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让黄河更生动

2022-11-09 09:21采编中心
山东画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摄影生态

湿地晨韵(李捷/摄影)

湿地,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被称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它不仅能抵御洪水、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更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着极高的贡献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丰富的河海资源,让山东拥有门类齐全、面积广阔的湿地,黄河流域则是山东域内湿地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从东平湖到马踏湖,从汶河到小清河,从泰山之畔到渤海之滨,滔滔黄河水在滋润齐鲁大地的同时,也造就了一片片碧水清潭,成为山东改善区域生态、丰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障。

生态环境变好,吸引了很多鸟儿来马踏湖湿地栖息(刘伟光/摄影)

国人对湿地的认知,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但直到近代,当湿地资源破坏造成的环境问题不断凸显,湿地科学研究才真正成为国际、国内学术界与公众关注的热点。

随着两次全国性湿地资源普查的进行,山东的湿地保护也进入科学发展阶段。近年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更为黄河流域的湿地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带来新的机遇。

丰富而健康的湿地资源,为生物多样性发展带来广阔生态空间,为繁华都市带来绿色休闲空间,为乡村振兴带来产业发展空间,更为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带来创新空间。

齐鲁大地的大小湿地,如散落的珍珠,点缀在黄河这条蜿蜒的玉带左右,从文化、旅游、生态、产业等多个层面不断丰富黄河的现代内涵,让奔涌的母亲河更加生动、更加多彩!

在湿地发现新世界

文/王立群

提起湿地,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或许是它的绰号——地球之肾。汉《释明》对肾的解释为:主引水气,灌注诸脉,与湿地的天然属性十分契合。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湿地的作用无可替代。上古时期,人类便逐水草而居,而后沿河流、湖泊建立城市,自始至终处于湿地的润养之下。

但人类对于湿地的研究,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正式开始。中国的湿地研究,则起于20世纪60年代。2003年,第一次全国性湿地资源普查完成,湿地资源的保护,也进入系统性和规划性阶段。我们对身边的湿地资源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知,随着这种认知的加深,湿地这个宏大的世界在世人面前徐徐展开。湿地,就此告别了单纯的地理概念,转变为集环境、生物、历史、文化甚至哲学于一体的庞大学科。正如全程参与两次湿地资源普查的房用所说:做湿地工作除了有科学严谨的态度,还要有一些浪漫色彩,有“文学的气息,哲学的理念,历史的长度”。

浪漫起源

自古以来,湿地与人紧密相连的关系,决定了它一定躲不过文人墨客敏感的触觉神经。于是我们在《诗经》中看到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关睢》),看到了“于以采蘩?于沼于沚”(《召南·采蘩》)“于以采蘋?南涧之滨”(《召南·采蘋》)“绵绵葛藟,在河之浒”(《王风·葛藟》)。

这些踏歌而行的古人,给湿地取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名字:洲、沼、沚、滨、浒等等。而美丽的湿地,和湿地中旺盛生长的植物、自在生活的动物一起,成为古人传情达意,歌咏生活的载体,也成就了湿地的浪漫气息。

破波而行,与湿地融为一体(李捷/摄影)

湿地公园是距离大众生活最近的湿地资源(李捷/摄影)

济南济西湿地的独特景观——小栈桥(杨超/摄影)

在古齐鲁大地,最负盛名的湿地,便是“南北三八里,东西百余里”的大野泽。这个位于鲁西地区的庞大地域,与黄河、汶河、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上古时期,《山海经》的神话故事中,精卫所填的“东海”,实际上就是当时的大野泽。到秦汉时期,大野泽被称为巨野泽,今天的菏泽巨野就由此命名。

这个古人眼中的浩渺泽国,在宋代因为黄河的两次大决口,面积扩大,变成《水浒传》中的八百里梁山泊。那丛生的芦苇,迷宫般的河道,成为梁山的天然屏障,演绎出荡气回肠的民间英雄传说,这是不同于先秦儿女缠绵悱恻充满荷尔蒙气息的英雄浪漫主义。

在大众视野中,湿地的概念,既熟悉又陌生(李捷/摄影)

