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部电影树立了你的“宇宙印象”?

2022-11-08 12:57赵海量
世界博览 2022年21期
关键词:卢卡斯星球大战乔治

赵海量

乔治·梅里埃《月球之旅》中著名的“人脸月亮”。

《2001太空漫游》中精致的模型。

《2001太空漫游》中精致的模型。

库布里克在拍摄《2001太空漫游》。

比起专业的论文和天文望远镜,大多数人了解宇宙其实是通过科幻电影。虽然有许多天文爱好者或者科幻粉丝认为电影对宇宙的阐述不够“硬核”,而且许多宇宙中的现象也无法通过电影银幕真实地呈现出来,但电影还是通过大众化的传播手段脱颖而出,让无数人第一次知道了宇宙那么大、那么神秘,也让无数人对“我们在宇宙中是不是孤单”的问题第一次进行了认真的思考。随着对宇宙的不断探索和电影技术的进步,电影中呈现的宇宙也越来越真实,从粗糙的模型到以假乱真的特效动画,每一次电影技术的进步都让人们离真实的宇宙更近了一步。可以说,是电影,让大多数一生都无法接触宇宙的人们可以像宇航员甚至未来的探索者一样打开畅游星空的大门。

电影制作人对太空的野心比人们的想象要早得多,早在人类登上月球之前就有电影制作人试图将故事放在太空中了。1902年,导演乔治·梅里埃就拍摄了电影《月球之旅》,影片中使用拼接技术创造了太空舱在月球着陆的假象,現在看来这部作品更像是一个荒诞片,拟人化的月亮上直接长着一张人脸,而太空舱就像一个易拉罐直接扎进月亮的右眼中。导演乔治·梅里埃在从事电影导演之前是一名小有名气的魔术师,他受到魔术的启发运用了拼接的技术,给演员戴上圆圆的头盔然后染色成戴着人脸的月亮的样子进行拍摄,然后在另一个镜头中将表示太空舱的圆柱体拍摄出来,再将两个画面进行结合,就成为了这个足以载入电影史册的画面。

随着电影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影制作人的野心也越来越大。虽然当时并没有太多的太空知识,也没有足够的特效工具,但电影制作人依然用有限的工具加上天马行空的想象为人们呈现出全新的太空场景,1950年的电影《登陆月球》就是其中的代表作。这部讲述人们登月的电影中,有一个画面是宇航员站在漆黑的太空当中,背后是满天的星星,其实这些星星是2000个汽车灯泡,工作人员用黑色的铁丝将灯泡吊挂在黑色幕布上,从而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除了用灯泡当星星,这部电影还有很多项创新,比如使用精细的道具置景,电影的制作团队将地面加上许多龟裂的线条,以模仿月球表面的样子。而《登陆月球》最重要的创新当属“威亚”的使用。“威亚”是一种很细的钢丝,导演用这些钢丝吊在演员的服装上,而钢丝的另一头系在一个滑轮系统上,由摄影棚顶部的吊车控制,这样非常好地模拟了人在太空中失重的样子。但遗憾的是,当时电影的灯光和特效技术还并不先进,所以并不能通过后期制作来去掉这些钢丝,只能通过摄影师的“闪转腾挪”来避免这些钢丝出现在镜头中,如果不小心将钢丝拍进了镜头中,那么就需要重新拍摄。

《登录月球》可以说是当时人类希望通过电影展示太空的一次努力的尝试,电影制作人员用很多创新手段来向人们展示他们所认为的“最真实的”太空的样子。不过,这些创新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但观众们却并不买单,这部电影并没有获得足够的盈利,在当时也让很多电影投资方和制作人不再敢轻易尝试探索太空的题材,就连被称为“美国科幻之父”的海因莱因都评价道:真实感是非常昂贵的。

1968年,由著名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指导的旷世之作《2001太空漫游》登上了大银幕,也打开了太空题材电影的新纪元。抛开电影宏大的主题和深刻的思想不谈,光是电影在制作当中的技术进步就足以载入史册。在当时,人类已经真正地进入了太空,有了大量的真实资料可以作为参考,导演认为需要重新定义人类在太空中生活的样子。虽然当时很多场景还需要借助钢丝来完成,但库布里克发现只要将摄影机贴地摆放,演员的身体就可以很自然地将钢丝挡住。为了创造出更加真实的失重状态,摄影团队建造了一个38英尺高(约11.6米)的离心机,拍摄团队将太空船的布景搭建在这个离心机上,通过离心机的旋转来模拟太空船在宇宙中的真实状态。而在拍摄方面,摄制组也创新地使用了2台摄像机同步拍摄,其中一台随着离心机一起运动,而另一台随着演员一起运动,这样将2台摄像机拍摄的画面组合,就成功地模拟出宇航员在太空飞船中各种活动的真实状态。

