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俭
怀中抱子扇的双层结构造型得到了美术研究者的青睐,这是其价值得以实现的实用和装饰功用。本文研究也由此入手,通过人类学调研,立足徐州下邳地域文化背景,试图厘清蒲草与地方实用产品的文化编码,把双层蒲扇与“女红”牵连在一起,力图阐释“怀中抱子扇”的真正文化意义。由此深耕地方性“蒲草编”技艺编码和手作惯式,将当下设计研发服务于乡村振兴。
蒲草;蒲扇;怀中抱子扇;技艺编码;手作惯式
徐州古邳地区五水交汇孕育了大量的青悠蒲草,作为造纸和人造棉的主材料在改革初期被农村乡镇经济所青睐。据《睢宁县志》(1993年版)记载:“睢宁县古邳等地以产蒲草、芦苇著称。民间手工业者习惯于用蒲草、芦苇做原料,编织蒲包、蒲扇、芦席、䓆子等。清代及民国时期,私商收购蒲扇远销海内外”。据记载在1953年秋至1954年春,供销社统一收购仅蒲扇就有22.3万把,可见蒲扇在古邳乡村经济中占有额度。民间有一句谚语:“来到邳城不买扇,等于白去转一遍”,这些足以反映民间编扇的盛况。蒲草叶片用来编织物品由来已久,在苏北地区常见的生活产品即有蒲包、蒲垫、蒲扇等。蒲叶在绿色素退掉之后呈现出接近土地的色泽状态,有相对强的韧性,用来手工编制成蒲包成为本地域蔬菜、果品等包装用品。蒲扇是伴随酷夏的手中之物。古邳地区西北高,东南低,全境地貌分为平原、洼地、山地和水域四种类型。平原洼地为主,全年平均温度十四度,光照和雨量充足,利于蒲草的生长。全境水系属淮河流域,沥水、沣水、泗水系依流向分别与黄河故道、马帮护城河、民便河三大水系交汇。丰富的水源给古邳镇留下了大量的河床湿地,蒲草、芦苇成为本区域的可再生资源。这些原材料经心灵手巧之人将其赋予二次生命,芦苇席,蒲扇便是。勤俭、节约、忠孝的传统美德是国人的形与魂,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过程中结晶。“忠厚传家远”一句近乎平常的话,道出了古邳地区人们对生活至理的深谙。在忠厚、勤俭的精神内核下,日常用品的手工造物过程被手工艺人无功利地植入精神物性。“怀中抱子扇”形象把母爱赋予到一把双层蒲叶扇上。这使本无关连的“女红”概念与此有了联系,在寻找这把蒲扇的社会学、人类学源头,不得不与女红一起思考。
约翰·杜威(John Dewey)在《艺术即经验》中说:“对艺术来说,什么题材是适当的?是否有材料天生的合适,而其他材料天生的不合适?或者说在艺术处理方面,就不存在共同的不当的地方吗?[1]”。题材和材料是因地域文化和地理环境致使造物过程中做出的选择,如果不给“怀中抱子扇”在特定的文化场景中给予属性和形态意义,那对这个文化现象就没有理性的探知。近日采访民艺学者张道一先生,得畛言:1.家庭女红是“女红(gong)”构成的主体。2.走方艺人秋日农耕结束,到周边乡村即将有喜事的人家帮做女红,品德厚而不谈工钱。到年底把活做完后,主人把家里准备的年货备好给“走方艺人”,并回馈丰厚的工钱,回家过年。美德在民间以手艺为主线传播。3.作坊艺人,有作坊,带徒弟,相对职业化。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探讨古邳的一把蒲扇,其传承人杨新明老师属于作坊艺人类型。苏北地区的两位老人(杨新明夫妇)借助一把蒲草在低头探索,研学美的生成,让实用器具有装饰性,让手中一把素扇优越于其他,是生活的热爱更是对美的追求。在他们的文化圈层对美的认知在一个什么样的段位,虽实地调查也不能直接判定。当站在古邳农村庭院中看到“怀中抱子扇”时,感到空间的错位和判断的失灵,眼前的手艺人无力谈论当下艺术的状态,也不清楚自己的产品和手艺为民间艺术做出了多少贡献。但对制扇技艺已成竹在胸。在技艺精进的同时,美的愿景和追求伴随而生。装饰是形态美在作用于人的感官时有一些隐喻,这些隐喻是吉祥的。