到近代,梁山泊面积不断缩小,最大面积的水域变成了东平湖,成为泰山脚下风景宜人的湿地。而在更广阔的区域里,随着近代黄河夺大清河入海,开始自南向北滋润齐鲁,山东的湿地资源也在母亲河的滋养下,越来越丰富。

越过诗意

诗意的古人之所以赋予湿地各种繁杂的名称,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湿地涵盖范围的广泛性,使每一处都具有不同的特点。

湿地的诗意存在于古人的诗词里,存在于优美的风景里,但今天对湿地的保护则需要我们透过浪漫诗意的外壳,聚焦其本质。

济南新的湿地景观——华山湖(程普麟/摄影)

在枝头嬉戏的白鹭(刘兆瑞/摄影)

东平湖湿地的“宝贝”——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震旦鸦雀(陈昌伦/摄影)

房用,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所所长,省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曾两次参与山东湿地资源普查的他,对省内湿地资源状况了然于胸。湿地资源普查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湿地定义的明确和普查标准的制定。据房用介绍,中国对湿地的认定,一直沿用1971年《拉姆萨尔公约》提出的概念。2022年6月,湿地保护法的公布,将这一定义以法律的形式加以明确。

“山东的湿地资源,包含滨海、湖泊、沼泽、河流、人工五大类。东营、烟台、济宁等地分布较为密集。”据房用介绍,山东有省级以上湿地公园200处,其中包括南四湖、黄三角两处国际重要湿地和弥河一处国家重要湿地。

湿地资源的形成主要有天然和人工两种方式。房用表示,绵长的海岸线,让山东拥有丰富的滨海湿地资源;黄河改道入鲁,不仅造就了入海口面积巨大的湿地公园,更在沿途形成了诸多大小湿地;人工修建的大运河,也成为湿地形成的重要源头。

人类活动的破坏,曾一度使天然湿地快速减少,但随着湿地保护意识的加强、保护体系的成型、法律法规的完善和人工湿地的增加,山东的湿地资源正得到科学保护,在房用看来,“提升湿地与市区的和谐关系,加强湿地与自然保护地、耕地的协调性,加强湿地保护的宣传都至关重要”。

生动世界

湿地的魅力,不仅在于其对水质调节、净化方面的直接作用,还在于其所能够支撑起的丰富而生动的生物世界。如果你到过黄河口,一定会被那漫天飞舞的鸟群、不绝于耳的鸟鸣深深吸引。不止于此,在远离人类活动的湿地深处,更多的动植物肆意生长,自由栖居,让湿地有了更多的名号:鸟类的天堂、人类的聚宝盆等等。

湿地保护对保护保育区、恢复重建区的严格限制,为鸟兽鱼虫提供了完全不受打扰的生存环境,也为我们带来越来越多的惊喜。过去的两年时间,我们在山东各地的湿地,看到了越来越多的“首次出现”“惊现”!

据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生态处副处长梁伟介绍,2021年8月,东营黄河三角洲“首次发现”国际极危物种勺嘴鹬;11月,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惊现”东平湖湿地;淄博淄河湿地“首次发现”成群天鹅;12月,龙口黄水河湿地公园“首次发现”野生丹顶鹤;2022年4月,潍坊安丘“首次发现”极危物种黄胸鹀……

湿地已在不知不觉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桓台县委宣传部/供图)

丹顶鹤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对湿地环境变化极为敏感的指示生物;青头潜鸭是全球极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而勺嘴鹬全球仅剩下不到200对!它们的出现与活跃,是对山东湿地资源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极大褒奖。

不过,正如房用所说,山东在整体湿地研究方面依然存在不足,湿地的保护与利用仍有漫长征途。让湿地的世界更精彩、更生动,仍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与支持。

TIPS:

湿地,是指具有显著生态功能的自然或者人工的、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地带、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海域,但是水田以及用于养殖的人工的水域和滩涂除外。

东平滨湖国家湿地公园仅占整个东平湖30万余亩水域面积的十分之一左右

湿地修复的“东平路径”

