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古城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2022-11-10 16:49郭耀华郝凤彩内蒙古艺术学院
文化产业 2022年23期
关键词:忻州市忻州古城

郭耀华 郝凤彩 内蒙古艺术学院

在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现梳理忻州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并分析其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就文旅融合背景下忻州古城如何充分利用并发挥忻州市历史文化资源应有的优势和效益,提出树立整体思维,加快开发步伐;深挖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内涵;完善产品结构,创新产品设计三个角度的开发策略。

忻州古城地处山西省忻州市,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至今已有将近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享有“晋北锁钥”之称。近年来,忻州市高度重视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打造忻州古城旅游景点,助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忻州古城历史文化资源概述

历史杰出人物群英荟萃

忻州市是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人文古郡。从貂蝉到才女班婕妤,从“遗山先生”元好问到“元曲四大家”白朴,从“清初六大师”傅山到“东方伽利略”徐继畬。足以见得,忻州市自古以来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当然,还有佛教高僧慧远祖师、“五四运动”学生高君宇、爱国将领续范亭、开国元帅徐向前等历史名人。

特色饮食文化独具一格

忻州市自古以来就有“中国杂粮之都”的美称,盛产的小杂粮共有15个品种、600多个品类,是中国首个杂粮特优区。地方特产原平木瓜杏、同川酥梨、保德油枣、宁武沙棘、偏关海红果,不仅风靡全国,有些更是远销海外。定襄蒸肉、莜面栲栳栳、保德碗托、神池月饼、原平锅盔、瓦酥等特色美食颇受外地人的喜爱。

红色文化资源历史悠久

忻州市曾是晋察冀、晋绥革命根据地的中心腹地。抗日战争期间,著名的“忻口战役”“夜袭阳明堡飞机场”等战役均发生在此,且目前战役遗址保存比较完备。忻口战役遗址于2019年10月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阳明堡飞机场战斗遗址于2016年12月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

民间风俗习惯多姿多彩

忻州市是民俗之乡。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忻州多姿多彩的民间风俗习惯,包括受五台山佛教文化影响所形成的庙会、赶会等活动,至今仍有延续。其举办的挠羊赛(角氐斗胜者连续摔倒六个人之后,会得到祭祀用的活羊一只作为奖励)目前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传统节日“闹红火”、特色技艺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舞龙等也延续至今。

传统民间曲艺丰富多彩

“民歌海洋”是对忻州多样民间曲艺的生动描述。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忻州逐渐形成了以贴近广大劳动人民为主的“下里巴人”艺术,其中三弦书、北路梆子、佛乐、晋北鼓吹、凤秧歌、二人台均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还有八音会、云胜锣鼓、道情戏等,不仅数量多,艺术价值也不容小觑。

可见,忻州市拥有丰富多彩且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尤其是在历史名人、特色美食、红色文化、民间风俗、传统曲艺方面有“人无我有,我有我优”的独特优势,对发展文化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忻州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现状

重点开发的文化资源

1.对历史名人资源的开发

古城在开发的过程中,注重发挥名人效应,着重针对历史名人元好问和貂蝉进行开发,形成了古城的两大特色。一方面,充分利用遗山先生元好问的资源,对他的故居、作品和生平事迹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的开发,主要表现在修缮复原其故居遗山祠、开发讲学交友的地方杏苑和创作现场演绎节目《元好问》、开发文学作品四个方面:遗山祠主要是元氏祠堂,供后人祭拜;杏苑主要是对其文学作品进行陈列展示;节目《元好问》则主要通过现场演绎还原其生平;千古绝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通过融入传统节日和打造主题活动发挥作用。另一方面,着重对貂蝉的相关资源进行了开发,主要表现为创作节目《貂蝉拜月》,通过街景表演,演绎群雄纷争的风云岁月。

2.对传统美食文化的开发

古城在对传统美食的开发中,集中商户经营,打造小吃街。每家店铺都是透明式经营,游客能够在排起长队购买食品的同时现场观看美食制作的工艺,既充分保障了食品安全,又从侧面展示当地美食文化。此外,古城还打造了酸奶坊、辣子坊、醋坊、面坊、油坊、酒坊、豆腐坊7家传统手工作坊,由于这些产品加工制作时间都较长,除了旅游旺季进行现场加工制作外,其余时间段为了满足游客能够在短时间内了解制作流程的需求,这些作坊大都通过在墙上张贴制作流程来展示。

