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敬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中华文化教研部,河南 郑州 45004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并将其写入《党章》,乡风文明、文化振兴是其重要内容;2018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平台载体。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新时代做好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回应人民群众的深切期盼,是重要且重大的课题。
乡村文化既表现出文化的普遍特点,又表现出其个性特征。
一是稳定性。乡村成员长期生活在农耕经济、血缘家族管理的熟人社会中,孕育出传统的农耕文化,形成了持久的乡土情结、求和求稳的乡土依恋、安土重迁的稳定感和落叶归根的归属感,其价值取向、文化模式、文化元素均趋于稳定、保守和传统。即便随着社会发展,传统乡村民俗被注入新鲜内容,但其根源仍深植于广阔农村,保存了乡村文化的本真。
二是惠民性。随着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同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拥有了明确的精神需求指向和一定的消费能力。农民不再满足于单一的看戏、看电影等文化传播形式,求富裕、求安定、求健康、求文明的愿望更加迫切,呼唤更加公平、普惠、易于接受的乡村文化,注重细节感和形式感等精神享受。
三是融合性。乡村文化是融农耕文化、伦理文化、乡土文化、生态文化于一体的“根”文化、“源”文化,在融汇多种文化特质中不断丰富自身文化内涵,具有巨大的融合力和包容性,在包容中不断衍生发展。
四是创新性。乡村文化在不断突破固有的消极阻碍下,体现出其内在顽强的创新性。要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激活乡村文化发展的活力和生命力,就必须更新完善其内容、形式、载体、方法等,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新颖的表现形式。
乡村文化振兴对于乡村发展理念的根本转变、农民主体地位的巩固、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乡村文化服务的补给、乡村产业结构升级等都有助益。
2.1.1 激活乡村文化发展内生动力
现代化发展给城市文化带来发展机遇,但会导致乡村文化出现发展滞后的现象。乡村文化振兴可提升公共文化阵地建设与服务水平,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公共财政投入水平。实施“互联网+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为群众文化体育娱乐活动提供场所与服务,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满足群众多元需求、壮大农村人才队伍。
2.1.2 推动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振兴为文化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文化振兴为产业发展提供重要资源。乡村文化振兴作为铸魂工程,可助推农民重新审视传统乡村文化的经济价值,在挖掘和整合历史文化资源中增加收入,吸引投资,为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的乡村社会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真正实现“以文兴产”,推动文化与农业、旅游业等深度融合对接。
2.1.3 有利于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面对文化生态价值的失衡,乡村文化振兴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准则,并为循环农业、绿色农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在重新研读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生态价值并重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下,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文化振兴与生态振兴协调发展。
2.2.1 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生活的多元化需要
进入新时代,实现生活富裕不仅要满足物质层面的需求,更要提升广大农民的道德涵养,满足其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实现精神层面的富裕。乡村文化振兴催生了一系列关联产业,提供了更优质的文化产品与服务,推动了乡村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实现了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壮大,保障了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消费水平。
2.2.2 有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孕育、形成、发展于乡村社会。乡村文化振兴在传承、发扬、弘扬传统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实现“以文铸魂”,提升了文化自信,增强了农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重塑了乡村文化价值所需的精神依托,奠定了文化自信的根基。
2.2.3 有助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乡村文化是我国文化的缩影,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促进乡村文化与国际接轨,提升我国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同时,乡村文化也是我国整体文化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乡村人口在我国人口中占比较大,不断完善乡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民幸福感,可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注入“强心剂”。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乡村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应以成绩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遵循乡村文化发展方向,挖掘乡村文化优秀内容,夯实文化人才基础,创新文化治理方式,抓牢文化产业发展,在探索乡村文化振兴的道路上提高针对性、有效性。
一是“绣花式”的对标精准。因村制宜、因史制宜、因俗制宜,打造乡村文化特色产业链和乡村文化振兴示范样板,无论是保护历史文物,进行传统修复,培育文明乡风,营造良好家风,塑造淳朴民风,还是建设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无不强调精准布局、精准施策,下“绣花”功夫。
二是“一盘棋”的协同联动。政府需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在体制、机制、市场运作、人才队伍方面提供良好环境,构建乡村文化建设服务体系,完善乡村文化建设评估体系,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就业,鼓励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文化建设。