图/杨超 文/李潇雨

“周围港汊数千条,四方周围八百里”,《水浒传》中曾如此描述梁山泊,还称这里“山排巨浪,水接遥天”。而这片“梁山泊”,置于战国时期,是浩瀚的天然湖泊“大野泽”,置于民国之后,置于如今,则是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泊——东平湖。

自汉武帝元光三年(132)黄河最早注入“大野泽”起,东平湖与黄河就再也无法分割。千百年来,几经沿革,历尽沧桑,是地质构造演化,更是水系改道变迁。如今的东平湖,是黄河下游重要蓄滞洪区、南水北调重要枢纽、京杭大运河重要节点,也是黄河中下游、华东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

为让一湖清水顺流向北,为保黄河下游河湖安澜,为使东平湖天更蓝、水更清,实施湿地保护恢复工程,保护好东平湖湿地生态资源,促进自然生态恢复进程的重任,落在了东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几位年轻同志的身上。

“自2020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写入国家战略起,湿地生态修复工作在东平县域内全面铺开。”湿地保护科科长齐道栋介绍说。2021年,东平滨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修复项目应运而生,经过项目申报、设计论证、审批建设等系统工作后,于2022年6月30日正式完工。这是东平县乃至整个泰安市第一个湿地生态修复项目。林草资源和湿地管理科杨军对项目进程与内容了如指掌:“项目仅建设阶段就历时四月有余,主要建设内容为地形整理和植被修复。”

高大乔木、灌木的种植,让白鹭、苍鹭等水生鸟类安家落户,也成为湿地一景

水系疏通是湿地修复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对修复区进行水系疏通,可以逐步恢复适宜沉水植物生长的湖泊底泥层,为深水植物的恢复创造条件,营造丰富多样的水下生境。“水生植物活起来了,湿地自然就焕发生机了。”杨军说道。与此同时,“东平湖作为黄河重要的蓄滞洪区,其泄洪功能极其重要,水系的疏通也为泄洪提供了保障,以备不时之需”。

鸟类是大自然的精灵,嗷嗷待哺的小须浮鸥终于等到了“家长”送来的美味(陈昌伦/摄影)

将水系疏通时清理出来的淤泥再次利用,进行土方回填、高滩堆积,也是湿地修复的重要举措。为什么要堆高滩?“湿地在一马平川,仅存芦苇丛的情况下, 、红骨顶等动物尚可栖息落户,但白鹭、苍鹭等却无处落脚,在高滩上种植高大乔木、灌木,是为了让更多鸟类喜欢东平湖,留在东平湖。”杨军解释道。2019年冬,全球极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青头潜鸭首次被观测到在东平湖过冬。今年1月,东平湖上再度记录到1600多只青头潜鸭种群,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明显成效。泰安市多个县区还曾组织到东平湖参观学习,东平县的湿地修复项目已经成为可复制可借鉴的“东平路径”。

东平湖水汇入黄河,清黄相接,泾渭分明

在刚刚过去的9月,东平滨湖国家湿地公园新一年度的湿地保护与修复项目正式开标,这是上一个项目的延续,更是革新。按照规划,将增添8处监测监控站、43万平方米退化湿地修复与生态景观以及巡护道路修建、滨湖生态护坡等设施及内容,“届时,湿地生态休闲与生态旅游总价值将持续提高,生态铺垫、生态支撑作用愈加明显,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增强,可持续影响将不断提升。”齐道栋说。

百闻不如一见,乘手摇船从东平湖古镇码头出发,泛舟其间,如入画中。半小时后,便抵达东平湖腹地。开阔的水面上莲叶接天,芦苇摇曳,鸟儿翩跹。极目远眺,74公里的生态防护林悄然成景,高低有秩,层次分明。下一步,东平将抢抓黄河国家战略、全省现代水网建设等重大机遇,扎实推进东平湖清淤扩容等生态修复项目,全力护好一湖清水,让东平的天更蓝、水更绿、环境更优美。

从东平湖古镇码头出发,泛舟其间,如入画中

芦苇摇曳,鸟儿蹁跹(陈昌伦/摄影)

向着朝阳(陈昌伦/摄影)

