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炳
柔石是中国现代文坛中一位才华横溢、极有影响力的文学家,他的一生始终处在社会的黑恶和不公下,这使得其内心澎湃着对红色革命的向往和激情,尽管其短暂的生命终结在上海龙华刑场,却给人们留下了经典佳作,而中篇小说《二月》更是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觉醒的一代,柔石经历了五四运动和中国青年在迷茫中追求真理、寻找出路的过程,其文学作品中也不乏一些近代中国的悲剧色彩。本文主要是对小说主人公陶岚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中篇小说《二月》是柔石的代表作品之一,柔石在《二月》中融入自身真实生活。相关资料显示,柔石祖上殷实但后来逐渐没落,他从小一直处在居无定所的状态,但其内心并没有放弃对精神世界的探索,过往的生活经历也透射在其文学作品中,最直观的体现便是《二月》中的主人公萧涧秋和陶岚身上的悲剧色彩,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尽管心中怀揣着对改变社会的向往和美好愿望,但终究无法颠覆社会底层的黑暗。
柔石在《二月》中塑造了20世纪20年代冲破桎梏追求光明的青年形象,利用他们的遭遇展现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的不满以及对改变现状的探索。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青年在社会环境中迷茫的心态,还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以及自己未来发展的思考。
柔石笔下的陶岚是一个对抗世俗的新女性形象,能够勇敢地挑战传统习俗和封建礼教,其身上不仅有少年的热情奔放,还有理性和勇敢的美好品质,不甘于在传统眼光下固定的生活旋涡中浑浑噩噩地过日子,而是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爱情,尽管那是别人眼光中“女子做不好的事”,她也会义无反顾地全身心投入。封建社会的女性很难在做学问领域有所成就,但她不信,偏要去尝试,她原本从事艺术,却因为大多人都说女子无法成为数学家便去学理科,后来又学习文学和法律,立下了当律师的志向。尽管她这种行为在常人眼中是不够谨慎的,有见异思迁的问题,但从本质上来看却能够发现其所思所想以及所作所为都是对社会传统公序良俗反抗的表现,展现出了其与常人不同的追求和理想。
陶岚身上有着极为坦率的个性,这也是人们诟病其的主要原因,当她面对各种伪君子虚无地谈论各种主义标榜自己时,她却坦荡地表达自己是一个个人主义者:“于我有利的拿了来,于我无利的推了去!”虽然这句话看上去并不符合当时社会对人的教导,同大多数人所受过的教育相悖,也不是什么值得称赞的观点,但其本质上表达了作为一个新女性追求个性解放的声音,同时还是对那些思想庸俗却高谈各种主义自我标榜的伪君子的有力嘲讽。陶岚的我行我素还体现在其对爱情的追求上,在当时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社会,其坚定不移地爱她所爱,其内在蕴含着她对封建礼教的反抗。
陶岚身处五四运动时期,五四思想对其有着重要影响,其对爱情的追求本质上是其女性意识的觉醒。作为觉醒一代,其更加注重精神和思想层面的共鸣,而对于彩莲和文嫂的同情以及对于萧涧秋拯救文嫂的钦佩也反映了其心中的善良。正是这种善良和无力之间的矛盾使得陶岚在痛苦中感受到了青春的美好以及人生的价值,开始尝试舍弃过去投入新的生活当中。这些均彰显了陶岚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对美的追求,同时还代表了其在个性解放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更加先进积极的思想,引领着她迈向更加光明的道路。陶岚的爱情观十分豁达并且有着明确的表白,她能在同萧涧秋认识不到二十四小时便告诉他“我的生命的心碑上,已经深深地刻上你的名字和影子”。陶岚所追求的爱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相夫教子、举案齐眉,没有传统思想中女性要矜持的约束,追求能够同她一起奋斗的人,而并不是单纯的爱情自由。柔石对于陶岚爱情的描写融入了社会意义以及陶岚本身的人生理性,所以陶岚一旦明确了自己的目标,认识到了萧涧秋便是其理想爱人,便不顾一切大胆追求爱情。而萧涧秋在拯救文嫂的过程中迫不得已娶她为妻时,陶岚尽管内心承受着极大的痛苦,但依然给予了爱人充分的理解。陶岚在给萧涧秋的信中提到,其对于文嫂的同情和萧涧秋是一样的,所以在深入探究二人爱情的过程中能够发现二者在思想和观念上的一致。但对于陶岚来说,其对生命真谛的追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集中在爱情层面,认为人生是爱的活动,这也为其后来的悲剧命运奠定了基础。