在民俗上吉祥的寓意广泛地运用于造物装饰上。物品装饰性带出其自身的艺术性,民间艺术就是这样产生的。如图一。作为下邳蒲扇的典型“怀中抱子扇”其形态就是两层小扇,吉祥美好的隐喻拉近了物与人的精神距离。在本地区出嫁娶亲一句“早生贵子”道出了所有的祝愿。据《睢宁县志》(1993年版)记载:新娘开脸(即用生石灰粉敷在额上,用线将汗毛捻光)时有句唱词:“红鸡蛋,满脸转,一年一个宝宝旦”。“怀中抱子”是年轻夫妇跨入成人阶段的意愿和荣耀,这是这把蒲扇的人类学称谓的意义。扇善谐音,伦理学对“善”有太多解释,一种认知是善就是真,就是美。怀中抱子扇是无论从材质到形态都达到了“善美”的一把素扇,把“变废为宝”阐述到了极点。
要使人类由盲目、被动地适应社会环境变为有计划、积极主动地进行社会实践,我们就得对现实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以研究和探索[2]。二〇二一年年元月十六日“赶集”,团队驱车前往古邳,进行怀中抱子扇田野调查。目的地半山村(“半山”是一半有水、一半是旱地,也有人叫“半河山”“半隔山”)位于古邳镇以北1公里处。到达半山村前,在古邳中学门口等朱烁红老师时对古镇的集市有一个短暂时间的考察,有两个现象引起团队的注意。其一,制作蜂窝煤的加工作坊。一对中年夫妇在使用传统工具制作蜂窝煤,以手工作坊的形式在经营以家庭为单元经济模式;其二,传统铁艺工具销售摊位,摆放火钳、锄头、凿子等农具和手工具,可以看出是铁匠铺摆出的摊位。可见目前本地区农村铁匠还在手工制作农具等物品,这些例证参照蒲扇制作工艺,可以得出传统手工艺古邳镇一直存在,并作用于人们的生活中。这些证实了它们有一个链条在牵引着,铁匠铺还在打造的火钳是因为本域还有蜂窝煤作为主要燃品,杨新明的雕刻工具和制扇的部分改制工具也是最先出自铁匠铺的锻造。传统手工业的商业链在古邳存在,这折射出苏北农村的文化背景或者说文化圈还是相对固定,传统手工业在当下的古邳镇的封闭或者说是相对稳固的文化背景下还一直保有固有的风貌,使手工业者还能依靠手艺生存。从保护传承这方面来讲是有益的,当然它体现了地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的文化闭塞。因为艺术不仅靠知,而且也要靠行,“行”把“知”置于实践中[3]。杨新明年轻时为裁缝,有书法和工艺美术功底,在没有从事做扇时就通过裁缝工作积累了“知”的架构。杨新明夫妇无疑就是在这个文化圈中编制“怀中抱子扇”的。古邳作为具有数千年历史的古镇,始终是本区域的经济文化中心,竹马舞、落子舞、怀中抱子扇一直享誉中原地区。特定的文化圈孕育了特定的民间艺术手作。
图1 怀中抱子扇
调查采访得知,杨新明从小跟随母亲、奶奶学习编制蒲扇,已经60多年。因现代电扇、空调的普及,蒲扇逐渐淡出市场,目前当地会编制怀中抱子扇的不足十人,且均为古稀老人。年轻人较少学习这门编制技艺。在70年代以前,蒲扇是当地人日常生活用品,几乎家家均会编制。而精致的细蒲扇——怀中抱子扇,主要是富户人家使用。怀中抱子扇因其有两层扇面,如同母亲怀抱小孩而得名,体现出一种亲情、友善。怀中抱子扇作为生活用品,要适合人们的生活需求,扇面、扇柄均应符合正常人手握要求,满足人们的观感要求,扇柄与扇体比例、内扇与外扇比例均经过不停地改善至此。杨老师强调制作怀中抱子扇的关键点:第一,细分蒲叶要均匀,即划出3毫米左右,这样编制出来的扇面美观;第二,蒲草饱水,饱水度要适中,这是蒲草特殊之处,泡湿后柔软似绳,干则坚硬,只有柔软似绳,才便于编扇;第三,提拉均匀,确保扇面的平整,否则松散易脱;第四,扇面转弯,确保蒲叶回折柔顺,确保扇边平整,流畅;第五,扇翅收拢,确保扇体形成一个整体,编制蒲扇的蒲草全部收进扇体,完整美观;第六,扇柄处理,因蒲草茎叶合一,中间有空隙,必须专门挤拉,让扇柄“瘦身”,便于手握。制作的过程有以下核心步骤:第一,制扇帘。