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时代奥运会摄影新闻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探究

2022-11-07 18:00巩晗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8期
关键词:奥运会人民日报社交媒体

摘要:攝影新闻是报道奥运会的重要形态。在社交媒体时代,摄影新闻面临着新兴社交图像、短视频和全民参与全程报道的冲击,有被边缘化之忧。文章结合人民日报新媒体报道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的案例,论证了摄影新闻可以化危为机,推动采编实时化、摄影技艺提升和报道理念转向。研究发现,摄影新闻的海报化,可以实现用创意表达驱动传播力;摄影新闻的视频化,可以实现从摄影作品到社交产品的跨越;摄影记者角色转型,可以在和新闻当事人、用户的社交中实现新闻生产。实践发现,新传播环境下的摄影新闻又产生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新问题,要在重大报道中提升摄影的战略定位,派出融合“尖兵”;在日常报道中磨砺“精兵”,重点突破新技术应用,优化采编流程,坚守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摄影新闻;社交媒体;奥运会;人民日报;海报

中图分类号:J41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8-0149-03

在奥运会报道中,摄影新闻被专门划分为一类,是呈现奥运现场的重要形态。在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期间,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的赛事消息稿件、开闭幕式表演稿件中,摄影新闻的报道潜力被充分挖掘。人民日报微博在北京冬奥会期间(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发布的748篇涉奥报道中,图片报道占比达74.7%,比例远超直播和短视频新闻。图片成为社交平台主流媒体报道北京冬奥会的主流形态后,摄影新闻该如何利用这一契机发挥优势,避免被边缘化?本文以人民日报粉丝数超1.5亿的微博、抖音账号报道为例(数据截至2022年7月),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发展潜力和应对策略,为未来同类赛事的社交媒体报道提供路径参考。

一、奥运会摄影新闻在社交平台面临的挑战

(一)新兴社交图像的竞争

社交媒体上,截图、表情包等具有社交属性的新兴图像符号,被广泛运用在新闻生产中,扩展了图像新闻的形式。这极大冲击了摄影新闻在传播上的功能地位。

截图的优势在于第一时间呈现实况直播的现场。在微博、抖音等算法平台,对同一新闻现场,优先发布的媒体会获得算法推荐的二次曝光。追求首发报道是提高媒体竞争力的关键。出于这一考虑,在奥运报道中编辑往往自行从直播信号中截图分发,而不必等待需要传输过程的摄影新闻。

表情包不仅是用户热衷的社交符号,也是一种用户创作方式。北京冬奥会期间,网友自发创作了大批有关吉祥物冰墩墩的表情包。这一网红图像爆款,促使媒体组织专业力量进一步抓取冰墩墩新闻,而摄影新闻也成为网友表情包的生产来源。例如,人民日报记者拍摄的武大靖和任子威的错位照,被网友做成表情包进行病毒式传播。

可见在社交媒体的奥运报道中,为追求“零时差”,草根化的图像报道和专业化的摄影处于同一起跑线,互相竞争,又互为补充。如果摄影新闻不积极作为,将失去社交媒体传播阵地。

(二)短视频的冲击

和时下流行的短视频新闻相比,摄影新闻的信息容量和传播文本都面临冲击。一方面,摄影强调视觉文本,而视频则能同时调动人的听觉、视觉,是视听文本,在奥运会报道中,现场声、解说等声音要素,都能极大提升信息传达和情绪表达。

一方面,摄影图片呈现瞬间,而视频展现的往往是时段。新闻图片可以通过“九宫格”、长图等组图形式,弥补单张图片在叙事功能和情感抒发上的不足,但组图只是视频不足或质量不佳时的替补,而非首选。

无论是从时间线属性还是从传播要素上看,摄影新闻都很难和短视频竞争。这意味着摄影新闻必须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在呈现视觉瞬间的优势。

(三)全民参与、全程报道的需要

在全民有手机、全民会拍摄的时代,摄影不再是媒体的专属技能。在开放多元的社交媒体上,用户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新闻呈现,而且不受时空限制。只有提供更准确、丰富的报道视角,摄影新闻才能做到在海量的内容中出新、出彩。但受客观条件制约,摄影记者不可能穷尽所有新闻现场。每逢重大报道,摄影记者几乎都会面临机位的取舍。例如,在拍摄开幕式时,一名摄影记者只能选择单一点位报道,低机位可以拍摄焰火,但不得不舍弃现场表演,高机位可以拍到裸眼3D效果,但会失去拍摄焰火的视角。

因此,在大型报道中,前后方预判沟通、多个摄影记者多机位作战尤为重要。摄影记者要突破电视直播的时间、空间维度,捕捉核心赛事仪式之外的“摄影独家”,这需要过硬的基本功,也需要较强的现场应变能力。

二、奥运会摄影新闻的发展机遇

(一)更快:推动摄影新闻采编的实时化

社交媒体对发布时效的高要求,推动摄影记者在真实准确的前提下“零时差”采编,推动其充分预判新闻现场。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人民日报新媒体摄影记者在北京冬奥会期间采用相机电脑一体化操作、5G专用信号等“人机协同”手段,实现了即拍、即选、即编、即传。

