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娇菡 王珏 初景利
探索与交流
学术期刊融合出版的实践与思考——以《图书情报工作》为例
任娇菡1,2王珏1,2初景利1,2
(1.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 100190;2. 中国科学院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系,北京 100190)
学术期刊作为出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科学的传播和繁荣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学术期刊融合出版作为学术期刊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期刊影响力的提升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及网络调研的方法,论述融合出版给学术期刊带来的影响。从实践方面为学术期刊融合出版提出3点思考与建议,并以《图书情报工作》为例,为学术期刊界融合出版的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学术期刊;融合出版;媒体融合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此后至2018年间,习近平总书记在6次会议上多次提到“媒体融合”的重要性。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1]。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依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12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2],这是国家层面首次提到“融合出版”,“融合出版”“出版融合”等概念在“规划”中共计出现15次,涉及实施出版融合发展工程的方法路径、提倡加大融合出版支持力度等方面政策措施。2022年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加快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构建数字时代新型出版传播体系,坚持系统推进与示范引领相结合的总体思路”[3],从战略谋划、内容建设、技术支撑、重点工程、人才队伍、保障体系6个方面提出20项措施,对未来一个时期出版融合发展的目标、方向、路径、措施等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4]。
学术期刊作为出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科学的传播和繁荣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学术期刊应紧跟国家需求,把握出版业的发展路径与方向,做好学术期刊的融合出版,从而实现学术期刊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全面提升,更好地促进科学进步。
2002年,贝若[5]提出出版媒体融合的概念,是融合出版概念的雏形。贝若认为要想实现出版媒体融合,可以重组媒体组织并构建新的IT系统;或在保留原有模式的基础上开发新模式。此后,在融合出版概念正式被提出以前,除媒体融合外,在产业融合背景下陆续出现出版与电信、广播电视的融合,与网络远程教育的融合,与数码技术融合,以及与网络出版主体的融合等多类融合出版的趋势和说法,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表中仅列举各类概念首次出现的研究)。
随着出版与以上各类融合的可能性不断显现甚至实现真正的融合,出版融合一词在2012年首次出现在科学界[13]。同年,梁小建[14]正式对出版融合进行了定义,认为出版融合从业态上看包括业内融合、跨媒体融合、跨行业融合3种形式,并提出传统新闻出版业要通过融合出版传媒、数字出版、文化娱乐业来提升出版行业的产业集中度和国际话语权。此后诸多学者对融合出版进行了研究。2014年,曹继东[15]对这一概念进行细化,提出融合出版是在媒介融合学术语境下,顺应中国出版融合发展趋势、基于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思维产生的新兴出版现象,是解决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融合发展问题的新兴出版范式,包括全媒体融合范型、融合出版范型、关系出版范型[16]。