柔石笔下的陶岚作为觉醒年代新青年的代表,是当时“五四”小说中典型的新女性,其身上具有直率、任性、热情和倔强等特征。陶岚家境很好,再加上五四思想的影响,其对于金钱没有太大的欲望,更加倾向于获得知识和才能,将自己的生命用于追寻自由和平等。尽管其曾经也不清楚未来走向何处,但却在认识萧涧秋之后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她为萧涧秋的理想信念、兴趣追求以及文化修养所折服,渴望自己能够永远同萧涧秋一起生活,但在萧涧秋走后,她又重新陷入迷茫。陶岚所追求的理想同现实之间差距过大,这也导致其不论是在人生还是在爱情上都无法达到其所期望的目标。
陶岚在遇到萧涧秋之后听到了他走南闯北的故事,再反过来对比自己在乡下小镇中虚度的多年青春,不仅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也没有获得学业和事业上的成果,加重了其内心的苦闷和不甘,这也促使其开始觉醒,尝试改变自己的人生和命运,尝试突破现实的封锁和桎梏去探寻她理想中的青春。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和青年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中国的未来和希望,但新青年本身有着客观缺陷,不论是在性格、人格还是在经验方面都不成熟,尽管有勇气和精力抗争,却因为定力不足、思考问题不全面,时常会因为一时的念头和意气之争出现盲目的现象,而其所追求的理想并不是完全同社会发展要求相符合的。除此以外,即便青年人所追寻的是历史验证过的真理,但因为其内心躁动和不安分因素的存在,若是没有好的导师作为指导,也会使得青年人的探索道路因为动力不足而中道放弃,进而陷入恶性循环,在一事无成的愤懑中感叹自己消逝的青春和多舛的命运。陶岚作为新青年的代表有着远大的志向,做律师、学习英语、做教员都是她各个阶段的人生理想,但也会说出愿意嫁给能够出资让她去美国的人,这一系列的表现也能够体现出,针对陶岚而言,其对学问的追求并不是出于内心的喜爱,仅仅是在青春焦虑时所做出的一些尝试。陶岚并没有真正做学问的决心,这导致其始终无法达到预期的境界,难以在此过程中真正得到乐趣并获得成就。
自从大革命宣告失败之后,众多知识分子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被严酷的现实压得透不过气,进一步加剧了他们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对前途不可预知的恐惧。作者柔石的身上也存在着极大的考验,他不断尝试着打破传统封建教养对其的约束,积极探索一条全新的道路,坚定自己的目标之后便勇往直前,在迷茫、纠结和痛苦中否定自己,又在矛盾和煎熬中重建和新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其世界观进行改造,将自己个人命运融入国家前途和社会发展中。尽管柔石通过陶岚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并没有为新青年的发展指出一条明路,但其已经开始将眼光放在社会和人民上,表明了个人奋斗必将惨败的结局。柔石在刻画人物的过程中融入了个人的命运,其中饱含着对当时社会中陶岚一类人物的同情,详细描写了新青年同封建社会顽疾之间的碰撞,在读者的面前呈现出了一个死气沉沉的社会,而新青年的爱情、正义、思想以及生命又是如何被社会蚕食、消磨殆尽的,点醒众人,使其意识到单纯的个性解放是无法解放自己乃至中国人的。
陶岚在无法成为律师之后便开始对自己产生怀疑,不断审视自己自谋出路是否正确,教员的工作过于平淡,并没有如她想象中的那般轰轰烈烈,难以获得其理想主义的满足感和存在感,此时她希望能够通过出国改变命运。通过陶岚写给萧涧秋的信来看,尽管其在信中表达了自己对萧涧秋的浓烈感情,但更多的则是表达她自己对未来的思考和期盼,希望别人能够将自己从泥潭中拯救出去,寄希望于他人获得救赎。爱情是两个人的相互成就,进而构筑共同的未来,但从陶岚的言行来看,其精神层面存在着过于神化萧涧秋的现象,与其说萧涧秋是陶岚的理想爱人,不如说是她的救世主和精神领袖。从某个角度来看,陶岚的爱情并不是她自主的选择,更像是一种权衡利弊的选择,是在其他道路上碰壁受挫之后的无奈选择。在一个人连生存下去都很艰难的时候,更何谈未来呢?
