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智娇
2020年10月起,湖南卫视《新闻当事人》栏目和芒果TV推出了扶贫系列专题片——《十村记》。该片以《十村记——精准扶贫路》丛书为基础,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理论指导,沿着总书记的扶贫视察足迹,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选取十个具有代表性的村落,通过十个村庄奋斗的中国梦,辐射全国。该专题片用极具感染力的影像表达方式,用纪实的手法聚焦了脱贫攻坚道路上的不同个体,以点带面展现了精准扶贫的非凡历程,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真实写照。
一个主题:脱贫攻坚,奋斗拼搏。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扶贫工作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2013年以来,中国创新实施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大政策,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已取得显著成效。《十村记》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深入挖掘扶贫路上的人物和事例,选取了体现“脱贫攻坚,奋斗拼搏”主题的典型故事,运用真实而富有感染力的影像表达方式,在各色人物群像的烘托下,通过浓厚的情感表达表现了众人奋力建设家乡的故事,为观众呈现出一部有情怀、有责任、有意义的主题作品。
十个村落:不一样的脱贫事迹,一样的奋斗精神。“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精神根植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在奋斗精神的书写上主要体现了两种奋斗观:一是从个体角度来说,勇于奋斗,靠自己的双手和才能实现幸福,这也是中国老百姓最朴素的奋斗观,幸福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二是从集体角度来讲,团结奋斗,共克时艰,互帮互助,凝聚共同力量,共同走向幸福。在扶贫的道路上,每个贫困村的脱贫事迹虽然不尽一致,但这十个村落的奋斗故事是中华大地上一个个村落、一个个中国人努力奋斗实现自身价值和国家梦想的真实事迹,是所有贫困村庄在脱贫路上不断前进的缩影。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湘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十六字方针。十八洞村贯彻了十六字方针的精神,经历七年的奋斗成立了“飞地果园”,摆脱了人们的刻板认知。河南省张庄村沙丘遍布、土地贫瘠,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村干部和村民的奋斗,将这块曾经由焦裕禄书记治理过的沙地变成了种瓜宝地。贵州省花茂村原来处处长满荒茅草,在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号召进行乡村建设后,在旧房改造、产业扶贫和土地流转等政策推动下,留住了“乡愁”风貌,花繁叶茂,不负其名。
精准扶贫类专题片不仅需要宏大的叙事,还需要从微观切入,从细节入手,聚焦这场攻坚战中的每一个个体,用平民化视角反映多彩现实,诠释扶贫政策,展现时代变迁和人文风貌。它强调真实,要求现场的人、物、时间、空间能够让观众产生置身于扶贫现场的实感,尽可能选取更有价值和更具影响力的人物和事迹,对现实生活进行原生态式的反映,这非常考验专题片制作团队。此外,冲突和矛盾的设计能帮助形成故事化的叙述情节,使得片子更具社会价值、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
以小见大的独特视角。从本质上说,作为一档精准扶贫题材的专题片,《十村记》属于主旋律题材。同样是讲述脱贫故事,它将宏大的国家叙事化整为零,着重更具张力和吸引力的细节描写,关注人物的真实情感和价值观念,充分挖掘每一个平凡人物、每一个标志性事件,根据不同的矛盾和冲突选择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故事内容,最终从普通个体的奋斗故事入手,发掘脱贫攻坚大主题下的人物故事、人物行为和人物命运,展现社会百态。它真实接地气,讲述的就是每个小村庄、每个贫困户、每个基层干部在脱贫致富路上的奋斗,以小见大地展现了这个时代的变迁,进而反映属于扶贫时代的奋斗精神,增强了专题片的说服力和真实性。
