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彬怡
中国筝乐流派众多,业界素有“茫茫九派流中国”的说法。九派分别是河南筝派、山东筝派、陕西筝派、潮州筝派、客家筝派、浙江筝派、福建筝派、朝鲜筝派、蒙古筝派,其中陕西筝派在20世纪上半叶一度销声匿迹,但在近60年间发展迅猛,成为各大专业院校、权威比赛中争相演奏的流派。
笔者以时间为轴,通过对陕西筝派的作品、演奏家、作曲家、相关的理论研究等微观层面进行探讨,进而从宏观层面对陕西筝派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这一时期的陕西筝派还处在摸索阶段,尚未形成规模。筝乐作品停留在不改变民间地方音乐原有的旋律,仅加上器乐演奏的技法层面。例如,《绣金匾》这首作品是周延甲先生根据陕北民歌《绣金匾》改编而成。该曲在基本保留了原曲曲调的基础上,运用了古筝独特的演奏手法。周延甲出版的作品集《古筝迷胡曲集》同样属于陕西筝派萌芽时期的作品,基本都是直接移植迷胡调音乐中的唱腔,多为单段体结构。
这一时期的筝乐作品呈现出结构、内容单一的特点。虽然其中创作成分较少,但其奠定了陕西筝派的发展方向,即根植于陕西地方音乐。在理论方面,这一时期有了“秦筝归秦”的思想雏形,但还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指导。
陕西筝派经过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摸索阶段后,开始进入大发展时期。在筝乐作品方面,不再仅仅简单移植陕西地方音乐,而是在创作过程中开始结合自身的感悟以及对音乐的体会。筝乐作品器乐化程度更高,无论是作品的结构、调式设计还是演奏技法等各个方面都有所不同。
1981年,曲云的《香山射鼓》将西安鼓乐中的三个曲牌连缀而成,即《香山射鼓》《月儿高》与《柳青娘》,加上陕西民间戏曲秦腔和迷胡的音调,融合宗教音乐的风格,充分体现了陕西筝乐的地方特色。1983年,周延甲创作的《秦桑曲》可以说是陕西筝派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里程碑意义的作品,表达了一位女子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该曲是根据碗碗腔的音调创作的,全曲只有引子部分借鉴了碗碗腔中的旋律,其他部分都是根据碗碗腔的风格特征进行拓展。
这一时期关于陕西筝曲的理论研究开始有所发展。1983年成立了“秦筝学会”,并创办了《秦筝》期刊,开始对陕西筝派的历史、风格特征、演奏手法等进行理论层面的探讨。《秦筝》期刊的第一篇论文是高延斌撰写的《“秦筝”发展概貌》,该文于1983年发表于《交响·西安音乐学院》,主要介绍了西安音乐学院古筝专业的学科建设情况,并强调了陕西也一定可以形成自己的筝派。魏军的《秦筝源流新证》《秦筝源流再证》《秦筝源流三证》从历史的角度谈“秦筝归秦”的渊源。曲云的《关于筝曲〈香山射鼓〉》介绍了《香山射鼓》的创作思路。总之,这一时期正式开始了关于陕西筝派的学术讨论,参与讨论的人员还集中在“秦筝学会”内部成员之中。
陕西筝派自20世纪90年代后进入成熟阶段,陕西筝曲的创作在演奏技法、调式调性等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向着多元化发展。同时,一些专业作曲家的加入,更是为陕西筝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一时期作曲家除了创作出古筝独奏曲外,还尝试创作古筝协奏曲。例如,2002年周煜国创作的协奏曲《云裳诉》并未完全借用秦腔素材,而是创造性地运用主题旋律,并配以钢琴或乐队作为伴奏,一经问世便获得广泛认可。
这一时期的筝乐作品不再简单地移植民间素材,而是创造性地设计主题。在演奏形式上,除了独奏形式外,增添了如协奏、重奏等多种形式。同时,有了专业作曲家的加入,更是促进了陕西筝曲的发展。
