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彧
(中北大学 能源动力工程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由于高校学生缺少社会实践经验、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因此极易受到外界环境与内部不稳定因素影响而产生心理波动。近些年,由高校学生心理危机所引发的事件屡禁不止。而随着移动物联网完成普及与信息化技术发展,互联网技术迎来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都拥有极为亮眼的表现,预示着“互联网+”时代正式到来,同时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基础保障。在此形势下,高等院校需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作用与优势,构建更加高效、更加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机制与快速反应机制,有效规避由大学生心理危机所引发的校园事件发生,助力大学生实现身心健康发展、综合素质发展。
心理危机主要是指学生出现心态失调、精神失常以及一系列心理矛盾激增等心理障碍问题。心理危机干预,顾名思义就是针对出现心理危机症状的学生采取干预措施,进行适当的心理援助。通常而言,个体与环境始终处于相对均衡的动态发展状态下,一旦此种平衡状态被打破,就会导致个体受环境因素影响而产生焦虑情绪、紧张情绪、抑郁心理等消极心态。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针对高校学生科学构建心理危机预防机制与心理危机快速反应机制,可以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基础依据。在适当时机对高校学生展开科学引导,使学生正确看待自身状况以及心理危机问题,必要时需要采取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的干预手段与心理危机干预措施,以此确保高校学生始终处于身心健康状态,从而有效降低心理危机发生概率,创建和谐良好的校园环境[1]。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心理逐渐趋于成熟,心理环境转变是产生心理危机的主观因素。与此同时,家庭心理教育、学校心理教育、社会心理教育机制与教育资源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是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问题的客观因素。在此形势下,要针对高校学生开展心理危机预防与心理危机干预,应当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与发展规律展开有效分析。通常而言,高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远离家乡,与家人相距甚远。加之目前国内高等院校社会化程度逐渐加深,部分高校学生与家庭缺乏沟通,更加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产生心理波动。在此形势下,由高校学生心理危机所引发的事件层出不穷,因此,高等院校应当积极构建完善的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体系与心理危机干预体系[2]。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健康威胁主要来源于日常学习、交友、求职、恋爱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结合高校学生的年龄特征展开分析,心理危机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首先,具备一定的突发性特点,心理危机会随着高校学生的心理变化而发生不同程度转变。因此,即便高校教师明确学生心理危机发生原因,也难以开展一系列心理干预与心理危机控制工作。
其次,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因素较多,同时会受到学生主观因素以及一系列心理活动的影响,这也使得不同类型的学生在面临心理危机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反应与心理活动。
再次,受到学生心理危机严重程度以及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影响,心理危机所带来的后果不尽相同,轻则影响学生学习信心与学习兴趣,重则危及学生生命[3]。不仅如此,在心理危机出现后,演变情况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由学生心理状况决定,这也变相加大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难度。
最后,高校学生所产生的心理危机在形成与发展环节具备多方面特征,需要高等院校及时发现并且做好一系列预防工作。然而,由于高校学生之间个体差异性较大,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与多元化需求,科学选择干预方式,因此解决措施也具备多样性特征。除此之外,心理危机不仅会对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带来影响,而且会影响到周围人群的日常生活与心理健康状况,严重时甚至会对周围人群产生心理障碍,因此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对此保持高度重视[4]。
首先,互联网资源具备共享性特征与开放性特征,可以为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提供优质的信息获取渠道,以此确保心理教育工作的精准性与时效性,丰富心理危机预警工作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内容。以学生更加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信息收集效率与信息整合效率、信息传播效率。
其次,在互联网技术的助力下,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显著提升信息传播深度与信息传播广度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率。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可以将抽象性信息以图片形式、音频形式、动画形式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载体,为高校师生构建更加高效、完善的互动平台与交流平台,显著提升师生的互动频率与互动效率。
再次,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环节,科学引入互联网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我国心理健康专业师资力量匮乏这一问题,拉近高校师生之间的距离。在互联网技术的助力下,对高校学生心理危机产生原因开展深度、精准分析,并且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优化措施,从而保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提升心理危机干预效果。
最后,高等院校可以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对外聘请具备专业素质的技术型人员,负责网站日常维护工作以及软件更新工作,节约大量的人力资源,同时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5]。
为保证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工作效率,高等院校应当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储备。
首先,壮大师资队伍,要求高校辅导员通过专业培训后,可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后备力量。同时对外聘请具有心理健康教育资格的教师承担心理健康教学任务。