纪实性拍摄的巧妙运用。专题片中的影像资料能够直观呈现一部分历史事件,最大程度展现当时的生活状态,来源于实际生活、记录现实变化的专题片素材更具贴近性。由于展示性话语和忠实记录的方式,《十村记》的真实性和说服力大大增加。每集专题片都会通过情景再现片中各人物的言行,早期视频资料的插入、具体数据的呈现直观又清晰地增加专题片的可信度。如每集专题片都少不了习总书记实地走访这些村庄的视频资料,片中总书记鼓励的话语和实质性的建议给予了村民脱贫攻坚的信心。另外,对于各个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也都有具体数据支持,这些数据的直观对比客观严谨地呈现了脱贫攻坚的成果。例如第一集中,河南张庄村入股村民2017年人均分红1000元,2018年人均分红1200元,2019年人均分红1600元。第二集中,花茂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6478元增加到2019年18556元。总之,具体数字的罗列是对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的最好呈现。
冲突与悬念的巧妙设置。对于专题片而言,真实是前提,但故事情节的推动少不了冲突与悬念的设置。故事化的叙述方式能够丰富叙事元素,为专题片增加趣味性。《十村记》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以第三者的角度用史志、民族志的手法真实客观地记录下了这十个村落发生的各种变化,通过故事性的叙述方式、富有吸引力的切入点和富有戏剧化的冲突和悬念等展现了扶贫道路的曲折,更体现了脱贫攻坚取得的不凡成就。古往今来,易地搬迁、故土难离往往是政府在做老百姓思想工作时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也往往不可避免地成为引发矛盾的关键点。在第四集中,山西省的赵家洼村由于地理位置的劣势,村里的年轻人都走出了大山,只剩下13名空巢、孤寡、羸弱的老人留在了贫瘠的村庄。面对这样的生存环境,搬离赵家洼村现址是最好的选择。可是在扶贫工作队说了易地搬迁的计划后,却受到了村里13名老人的一致回绝,县里让贫困户到移民新村体验后打消了老人们的顾虑,易地搬迁政策随后落实到位。
典型人物的精准塑造传达了人物自身的代表性价值,真实而又鲜活的人物形象能够体现专题片整体的精神风貌。《十村记》塑造了诸多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这其中不仅有强烈渴望摆脱贫困的村民,还有无私奉献的基层干部,也通过展示这一群体关注他们精神层面的需要,展现了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精准扶贫政策也因这些鲜活的人物群像而变得生动可感。
各级扶贫干部的群体形象。精准扶贫相较于传统扶贫更需要扶贫干部真正融入扶贫对象之中,与扶贫对象进行情感交流。扶贫干部需要宣讲扶贫政策、整合扶贫资源、分配扶贫资金、推动扶贫项目落实等,贯穿扶贫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在推动脱贫事业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在《十村记》中,扶贫干部们勇敢聪慧、兢兢业业,他们是真正融入到扶贫对象当中去的,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情和理”柔性结合的方式,与扶贫对象进行情感交流,与扶贫对象实现同呼吸、共命运,巧妙化解了精准扶贫路上的一个个难题。
例如第一集中,十八洞村扶贫队长龙秀林因地制宜提出建立“飞地果园”,发展猕猴桃产业,却在实施过程中因土地贫瘠开发难度大、扶贫款的使用问题等受到村民的质疑。此后,龙秀林决心从根本性上改变十八洞村老百姓的守旧观念,找到脱贫致富的门路。眼见为实,他组织村民代表参观他地已具规模的猕猴桃产业基地,直观感受产业致富带来的好处,激发村民参与种植的热情。
第三集中的照金村是陕西铜川的贫困村,饱受煤炭能源开发造成的次生灾害之苦,严重影响村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大多数年轻人已经外出务工,“穷窝”里只剩下了老弱病残。吕建勤就是村里王增来老人的一对一帮扶干部,几年来村民们总是看到吕建勤常在村里串门劝说村民搬迁的场景。在吕建勤看来,除了帮助村民改变思想还应该改变村民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他不断地给王增来老人做工作,扶贫工作队还为此举办了小型应聘会,帮助搬离故居的村民获得稳定的工作。
一批致富带头人的创业故事。在脱贫攻坚战中,实行产业发展方是根本之道,而致富带头人能够带动群众发展,吸引人才回流农村,他们无疑是最好的励志榜样,能够激发身边的人产生摆脱困境的想法并实践下去。在这些创业故事中,曾经的贫困户也能成为如今的致富带头人,90后也能扛起造血扶贫的大旗。
第一集讲到河南张庄村的闫春光,他原先的养鸡事业因禽流感遭遇变故,他从原来的养鸡大户变得一无所有。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鼓舞下,闫春光振作起来重拾旧业筹建养鸡棚。就在养鸡事业顺风顺水时,为了村里乡村旅游的环境,闫春光放弃养殖业重新学习新手艺,开办了春光油坊,大力收购村民的芝麻用作油坊的加工原料,带动两户贫困户增收致富,“养殖”和“转型”皆获成功。