库布里克对细节的追求让影片中所有的道具都做到了精益求精,每一个细节都有真实的航天器作为参照,而巨大的模型也让影片的拍摄效果更加真实。当时人类借助飞船飞向太空的真实经历也给了电影道具更加详尽的参考资料。得益于机械领域和电影技术的进步,《2001太空漫游》的制作团队又发明了一套创新的拍摄手法,他们建造了一个可以精确运动的摄影支架,通过机械控制让摄影机可以精准地进行重复运动和各种角度的精确拍摄,让飞船在太空中的飞行动作更加真实,甚至在当时都有人怀疑是不是人类真的拥有先进的科技并且已经建造出了“发现”号。

《2001太空漫游》获奖无数,并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太空电影之一,但在当时,这部电影却大大打击了电影厂商投资太空题材电影的热情,一时间太空题材的电影在好莱坞几乎绝迹,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成本。虽然这部电影单是在北美市场就获得了2150万美元的票房——可以说是“爆款”作品,但是因为库布里克对影片的制作精益求精,电影的成本一涨再涨,最初600万美元的预算直接飙升到1050万美元,除去宣传发行和院线分成等费用,这部电影其实并没有给投资方赚多少钱。再加上观众被这部电影中精细的画面抬高了口味,再拍摄太空题材的电影,取得成功的风险太大。

虽然这部科幻电影好评无数,但是也有人认为这部电影节奏太慢,情节晦涩难懂。一位初出茅庐的导演就觉得这部大师的作品都是长镜头,节奏慢到恨不得让人在电影院里睡觉。于是,他自己想拍一部快节奏、紧张刺激的太空歌剧,这位初出茅庐的导演就是乔治·卢卡斯,而他筹备拍摄的电影就是后来被戏称为“美国国粹”的《星球大战》。不过,电影制作公司很快就给了乔治·卢卡斯当头一棒——几乎所有电影公司都拒绝了他的剧本,但他并不气馁,还是不断地向制作方推销自己的剧本,最终,20世纪福克斯决定给他一个机会。然而,乔治·卢卡斯制作特效的预算只有区区200万美元,有了《2001太空漫游》的珠玉在前,这点预算很难制作出让他满意的特效。也许是冥冥中的巧合:《2001太空漫游》的高成本让很多电影公司放弃了太空题材电影,裁掉了特效部门,于是乔治·卢卡斯干脆自己成立了一个特效公司,用50万美元低价购买了很多旧的特效器材,招揽了一大批被裁掉的特效制作人员,这个公司就是后来被称为电影特效里程碑的工业光魔。

iaMoxyWDICevSj4xstcKJHNGfnZS7HquXu3yVNjs6fE=拍摄影片时的各种特效模型。

喬治·卢卡斯与《星球大战》。

现代的灯箱技术运用在影视制作中。

起初,《星球大战》的拍摄并不顺利,乔治·卢卡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让拍摄团队根本不知道他到底想要什么,很多时候都在做无用功,拍摄团队每天加班加点地工作,花了100万美元的预算、耗时6个月时间只拍出了3组镜头,这把乔治·卢卡斯气到住院。不过,两个人的出现让原本面临崩溃的拍摄回到了正轨上,一位就是乔治·卢卡斯的助理萝丝,她负责把卢卡斯天马行空的想象“翻译”成团队可以听得懂的要求;而另一位就是工业光魔的特效总监、后来被称为电影特效领域传奇人物的约翰·戴克斯特拉。在这两位的尽力配合下,乔治·卢卡斯的想法终于被落实下来,并且是用相对较低的成本完成的。比如微缩模型的制作,按照乔治·卢卡斯的想法,电影中的歼星舰非常大,但在当时歼星舰的模型已经完成了,并没有达到乔治·卢卡斯对于“大”的要求,但特效团队灵机一动,在飞船底部贴上密密麻麻的管线,又在歼星舰上开了不少舷窗,有了这种人体尺寸的参照物,观众代入后,就会不自觉地认为歼星舰很庞大。与此同时,模型师还制作了更小的宇宙飞船模型,作为参照物让歼星舰显得更大。如果说精美模型的制作只是工业光魔对传统特效拍摄的延续,那么约翰·戴克斯特拉发明的“Dykstraflex”数位控制摄影机就打开了新的大门。这个系统由电脑控制,带着摄像机沿着微缩模型进行运动拍摄,从而拍摄出飞行器在太空中快速穿梭的镜头。比起当时主流的定格拍摄模型之后合成的方法,这种技术拍出来的画面更加真实流畅,人们津津乐道的巨大歼星舰和电影的高潮“死星决战”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让场面更为真实。而这种技术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由于摄影机控制由电脑完成,因此拍摄动作非常精准,可以重复拍摄很多镜头,这就使分别拍摄的画面在后期做到无缝衔接,让大量的元素合并到一个动态镜头中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这也是《星球大战》可以拍摄庞大太空舰队飞行和战斗的原因。

