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数学,深化感知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浅析

2022-11-08 04:26:20叶晓清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年23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知识点小学生

叶晓清

(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鳌阳中心小学,福建 宁德 355500)

阅读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在阅读中对学科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可以使小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在数学阅读中,教师对阅读方法进行指导,可以使小学生在数学阅读时对数学知识的关键点进行重点阅读,突出阅读的针对性同时,在阅读时,教师要突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小学生在阅读中保持较高的热情和兴趣,对数学阅读学习能够保持积极的态度,并能联系阅读学习的方法,有效地参与到小学数学阅读学习和思考当中通过有效的数学阅读,小学生能够读懂数学,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深化感知

一、在阅读中质疑,深刻理解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小学生深入地参与到数学阅读当中,并鼓励小学生在阅读时质疑,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在数学知识学习中,质疑对于小学生探索数学知识起到了重要的影响质疑是知识探索、问题发现的开始教师鼓励小学生进行质疑可以使小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逐步的探究思考,让其在阅读中有效提高思维能力

鼓励小学生在数学阅读中质疑,可以使其联系阅读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并在这一过程中对数学问题加深学习和理解,从而使其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培养教师在数学阅读教学中,要注重突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小学生能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小学生能够在阅读中体会,结合自己的质疑与教师或其他同学进行沟通和交流,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思考当中,同时使自主阅读向合作阅读转变

教师要做好有效的引导,联系提问、思考、练习、讨论等方式,使小学生在数学阅读学习中加强互动交流,并对小学生参与数学阅读学习的情况进行检测分析,把握小学生在数学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引导他们进行改进在阅读中质疑,可以调动小学生参与数学阅读学习的兴趣,使小学生的质疑能力得到增强、数学思维得到相应的培养及发展

(一)立足教材,抛砖引玉

在小学数学阅读教学中,为了让小学生读懂数学知识,教师要注重以数学教材为主,引导小学生参与阅读学习及思考,使小学生通过读教材对数学知识加深理解就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来看,课本中的主题图有着直观化、形象化的特点教师引导小学生对主题图进行阅读思考,能够使其对数学关键知识点进行有效的学习和思考

例如,在一年级“认识加法”这一课,教材中的主题图向我们展示了展示:有三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两个小朋友,一共有五个小朋友教师通过联系主题图的阅读,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引导小学生深入地参与到数学阅读学习和思考当中,根据主题图就可以总结出“3+2=5”

又如,在二年级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时,教师引导小学生看体育馆的座位主题图,感受“这座体育馆内大约能坐七千人”的实际意义,使小学生对万以内数表示的数量是多少有一个更好的感知在这一过程中,图文结合的方式可以使小学生对图画背后的数学含义进行了解,让小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更好的感知和体验

(二)阅读例题,思考分析

在数学教材中,对于数学知识点的讲解,需要联系教材中的例题,这样才能使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点进行理解和掌握在阅读例题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小学生对习题的解题过程进行把握,使小学生在阅读中主动思考,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联系长方形面积知识计算习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题意,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运用方法进行阅读,让小学生对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加深理解如,对于问题“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为28 cm,长为10 cm,其面积为多少?”在阅读时,学生联系所学的知识,将长方形的周长、面积知识点进行结合,联系长方形周长=2×(长+宽),结合题意有28=2×(10+宽),就可以计算出宽为4 cm,并联系面积公式=长×宽,得到=10×4=40(cm)

又如,在阅读分数计算例题时,小学生可以一边阅读,一边认真观察阅读例题,可使小学生对数学问题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认真阅读的过程可以加深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思考,让小学生有效掌握数学问题的解答方法

(三)操作练习,探究思考

教师可以从质疑这一视角引导小学生参与到数学阅读学习当中,并注重引导小学生联系所学知识点参与到数学实践训练当中,使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探究性思考分析,强化其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及掌握在阅读中,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将阅读和实际训练做好结合,以操作促进阅读学习和理解如在“圆的认识”这一课的知识阅读学习过程中,对圆的画法知识进行阅读学习时,教师要引导小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动手操作,使小学生联系阅读学习情况,动手画圆在画圆时,教师要联系问题引发学生质疑思考:“我们在画圆的时候,是围绕一个点画圆,那么可不可以围绕2个点画圆呢?在画圆的时候,圆的大小跟什么有关呢?什么时候画的圆较大?什么时候画的圆较小呢?”