在理论研究方面,显现出百家争鸣的可喜场面。研究内容涉及陕西筝曲的各个方面,如关于陕西筝曲风格特征的研究有王渺的《论陕西筝曲中欢音苦音的声腔把握和运用》,以陕西筝曲中欢音苦音的声腔为切入点,分析陕西筝曲的风格特征,以及如何在演奏的过程中将其良好地运用。卜晋雯的《陕西筝派筝曲风格特徵及技术、技巧、技艺的运用》,从近二十年中部分陕西筝曲的演奏特征中析解演奏技术、技巧、技艺在乐曲中的运用。张艺菲的《曲云四首筝曲创作技法分析》,用我国传统作曲分析法结合西方的音乐理论体系对曲云创作的四首陕西筝曲进行分析和探讨。总之,这个时期关于陕西筝曲的研究在内容、数量、质量等多个方面都已趋向成熟。
陕西筝派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秦筝归秦”的思想引领下,开始由一个濒临灭绝的流派逐渐走向繁盛。一般而言,“艺术流派是指中外艺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所组成的艺术派别”。通过对陕西筝派历史分期的梳理,可见其流派的形成也绝非仅靠个人的力量可以达到。简单而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举办比赛、会议、音乐会等,促进了陕西筝派的形成。具体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陕西筝乐有着十分鲜明的艺术风格特征,吕自强在论文《秦声音乐与秦筝艺术》中提出秦筝音乐的创作源泉应该来自秦声音乐。陕西由于历史、地理、人文等原因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陕西筝派充分利用陕西地方音乐特色,进行改编、移植,使听众更能直观地感受到陕西筝曲独树一帜的音乐风格特征。万斯斯的硕士论文《陕西筝派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中从演奏的技术层面对陕西筝派的风格特征做了总结。
由此可见,陕西筝派的风格特征主要体现在左手的吟揉按颤上,通过模仿陕西民间音乐来巩固陕西筝曲的音乐风格。陕西筝曲选择的音乐素材涉及陕西民间戏曲、西安鼓乐、榆林小曲以及陕北民歌,其中大部分音乐素材都来源于陕西地方戏曲。笔者推测,一方面由于陕西戏曲地方风格明显,陕西筝曲中“4”和“7”的二变之音就是模仿其而来,具有很强的辨识度;另一方面是由于筝作为戏曲音乐的伴奏乐器之一,在长期的交融中相互发展、相互影响,其作为独立乐器演奏时会影响艺术风格的形成。因此,作曲家都愿意选择陕西地方戏曲作为创作素材。
除陕西地方戏曲之外,以西安鼓乐作为素材的作品相对来说也较多。陕西筝派以曲云教授为代表对西安鼓乐进行挖掘与整理。刘子琳的硕士论文《浅析西安鼓乐对陕西筝曲创作的影响——以曲云创作的〈香山射鼓〉为例》中根据西安蓝田县水陆庵正殿中两组明朝人修复的雕像中有弹筝者的样式,以及民间艺人的口传,推测筝为西安鼓乐的伴奏乐器。《赚·梅花引》也是根据西安鼓乐曲牌《赚》改编而来。
由此可见,在选择民间音乐素材时,作曲家更愿意选择历史底蕴丰富,能够反映陕西人民历史生活和文化变迁的音乐,同时还要具有明显的陕西地方音乐风格,这样创作出来的陕西筝曲更能唤起听众的文化认同感,形成独特的流派风格。
陕西筝派的形成离不开古筝演奏家、作曲家的支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他们创作了许多陕西筝曲。如早期周延甲编写的《迷胡古筝曲集》,该书将陕西的迷胡曲改编成古筝曲,共32首。在1981年香港“亚洲音乐节”上,周延甲改编的陕北民歌《绣金匾》作为重点曲目向国际乐坛介绍。1989年,《秦桑曲》获得“山城杯”部分民族器乐电视大赛优秀作品奖。与周延甲先生一样,还有一批优秀的古筝演奏家也加入创作队伍中,如曲云创作的《香山射鼓》获得第六届亚洲音乐论坛及全国民族器乐“山城杯”大赛优秀作品奖。魏军创作的《三秦欢歌》荣获1993年西安音乐学院新作品奖。除了这些演奏家创作的作品外,还有专业作曲家也加入陕西筝曲的创作团队中,作品一经问世便深受古筝演奏者的喜爱。