和谐共生不是远观,是参与

文/李潇雨

用红外相机对东平湖上的鸟类进行24小时不间断地观测和拍摄,是东平县护鸟观鸟协会会长陈昌伦和当地所有爱鸟人士多年的梦想。而在今年的6月下旬,梦想终于照进了现实。

受高温影响,尚未进入盛夏的东平就已经接连几天达到了摄氏38度的高温。为了避暑,几位技术员清晨4点多钟就集结到了湖边,准备布设红外设备。但因东平湖水位不足,船只无法靠近安装位,技术员们只得穿上齐胸的“皮水裤”,下到水里。从早晨4点半开始,到下午1点布设完毕,“同志们脱了‘皮水裤’,浑身也都是湿的,不是水,是汗。”陈昌伦说道。

几日后的一个傍晚,陈昌伦接到电话,说东平湖水位比布设红外设备时上涨了约20厘米。“红外设备是有安装标准的,那就是不高于水面35厘米,所以如果当时我们没有前去拆除,那后果不堪设想。”

观鸟、拍鸟,更得护鸟、爱鸟,这是陈昌伦和当地所有爱鸟人士的共识(王厚选/摄影)

今年5月,山东在东平湖成立青头潜鸭养护观测站,任命陈昌伦为负责人(王厚选/摄影)

陈昌伦主导成立的鸟类收容救助中心,平均每年救治30~40只野生鸟类,他笑称自己也是半个鸟类专家了(王厚选/摄影)

成功“抢救”完所有的红外设备时,时钟已经指向了晚上的10点,回忆起这段经历,陈昌伦坦言有辛酸,但更多的是成就感。“护鸟工作要有热心,有耐心,有善心,更要有爱心。”

2012年,刚退休的陈昌伦就通过相机镜头与鸟结缘,但一次偶然的经历转变了他观鸟的观念。“那一次,我看到一只赤麻鸭从我镜头前飞过,但它的叫声听起来明显不对劲,定睛一看,原来是它的脚上夹着捕鸟的铁夹子。”铁夹夹在鸟儿的身上,却痛在陈昌伦的心里。从那刻起,陈昌伦意识到,和谐共生不是远观,而是参与。于是,他多方奔走,积极呼吁,在2020年7月成立了东平县护鸟观鸟协会,创办了鸟类收容救助中心,平均每年救治30~40只野生鸟类。

近几年,东平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东平湖的生态更好了, 鸟也更多了,越来越多的珍稀动物在东平湖繁衍生息,其中就有全球极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青头潜鸭。

2019年冬,陈昌伦第一次从自己的镜头里看到青头潜鸭,也是青头潜鸭首次被观测到在东平湖过冬。“那是在梁店的南边,大约五六十只。当时,它们离岸边很远,警觉性很高,人靠近了就飞,而现在,它们对周边的环境信任了,对这里的人类也信任了,在距离岸边四五十米的距离上就能观察到了。今年1月,东平湖上再度记录到1600多只青头潜鸭种群,不仅是在国内,在世界上的内陆湖泊里数量也是最多的。”

因为这群珍稀鸟类,陈昌伦又多了一重身份:今年5月,山东在东平湖成立青头潜鸭养护观测站,任命陈昌伦成为负责人。养护观测站一成立,就与曲阜师范大学联合,对青头潜鸭进行了“地毯式”普查。“青头潜鸭本是候鸟,但通过这次普查我们发现,有346只青头潜鸭今年的繁殖季没有往北迁徙,而是成了东平湖上的留鸟。”陈昌伦说:“更可喜可贺的是,有18个家庭在这里孵育了小宝宝,最多的一家12只雏鸟,最少的4只。”

生态保护不能只靠个人,靠的是多部门齐抓共管(王厚选/摄影)

从2019年初见青头潜鸭时的五六十只,到今年1月,东平湖上共记录到青头潜鸭1600余只(陈昌伦/摄影)

掌握这些,不只是为了观赏,更是为了保护。“对幼鸟来说,尤其要防天敌。我们监测发现,青头潜鸭栖息地附近有黄鼠狼粪便。粪便用手一捻,发现有毛、有骨头,这说明它以幼鸟为食。发现这点后,我们立即制订方案驱赶黄鼠狼,更精准、更好地保护珍稀鸟类。”