除了技术加持,还需要做好报道预案,以备不时之需:一是资料图片拍摄,如运动员热身训练的场景也可拍摄下来作为重要新闻照片;二是作预见性报道,制订赛事计划、预判赛程可能走向,从而减少编辑和审核时间,提高采编效率。

(二)更专业:推动摄影技艺的提升

摄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摄影新闻要实现艺术性和新闻性的统一。突出艺术和技术,就是突出摄影新闻专业化这一核心优势。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结束后,多机位拍摄的开幕式高清大图、用鱼眼镜头拍摄的组图《特殊镜头下的鸟巢》等受到网友欢迎,就是因为发挥了摄影新闻的专业特性。

北京冬奥会赛场上,许多记者守候首钢滑雪大跳台一个非官方的摄影点位,只为拍摄到滑雪运动员飞过工厂烟囱上冬奥会徽的一瞬。有记者拍到苏翊鸣身披国旗的高燃瞬间,这一极具感染力的照片配以文案“自古英雄出少年”被刷屏转发。在滑雪赛场,还有记者专门拍摄多重曝光照片,在一张照片上定格多个高难度的空中动作。结合技术,用一张照片或一组照片讲好新闻故事,始终是摄影记者应该追求的基本功和核心竞争力。

(三)更全面:推动摄影新闻理念转向

结合社交媒体的多元化需求,面对相似的新闻现场,摄影新闻要打破所见即所得的传统理念,通过主动变换报道视角和方式,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取胜。

1.从竞技视角转向多元视角

在人民日报新媒体冬奥前后方协同群中,编辑向记者提出了多元视角的征稿需求:一是赛事和仪式现场照片;二是爱国主义视角照片,如升国旗等;三是人文视角照片,如运动员“比心”等个性化表达;四是国际传播视角,挖掘中外交流;五是东道主视角照片,关注中国元素、赛事服务保障等;六是摄影艺术视角。多元视角让拍摄源于赛事,又不局限于赛事。

2.从单时空报道转向多时空报道

从单时空报道转向多时空报道让选题源于现场,又不局限于现场。打破空间限制,就是既关注赛场内的比赛,也关注“赛场之外”,如颁奖广场、冰墩墩、赛事保障等。打破时间限制,一是关注“发生之前”,如在开幕式前3小时,人民日报新媒体后方编辑就向记者约稿拍摄鸟巢主舞台。二是关注“发生后续”,《范可新赛后亲吻冰面》就是摄影记者在比赛结束许久后守到的“摄影独家”,微博阅读量超3亿。三是关注特殊时间节点,如元宵节拍摄的《五星红旗和元宵圆月同框》、下雪天拍摄的《真实版燕山雪花大如席》,都实现了对时空维度的突破。

三、社交媒体时代摄影新闻的融合报道策略

(一)海报化:用创意驱动传播力

可融合照片、图形、色彩、排版、文案等要素,把照片做成新闻海报,使其成为兼具新闻价值、艺术价值、传播价值的统一体。创意是海报的制胜关键。有创意的海报不仅可以摆脱文字稿件独立传播,还能大大提升其社交传播力[1]。人民日报新媒体的奥运会报道海报,可以概括为赛事互动海报和主题海报两类:

赛事互动海报一种是预告海报,用于凝聚期待;一种是赛果海报,如《夺金时刻》系列海报。媒体通过海报帮助用户表达祝贺、鼓励、加油,成为社交行为的“中转站”和“放大镜”。

主题海报的创意不设限。在具体实践中,通过归纳内在主题、外在意象,可让海报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谷爱凌、苏翊鸣夺冠后,编辑设计了双人同框的海报《会当“凌”绝顶,“翊”览众山小》。不仅聚焦运动员个体,也致敬他们代表的00后力量。这一内容组织过程中,文案来自一句网友热门留言,用户和记者、编辑、美编一起,形成了创意合力。专业化生产成功将网友留言转化为媒体表达,实现了用户内容生产到专业内容生产的滚动式传播。

(二)视频化:打造视听化的社交产品

随着AI抠图、3D图片效果等智能化工具在新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在近两届奥运会期间,人民日报新媒体探索让摄影新闻“动起来”,制作了一批图片视频产品。一类是“刷图”短视频,快速剪辑动态图片。在抖音平台,音乐的搭配至关重要,编辑往往选择受用户欢迎的热门音乐以求实现视听共鸣。一类是以摄影新闻为内容的主题视频。这类视频有更完整的叙事、抒情结构,和用户参与密不可分。

东京奥运会期间推出的“200秒看奥运”系列短片,用新闻评述体裁的解说搭配摄影照片。该系列几乎每一期都包含“有网友说”的引述,旨在借用户的话引导用户。中国队在东京奥运会乒乓球混双决赛中失利,网上充斥负面情绪。该系列其中一期短片《送给昕雯组合的加油短片》既客观剖析了失利原因,又融入了网友的惋惜和祝福,发布一小时内转发突破一万,实现了对舆论的正面引导。

