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钱立功
随着基层治理越发规范和精细,各地普遍加强了对治理过程的合规化管理。一些地方在强调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的同时,还提出了“过程导向”。结果与过程,本该相辅相成。然而,在基层治理实践中,由于过于强调其中一方,反而相互干扰,在“唯结果主义”之外,滋生出“唯过程主义”虚风,导致一些“灰犀牛”风险在基层扩散。
“唯过程主义”具体表现为抓工作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注重形式花哨,追求场面热闹,事事留痕、数字好看,而不注重问题是否解决、落实的效果群众是否满意。如上级部门布置任务,一些基层单位不是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抓落实上,而是把注意力放在能第一时间开会动员上,似乎早开会就代表落实得好,晚开会就是落实不力。此类现象不一而足。
抓工作落实,既要注重“过程”,也要注重结果,两者不可偏废。如果工作只注重“结果”,就可能凡事都要求基层“百分百达标”,而忽视基层的承受能力,让基层疲于应付,进而滋生官僚主义。但如果只注重“过程”,不考虑“结果”,将会滋生形式主义。“唯过程主义”是推进基层治理的绊脚石,任其发展,势必影响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必须坚决清除。
无论是上级布置工作还是基层抓落实,都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过程导向、结果导向并行,紧盯突出问题,坚持既定目标,一项一项抓落实,一步一步向前推进。同时,要改进考核办法,既看结果,也看“过程”,把评判权交给群众,将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对于唱高调、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的要加强问责,让“唯过程主义”失去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