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中的陕西方言形容词研究

2022-11-10 15:53米利娟许巧枝
名家名作 2022年15期
关键词:形声字白鹿原本义

米利娟 许巧枝

一、引言

关中地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包括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杨凌五市一区,主要方言是中原官话关中片、秦陇片及汾河片。关中方言区不仅包括西安、渭南、铜川等五市,而且包括商洛地区的商州、丹凤、洛南,延安地区的黄陵、洛川、黄龙、宜川、富县以及榆林地区的定边共53个县市。

陈忠实先生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展示了一幅恢宏的民俗风情画卷,讲述了清朝末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白鹿村的历史变迁,被誉为“20世纪中国的史诗”。白鹿村是关中地区的风土人情和乡村社会的缩影,上演着白鹿两家祖孙三代的明争暗斗,将中国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大量方言词汇的使用使得作品地域特色鲜明。

本文拟采取文献法、对比分析法对《白鹿原》中所运用的具有代表性的陕西关中方言形容词进行分析归纳,并总结其表达效果。

二、《白鹿原》中陕西方言形容词个案分析

形容词主要用来修饰名词、代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或属性。准确、生动的形容词往往能够揭示出描写对象的具体特征,以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白鹿原》中的方言形容词非常丰富,大致分为单音节形容词、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式形容词三类。

(一)单音节形容词

1.“秕”

“秕”,中空或不饱满的谷粒。本义为谷物结实不满,引申义泛指一切事物不饱满。例如:鹿惠氏再也吐不出泄不下什么来,肚腹里完全空秕。(《白鹿原》第25章)

2.“争”

“争”,会意字,金文字形,上为“爪”,下为“又”,中间表示某一物体,像两人争一样东西。从手,义同。在陕西方言中作形容词,表示厉害、能干、勇猛、了不起。例如:贺老大说;“你们比我争!”(《白鹿原》第13章)

3.“瓷”

“瓷”的本义是用高岭土等烧制成的材料,质硬而脆,白色或发黄,比陶制细致。在陕西关中方言里,“瓷”作为形容词,有引申义,作坚硬、结实。关中方言常用“瓷”来形容一个人反应迟钝不机灵,如“瓷麻二愣”就是形容人呆滞木讷的神情。例如:魏老太太开玩笑说:“一瞅见嫂子眼都瓷了!”(《白鹿原》第26章)

4.“浑”

“浑”,全,满,具有或保持着应有的各部分,没有损坏或残缺。例如:他一边用毛笔在奇形怪状的石块上写字,一边慨叹:“人心还能补缀浑全么?”(《白鹿原》第14章)

5.“嫽”

“嫽”在现在陕西关中方言里出现的频率很高,一般用来称赞人或事物,美好的意思。《方言》卷二:“釥、嫽,好也。青徐海岱之间曰釥,或谓之嫽。好,凡通语也。”“釥”即“俏”的古借字。《诗经·陈风·月出》:“佼人嫽兮。”关中方言常说“嫽扎咧”“嫽得太”,意思是“好极了”“棒极了”,极言赞美。“嫽”字以及“嫽”字组成的短语体现出关中人豪爽、开朗的性格特征。例如:我不当你的官只受你的禄真是嫽扎咧!(《白鹿原》第33章)

6.“骚”

“骚”指举止轻佻,作风放荡。这里引申为小孩调皮,爱惹事。例如:父亲说这娃儿野,又骚(顽皮),让他改改。(《白鹿原》第5章)

7.“碎”

“碎”,形声字,从石,卒声。本义是破碎。在陕西关中方言中是小的意思。例如:田福贤站在台口瞅着跪在脚下的三个求饶者说:“我那碎娃子要吃辣子。”(《白鹿原》第14章)

8.“酽”

“酽”,形声字,从酉,严声。“酉”与酒有关。本义指茶、酒等饮料味厚。例如:向馍铺掌柜讨了一壶酽茶喝了,算是自己给自己过了个年。(《白鹿原》第18章)

(二)双音节形容词

1.“忽灵儿”

“忽”,快速的,一瞬间。“灵”,灵活,有灵性。“忽灵儿”状态形容词,用来形容白嘉轩的第二房媳妇模样可爱、眼睛灵动。例如:这女子又正好比他小两岁,模样俊秀眼睛忽灵儿。(《白鹿原》第1章)

2.“瞎瞎病”