其次,高等院校应当针对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展开培养,确保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呈现专业化发展、规范化发展趋势。除此之外,高等院校可以结合校内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发展需求,搭建互联网教育平台。学生可以借助联网设备开展线上心理咨询,在互联网当中更加自主、更加轻松地表达自身观点与想法。不仅如此,互联网教育平台不仅可以更加精准地获取学生心理信息,而且可以有效消除高校学生对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咨询的抵触情绪[6]。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针对高校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等院校应当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作用与优势。通过大数据挖掘技术掌握学生日常生活情况;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分析学生心理状况,并且创新多媒体渠道构建完善的学生心理危机监控机制。为实现这一目的,高等院校应当在每个班级设置互联网心理委员,通过各种渠道关注学生网络行为动态,从而及时掌握学生心理状况。一旦发现学生有异常行为,心理委员则需要及时上报给心理健康中心以及上级领导,并且对学生展开耐心指导,及时掌握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原因,采取必要的干预手段,助力学生早日走出心理困境,恢复到身心健康状态。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在学习方面与生活方面拥有更加出色的表现。
除此之外,高等院校应当积极构建心理健康普查系统,并且针对在心理健康普查环节出现问题的学生,构建独立档案,以此确保心理档案管理工作数据化发展、智能化发展。为每位存在心理异常的学生,创建个人档案,并且将日程干预工作内容与干预流程记录在册。
学校可以通过分析心理档案,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探索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潜在原因,并且采取紧急干预措施。不仅如此,高等院校可以将心理干预工作情况记录在档案当中,并且对阶段性干预工作开展综合性考量与深度分析,探索更为优质、更加合理的干预手段与干预措施,从而确保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效率[7]。
针对高校学生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更加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发挥价值引领功能。可以说,任何良好品质都需要在健全人格以及良好观念的引领下形成,科学开展思想品德教育与思政教育工作,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观念与价值观念,使学生形成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教育,可以引导学生以更加平和的心态看待社会现象,科学处理好自身与个体之间、集体之间以及国家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回馈社会奉献社会、回报国家。除此之外,针对高校学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工作以及双创教育工作,可以使高校学生正确认识、分析社会,结合社会整体发展方向开展个人定位,从而有效消除不良心理因素。不仅如此,高等院校还需对外邀请心理医生,借助互联网平台对高校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学生可以在平台当中寻求更为专业的心理指导。
学校还可以加大与医院的合作力度,在校园内开展一系列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程度,完成心理健康知识内化,并且在日常生活环节,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迎接挑战。
为保证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效率,学校应当积极组建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心理危机决策工作、协调工作以及指导工作。要求学校安保部门、文化宣传部门、后勤管理部门、医疗部门、心理健康中心应当各司其职,肩负起监督工作、管理工作以及协调工作;而学生干部也应当关注班级学生的动态,第一时间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供精准可靠的信息支持,同时确保各个部门之间实现紧密沟通,形成信息共建与信息共享,以此确保心理危机工作可以实现畅通无阻。除此之外,当事人应当积极配合高等院校开展一系列心理治疗,并且在心理危机稳定后,接受进一步的心理咨询、心理诊断以及心理治疗。为当事人赢得良好的治疗条件以及充足的治疗时间,这是一种极为优质、极为高效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处理手段,针对具有严重心理疾病或严重心理障碍的高校学生,高校心理咨询机构应当与专业性医疗机构做好转接工作,确保学生可以接受更加及时、更加专业的心理治疗[8]。
构建家校联动机制也是有效遏制高校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的有效手段,可以发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教育功能,有效消除家庭因素与校园因素对高校学生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为此,学生家长与高等院校应当保持高度配合,通过手机短信、微信群以及其他新媒体平台展开实时互动与交流,分析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情况以及现存问题,并且针对心理高危的高校学生开展适当干预,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除此之外,经国内外专家研究得出:心理高危群体会对有极端行为的个体产生身份认同,并且不自觉地模仿他人极端行为,因此,部分社会报道会对具有心理高危问题的高校学生带来负面影响。为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联动机制,高等院校应当与社区展开信息互动与交流,互相分享心理健康教育心得并传播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信息。与此同时,高等院校应当积极构建与地方电视台等主流媒体联系,并且运用网站以及论坛等宣传方式,针对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热点话题、难点问题开展宣传工作,给高校学生带来正确价值引导,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在无形之中对学生开展教育,发挥隐性教育资源优势[9]。
高校辅导员与班主任同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可以通过班会形式、寝室管理工作与学生展开互动与交流,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真实生活状态以及情感变化。探索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环节所关注的热点话题,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并且深度落实危机事件干预工作,确保各项危机处理工作可以实现稳固发展。高等院校与中小学存在明显差异,一旦出现校园安全事件,就会在短时间内进行传播,同时带来严重的影响。这就要求高校科学处理心理危机事件,同时确保将事件影响控制在可控范围内,避免对学生造成二次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