2022年10月9日,世界各地的天文学家被席卷地球的异常明亮而持久的高能辐射脉冲所吸引。辐射来自于伽马射线暴——宇宙中最强大的一种爆炸,也是已知的最明亮的事件之一。天文学家认为这一现象代表着一个在坍缩恒星中新形成的黑洞的诞生。在这幅图中,黑洞驱动着接近光速的强大粒子喷流穿过恒星,向太空喷射x射线和伽马射线。

《星球大战》的成功让工业光魔扬眉吐气,不但建造了大型的工作室,还得到了追加的投资,而乔治·卢卡斯尝到了电脑辅助的甜头,全面开始了用电脑全面参与电影拍摄的尝试,电影行业自诞生之日起,终于踏上了另一个全新的台阶。之后,在《星球大战》系列作品的拍摄中,电脑特效帮助这部电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第一次使用数字剪辑系统,第一次使用数字音频剪辑系统,第一次使用电脑进行画面渲染,第一次使用激光扫描仪……

工业光魔不断进行的数字化尝试为人们带来了更为逼真的太空场景: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外星生命,更为真实的外星生态环境……最终,工业光魔将这些电脑特效系统进行整合,完全通过电脑设计并制作电影镜头,这种技术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CG。通过电脑CG技术,很多现实中难以想象的场景被制作出来,通过特效,以前难以想象的太空景象终于被搬上了大银幕,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太空的美丽和恢弘。顺带一提,工业光魔的尝试也诞生了许多的“副产品”,比如:“皮克斯图像计算机部门”就是大名鼎鼎的皮克斯工作室的前身,而工业光魔的视觉特效总监约翰·诺尔和他的兄弟托马斯·诺尔还为电影特效制作开发了一款图片编辑处理软件,这个软件就是Photoshop,也就是如今尽人皆知的“PS”。

《星球大战》上映的那一天的轰动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很多人在看完第一遍后立马重新排队,想要进电影院重新再看一遍。人们在电影院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甚至到了一票难求的地步。而《星球大战》中前所未有的太空场面、纷繁复杂的星系斗争,甚至让一些影迷称它为“继摩西开辟红海之后最为壮丽的120分钟”。当然,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随着科幻电影和科普内容越来越丰富,观众也变得越来越“硬核”,很多观众开始对《星球大战》中不符合科学的内容进行批评,也有不少科幻迷将《星球大战》开除出“科幻籍”,不过,就算是这些苛刻的观众,也不得不承认《星球大战》巨大的影响力。美国的社会学家解释道:“美国历史短,是个移民国家,没有本土的神话传说,而《星球大战》则是第一个美国神话。”在《星球大战》上映之后一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名官员说:“《星球大战》重新点燃了年轻人对太空的热情。”

放眼星空,在宇宙这个如此巨大而美丽的舞台上演绎的种种爱恨情仇似乎远比地球上的更为波澜壮阔,在宇宙这个尺度上来看,也许地球上的种种问题都是“小打小闹”,把眼光放到整个太空,也许是逃离当时地球上种种压抑的良药。对于当时的美国人来说,《星球大战》就像是一个新的信仰,让人们狂热地追随。

《星球大战》也让很多普通人走上了不普通的道路。当时还是一名初中生的珍妮·卡维洛斯这样描述从影院中走出来时的感觉:“一切都不一样了,我从来没见过这样一个离奇、逼真、令人惊叹不已的宇宙。”因为这部电影,她学习了天体物理学,进入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成为了一名研究员,也成为了一名科普作家,甚至还写了一本名叫《星球大战里的科学》的科普书籍,珍妮说:“我首先是个《星球大战》的粉丝,其次才是科学家。”同年,一位年龄15岁的少年也观看了这部电影,他说:“那些外星,一样是脏兮兮的,就像我们平凡的人生。”这部电影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让他希望平凡的人也可以创造奇迹,于是这个孩子在《星球大战》的影响之下走上了电影的道路,之后他给整个西方世界带来了另一部神话,这个年轻人叫彼得·杰克逊,这部神话的名字叫《指环王》。还有一名卡车司机同样被这部电影所震撼,他觉得这部电影让他“惊喜得尿裤子”,于是他决定辞掉卡车司机的工作投身电影行业。“我也要拍这样的电影”的信念一直指引着他前进,7年之后他导演的描述机器人统治的未来世界的作品《终结者》大获成功,之后他又给人们带来了《阿凡达》。没错,这名卡车司机就是詹姆斯·卡梅隆。