传统是徒手制作,易松脱,不均匀。改革后通过“帘架”“帘坠”,既稳定、有序,又均匀、美观,“帘线”一直保留在扇面。第二,穿扇骨,传统是穿在扇体中间,导致扇体易断、使用时间不长。改革后穿在扇柄处,当处理扇柄时,恰好挤拉、扇柄紧凑结实。第三,划蒲叶,传统是艺人们用“划刀”徒手划开,粗细不一。改革后用竹片固定大针,间隙3毫米,划出来蒲叶同一标准。传统做法一次划几根蒲叶,追求速度。现在需要一根根划出蒲叶,且关注蒲草的凸凹面,确保划出来的蒲叶均匀,编制出来的扇面美观平整和谐。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水与土的关系是一切农业文明的基础。早在1915年古邳李凤祥之妻董氏就编制出“怀中抱子扇”,在旧金山获得首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The 1915 Panama Pacific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银质奖章。文化圈背景、水系状态、前人的成果都在为怀中抱子扇艺术形态生成提供存在的条件。通过实地调查怀中抱子扇,发现目前也面临发展传承上的窘境。虽已是江苏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目前精于这项编织技艺的人不足十人。与众多民间艺术一样,虽然存在但已是举步维艰。杨新明是残疾人,如他所说“一条假肢让我受尽苦”,走路极其费力。也许是上天的眷顾使他心灵手巧,是杨老师坚韧的、不可摧毁的意志力,一把蒲草经、纬的交替做出了细香泌心的细扇。
民间美术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原初性表明,它是一种较为基础的、与民众的生产生活更为接近的艺术创作。换句话说,民间美术不是为艺术而艺术,为求美而艺术,而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紧密地交汇在一起[4]。 人类的造物活动是基于生活生存需求而进行的,是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过程,物质层面的需要永远是必须的、渴求的。所以实用的生活功能是民间手工业的最基本、最直接的造物目的。在最基本的功能满足的同时,审美的、装饰的一些吉祥隐喻的功能才出现在造物活动中。中国文房长物都是出现在经济发达的年代,造物的多样性、装饰性、方便、实用和对美感的追求无不是造物者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具体表现。在对杨新明进行的采访中得知,根据流传下来桃形的、圆形的或是椭圆形的几种形式学习编扇,逐渐发展三层、四层的以至于九层的,这些都是从业手艺人研发的。1956年供销社收购后给全国各地进行发货,收购时把它分出来一、二、三等,这个统一的规定是一直影响着老一辈制扇人的做扇标准。后来南方芭蕉扇流行于苏北地区,有风力大的优势,后来又有纸扇子、折扇子逐渐就顶替掉了蒲扇。也得知从开始(不算割和晒)“建帘子”到扎成的做扇杨新明需要8个小时左右,从中可以体会到杨老师制扇的劳作过程和强度。
图2 里层蒲叶编制示意图和里层蒲叶编制完成后的示意图