教师引导小学生在阅读学习中质疑,并联系质疑进行探索分析,组织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使小学生在阅读思考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及掌握,有效地促进了数学知识的内化同时,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将数学阅读的出发点、立足点放在数学教材上,引导小学生认真读教材,对教材中涉及的关键知识点加深学习和理解,以更好地发挥数学阅读学习的效果,强化对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小学生读懂数学,深化感知数学知识点

二、强化阅读习惯培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教师在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时,要重视对其阅读习惯的培养,使其在阅读学习中,有效运用阅读方法,并持之以恒地参与到数学阅读学习中,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数学知识进行阅读学习,加深对数学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在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时,教师要以小学生为中心,并观察小学生在数学阅读学习中的表现,关注小学生的实际学情,使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工作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同时,教师要关注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身心发展特点,使阅读习惯培养工作的效果和质量得到更好的提升

在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时,教师要思考如何激发小学生参与数学阅读学习的兴趣,注重做好数学阅读内容的有效导入,使小学生参与阅读学习时能够保持最佳的阅读状态,对数学阅读保持高度热情,并具有一定的求知欲因此,教师要对小学生的学情及身心发展特点做好思考分析,在阅读教学中,构建一个妙趣横生的数学阅读课堂,对阅读内容做好精心设计,使小学生乐于阅读,善于思考,在阅读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记忆

此外,在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时,教师要突出阅读习惯培养的长远性,使小学生数学阅读习惯的培养工作与数学教学工作结合得更加全面,确保小学生有效参与其中对此,教师要联系小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强化趣味性的引导,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一)趣味引导,主动参与

为了让小学生读懂数学,并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学习及感知,教师要对数学阅读课进行巧妙的设计,激发小学生阅读学习的欲望数学学科有着抽象性强的特点,小学生在参与数学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对于一些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进行数学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对教材中的趣味性因素进行挖掘和利用,使小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数学阅读学习和思考当中在进行数学阅读教学引导时,教师可以联系生活进行数学阅读教学引导,将生活问题数学化处理,使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趣味性引导的方式,让小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数学阅读学习中,为小学生阅读学习习惯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如对于“角”的相关知识,教师在引导小学生进行阅读时,要选择小学生熟悉的画面,将生活中的角与教材中的角结合起来,以趣味性引导方式,使小学生对数学阅读学习产生兴趣,能在阅读过程中将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自然而然地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学习的兴趣

(二)预习复习,养成习惯

小学数学阅读教学对小学生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在数学阅读时,教师要对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环节予以重视,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全面、有效的培养教师在引导小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预习时,可组织小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进行反复阅读,对涉及的数学概念进行准确的记忆在数学复习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小学生在参与数学阅读时,对所学数学知识进行查缺补漏,使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点进行回顾,从而形成数学知识结构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导小学生做好预习复习,使其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帮助其巩固数学知识教师通过加强对小学生预习、复习的指导,可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让小学生通过阅读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有效的学习和记忆,为小学生有效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三)读写结合,加深记忆

在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时,教师要注重将“读”和“写”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小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点加深记忆,并在“写”的过程中,做好对数学知识点的有效练习,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教师利用数学练习题引导小学生进行阅读,让小学生先对题目进行阅读,之后联系阅读情况思考解题的方法在读写结合时,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上,指定学生对数学题目进行朗读,并在读题的过程中,对题目中的关键点和涉及的要求进行把握教师借助这一方式引导小学生有效地参与到数学阅读当中,可使小学生养成先阅读、后做题的好习惯,避免了小学生在做题时因为没有弄懂题意而出现错误的情况的发生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要以良好习惯的培养为切入点,使小学生在数学阅读时能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从而能够主动地参与到阅读学习和思考当中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小学生掌握阅读学习的方法、策略,并在读的过程中弄清数学概念、习题题意,使小学生通过有效的“读”,学好数学知识,从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并对小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综合素养进行深入的培养和发展