本研究将学术期刊融合出版(出版融合)定义为学术期刊在数字环境下依靠各类新技术,利用多种媒体协同作用,快速而广泛地传播期刊及论文的研究成果,有效提升学术期刊的传播力与影响力的新模式。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出现,读者不再仅依赖于阅读纸本期刊获取知识,而是通过计算机、手机等在数据库或网站上找寻各类所需的知识。随着开放科学的发展和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的逐渐成熟,信息数量开始剧增,读者(用户)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元化,学术期刊要想在众多数据源中脱颖而出,不仅需要关注稿件质量,也应注重期刊的传播力及影响力的提升,学会通过融合出版,借助多种手段和传播途径为用户提供其所需要的知识和服务。
学术交流是学术期刊的初心与使命,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交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术交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伴随着科学研究开始走向以数据密集型计算为基础的第四范式[17],学术交流系统的学术交流模式开始发生重要变革,从传统的学术交流走向开放式的学术交流。
英国国家图书馆(British Library)在战略规划中曾经提到在数字时代,在信息的产生和传播过程中,出版商、图书馆、集成商和作者的角色正在走向融合。随着数据驱动、开放获取、开放科学等时代背景的发展与变化,数字出版、开放出版、融合出版的出现使作者、读者、期刊、图书馆等角色的分工和作用出现新的变化。因此,学术期刊的传播模式、交流模式会随之发生转变。随着数字媒体的出现以及数字媒体与学术期刊的融合,学术期刊与用户的交流不再局限于纸本期刊的发布,还可以通过微信、微博、博客等多平台、多账号与用户进行交流与协同,用户不仅能通过各种平台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目录或内容),还可以与杂志社主编、编辑进行互动交流。
学术期刊的出版模式从纸质出版走向数字出版、融合出版,必然要求学术期刊做到多种能力的升级。
(1)出版能力的变化。传统学术期刊的出版能力主要聚焦于实现纸质出版,发行能力受限,覆盖读者类型、数量均不足,但融合出版下的学术期刊不仅关注纸质出版,还需要具备打通媒体互联、协同合作主体以及相关技术的应用能力,要学会利用新技术、新媒体实现学术期刊的融合出版,这本身就需要学术期刊自身出版能力的提升。
(2)传播能力的变化。由于数字出版、融合出版的出现,学术期刊的传播不再聚焦于纸本期刊的出版,开始借助数字技术开发新的传播方式,借助微博、微信、网站等多种方式实现传播手段的升级,从而拥有更高的传播能力与传播效率,使得学术期刊可以覆盖更加广泛的群体。
(3)服务能力的变化。由于出版、传播能力的升级,学术期刊可以更加广泛、精准、快速地传播给读者(用户),然而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发展,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丰富,学术期刊虽然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有机会拥有更多的读者,但为读者提供更优质、更有针对性的服务也变得愈发重要。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用户追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加有用的信息,这时的学术期刊不仅需要服务能力的提升,更需要服务内容的扩充,学术期刊可以通过内容挖掘、语义出版等手段为读者或作者提供知识性服务。
学术期刊出版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期刊质量和期刊影响力(见图1)。
(1)期刊质量。学术期刊质量的优劣由学术内容和学术规范两方面决定。决定期刊质量的不仅是学术成果的内容质量,还与编辑质量、出版质量息息相关。即使期刊选定的稿件内容质量过关,但如果专家在评审时,编辑在加工、排版时不注意质量的控制,它也不会成为一本优秀的学术期刊。
(2)期刊影响力。在保证学术期刊质量的基础上,期刊也应考虑其自身影响力的提升。期刊的影响力取决于期刊的传播能力与运营能力,而期刊的传播能力和运营能力又将直接作用于期刊的影响力。随着学术期刊自身运营能力的提升,学术期刊不断开展宣传推广、数字出版、开放出版、优先出版、虚拟社区、融合出版等以继续提升期刊的传播能力,从而实现期刊影响力的整体提升。
对于学术期刊而言,如果只注重学术质量,而不重视提升传播力、影响力,期刊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就远不能实现。仅仅拥有好的稿源,却没有读者,那么期刊在质量方面的优势是徒劳无功的。要想强化期刊的传播力,从而实现影响力的提升,就必须要求期刊具有较强的运营能力。
《图书情报工作》曾多次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18],多年来在学界、业界的认可度不仅由期刊的内容质量决定,也依靠其对传播力、影响力的关注而得以实现。
《图书情报工作》打造了4种并存的主流传播模式。