第五集中90后杜赢是当时赤溪村唯一的大学生,本可以成为教师的杜赢放弃了这一机会,回家乡做起了白茶。虽然创业起初受到了家人的反对,但他说服了父亲收购村民的茶叶,办起了加工厂。在党的帮助下,杜赢解决了茶厂资金不足的问题,扩大了规模。他还聘请村民,给予他们自力更生、增加收入的机会。在他的影响下,回乡创业就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赤溪村实现了脱贫路上的自我造血。
通过外部帮扶和自身努力脱贫的个体样本。对于人人都认为扶不上去的人,怎么把他扶上来,这是每一个扶贫工作者都在思考的问题。这一部分群体自身存在一定的问题或者缺陷,他们看似与脱贫路上的奋斗者形象矛盾,实际上展现的是农村社会中边缘性人物的普遍情况,是扶贫工作中不可忽视的群体。“精准扶贫”战略中的“扶贫既扶志又扶智”方针政策给解决这一群体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
第一集中十八洞村的“懒汉孤儿”龙先兰,在扶贫队长龙秀林的帮扶下养起了蜜蜂,改掉了原有的懒惰习气,在感受到生活有奔头后更是充满自信,便带着村民一起致富,用双手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养蜂致富路的同时还收获了同蜜一般甜的爱情。
照金村的海浪是第三集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因为先天性的脑瘫失去了工作能力的他,全身上下唯一能控制的就是嘴唇,生活起居必须由家人照顾。懂事的海浪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在帮扶干部程薇的帮助下做起了售卖家乡特产的微商,用嘴唇在手机上和人交流。在两人的坚持下,海浪朋友圈人数大增,微商事业蒸蒸日上,也开启了直播新尝试。“扶贫先扶志”,不仅要扶懒惰无知的贫困户,更要给有脱贫意向、愿意劳动的弱势群体提供致富途径。
在专题片中,画面语言是最主要的表意手段,视觉浓度越强,冲击力就越大。多样化的镜头、丰富的景别、不同的角度能够表达出不同的意义。解说词以及配乐等声音因素的使用,对升华主题、渲染气氛、抒发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有着极强的表现功能。
镜头语言的感染力。镜头语言是构成专题片最主要的因素,通过画面镜头还原事件的发生经过,以直观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令观众代入故事情景,构造感情基础。《十村记》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使用大量的历史资料镜头与精准扶贫政策下的发展成就镜头营造视觉上的强烈对比,引发了观众极大共鸣。其中扶贫前黑白泛黄的画面与扶贫后色彩鲜明的对比,给观众强大的视觉震撼。长镜头和航拍镜头在《十村记》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专题片的片头由几个精心选取的富有代表性的视频场景组成,为展现这十个乡村的崭新面貌,长镜头和航拍镜头十分常见。因为展现范围广更能震慑人心。特写镜头用来展示局部画面,它的使用使得专题片情感更细腻,有助于表现人物的神情姿态。例如第五集中,特写镜头给到贫困老人,其布满皱纹的脸、沾着泥土的有破洞的鞋、墙面四处开裂的土坯房等,既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困难处境又在无声中加强了人们的情感认同。
声音语言的表现力。声音语言作为专题片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它不是独立存在的艺术形式,而是站立于艺术和情感共鸣的高度,是具有独特美学功能的艺术表现手段。同时,它作为一种手段和途径可以帮助专题片向观众传播信息和价值观从而实现情感交流。在《十村记》的片头中,大机器运转的声音、孩童玩闹的嘻笑声等将人类丰富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民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足,体现了扶贫的意义所在。大量同期声的存在,真实讲述了画面无法传达的内容,如移民新村里一拧就出水的水龙头发出的水声,展现出了与贫困大山中破旧的故居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
“电视剧是我国文艺队伍中的前沿方阵,对社会发展有着独特的感知力、渗透力和镜鉴作用,因而恰可在对年代故事的典型化书写中,为当前社会发展提供精神烛照、经验借鉴以及思维径向。”《十村记》专题片是真实的时代书写,记录了新时代中国的又一次伟大实践,十个小村庄反映了整个大时代的历史巨变,是一部关于精准扶贫的地域影像志。现如今,在乡村建设的新阶段,我们仍需用好脱贫攻坚的经验,发挥好脱贫攻坚的精神,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美好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