三是“大循环”的双轮驱动。乡村文化振兴迫切需要推动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充分挖掘农村消费投资需求潜力,为畅通国内循环、确保国内国际双循环比例关系提供强大支撑。准确把握和高度重视乡村文化振兴在整个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支撑作用,在“双轮驱动”的优势下抓住城乡文化平等交流对话的契机,推动城乡物资、人才等要素双向高效配置,扭转城乡文化发展不平等、不平衡的局面。
四是“放长线”的辩证取舍。既要充分挖掘乡村特有的优秀传统文化因子,又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乡村文化振兴的时代要求,努力改造乡村落后文化,研究新情况,回答新问题,抵制腐朽没落的乡村文化,在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五是“弹钢琴”的统筹规划。在科学统筹城乡文化、本土文化、外来文化基础上塑造多元性的特色文化;科学统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古今交流碰撞中推陈出新;不仅要站在民族的角度抓大局,更要站在乡村文化自身角度抓细节,科学规划、正确引导、协调推进。
3.2.1 结合主流文化,选准创新基点
要明确乡村文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方向,把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发出来、传播出去。促进发展必须选好发展创新点,提出总体性方法,找准乡村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的定位,打造地方特色并强力推进。
3.2.2 传承乡村文脉,形成品牌效应
在信息爆炸时代,要注重对文化的系统认知,形成品牌效应。尊重不同地域乡村的文化传统,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保护乡村乡貌、传承乡村文脉、留住乡村记忆、重塑乡村文化,打造高识别度的乡村文化标识,让乡村文化遗存真正“活”起来。
可以由政府领导组织、科研机构主持,征集代表乡村文化的标志性元素,梳理品牌文化的内涵、外延、源头、现状等,形成文化体系,进而形成官方主导、媒体和受众参与、文化企业发扬等多渠道、全方位融合的品牌效应。
3.2.3 抵制劣质文化,引导乡风文明
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应排除消极负面文化因素,吸收积极向上,有利于社会和谐、人类发展的优质文化因素,积极引导构建文明乡风。
人才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根本支撑。乡村文化振兴需要人才,需要相关专家学者、专业人才及农民的共同参与。
3.3.1 组织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文化振兴中不可忽视的带动力量。要对乡村新生代劳动力群体和留守在乡村的农民开展大规模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培训;常态化开展人才下乡活动,对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等乡村主要人群长期开展网络知识普及和智能工具的应用培训。
3.3.2 留住后续文化人才
突出农村文化特点,打造“多圈层家园文化”,扎实开展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内层以家庭为单位,吸纳“新家人”;二层以亲戚为概念,吸纳“新亲戚”;外层以产业为核心,打造“新产业”。打造家园文化核心圈,塑造“新家人”文化;打造家园中间圈,塑造“新亲戚”文化;找准产业定位,塑造“新产业”文化。
3.3.3 改善留人外部环境
打造宜居美丽乡村,保留乡村文化韵味与地域风情,积极建设出以乡愁文化、民俗文化、乡村旅游、农耕文化为主题的示范村,构建“线上有亮点、点上有特色、面上全改善、全面大提升”的乡村生态宜居建设格局。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建设美丽庭院”行动,开展“清洁家园”行动。
文旅行业以其独特的高渗透性、强融合性、可跨越性等优点,以其特有的要素整合、技术创新、产业关联、价值增值等内在逻辑,引导更多产业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山水游、乡村游成为当前农村文化发展、文旅融合的热点。应根据自身优势,创造性转化文化资源,走一条创新发展的个性化道路。
3.4.1 找准乡村文旅连接点
文旅融合是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方案,应顺应旅游市场从观光到休闲、度假、研学、康养、健身的新变化,将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找准乡村文化和旅游的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
3.4.2 构建文旅融合新模式
为实现供应链重塑、产业链整合、价值链融合,必须推动发展网红经济、夜间经济、创意经济、体验经济等新模式,建设多个“网红打卡地”;打造一系列夜游主题观光点、夜娱文化体验点、夜食特色餐饮点、夜购时尚消费点、夜宿品质休闲点;深度结合文创文旅,充分融合文旅项目与新媒介、新技术手段,促进文旅“破圈效应”;通过赋予情感附加值、链接精神属性等方式,构建一批文化体验集群。
3.4.3 拓展文旅融合新业态
发展乡村旅游,将“老少边穷”地区的旅游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生态旅游,建立区域文旅产业联盟,连点成线、串景成廊,构建精品生态旅游线路;发展康养旅游,依托中医药文化资源、温泉养生、山区疗养等资源,拓展健康和养生旅游市场;打造高端民宿集群布局,发挥聚合作用,推动“吃、住、行、养、游、购、娱、学”一体式融合发展,形成“住乡院、吃乡宴、听乡戏、忆乡愁、购乡品”的全链条、高品质发展模式,使民宿赋能乡村,带动地区的经济发展。
数字化技术使信息实现动态化和超文本化,微博、微信、短视频直播等各类新媒介工具纷至沓来,更新速度较快,使文化传播更立体、更清晰、更便捷、更实时化。
3.5.1 利用数字载体
乡村固有的、依托于特定空间和时间的、静态的生态田野风光、古老的传统文化内容、淳朴和睦的乡邻关系等,可以依托数字载体转化成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和内容,跨越时空从线上输出,扩大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辐射面、增强影响力。开发乡村公共文化大数据平台,免费或低价向公众提供文艺演出、陈列展览、电影放映、广播电视节目收听收看、阅读、艺术培训等服务。
3.5.2 利用数字技术
虚拟现实、全息成像、裸眼3D 等数字技术可使传统乡村文化发展不局限于演出、旅游、节庆等旧有发展模式,会触发新兴文化业态(如数字内容、数字表演、数字教育等)在乡村落地生根发芽。
3.5.3 利用数字传播
爆红网络的短视频作者李子柒精心制作我国传统乡村田园生活内容,以短视频直播形式实现场景化传播,将田园生活中传统技艺与大自然的契合唯美展现,唤醒大众对诗意乡村的热情关注,并成功将乡村文化输出到海外,引起多国网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相关人员要重视移动互联网和短视频兴起对乡村振兴的作用,将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耕文化相结合,推动乡村经济文化更新迭代,催生出更多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从而拉动乡村经济增长,促进乡村文化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