“瞎”在方言中读音与“哈”相同,“瞎瞎”的意思在普通话中就是“不好的”,“瞎瞎病”顾名思义就是不好的病。例如:嘉轩一边送行一边问父亲得下的是啥病,冷先生说:“瞎瞎病。”嘉轩几乎无力走进门楼。(《白鹿原》第1章)

3.“熬煎”

“熬”,形声字,从火,敖声。意思为煎干、炒干。“煎”形声字,从火,前声。两个字都是火煮的意思,引申为痛苦至极而有了忧虑、忧伤、忧戚的意思。例如:他心里开始起了熬煎,这女人要是住下半年几个月,自己非得被厌烦致死。(《白鹿原》第29章)

4.“瞀乱”

“瞀”,形声字。从目,敄声。本义是眼睛昏花。“瞀乱”是心绪纷乱的意思。例如:我要是两天手不捉把儿不干活儿,胳膊软了腿也软了心也瞀乱烦焦了。(《白鹿原》第17章)

5.“豁脚扬手”

“豁脚扬手”,形容无忧无虑、情绪激昂的样子,手脚都不知道放在哪了。例如:白嘉轩瞪着眼瞅着鹿三豁手扬手的大动作。(《白鹿原》第25章)

6.“紧沉”

“紧”,物体因受外力作用变得固定或牢固。“沉”,沉重。“紧沉”密切连接,中间没有多余的东西或空隙。这里是指钱财是否富足。例如:门户不紧沉喀!(《白鹿原》第18章)

7.“零干”

“零”表示没有数量。“零干”,意思为了断、清楚。例如:这回我把俺爷儿们的疙瘩算是弄零干了……这与你无关。(《白鹿原》第20章)

8.“皮实”

“皮实”,坚固,牢固,意思是人的身体健壮,不容易得病。例如:这人没咱兄弟皮实。(《白鹿原》第22章)

9.“扑稀邋遢”

“邋遢”,不整洁,不利落。“扑稀邋遢”,形容人落魄,不干净整洁。例如:鹿子霖这身装束一下子改变了两年狱牢生活扑稀邋遢的倒霉相。(《白鹿原》第31章)

10.“烧包”

“烧包”,嚣张,嘚瑟,意思是“有点钱总想花出去”,比喻很得意,有炫耀的意思,也比喻贪图享乐不计后果。例如:鹿三突然把搅草棒子一摔,又变出那个烧包女人的声音。(《白鹿原》第25章)

11.“失牙摆嘴”

“失牙摆嘴”,丢掉信用或和别人因为某件事争论拌嘴,在陕西关中方言中指因失信或不讲理与别人发生争执。例如:你爷爷就在白家干了一辈子,连失牙摆嘴的事也没有一回。(《白鹿原》第8章)

12.“秀溜”

“秀”,会意字,石鼓文,上为“禾”,下像禾穗摇曳。本义是谷物抽穗扬花。形容人时指人的容貌姿态美好秀丽。“溜”形容词词缀。“秀溜”在这里形容女子身形苗条或脚形小巧。例如:两只秀溜的小脚麻利地扭着。(《白鹿原》第9章)

13.“款款”

“款”,缓,慢。“款款”指缓和,不紧张,做事从容不迫的样子。例如:鹿相,你款款吃。(《白鹿原》第9章)

(三)重叠式形容词

1.AABB式

(1)“豁豁牙牙”

“豁”,做动词讲时是裂开的意思。“豁豁牙牙”,形状像牙齿一样高低不齐,形容事物边缘缺口的凌乱不整齐。该词是对事物形态直观的感受性描绘,形象、准确、富有画面感。例如:翻上一道土梁,他已经冒汗,解开裤带解手,热尿在厚厚的雪地上刺开一个豁豁牙牙的洞。(《白鹿原》第1章)

(2)“哭哭咧咧”

“哭哭咧咧”是对哭的形态的描述,是一种刻意表现的、夸张的、时断时续的边说边哭,多用于女性。第23章中,鹿兆鹏冒险来见白灵,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白灵却要加入共产党,想到牺牲的同志,看着眼前的爱人,鹿兆鹏泪水喷涌。白灵在这里用“哭哭咧咧”形容鹿兆鹏,让我们看到了白灵如男子一般的坚强、固执、决绝、爽利的性格,以及加入共产党走反抗救国道路的毅然决然的信念。例如:白灵说:“我讨厌男人哭哭咧咧的样子。”(《白鹿原》第23章)

(3)“恓恓惶惶”