而陶岚的行为本质上便是通过追求感情上的富足以缓解其在精神和灵魂上所承受的折磨,陶岚的爱情更像是一种交换,尽管其有着对抗世俗的勇气和知识分子的觉悟,但却依然和那些为了物质出卖肉体的女性一样,均属于自谋出路但没有未来,逃不脱将自己的生命和未来寄托在他人身上的悲惨命运。但萧涧秋面对陶岚的激进和软弱倍感压力,所以他逃走了。故事的最后,陶岚希望哥哥能够将萧涧秋带回来,而这种行为选择也体现了陶岚并没有意识到如想实现解放获得新生是必须经历流血和牺牲的,不经历苦痛是无法获得内心自由的。而其看似勇敢追求爱情、个性解放的表现不过是希望一个男人找回另一个男人。陶岚没有真正追求和实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是一味在他人身上追寻希望。强者渡己,圣者渡人,可在当时那个黑暗的社会中,有些人连渡己都已经很艰难了,又怎么会不求回报地在精神上拯救另一个人呢。
陶岚早期的理想并不是夫妻琴瑟和鸣以及儿孙绕床的场景,在哥哥办学校时,她也带着一种新青年的豪情壮志积极参与到其中成为教员,但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社会中的主流观念依然是旧观念,这种追求势必会影响其自我价值的实现。在社会、时代的背景环境中,陶岚的个性解放并不彻底,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方面的约束,其在学业和事业上所受的挫折对她的打击是巨大的,此时其新思想和新观点已经难以救赎她,这使其开始寄希望于爱情和婚姻,但这最终会带领其走向悲剧的命运。
陶岚在反抗传统思想以及追求个性解放的过程中虽体现出了叛逆性,但又有着极为软弱的一面,根本在于其并没有形成独立精神,这导致其很容易走上歧途。她作为五四思想影响下的代表人物,有着更加复杂的性格,但在仍没有正式走向革命的背景下只能在孤芳自赏中忧伤度日、虚度青春。陶岚家庭生活富足,母亲和哥哥给予了她足够的爱,她也在这种爱里养成了任性、跳脱的性格。她对现实生活有着极大的不满足感,受过新式教育和新思想洗礼的她追求理想,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客观差距常常会导致她陷入更深的困惑。她想有成就,但却不知道应当怎么做,想要对抗旧势力,但在反抗后又有了新的迷茫,所以从本质上来看,陶岚本身并没有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在经济和生活上也过于依赖家庭。生存不独立的陶岚虽然从内心深处想要脱离芙蓉镇这个传统封建牢笼,但却始终无法真正脱离实现独立,这也使得陶岚有着当时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时代病,即受到新思潮的影响,具有革命热情,但因为意志品质不强、过于天真,一旦遭受困难便出现迷茫甚至退缩,不具备应对挫折和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因此,陶岚对于理想的追求大多只体现在幻想中,她主观意愿是像萧涧秋一样成就一番事业,但萧涧秋的出现只能够为她带来短暂的光明,而在萧涧秋走后,她哪怕是幻想中的光明也不复存在。
综上所述,作为柔石的代表作品之一,中篇小说《二月》不仅反映了五四背景下新青年的觉醒,还彰显了新旧观念碰撞下女性以及知识分子的迷茫,陶岚家境殷实,其从家庭中获得好处,但是又期望改变现实社会,展现出了当时一大批青年人的遭遇和悲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