踩着第一缕霞光,陈昌伦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巡鸟”工作。“8年前我刚开始拍鸟时,湖面上的鸟类很单一,大都是须浮鸥。现在,冬有花脸鸭、绿头鸭、红头潜鸭,夏有凤头鸊鷉、震旦鸦雀、水凤凰。生态好不好,果然鸟儿最知道!”陈昌伦说。

中华鳑鲏体态优美、色彩艳丽

一条鱼见证小清河的嬗变

图/杨超 文/李潇雨

在抵达小清河的源头——济南市槐荫区睦里庄附近的几个小时前,天降大雨,致使眼前的小清河清澈不见,甚至还有些浑浊。正当我们为水体监测结果担心时,山东省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生物多样性研究团队的队员们却显得格外兴奋:“调查就像‘开盲盒’,指不定就会有惊喜,尤其是在雨后。”

穿上皮裤,戴上手套,团队三人分别拿着地笼、捕鱼网和浮游生物网下了河。工程师尹鑫和丁鹏飞则拿着各自的工具在没膝深的清河水里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回穿梭。样本采集无疑是个体力活,他们弯着腰在水底不停地打捞,采集到的生物样品带到岸上进行现场处理。像这样以黄河山东段重要的伴行河流小清河作为监测突破口的水生态监测,山东省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已经持续了6年。

二十分钟不到,地笼里的收获就已经满满当当,长约40公分的黑鱼、拳头大的螃蟹都是雨后的意外之喜,也有不少常见的田螺、河蚌等底栖动物,但都不如那只只有两三厘米长,但身体却随着当天傍晚的夕阳,泛出浅粉色、水蓝色、金黄色等耀眼光芒的高体鳑鲏。

作为小清河的“土著鱼”,鳑鲏类鱼群是自然水域中清洁水体的指示鱼种之一。不仅如此,“鳑鲏需要靠河蚌来完成产卵和孵化,与其属于伴生关系,所以它的存在也意味着小清河的生态系统是健全的,食物链是完整的”。“生物多样性的提高,鳑鲏这类清洁型生物种群的增多,是小清河水生态改善、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最有力的证明。”省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郑琳琳说。

做下河前的准备

底栖动物采样

浮游动物采样

光芒耀眼的高体鳑鲏

拳头大的螃蟹也是小清河的“常驻民”

在省济南监测中心的实验室里,工作人员借助电子显微镜,仔细观察、识别样本,并对照图谱进行标注。隔壁的活体原生态展示区则摆放着一排排的玻璃鱼缸,养着全部来自于小清河的鱼虾、水草。只是鳑鲏类的鱼种就有四种:中华鳑鲏、高体鳑鲏、粗纹暗色鳑鲏和兴凯鱊。随着采集来的鱼类样本越来越多,活体原生态展示区几乎变成了一个小型水族馆,张杰即是“馆长”。“二十多个品种,每一钟的习性都有所区别——有的适合独居,有的适合群居;有的食肉,有的是杂食鱼种;有的是冷水鱼对温度十分敏感,有的就不那么娇气。”张杰介绍说。但能作为活体样本被喂养在活体原生态展示区的只是少数。“在2016年第一次生物多样性调查中,小清河济南段共发现了73种生物,大部分在源头睦里庄,下游生物类群和数量都很少。但在今年,小清河的水生生物种类已查明230种,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指数也由1.26增长至2.23。”郑琳琳说。如今,小清河的水质类别稳定达到Ⅲ类,有时甚至可达Ⅱ类,从鱼虾绝迹到水清鱼跃,小清河恢复了曾经鱼翔浅底的生态美景。

工作人员借助电子显微镜,仔细观察、识别样本

小清河由“黑”到“清”的嬗变,是济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之一,突显了近年来水环境治理和生态改善效果,也全面反映了水生态保护水平。更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小清河源头睦里庄采样点再次出现了山东新记录物种粗纹暗色鳑鲏,上游滨州博兴县西闸采样点出现了珍稀经济鱼类刀鲚,小清河入海口采样点则发现了大量花鲈幼鱼……各种珍稀鱼类频频“亮相”并“安家落户”,是对水环境监测和管理部门最大的褒奖。