“恓惶”,惊慌烦恼,重叠后加重了悲伤、忧戚、烦恼不安的程度。“恓恓惶惶”,状态形容词,形容小娥孤身一人无人照顾。例如:我看她一个女人家恓恓惶惶。(《白鹿原》第20章)

(4)“木木讷讷”

“木讷”形容人朴实迟钝,不善于说话。“木木讷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鹿三被鬼魂缠身之后,变得不反应迟钝,精神受挫的样子。例如:鹿三木木讷讷说了一句“回来了”的应酬话,转过身就去卸牛,直到晚上吃饭之前,再没有和她照面。(《白鹿原》第26章)

(5)“愣愣呆呆”

“愣”,形声字,本义是呆,失神,傻气。“呆”不灵活,发愣。“愣愣呆呆”,形容词重叠式,表示程度的加强。例如:白孝武惊讶得转不过弯儿,愣愣呆呆地问:“你说你想去探监?”(《白鹿原》第26章)

(6)“趔趔趄趄”

“趔趄”,形容身体摇晃、站立不稳的样子。元代郑廷玉在《后庭花》第二折中这样写道:不觉的身趔趄,不觉的醉模糊。《红楼梦》第四十四回中这样写道:说著,也扬手一下,打的那丫头一个趔趄。例如:儿媳被打得趔趔趄趄在原地转了一圈,晕头昏脑地问:“爸,你不跟我好了还打我?”(《白鹿原》第28章)

2.ABB式

(1)“忽悠悠”

“忽”,快速的,一瞬间。“忽悠悠”,意思为轻快地移动、摇摆、浮动。文中说冷先生的绸衫绸裤忽悠悠地抖,从侧面表现出冷先生手脚轻快。例如:冷先生是白鹿原上的名医,穿着做工精细的米黄色蚕丝绸衫,黑色绸裤,一抬足一摆手那绸衫绸裤就忽悠悠地抖。(《白鹿原》第1章)

(2)“苦咧咧”

“咧”,做动词时表示嘴角像两边伸展。“苦咧咧”,形容苦的程度深,苦得嘴都合不上了。例如:嘉轩大为欢心,喝那苦咧咧的药汁如同喝着蜂蜜。(《白鹿原》第1章)

(3)“闲啦啦”

“闲”,会意字,从门中有木。本义是栅栏。没有事情,没有活动,形容人无事可做。“啦啦”,拟声词。“闲啦啦”,读起来节奏感强,同时加重了人闲的程度。例如,鹿子霖对田福贤摊开双手不屑地说:“白嘉轩这人,就会弄这些闲啦啦事!”(《白鹿原》第26章)

(4)“嫩秧秧”

“嫩”,形声字,从女,敕声。本义是物初生时的柔弱娇嫩状。“嫩秧秧”刚生出来的秧苗,形容人年纪小。例如:你嫩秧秧子吃了屎了,最恁臭!(《白鹿原》第26章)

(5)“胡咧咧”

“胡”,表示随意乱来。“胡咧咧”,形容人做事没有经过慎重的考虑。例如:张团长却认真起来:“我看不是胡咧咧。”(《白鹿原》第30章)

(6)“慌惶兮兮”

“慌”,形声字,从心,荒声。本义急忙,慌乱。“惶”,形声字,从心,皇声。本义恐惧,惊慌。“慌惶兮兮”,形容怅然若失、心神不定的样子。例如:人一天到晚坐着浑身不自在,吃饭不香,睡觉不实,总觉得慌惶兮兮。(《白鹿原》第27章)

三、结语

《白鹿原》中的方言运用是小说的一大特色。作者用地道的陕西关中方言叙述故事,在整部作品中营造了一种真实、自然的氛围,让读者对小说中的情节感同身受。陈忠实精心使用方言词语以适应环境和人物语言,方言的合理使用使文本语言十分独特,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同时,方言形容词的运用丰富了作品的语言内涵,提高了作品的文学表现力。

《白鹿原》通过使用生动鲜活的方言将陕西关中的地域风俗呈现给读者,使作品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准确生动的方言形容词极大地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展现了丰富具体的画面,塑造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极大地提高了作品的审美意蕴。

猜你喜欢
形声字白鹿原本义
WANG Xiaoping.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in the Age of Global Capitalism:Renaissance or Rehabilitation?
形声字太调皮
画说汉字——摆(bai)
韩嚼牙
汉字里的大写数字另有意义
扩展阅读
“酉”字初探
白鹿原民俗村
“自”的本义是鼻子
我们的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