表面上发生的空间性移动,思考人口为什么要迁移,从而得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与人口的生产生活有密切联系,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在不同的条件下其影响强弱程度是不一样的,探讨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在讲解“人口迁移”一课时,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乡土地理案例来引导学生认识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和特点,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学习本节知识之前,学生学习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分布”相关知识,掌握了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认识到人口的增长主要有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种方式,其中机械增长指迁入人口的增加值。学生对人口的空间分布有了初步了解,为学习本节课奠定了知识基础。
通过学习人口迁移相关知识,学生能够说出人口迁移的概念,并准确判断哪种人口空间移动现象属于人口迁移。
学生能够根据福泉市牛场镇五新社区相关材料,分析影响五新社区人口迁移的因素,增强运用地理知识探究身边事物的意识。
学生能够运用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分析福泉市牛场镇五新社区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通过实地考察学习,感受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下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培养热爱家乡和建设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教学难点:理解推拉理论的原理及其运用。
手机、笔记本、签字笔、福泉市牛场镇行政区划图。
表1 考察线路表
环节一:收集资料,学习人口迁移的概念
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相关资料,同时熟悉教材中人口迁移的相关内容,将易地扶贫搬迁基本情况与教材中的人口迁移知识点相结合,了解人口迁移相关知识,并提出相应问题。
学生在实地考察福泉市牛场镇五新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过程中,要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是否属于迁移人口”这一问题,就需要结合人口迁移的概念来进行判定。首先,人口迁移是人口在空间上发生移动,以跨越一定的行政界线作为判断依据;其次,人口迁移是一种永久性或长期性的居住行为,通常以“一年以上”作为标准;再次,居住地一定要发生变更。学生根据满足人口迁移的三个条件,判断福泉市牛场镇五新社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是否属于迁移人口,并给出判断理由,强化人口迁移的概念学习。
环节二:实地考察牛场镇五新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贵州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易地扶贫搬迁是为了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问题。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对牛场镇五新社区已经有了大概了解,知道了牛场镇五新社区是由多个村在2017 年搬迁至此而形成的。学生根据已掌握的人口迁移知识,能够判定在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下群众的搬迁属于人口迁移。这能促进学生关注国家时事,同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身边实例的分析中。学生不仅要知道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属于迁移人口,而且要思考群众为什么要迁移、影响群众迁移的因素有哪些,从而总结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环节三:实地考察牛场镇五新社区服务站
牛场镇五新社区服务站(见图1)于2016 年启建,于2017 年成立了党委并组建了居委会,以为社区群众服务。学生实地考察牛场镇五新社区服务站,了解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会服务基础设施配套情况对人口迁移的影响。牛场镇五新社区服务站的服务内容主要有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公共服务等,同时该服务站还可办理安置房产权证,目的是让广大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能够“安居”。
图1 牛场镇五新社区服务站
环节四:实地考察社区居民公约宣传栏
在对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实地考察中,社区的卫生也被纳入考察范围。学生在考察过程中发现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从原来农村单家独户居住转变成集体居住,在搬迁入住之初,部分群众不爱护环境卫生,乱丢垃圾、乱停车辆等现象较为普遍,因此牛场镇五新社区制订了居民公约并打造了醒目的社区居民公约宣传栏,运用公约细则来规范搬迁群众的行为习惯,同时加强社区的环境卫生管理。通过实地考察社区居民公约宣传栏,学生归纳出牛场镇五新社区在卫生治理方面的有效做法,了解了五新社区是如何做到稳住搬迁群众的。
环节五:实地考察社区新时代文明中心
自2017 年以来,牛场镇五新社区创办的新时代文明中心通过技能培训,培训了1500 多人,使得搬迁入住群众有一技之长,促进群众就业,做好“稳得住,有工作”的基本保障。社区通过邀请相关企业到新时代文明中心进行宣传、招聘,达到培训益人、就业益人的目的。新时代文明中心经常培训群众,帮助群众适应新环境。学生通过分析材料和实地考察,讨论得出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中经济因素占主导地位。
环节六:实地考察社区四点半学校
为解决牛场镇五新社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因要上班而难以照顾孩子或因文化程度低而难以辅导孩子的难题,五新社区党委联合周边学校建立了四点半学校(见图2),并推荐教师来开展志愿服务。四点半学校的主要服务内容有作业辅导、兴趣培养、安全教育、感恩教育和励志教育等,旨在提高搬迁群众子女的综合素质,引领搬迁群众子女感恩奋进、全面发展。学生在实地考察四点半学校的过程中,分析出教育也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之一。
图2 四点半学校
环节七:实地考察社区幸福驿站
人口老龄化问题和空巢老人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问题。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在原来的农村生活中已形成了密切的邻里关系,而搬至新环境后,很可能不熟悉甚至不认识新邻居。由于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务工,常住在社区的群众大多为青少年儿童和老年人。老年人长期在农村生活,难以适应新环境。社区组建幸福驿站,目的是促进邻里之间相识,关注老年人生活,积极鼓励老年人做手工活,提供场所让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通过实地考察,学生不仅能够了解社会热点话题,而且能够深入思考,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和空巢老人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环节八:实地考察社区文化书屋
学生通过考察牛场镇五新社区文化书屋,了解到文化书屋的活动丰富多样,例如亲子阅读比赛,书法、太极教学等,同时也了解到文化书屋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看书、借书的场所,有助于鼓励群众爱好学习,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家庭及邻里之间的和谐度,促使搬迁群众融入新环境,成为新市民,拥有新思想。文化书屋有助于提高搬迁群众的内涵,丰富搬迁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环节九:学习推拉理论
学生通过对牛场镇五新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考察,思考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理解推拉理论。学生一方面要深入思考分析牛场镇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迁移到五新社区来居住,对牛场镇五新社区的发展会有什么影响,另一方面要思考搬迁群众从农村搬迁到城镇,对迁出地的发展会有什么影响,进一步理解推拉理论。
环节十:总结归纳
通过实地调查,学生能够举例说明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加强对人口迁移概念的掌握,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实地考察结果进行总结,并且结合人口迁移的理论知识,总结归纳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并按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其进行分类。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学习得知,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为人文因素中的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在当前人口迁移中影响强度逐渐减弱,社会经济因素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第一,教师在课堂上应结合乡土地理案例进行教学,凸显地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教师应将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现实问题,在探讨中获得必要的地理信息,解决身边的地理问题。同时教师需要在生活中多方面收集资料和认真观察各种事物,开发出适合地理教学的乡土资源,进而开展高质量的乡土地理案例教学。
第二,教师应适当组织学生开展地理实地考察活动,运用当地的地理资源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的习惯,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认识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
第三,教师要经常挖掘学生身边具有典型性及实用性的乡土地理素材,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发展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经验,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让学生对家乡建设有新的认识,立志为家乡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