形式变成为一种内在结构的表现,或者是掩藏于表面之下的各种形状的一种表现[5]。民间艺术的造物思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融合,重要的是人对自然物的把握、理解以至于改变其性质,造物的过程就是属性发生变化的过程。心理情感是制约这造物过程向人自身靠近的情感注入,这是民间艺术产品具有情感和精神的人为内核。就一件手工艺品来讲,物性两通是对手工业者的绝高评价,也是手工业者晋升为民间艺人的物像体现。民间手工业者的发展和民间艺术的发展两者互为一体,研究者提出社会学角度的问题,两者的保护要一致,而又不单一。怀中抱子扇其艺术形态是大小一定比例的双扇组成,二层的蒲扇要四层蒲叶打在一起,最外面一层是剪掉的,成扇的背后能看到一条蒲叶的截面形成的扇牙线。三层、四层的蒲扇要有六层、八层蒲叶。每层都打成均匀的细条编织扇面。其艺术形态生成是蒲扇研究主要环节,这里要着重阐述。一、原材料的生成。蒲草作为有益于人类的野生植物广泛生长在河湖岸边的沼泽湿地里,其草茎的白嫩部分可以食用,淮扬菜中的“淮城蒲菜”就是以此为原料。蒲草生长是春到夏季,三伏天是收割蒲草的季节,当地人的经验是该时段收割的蒲草,晾晒干之后柔韧度最合适,适合编制蒲扇。在蒲草的种类上,通过叶面加以分辨,宽蒲叶用来编制蒲包,古邳及周边大部分地区用蒲包装水果、蔬菜等物品,也用此手编比较粗的蒲扇。窄蒲草是制作细扇的主要材料,这里要强调一点,蒲包,蒲扇都选择香蒲草来做材料,怀中抱子扇是采用不生长蒲棒的细香蒲草。二、优选及加工。蒲草的优选是一个必要的过程,大小相当,色泽一致是分拣优选的标准。由日光自然晾干、晒干蒲草呈现出清寂的素色,犹如夕颜鼠,会让人想到黄昏时,莹白的夕颜花被荫翳笼罩[6]。经过夏日的一段时光,蒲草的水分被完全蒸发,绿色素褪掉,退去水分的蒲草渐渐体现出更接近生命母体土地的颜色。一种和土地母亲的皮肤更接近的土灰,似乎在倾诉一种静寂与谦恭的心情。借用日本江户时代的色域分析有夕颜鼠、茶鼠色。晾晒是民间最多的一种干燥蒲草的方法,每个村民会根据各自农闲时做蒲包、蒲扇的大概数量来收割和储存原材料。通过调研,还有一种“蒸”蒲草的干燥方法,类似干燥木材的方法,但使用很少。因为编织蒲扇都在农闲时节的冬季、春季,有合适的季节和时间来晾晒蒲草。蒲草原材料的优选与蒲草的贮存加工,过程越仔细,在制作怀中抱子扇时材料越方便使用,制扇做工越近精细。第三、蒲扇的生成。蒲扇的编制用文字表述是比较困难的,也不能在这样篇幅里讲得清楚。制扇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设计扇面:一般的怀中抱子扇扇帘,内层扇面用蒲草14层、每层4根、计56根,外层扇面用蒲草另加6层、每层2根、计12根,合计68根蒲草。如果做大一些,可以增加内层扇面蒲草数量,外层依然只加6层12根蒲草。2.挑选材料:细香蒲草。3.(1)准备工具:则子(自制的工具)、剪刀、刀片等;(2)介帘子;(3)穿扇骨;(4)划蒲草;(5)编制里层小扇面,编制者面向蒲叶,从左边“拾起”,抬2根蒲叶穿1根蒲叶;抬2根压1根穿1根;抬2根压2根穿1根;依次循环,最后可能为压(或抬)2根或1根。如图二。
(6)编制外层大扇面;(7)扇面拐弯;(8)整合扇面:1.修“中轴草”;2.剪蒲叶梗:形成“扇牙”,暂时保留3厘米,备用;3.帘线接头;4.锤击“轴草”;5.扇翅锁边;(9)整合扇柄:搓绳、蹬绳、系绳。1.准备蹬绳;2.勒紧扇柄;3.系好扇柄;4.剪切扇柄;5.扎紧堵头;6.修剪绒布;7.胶布固柄;8.扇柄挂绳;9.系紧扇柄;(10)扇柄绣字。最早的获奖蒲扇扇柄是绣“清风徐来”,现在看制扇人在绣字时都是此类表达美好愿望文字。如“万事顺利、一帆风顺、五谷丰登”等。
作为制扇的详尽记录不是本文篇章可以介绍完整的,只是粗略描述一下技术过程,如图三制扇过程示意。其艺术形态的存在是人文素养的达成和手作惯式的规范。
图3 制扇过程示意