除了外出采样,实验室里的样本监测、标本制作也是郑琳琳和同事们工作的重要环节

由“黑”到“清”,小清河已成为城中风光、城中景(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供图)

马踏湖鸟瞰图

一方碧水蕴一城美景

图/刘伟光 文/张媛媛

十月的马踏湖,水光潋滟、景色怡人。

谁能想到十多年前的这里,还是被周围村民嫌弃的“酱油湖”。在湖区华沟村村民宋利元的记忆里,“前些年,水污染严重的时候,我们在河沟子里撑船,拿篙一捣,咕噜咕噜泛沫,气味就上来了,熏得人都站不住。”

早期的马踏湖水面面积达96平方公里,湖区内河道纵横相连、交织成网,素有“北国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20世纪50年代以来,马踏湖湖区面积逐步萎缩,2000年时一度不足原来的20%,且生态功能严重退化,湖水中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指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含量最高时达到1000mg/L左右,超过地表水V类标准25倍,失去了原有的自然风韵。

为恢复马踏湖生态环境,2008年以来,淄博市桓台县落实“治保用”流域治污策略,经历了十余年的修复与发展,如今的马踏湖,已成为一处莺飞草长、碧水连天、美不胜收的国家湿地公园。

人工湿地造北国水乡

紧邻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的马踏湖近自然人工湿地工程——猪龙河入湖口人工湿地,秋意盎然,风景如画。据淄博市生态环境局桓台分局党组成员、环境监测站站长孙明辉介绍,这是桓台县马踏湖生态修复的重点工程之一,项目位于马踏湖南端,采用“生态滞留塘+潜流人工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对猪龙河水进行生态净化处理。“这处人工湿地2012年开始建设,2013年建成并投入运行,占地面积714亩。”

步入湿地,右手边是生态滞留塘, 左手边是潜流人工湿地。生态滞留塘占地10亩,潜流湿地占地55亩。“猪龙河水首先自流进入滞留塘,在滞留塘中对水中的泥沙进行沉淀过滤,而后经泵站提升进入潜流人工湿地。潜流湿地是污染物去除的核心单元,通过填料的过滤吸附、微生物的代谢、水生植物根系对污染物的吸收以及根系泌氧作用等方式对水进行净化,这样能够去除大约80%的污染物。”猪龙河入湖口人工湿地项目运营经理黄同庆说。

船夫撑船载着游客,穿梭于芦苇荡中。年近七十岁的船夫张良义是华沟村的村民

湖中的黑天鹅在自由游弋

蒲草在湿地公园里随处可见

经过生态滞留塘的预处理和潜流湿地的深度处理,潜流湿地出水如泉水般汩汩涌出,流入表面流湿地,开始下一个过程的净化。最终净化好的水,将会注入马踏湖。“这处人工湿地一天可为马踏湖补水两万多方。”孙明辉说。像这样的人工湿地,在桓台共有六处。

“为了保持水质的优良,每年到了这个季节,我们都会对湿地里的芦苇进行收割处理。”黄同庆表示,由于湿地的生态越来越好,湿地里的芦苇疯长,如若不及时处理,将会影响水质。有的芦苇生长得不规则,收割起来很是麻烦。割下来的芦苇也需要妥善处理,黄同庆指着满地的芦苇说:“这些芦苇大部分晾干后会被送到工厂,用来做生物质发电的原料。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会被挑拣出来,作为编织工艺品的材料。”

除了芦苇,这片湿地里还有其他种类的动植物。“很多摄影爱好者都喜欢来这里拍鸟,他们来我们这儿,一待就是大半天。我们这里还有鸟类中的‘大熊猫’震旦鸦雀呢。”孙明辉骄傲地说。

十年耕耘结累累硕果

到秋冬季节,许多地方的芦苇都会像猪龙河入湖口人工湿地里的芦苇一样被收割。趁着还未入冬,可以去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里,看芦苇摇曳,美景如画。