《星球大战》给人们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于此,甚至几年后的美国战略防御计劃都被称为“星球大战计划”;《星球大战》中卢克的老家塔图因绝妙的景色——双重日落,不仅让观众印象深刻,也让一颗行星围绕两颗恒星运转的环联星运转行星引起了天文学家的注意,天文学家开始在宇宙中搜寻这样的行星。而令人惊喜的是,2011年开普勒望远镜真的发现了一颗这样的行星系统“开普勒-16b”,两名波兰科学院的科学家将这次行动命名为“尝试在非单一恒星环境中观察外行星”,英文是“The Attempt To Observe Outer-planets In Non-single-stellar Environments”,简称就是“TATOOINE”,正是《星球大战》中的塔图因。

随着人类对太空探索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资料不断丰富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也让观众的口味越来越挑剔,人们迫切需要更为真实的太空题材电影来满足好奇心和探索欲,这也对电影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1995年的电影《阿波罗13号》,为了让人类在太空中的失重场景更加真实,电影制作方特地借来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用来为航天员进行失重模拟训练的KC-135飞机进行拍摄。摄制组让飞机飞到35000英尺的高空,然后关闭发动机让飞机处于自由落体状态,从而创造出25秒的失重时间,摄制组利用这25秒进行真实的失重状态拍摄,为了拍摄这部电影,演员和摄影团队一共飞了612次,总计在失重状态下拍摄了4个小时。不过,虽然场面足够真实,但过于细碎的镜头也成了电影后期制作的噩梦。

2013年,电影《地心引力》长达15分钟的太空长镜头让人赞叹不已,而在当时,就算电脑特效也无法让如此长的连续镜头足够真实,于是导演阿方索·卡隆和摄影师艾曼纽尔·卢贝兹基别出心裁地发明了一个名为“灯箱”的系统,其实就是用大屏幕搭建一个“凹”型箱体,大屏幕上不断播放人造卫星拍摄的真实的地球影像,而演员和飞行器在大屏幕前,借助数控摄像系统进行拍摄,加上后期的合成,就形成了这段几乎让宇航员都挑不出毛病的长镜头。

2014年,和库布里克一样喜欢“较真”的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拍摄了野心勃勃的电影《星际穿越》,除了精彩的故事,这部电影最大的贡献就是将黑洞这种神秘的天体和五维时空这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呈现在观众眼前。为了让这两个场景更加真实可信,诺兰请来了黑洞和广义相对论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之一基普·索恩作为这部电影的科学顾问,后者在201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在基普·索恩的指导下,《星际穿越》中的超大黑洞“卡冈图雅”,无疑是最令人难忘的场景之一。与雄伟壮丽、神秘莫测的黑洞比起来,人类的力量似乎微不足道。

《星际穿越》中的巨大黑洞。

工作人员将细线贴满飞船底部,以使底部显得更加逼真。

《星球大战》拍摄时的各种道具。这部作品不仅成就了全新的科幻太空电影类型,其在商业上的成功,更是直接将已近破产边缘的福克斯公司的股票推高了一倍,让福克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好莱坞最赚钱的公司。

在电影上映之后,这种超越感官的体验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也让这部电影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比起以往的太空题材电影,《星际穿越》讲述的概念更为“硬核”,也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了宇宙神秘的一个侧面,同时也激发了更多人对太空探索的热情,可以说是继《2001太空漫游》和《星球大战》之后,太空题材电影的另一个巅峰。由于《星际穿越》中对黑洞和多维时空的展现过于震撼,很多人从这部电影开始对天文学和物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根据美国网站统计,《星际穿越》之后关于黑洞和维度的科普书籍销量有了显著的增加,而各视频网站相关内容的科普片的浏览量也出现了大幅提升,甚至许多国家的研究机构和天文学家也开设以星际穿越为主题的讲座来给人们进行前沿科学的科普,也许以后在这些听众中就会诞生某位著名的天文学家。

(责编:昭阳)

猜你喜欢
卢卡斯星球大战乔治
《星球大战》
乔治的宇宙大爆炸
《傲慢与偏见》中的夏洛特·卢卡斯新解
《星球大战》回来了
萌萌的星球大战创意美食
星球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