开发的主要方式

1.以秀容书院为中心的布局

秀容书院是古城开发中历史文化资源最为突出的一处场所。秀容书院于清代乾隆四十年(1775)建成开学,距今已有240多年历史,是目前山西省唯一一处保存完好且仍具有教育功能的书院,还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历经古代儒学和近现代多种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变迁的一个历史缩影,蕴含着宝贵的文化教育财富。不仅如此,秀容书院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古城的中心位置。站在秀容书院六角亭楼上眺望,可将古城的风景尽收眼底。总之,整个古城在开发中逐步形成了以秀容书院为中心,包括西园、六艺园、明月楼、关帝庙、东大街夜市5大区域,东西南北四面古城墙环绕的整体布局。

2.复兴原乡传统,集结地道风物

古城致力于全市包括五台县、代县、原平市、忻府区等14县市区联动发展,打造全域旅游。云集地方特色风物,根据14县市区的不同地域风貌,古城打造了14处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典型院落,并融入整体,与作坊、小吃等业态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有效地避免了同质化竞争。这些院落功能丰富,不仅仅是14县市区整体形象及地域文化的展示窗口和特色风味体验点、特色产品售卖点、旅游资源的推荐平台,更是14县市区最新成绩的展示平台,为游客们展示了忻州市日新月异的变化。

3.依托特色文化,打造沉浸式旅游

古城通过对忻州市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针对不同传统节日推出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且古城艺术团还策划了许多免费且制作精良的沉浸式演出,包括《貂蝉拜月》《将军巡城》《元好问》等特色节目。例如2022年的元宵节,忻州古城以“情人节望月,重读遗山词”为主题,举办了猜灯谜、情人节亮灯祈福活动,上演了《貂蝉拜月》和《元好问》两大节目,各地民俗、多种非遗也进行了演出。种类繁多的节目精彩纷呈,吸引了大批市民与游客前来体验。据山西文旅云、游山西App等数据显示,2022年忻州古城位处山西省春节景区接待游客量第一,元宵节当天人流量突破15万人次。

忻州古城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缺乏整体观念,开发进程缓慢

古城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目标,致力于忻州市全域旅游发展,但就目前而言,其发展运作明显存在开发进程缓慢、缺乏整体观念的问题。一方面,忻州市是传统的农业、工业城市,历史资源丰富,但绝大多数开发却侧重于第三产业,对传统农业、工业的开发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在目前的发展中,古城地方特色院落发挥功能不佳,尚未形成以点带面式的发展局面,大多数游客对除五台山之外的景区了解甚少,缺乏对其余特色景区的介绍、引入,且尚未形成完整的旅游线路及相关的配套设施,包括交通设施、导游团体等,对有兴趣、有意向继续旅游的游客缺乏必要的引导,使绝大多数游客在游览完古城之后便匆匆离去。

开发能力弱,文化内涵挖掘不足

对于前文所梳理的忻州市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在目前的开发中仅涉及历史名人和特色美食两方面,其余特色资源尚未得到全面有效的开发利用,而且创新力度不大,开发步伐不够快,造成了资源严重浪费、文化内涵不足的问题。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忻口战役、夜袭阳明堡飞机场、晋察冀军区司令部等革命遗址红色文化资源,尚未融入古城;二是庙会、赶会、闹红火等特色习俗没有在古城中得到体现,挠羊赛、踩高跷等活动虽然在传统节日中进行了展演,但大多为业余团队,且以中老年人为主,缺乏专业特色、现代元素,很难吸引年轻人;三是北路梆子、二人台等传统曲艺虽偶有演出,但演出场所缺乏配套设施,演出内容单一,缺乏与现场观众的互动,使得游客很难了解曲艺背后蕴含的文化,也就很难留住游客。