“我们进入景区看到的这一大片水面是马踏湖生态修复蓄水项目的成果,项目蓄水量在四百至五百万方之间。” 马踏湖湿地保护中心副主任刘书永说,“经过十余年的修复治理,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在今年的6月6日正式对外营业了。”

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共有五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湿地的合理利用区,第二部分是宣教展示区,第三部分是保护保育区,第四部分是恢复重建区,第五部分是管理服务区。“保育区是游客不能进入的。”刘书永说,“如果保育区出现缺水的情况,生态修复蓄水项目储蓄的水就会进入保育区进行补给。”

在不久前举行的山东黄河生态旅游体验季启动仪式上,省文化和旅游厅、省生态环境厅共同发布“山东省生态旅游区创建单位名单”,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景区成功入选。

“生态旅游”已经成为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新名片。景区内有5座湖中岛、16个观光码头,百余条水路纵横交织,30座景观桥连通着10个特色景点。置身于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可以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此外,景区内还设置了湖区特色的文化表演项目,优美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在这里相得益彰。

坐上景区内的特色小船,穿梭在一望无际的芦苇荡中,看芦苇摇曳生姿,是种别样的体验。在当地,这种特色小船被叫做“小溜子”。撑船的都是附近的村民。景区的发展,让附近的村民可以在景区里谋一份职业,让他们也尝到了“吃生态环保饭”的甜头。

收割芦苇可是一个大工程

水是湿地的灵魂。水变好了,这里的一切都在慢慢变好。十余年的耕耘,如今已是硕果累累。千倾绿野,万亩芦荡,蜿蜒河流,如镜湖泊,马踏湖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四方来客。

万亩芦苇,随风摇曳

天鹅湖湿地,位于高青县城东北,是鸟类重要的栖息地(孟庆吉/摄影)

天高水青天鹅舞

文/王立群

天鹅落湿地,

长驻不愿离。

虽非故乡土,

胜境令我栖。

孟庆吉不是诗人,但是日日面对这眼前的碧水清莲、轻灵飞羽,心中隐含的那一丝浪漫情怀终被激起,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诗句。更多的时候,他在天鹅湖的芦苇和莲叶间穿梭,研究湿地保护的同时,也用手中的相机捕捉禽鸟的身影。不知不觉,日子已经过去了近十年。

天鹅湖湿地,位于淄博高青县城东北,黄河自其北侧穿城而过,日夜经年,奔流不息。今天到天鹅湖游玩的人们,怎么都想象不到,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庄稼难种、村民难住的盐碱地。

1990年,引黄济淄供水工程开工。由于黄河裹挟大量泥沙,就在黄河滩外建起了沉沙池,用于澄清黄河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里淤沙堆积,黄土裸露,刮起风来,尘土飞扬,黄沙漫天。

黄河治理重大国家战略的提出给这片沉沙池带来了重塑自我的机会,也给了高青重塑黄河生态之城的机会。也是在这一背景下,孟庆吉来到了这里,他给自己和工作人员定下目标:不让天鹅湖有一寸裸露的土地!

短短几年间,天鹅湖完成蜕变,荒滩变绿林,碧水绕新村,而且人们惊喜地看到,这里真的迎来了天鹅,昔日沉沙池变成了今天的天鹅湖慢城湿地景区。已任高青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县旅游发展中心主任的孟庆吉,谈起湿地的新面貌难掩兴奋:“我们已经恢复湿地面积200万平方米,形成绿化面积160万平方米,建成绿道20公里,拥有树木80余种2万余株,绿化率达80%以上,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包括震旦鸦雀、天鹅等100多种鸟类驻足……”孟庆吉手中的相机,几乎记录了每一种在湿地驻足的鸟类,每有客人来访,他也经常会在徐徐前行的画舫小舟上为众人介绍各种珍稀禽鸟。这些鸟类成了湿地真正的主人,也成为这些为湿地发展付出汗水的人最珍爱的伙伴。

就这样,天鹅湖不仅成为高青人钟爱的休闲去处,还引领着这座黄河之城的生活潮流。2019年6月,天鹅湖在近百个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被国际慢城联盟接受为正式成员,高青也就此成为黄河流域第一个国际慢城。