陕西筝派在“秦筝归秦”的理论指导下,不仅创作了一系列的音乐作品,而且在理论方面也做了很多深入的研究。1980年周延甲、李世斌等一行人,深入陕西榆林地区进行田野调查,发现“秦筝”在陕西并未完全失传,榆林古筝就是“秦筝余绪”,并撰写调查报告——《秦筝在秦——陕西榆林古筝考察报告》。该文发表于1982年《交响》第一期,这也是目前为止在知网上能搜到最早的一篇和陕西筝派相关的论文。1983年,“秦筝学会”成立,并以《秦筝》作为会刊。《秦筝》最初仅仅作为“秦筝学会”内部成员学习、交流、不定期出刊的筝学资料,到目前为止,开辟了如“筝史研究”“筝人传略”“筝人筝事”等众多栏目,每年固定两期,是以筝乐理论研究为关注点的专业性期刊。
关于陕西筝派的理论研究不仅仅局限于《秦筝》期刊,据笔者检索,从1983年“秦筝学会”以高延斌的名字发了第一篇论文《“秦筝”发展样貌》后,关于陕西筝派的研究也随着陕西筝曲的发展而发展。笔者在知网上搜索发现有关陕西筝派的研究论文有185篇,其中硕士论文57篇,期刊论文128篇。陕西筝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西安音乐学院,但其他地区也开始对陕西筝派进行研究,在研究数量上呈上升趋势。这从某种程度上也说明学术界对陕西筝派的认可。
除期刊外,还有部分理论书籍同样为陕西筝派的确立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如焦文彬的《秦筝史话》是一部关于秦筝发展史的专著,全书共五章,两万多字。书中搜集整理了翔实的筝史资料,将战国时期至明清时期有关秦筝的文献、史料进行了梳理。还有部分书籍包含陕西筝曲与相关文论。例如,由曲云、李萌2000年出版的《陕西筝曲》记录了两位古筝演奏家整理和改编的陕西筝曲,以及相关的古筝论文;2006年由魏军编撰的《秦筝曲论》收录了其撰写的相关论文以及编创的筝乐作品;2009年由西安音乐学院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陕西秦筝学会编写的《秦筝文谱》中收录了许多古筝演奏家的论文以及筝曲。
通过对陕西筝派的历史变迁与研究状况进行梳理,可以发现陕西筝派在这短短60年间取得的成就,但同时现有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研究的课题。例如,对传统筝乐的挖掘、整理还不够。对于传统筝乐的挖掘还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现代筝曲在创作手法、创作意识等方面更多地采用西方作曲技术。如何更好地将传统筝乐传承下去,体现出文化差异性,是需要我们进一步去反思的问题。另外,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有所欠缺。关于陕西筝派的研究内容大多是针对具体筝曲的风格特征、作曲手法等进行微观层面的探讨,宏观层面的研究还有所不足。同时,关于陕西筝曲背后的调性、音乐与语言、历史等课题的研究也还有所欠缺。在研究方法上也较为单一,可以更多地借鉴音乐图像学、民族音乐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
总之,陕西筝派从一个近乎销声匿迹的筝派到如今短短60年间形成的独特艺术风格,有一批优秀的代表曲目,大量的理论探讨,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它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因素。一方面,政策的扶持给陕西筝派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陕西筝派能够扎根民间音乐的土壤之中,正是吸收、借鉴了秦腔、碗碗腔、迷胡、西安鼓乐、榆林小曲等民间音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所以才有所发展。无论陕西筝曲如何发展、创新,始终将秦风韵味保留其中,正是这种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能有所继承的方式,推动着陕西筝派的兴盛。陕西筝派的形成除了以上客观因素外,也有人为主观因素。这种从专业院校内部着手,充分发挥师生力量的优势,对流派的发展也是十分有益的,对其他民族乐派的发展也有着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