产品结构单一,缺乏创新设计

古城当前对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开发力度不够,尚未形成全面、多样的产品结构。目前古城的开发主要以修缮古建筑、陈列古文物为主,通过打造实景来凸显文化,缺少具有较强参与感、互动性的产品,游客只能观赏古建筑、品味地方小吃,体验感不佳。此外,古城缺乏对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开发,游客在游览时常常会感慨“买不到特色纪念品”。目前仅有个别店铺销售带有美好寓意的配饰、玩偶等文创产品,但此类产品更多的是借助五台山的佛教文化,缺乏实质性的创新,并未将本地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并利用起来。除此之外,小米、陈醋、红枣等本地特产销量欠佳且附加值极低。

忻州古城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策略

树立整体思维,加快开发步伐

古城要借助太忻一体化的发展契机,进一步加快开发步伐,并从整体出发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真正形成全域旅游的发展模式。要不断完善内部产业规划,盘活当前闲置资源,利用目前古城墙上的闲置房屋,与当地农户和企业开展合作,对小杂粮、传统工业历史进程进行展览,并设置智能展示平台,借助互联网全方位加深游客对当地历史及现代进程的了解,还要对接游客需求,带动观光采摘业、体验式旅游发展。同时,要进一步推进全域旅游体系建设,充分发挥14县市区特色院落的潜在功能,改变发展定位,吸引游客参观。寻找民间传承人入驻,定期在这些院落开展本地民俗文化活动,吸引外地游客继续去其他县市区游览。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充分调研考察的基础上形成专业线路,在旺季联合其余县市区景区设置班车、专线,采取对结伴旅行的游客给予相应优惠等措施,让游客在游览完古城后可以直接去其他区县继续游览。

深挖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内涵

古城在发展的进程中,要继续深挖历史文化资源,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让游客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忻州市,促进其文化传承;要充分开发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开设纪念馆、建立研学基地等方式,引入忻口战役遗址、夜袭阳明堡飞机场遗址、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等文化遗产;要选择适当的时间在古城定期开展庙会、闹红火等传统习俗活动,设置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舞龙、骑竹马等多种节目演出,同时寻找民间艺人,组建专业团队,不断创新演出内容,融入现代元素,并在现场演出时主动邀请游客加入,拓宽受众;要进一步完善古城内部演出场所设施建设,并在演出前后由演员或工作人员及时主动地介绍曲艺背后的历史故事,与观众积极互动交流;还要积极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举办民歌大赛等,吸引周围省份的游客前来观赏,从而扩大忻州古城的影响范围。

完善产品结构,创新产品设计

古城要在坚持传承文化、完善功能、增强活力、改善民生的基础上,围绕商业贸易、人文旅游、历史记忆、非遗展示等功能全方位展开,不断完善产品结构,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价值。要进一步利用当地特色丰富产品结构,利用独特的地理条件、优越的自然环境,发展康疗养生、休闲体育等项目,与顿村温泉、杂粮产业融合园区、云中河、禹王洞等充分互动,强化旅游活动项目的参与性。同时要利用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创新现有文创产品,设计独有的旅游纪念品,可以包括对历史人物、小杂粮、传统民俗和民间曲艺背后所蕴含文化的设计。要打造一条休闲街区,引进茶吧、书店、手工体验馆、沙龙交友中心、剧场等休闲性质的店铺,讲述历史故事,设计文创产品,同时要加强对相关店铺内部的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场所,形成全面配套服务。

综上所述,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忻州古城的发展要建立在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基础上,真正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古城发展的内生动力,让游客能够切实感受到博大精深的忻州文化,让历史文化资源能够真正成为古城的品牌。而要想真正实现游客“引得来,留得住,还想来”的目标,还需立足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深挖文化内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展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的优势,继续在文旅融合、“文旅+”产业协同方面下功夫,立足忻州14县市区,辐射山西全境,不断向晋陕蒙、京津冀发力,把忻州古城打造成真正的文化品牌,助力忻州市繁荣发展。

猜你喜欢
忻州市忻州古城
深圳南头古城有熊酒店
紫莺落墨靓古城
开启太忻动车组列车“公交化”时代
古城无眠
古城西南两座桥
基于精准扶贫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发展
Studies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ynamic System The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