孟庆吉镜头里的鸟儿,活灵活现,神采飞扬(孟庆吉/摄影)

生活在这里,连鸟儿都要快乐地高歌一曲(孟庆吉/摄影)

优良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多种鸟类在此繁衍栖息(孟庆吉/摄影)

慢,是一种生活态度,是忙碌的现代都市人“向往的生活”,让他们羡慕的是,天鹅湖畔的村里,人们已经在自己的家园里实践着现代的慢生活。他们与这片湿地,完成了精神上的同频共振。

因村里人善做“蓑衣”而得名的蓑衣樊,听名字就具有成为现代“网红村”的潜质,而它也确实“红”了。村子三面环水,蒲草满地,莲叶接天,沙鸥翔集。走进村,就如同走入江南水乡。每到周末,村里的饭馆、民宿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湿地美如画,水清草绿,鱼游鹤舞(孟庆吉/摄影)

十年前,蓑衣樊村还是省定贫困村。曾经,不羁的黄河让村子周边的土地泛起了白碱,庄稼收成寥寥,村里人只能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1993年,因沉沙池扩建,村子整体搬迁至现在的房台,原来村中2/3的土地成了沉沙池。

村里人做梦也没想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改变了一切。沉沙池到生态湿地的转变,让这盐碱地上的穷村,变成了人人羡慕的模范村。

2014年,几乎与天鹅湖慢城湿地景区建设同步,64岁的司方华成为第一批“尝鲜”的村里人。他把自家的小院改成了民宿,没想到生意出奇得好,两年之后,他把儿子的院子也改造成型。如今,两个小院的十几个房间,每年能给他带来十万余元的收入。他辞掉了县城化工厂的工作,专心做起了民宿老板。平日里,他和老伴两个人忙活,旅游旺季时,在县城工作的儿子就回来帮忙。小院的房客,也从最初的淄博本地人,逐渐扩展到全省、全国。“北京、福建甚至重庆的客人都有。”没客人的时候,司方华就跟村里人一起下下棋,不过“闲的时候不多”。

司方华在自家小院晾晒衣物(杨超/摄影)

村里的另一位名人,是开饭馆的黄新海,也是在2014年,他的农家乐开门纳客,凭借一手出色的厨艺,小店从最初的门可罗雀变成今天的一座难求。黄新海两夫妻忙不过来,在县城工作的女儿、女婿就成了不定时的帮工。就在今年9月,黄新海的照片跟这片湿地一起,登上了《人民日报》,村里人见了他就说:“赶紧把报纸装个镜框挂起来!”

今天,来到蓑衣樊村的人,可乘船观鸟,可停舟赏荷,可柳荫垂钓,可踏车游湖,可入夜观星……距离村庄不过一公里,就是黄河高青段安澜湾,在干净而坚固的河堤上观日升日落,听黄河滔滔,又是另一番好心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修复,让乡村旅游开启了新篇章(杨超/摄影)

天鹅湖畔的村里人过上了诗一般的田园生活(杨超/摄影)

曾经的贫困村,摇身一变,成了人们争相打卡的美丽乡村(杨超/摄影)

蓑衣樊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从2012年的不足2000元,增至2021年的约3万元,村民们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居家生活好日子。

依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高青适时提出了“万里黄河最高青”的地方黄河文化特色旅游品牌,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建设农文旅融合的发展道路,擦亮“黄河明珠”的高青品牌。

2021年,天鹅湖国际慢城景区被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湿地的保护与开发利用,都进入科学有序的发展轨迹,在它的示范带动下,万里黄河畔生态美、产业兴、生活富的乡村振兴之路正在高青越走越宽。

黄河岸畔生态美,高青正向着更美的未来迈进(杨超/摄影)

TIPS:

山东省全力推进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沿黄地区已有1800多个村庄走上乡村旅游之路。2021年,全省沿黄地区乡村旅游接待1.88亿人次,实现消费897.7亿元。

猜你喜欢
摄影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创生生态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生态公园,四季皆景
生态
WZW—bewell摄影月赛
WZW—bewell 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