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安磊 裴雯
近年来,面对企业发展新征程出现的挑战和媒体发展新业态带来的考验,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坚持守正创新,积极顺势而为,立足行业特色、企业特点和自身优势,大力推动媒体融合发展,逐步形成“一报一刊三网五微五视一号一讯”全媒体传播格局,不断实现内容传播渠道、人员组织机构以及经济社会效益的深度融合,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贡献力量。
作为我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企业,中国海油数万名一线员工,长年在海上以及海外(简称“两海”)工作,作业范围广、分布散、通讯弱,成为摆在新闻宣传面前的一道天然“屏障”。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中国海油针对“两海”宣传痛点,通过建设自有融媒平台、进驻社媒传播平台、发挥媒体协同效能等举措,不断巩固新闻宣传传统阵地,开拓新媒体阵地,形成“横纵交织、内外联动”的宣传矩阵和传播格局,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不断扩大。
中国海油坚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积极引入“中央厨房”模式,建设具有“两海”特色的融媒体中心,构建“1+N+2”融媒体传播体系(以总部宣传部门为传播“中枢”,纵向联动N 个所属单位,横向贯通海上海外“两海”),打造新闻宣传“一张网”。有效聚合了全系统170多个新媒体公众号,同时,培养了一批融媒体创作者,创作出接地气、冒热气的融媒体产品,讲好身边人身边事。
中国海油利用各办公楼、海上设施现有的微波、光纤及专线网络,搭建了多媒体发布系统,部署屏幕终端超1000 个,打造了一条纵向贯通生产一线、横向覆盖全工作领域的信息传播途径,将优质内容“一键式”传送至发布终端,一线员工在现场也能第一时间收听收看,实现了新闻宣传进车间、进海上、进一线,让中央精神、党组部署、海油新闻“飞入寻常百姓家”,打通宣传思想工作落地基层、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面对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的发展态势,中国海油通过开设官方账号的形式,进驻各大主流媒体和社会商业社交平台,构建移动社交媒体矩阵,扩大企业宣传主阵地和媒体“朋友圈”,提升新闻传播的广度与速度。
借力主流媒体平台,推动传播广度。随着媒体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入,中央主流媒体纷纷搭建起移动社交平台,中国海油紧抓融合传播良机,第一时间进驻“学习强国”“央视频”等媒体平台,进一步提升企业新闻公信力、放大主流价值影响力。2020 年1月14日,“中国海油”强国号正式上线,是第5家开通强国号的中央企业、第1批开通强国号的能源企业,两年多来,中国海油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权威性、公信力,深入挖掘企业自身主动融入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的生动实践,在守正创新中讲好中国海油故事,在共建共享中传递中国海油精神。
借力社会商业平台,推动传播速度更快。中国海油顺应互联网传播社交化、碎片化的发展趋势,相继开通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官方账号,借助短小轻快、内容活泼的传播形式加强受众互动,进一步拓展主流价值传播空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海油第一时间利用社会商业社交平台主动发声,展现齐心战疫、共克时艰的央企担当,为抗击疫情营造浓厚氛围、凝聚强大力量。2020 年春节期间,中国海油抖音、快手官方账号一上线即投入抗疫宣传,通过短视频、动画、MV等形式持续报道夺取战疫与生产经营双胜利的最新消息,收获总阅读量超8000万,网友点赞超百万次。
面对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海油立足内容建设,丰富新闻传播平台和渠道,打通各媒体形态之间的壁垒,不断打造高品质的融媒体“爆款”,追求立体多元的传播效果,真正实现媒体融合从相“加”到相“融”,讲好中国海油故事。
流量时代,传媒生态发生巨大变化,“现象级”热点仅靠单一传播愈加难以形成,立体传播成为必选策略。近年来,中国海油拓宽传播思路,创新报道方式,立足传统媒体,发力新兴媒体,形成立体传播合力,在全网引爆了“深海一号”“海基一号”等一场又一场“大屏+小屏”多媒体跨平台的“现象级”热点新闻。
倡导概念先行,擦亮中国海油名片。中国海油坚持以高创意品牌传播为目标,从顶层设计着手,组织开展重点项目、工程命名活动。按照“寓意美好、辨识度高、易于宣传”的标准,征集选定对外宣传名称,用朗朗上口的名称概念,镌刻中国海油“碧海丹心、能源报国”的使命担当,为冷冰冰的海洋工程装备赋予生命力和传播力,擦亮中国海油“大国重器”名片。
深耕传统媒体,抢占舆论高地。中国海油遵循“大国重器”传播规律,根据关键节点,与中央主流媒体共同策划宣传方案,确定报道节奏。比如,“深海一号”的宣传报道历时1 年多,围绕结构合龙、建造完工、海上安装、成功投产等重要节点,有的放矢、层层深入地开展了近10 轮报道,逐渐被公众认知认可,最终成为耳熟能详的热点事件。据统计,截至目前,“深海一号”得到《人民日报》刊发报道12 次,央视《新闻联播》播报新闻18条,全网媒体累计报道量超10万篇次,占据了社会舆论制高点。
试水融媒直播,打造全网热点。近年来,受全国多地疫情散发影响,传统宣传模式受限。中国海油创新宣传思路,通过直播、航拍、动画、延时、科普等形式,搭建起一座让观众多维度立体化了解海洋石油工业的桥梁。今年在“海基一号”的宣传报道活动中,联合央视网“直播中国”、国资委“国资小新”,重磅推出《你好“海基一号”》35 小时慢直播专题报道,开创了中国海上重大项目建设慢直播的先河,全景呈现“海基一号”建造、装船、下水的壮观场景。4 月10 日一经上线,燃爆全网,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网、学习强国、新浪微博、抖音、快手等50 多家媒体平台同步播出,各平台累计观看量达1530 万,树立了国之重器的良好形象。
新媒体时代,舆论生态格局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传者中心”到“受者中心”的转变是最重要的传播特征之一。中国海油遵循传播规律,聚焦用户喜好,打造有颜值、有内涵的新媒体作品爆款“出圈”。
海洋石油具有专业性强、门槛高等特点,与民众生活存在一定距离。用科普语言讲好海洋石油工业之美一直是新闻宣传的重点和难点。中国海油与微信头部大号、网红名人建立合作关系,探索和尝试不同形式、不同主题的新媒体作品,讲好海洋石油故事。
今年是中国海油成立40 周年,围绕这一主题,中国海油与“星球研究所”联袂打造图文作品《中国如何走向深海?》,从海洋油气装备角度讲述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发展史和公司成立40 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用朴实无华的“大白话”讲清楚海洋石油的高科技和作业流程,向受众展现了海油人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付出的艰辛努力。
在标题和首图设计方面,使用具有神秘色彩的“走向深海”“深海舰队”等字眼,提升新闻内涵,吸引受众关注。在作品内容呈现方面,注重图文并茂,共使用各类海洋石油装备精美图片33张,自制海域地形图、油气分布示意图和油气装备动图、长图13张,浩瀚海洋与大工业之美的结合,给读者以视觉冲击感和震撼力。
4月8日作品发布后迅速“刷屏”朋友圈,短短数小时达到10万+,“引爆”了油气行业。同时,吸引了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共青团中央”等多个主流媒体转载转发。据统计,该作品全网阅读量超230 万次、点赞量6000 次、转载量3 万次,为能源行业在全媒体时代实现全民科普提供了新思路。
几年来,尽管舆论生态和传播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但中国海油的宣传思想工作仍呈现出一派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的景象,中国海油的媒体融合发展为国有企业讲好国企故事、促进国企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