要研究其文创需厘清扇子的演变。扇子的形态包括羽毛扇、蒲扇、雉扇、团扇等,它与禅宗、道教文化和儒家文化有深厚的关系。传统的扇文化中“以本曰扉,以苇曰扇”。用苇做扇是权力的象征物,起初的功能是彰显传统者地位与特权的,礼仪是主要功用,与古时流行的屏风一样。为“主导者”构建和谐聚气的私人空间,形成个人气场。隋唐之后,羽扇和纨扇大量出现,进入到文人墨客的阶层,饮酒雅集,摇扇吟诗,扇子被视为怀袖雅物。曾作为礼仪工具时称“翣”,更有唐代王建《调笑令》名句:“团扇团扇,美人并未遮面”,于是又有了“并面,障面”的雅称。用扇面作画历来受人们的喜爱,王羲之就曾填写扇面,发展到文人墨客画题扇面。扇子在一定时期与屏风有类似的功用,查阅资料来梳理一下两者的关系,中国传统建筑中遮挡风的家具—屏风,其作用是“屏其风也”,具有挡风、美化、分割等功能。在周朝时,屏风就以天子的专用器具出现在宫廷,是地位、权力的象征。分割空间,隔而不离,以给主人以独特的空间而受当权者喜爱。皇帝座后面有木框上裱降帛并施以斧钺。《史记》云:天子当屏而立。屏风的产生就成了帝王的象征。民间尚素屏,魏晋以来尚素之风更加盛行。由此就有了“素屏、华屏”之分,西周时称之“邸”“扆”。汉刘熙《释名·释床帐》谓:“屏风,言不以屏障风也。”解读其挡风、遮蔽、隔间的主要作用。五代画家周文矩绢本设色《重屏会棋画》中描摹后唐中主李璟与其弟会棋的情景,人物的背后屏风上的画体又画山水小屏风,内外两个屏风表现了纵深空间、给观者直观的画面感,固画名曰“重屏”。如此动荡的时期尚诗文、倾隐逸的李璟“不忘山林”一面“重屏”图给李主分隔出了独享的精神空间。这些形态相近、功能类似的物品在其社会发展过程中由此到彼发生着悄然的改变,人们的智慧会顺应社会发展需求来改变造物方向。这既符合社会发展也符合造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扇子到屏风如果说有关联是可以说通的,这本身也是衍生的一个历程。
在通过几次实地调查,怀中抱子扇是由“圆”作为基本型的。在一些老艺人的手中也有一些形态上的变化,朱友兰老人就编有元宝形“抱子扇”、猪耳形“抱子扇”、三层扇、四层以致九层扇、勺形扇、异形扇等。就使用功能而言,这些形态改变后的扇形的使用功能是降低的,其观赏功能、装饰功能得到上升并变得更为主要。以蒲扇为基形在这个设计升级过程中装饰功能得到加强,也是文创设计的必要路径。管理科学要求在文创升级的过程中功能性的降低要近于零,这是一个无限接近值。在设计运行、实现验证和加工生产过程中为达到和接近最小值是要耗费大量精力来反复实验的。就上述的新扇形而言,其装饰形引发的猎奇心理是购买者产生购买欲的激发源,无论如何其使用功能都与传统的圆形怀中抱子扇有不同的差距,这个问题是要点出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是设计师的共识,是要把它放在一个恒待解决的问题上。
设计师的介入是怀中抱子扇周边文创研发的有效路径,我们谈论周边文创研发的时候要打破主体本身,在其材料、形态、技艺等文化编码上进行拓宽设计视阈,进行产品研发延展设计才是设计师介入后的实施路径。第一,在材料方面。以材料为研究切口深入到蒲草本身去研究,寻找类似和相关材质的材料替代原有并保留一些手感、视觉上的共性。通过材料的加工或替换使生产出的物品在价值控制、视觉感受和触觉等方面都有一个突破,这就是文创研发基于材料的意义。具体类别在现实中已有很多出现,不再列举案例。第二,在工艺方面。沿用制扇的工艺和类似工艺用蒲草来制作相关周边产品是文创研发的另一个具体形式。在编织工艺上使用编织蒲扇的方法和相近方法来制作出其他产品,新的产品与怀中抱子扇有编制工艺的相同和类似。在编制纹样、手作惯式等方面保留怀中抱子扇的印迹。第三,在技艺方面。掌握该项技艺并进行造物活动,虽材质不同但技艺相同,造物过程是手作和技艺展演和碰撞的过程。因技艺相同会给物体赋予共性的手作痕迹,也可以称为视觉符号。这些不仅是文创研发的方法,也是认定其属于其周边产品的标准。民间艺术研究者要深入探究地方技艺的编码方式,这样就会有更多的类别来启发和认定其周边文创产品的准确定义和价值取向。尽管“近似”与“幻觉”对立,但并不是其反面,因为它并没有言及观众的状态,而只是提到了艺术作品[7]。