北京冬奥会期间,在“冬奥相片存储卡”系列短片中,用户的语言、情感、观点全方位介入。其中,短片《张艺谋解读开幕式满分彩蛋》用独家采访的形式,解释了网友发掘的“落单的小鸽子”等暖心细节,成为用户提炼、摄影新闻呈现、当事人解读共同形成的产品。短片《献给北京冬奥会的纪念短片》把60张摄影新闻和网友的感言一一匹配,获得了超7000次转发,反映了人们对冬奥的不舍之情。

(三)社交化:摄影记者的角色转型赋能

社交媒体上的新闻生产,往往在和用户互动的过程中产生[2]。面向社交媒体的摄影新闻,摄影记者从记录现场的“拍摄者”,升级为参与、沟通、互动的“社交人”:一方面扮演与用户、当事人互动的桥梁角色,一方面让新闻生产成为报道对象,实现新闻生产的社交化[3]。

1.主动建立社交场景

将摄影新闻生产融入社交场景,可以实现高效率的新闻生产。当拍摄的照片获得很高的用户关注度时,摄影记者不能立即结束报道。当新闻照片本身新闻价值不足时,摄影记者可以主动作为,挖掘“照片背后的故事”。要完成从采集、发布、反馈到再采集的循环,直至新闻被充分挖掘。

北京冬奥会期间,人民日报的独家摄影新闻《范可新赛后亲吻冰面》迅速登上热搜第一,全网阅读量达3亿。但行为背后原因是什么?用户对这一幕还有很多疑问。记者就照片联络运动员后得到了极具价值的回应:“不是退役,而是感谢祖国这么强大,能举办冬奥会。”这一回应和现场作品组合,再生产为新的短视频。在短时间内,同一事件产出了3次新闻报道。近两届奥运会期间,新兴的“连麦”直播是更沉浸的社交场景,具有去中心化的场景属性,运动员、记者、主持人、网友同处一个聊天室畅所欲言。人民日报连麦武大靖,并在人民日报微博、抖音、客户端、视频号同步播出,一小时内产生了8个热搜。记者将媒体海报和网友制作的表情包,“送”给运动员武大靖、任子威。摄影记者通过职能角色的转型赋能,实现了当事人和网友间的双向鼓励。

2.塑造摄影记者的人设

社交语境下,媒体会通过消解专业化表达,建立和用户对话的基础。很多媒体树立“小编”、“打卡人”的人设,调动共通的感官体验,实现情感和价值共鸣。人民日报摄影记者制作的Vlog《去鸟巢看开幕式能遇到几只冰墩墩》,从第一视角出发,记录了目之所及和个人感受,有网友表示自己也跟着记者激动;UP主风格视频《摄影记者的沉浸式冬奥体验》,全景式记录一名摄影记者设备被冻关机和克服困难的过程。疫情之下,无法抵达奥运会现场是大多数人的遗憾,但这些沉浸式报道却以平民视角得到了网友的肯定:“谢谢你们让我不在现场却如身临其境”“大家在各自岗位上辛苦努力,却也成就梦想”。摄影记者通过发挥自身的社交功能,实现了共同的情感诉求和价值诉求。

四、结语

在社交媒体的传播环境中,摄影新闻的生产与传播、摄影记者的定位都发生了转向。新闻照片从单纯的摄影作品转变为社交产品,扩展了摄影新闻的深度和广度,也提升了其新闻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时,摄影记者的角色转型升级。在类似的报道场景中,这一策略還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在奥运会报道的最新实践中,摄影新闻在适应社交媒体传播上,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新问题、新挑战。技术上,传统摄影设备和新闻编辑室的实时传输存在客观壁垒,传输故障等情况时有发生,没有为全面智能化采编作好准备。理念上,仅关注新闻现场是不够的,还要掌握用户情绪进行社会化生产。内容上,引领和深度挖掘现场、针对移动优先的拍摄还大有可为。在奥运会等媒介事件报道中,需要明确摄影新闻的战略定位派出“尖兵”,也需要在日常报道应用场景中磨砺“精兵”。在媒体深度融合的当下,应不断提升摄影业务能力,创新技术应用,优化采编流程,增强摄影新闻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贺俊浩.新闻性 艺术性 微传播:简析理解新闻类海报创作与传播的三个维度[J].中国记者,2020(7):94-96.

[2] 彭兰.移动化、社交化、智能化:传统媒体转型的三大路径[J].新闻界,2018(1):35-41.

[3] 常江.新闻生产社交化与新闻理论的重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1):140-146.

作者简介 巩晗,硕士,编辑,融媒体编辑记者,研究方向:媒体融合。

猜你喜欢
奥运会人民日报社交媒体
基于社交媒体的广告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双微时代”的危机传播趋势和影响因素研究
俄被禁选手自办“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