三、锻炼数学思维能力,深化阅读能力培养

在对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进行培养时,教师要注重对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和锻炼,让小学生深入地参与到数学阅读学习和思考当中,在阅读中对数学知识进行更好的学习和理解教师在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时,还要关注对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因为数学思维与数学解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阅读中锻炼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使小学生在阅读中对数学知识的关键点进行提炼,从而丰富小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其看到什么就能想到什么,拥有更加广阔的数学思维视野

(一)设计问题,发展思维

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小学生在参与数学阅读学习中,能够对阅读的方法、技巧进行有效的掌握,深层次地理解数学知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对问题做好把握,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以激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其对数学知识进行更加有效的理解和掌握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结合小学生阅读学习的内容,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如在阅读质数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问题: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吗?结合这一问题,小学生会对质数的概念进行思考,从而发现:数字“2”既是偶数,又是质数当然,这一论断是错误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利用问题进行引导,发散了小学生的思维,使小学生在数学阅读中进行深入的思考分析,加深了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二)区分对比,深刻阅读

在数学阅读过程中,对于一些概念性知识,教师要引导小学生既要阅读文字,又要对概念表达的内涵进行思考在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时,教师要加深小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提升其阅读思维的深刻性教师在联系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时,要引导小学生在阅读学习中透过现象看本质,在阅读中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分析,使小学生在数学阅读中“刨根问底”,能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深刻的学习和理解

例如,教师在引导小学生参与到数学阅读学习中时,要注重引导小学生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区分对比,如对不相交与平行、分数与有限小数等概念进行阅读,使小学生在阅读中进行对比分析,对概念之间的差异进行把握又如,阅读“除”和“除以”的概念时,教师要注重联系除数、被除数,引导小学生对“除”和“除以”的概念进行区分,如6除18,以算式表示为18÷6;18除以6,以算式表示为18÷6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小学生进行对比区分,使小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对数学概念进行区分,对数学知识点进行细化学习,加深了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及掌握

(三)把握重点,深度思考

在数学阅读学习中,教师要指引小学生对阅读的重点进行把握,并围绕阅读重点进行深入的思考分析,使小学生把握有效的数学信息,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深化感知联系数学阅读的特点来看,数学阅读与语文阅读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二者之间的本质不同:数学阅读中涉及了很多的专用语言、符号、图表等内容,而且数学语言相对抽象,在阅读过程中,需要小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从而对数学知识的本质、特点进行把握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小学生将文字、符号、图片等进行有效整合,在阅读中进行分析、推理、思考,在阅读中对数学信息进行有效处理如在进行阅读学习时,教师可组织小学生对阅读的重点内容进行标记,如在遇到问题时标记“?”;对于有着自己想法的地方,可以画出波浪线在该过程中,教师通过把握数学阅读的重点,使小学生在阅读中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对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进行了有效培养,为小学生构建了一个高效、高质的数学课堂

教师在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时,还要对其数学阅读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使小学生在数学阅读学习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点的学习和思考,由浅层次的阅读学习向深层次的阅读学习转变,帮助小学生对数学关键知识点加深理解和掌握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对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小学生深化数学感知,真正读懂数学知识点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侧重于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小学生读懂数学,并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深化感知小学数学知识有着一定的抽象性,并且语言比较简洁、准确,这就要求小学生在参与数学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要对语言文字进行阅读,还要对数学知识中涉及的符号、图片进行阅读思考因此,在对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进行培养时,教师要引导小学生深入地参与到数学阅读学习和思考当中,使小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感知,并能在阅读中发现新知、探索新知、感悟新知,从而通过对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知识点小学生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3:28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