在国际时尚奢侈品牌的设计中,在“借用或移植”中国传统工艺的技艺方面拥有财力注入、宣传传播和价值打造等方面的优势。“近似”与“幻觉”是传统技艺植入时尚品牌的梦幻之感,艺术性的提升是价值提升的根本要素。但有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国内设计师在打造文化品牌时背靠丰厚的文化土壤,拥有天然的文化属性并掌握这详尽的地方技艺的编码方式,在传承诠释和设计创新传统工艺上面占据着“主人翁”的社会优势,只要能立足地方文化并有效汲取,在关注时尚和未来的视角下能够更好地将传统工艺“文化再植、融合共生”融入当代文化情景之中。
在20世纪的农村,大量蒲扇的使用需求让有蒲草生长地方的人们研发出由此造物的地方技艺。民间艺术与民俗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互为表里、融汇交织在一起的,二者的关系也是由民间艺术特殊的性质和形态特征决定的[8]。怀中抱子扇,无论是单层、三层还是四层,无论是“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称谓,在民间艺术研究领域可以归纳在一起,是单层扇的延展设计。双层扇是延展设计中最具代表性的,所以赋予了双层扇一个人类学中民俗学的吉祥名称——怀中抱子扇。从零星的文献记载来看,在清代就有很好的编扇艺人存在。“文化大革命”致使该项手艺停了下来,这一搁置就近五十年。后来靠着一代人依托遗留的蒲扇和上辈人的回忆恢复了该项工艺。且不谈这把蒲草扇的社会学价值是否可与前文提到雍容典雅的“宫廷 丝扇”相媲美,“怀中抱子”如此美好的祈愿或描述赋予在一把蒲扇上就值得保存。如此朴实无华具有质朴美的蒲扇在苏北农村广泛使用,其价格低廉,这把蒲扇的社会学功能就值得研究。本文不能把文化背景、制扇工艺和社会性设计做更深度地阐述,在实地调查、现状描述和基本资料收集上尽可能详细和详尽。蒲扇、蒲包、蒲垫等相关产品满足着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农村的生活需求。结束一天劳作的夏夜,粗衫布衣和一把蒲扇,清香之风解除一天的劳顿,清爽宜人、沁人心脾的清香之风又能在夏日的身边浮动。若能摒弃时空概念,今日看来至善至美。
注释:
[1]约翰·杜威:《艺术即经验》,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年,第216页。
[2]费孝通:《社会学讲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53页。
[3]阿道夫·希尔德布兰德:《造型艺术中的形式问题》,潘耀昌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4页。
[4]唐家路等:《中国民间艺术导论》,哈尔滨: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第96页。
[5]阿道夫·希尔德布兰德:《造型艺术中的形式问题》,潘耀昌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6页。
[6]志村福美:《一色一生》,米悄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25页。
[7]玛丽安·霍布森著:《艺术的客体》,胡振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25页。
[8]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2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