(1)依靠纸本期刊的传播。纸本阅读与数字阅读具有不同的作用,且二者的作用并不是互为替代,而是互为补充。在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数字阅读的意义在于提高检索、浏览效率,而纸本阅读的意义在于推动深度地阅读和思考。因此,尽管在当今的数字时代使用纸本期刊的用户越来越少,纸本期刊的发行量下降趋势明显,但《图书情报工作》始终认为纸本期刊具有不可替代性作用,仍然坚持纸本期刊的发行与出版,鼓励读者习惯纸本期刊的阅读,鼓励读者在数字阅读的同时也要进行纸本的阅读。
(2)依靠数字期刊的网站传播。《图书情报工作》的文章定稿后,当期目次及部分重要文章的全文会在第一时间发布在其官方网站[19]上。根据帕累托法则,考虑版权因素,《图书情报工作》旨在通过少量的经典文章提升期刊的整体传播效果,进而提升期刊的影响力。
(3)依靠数据库的传播。《图书情报工作》在传播过程中不仅借助自身力量,还采用与数据库合作的方式,扩大期刊的受众群体,提升期刊的传播力、影响力,使得文章可以获得较好的利用效果。中国知网就是《图书情报工作》用来实现传播的平台之一。
(4)依靠移动新媒体的传播。《图书情报工作》注重实现新媒体传播的联动,不仅通过网站、数据库,还借助自营的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共同实现新媒体传播的联动,帮助读者借助移动端、PC端随时随地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图书情报工作》的各类信息,提升期刊的影响力。《图书情报工作》还通过自身的新媒体账号进行传播,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官方媒体“中国科讯”合作,将期刊成果通过多种途径、多个主体向更多的社会公众进行传播。2022年8月28日,《图书情报工作》官方微信公众号开通了视频号[20],第一期发布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更名的解析与思考,引发了社会各界学者的热议,短短一周视频号关注人数就已达800人,播放量1.3万次。
《图书情报工作》致力于创造社会价值,不仅专注于办刊,每年还举办多场学术活动,如论文写作研修班[21]、各种主题的学术研讨会[22],以培育更多优秀的作者,拉近专家、学者、编辑与作者、读者之间的距离,加强业界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同时也可以增强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在运营模式方面,线下可以促进参会人员与专家之间更好的互动和交流,线上则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省去舟车劳顿,收到良好的交流效果。《图书情报工作》打破传统运营模式的限制,融合线上线下的优势,每年举办各类学术活动,并依据实际情况或线下,或线上,或线下线上相结合。此外,还依托学术活动建立了线上QQ群,在活动之后继续为学界业界提供进一步交流的机会。
图2是预印本出现后学术论文发表的一种新型模式的流程图,学术论文的传统发表模式为“作者撰写论文手稿、初稿—向期刊投稿—期刊发表”。随着数字出版、开放出版、融合出版的出现,新型的学术交流模式中新增了“预印本”这一环节,是学者间交流的新桥梁,新型学术交流模式允许将论文手稿直接提交至预印本平台。与传统学术交流模式不同的是,新型学术交流模式在论文“手稿”这一环节就已经允许被阅读。一方面使得成果的首发权得到了保障,成果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发表并供读者阅读;另一方面,使得成果的最终形式不再局限于期刊发表,在预印本发布后,作者可以选择将论文继续在期刊上进行发表,也可以选择不在期刊上再次发表。
《图书情报工作》鼓励作者在论文发表前主动将论文手稿提交至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建立的中国图情档预印本平台,供读者讨论、掌握最新科研动态,同时作者可以根据学者公开讨论后的意见继续修改完善论文;随后再将论文投稿至期刊,经过同行评议,再次修改、定稿;在论文定稿后,再次提交到预印本平台,以打造完整的出版链。在论文发表后,作者如有重要补充或说明都可在预印本平台上进行完善,与期刊发表流程互为补充,这对科学严谨性的实现和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学术期刊融合出版是学术期刊焕发或保持生命力的重要途径,在数字媒介时代,融合出版是学术期刊共同体生存、发展和创新之路上的必然选择。基于前文分析得出的融合出版对学术期刊的影响以及《图书情报工作》在融合出版方面实践探索的经验来看,学术期刊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实现融合出版。
学术期刊融合出版是助推学术期刊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最重要手段,融合出版是学术期刊发展的必然趋势。忽视了融合出版,期刊终有一日会失去影响力。学术期刊应大力加强融合出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学术期刊办刊要重视“术”与“道”的有机结合[23]。大部分期刊过度追求期刊发展的外在属性和特征,以期刊评价的各种方法为着力点,关注期刊的影响因子、被引频次等“术”的问题,融合出版、传播也都是“术”的问题,深入探究和提升期刊学术使命与社会责任的内涵价值及社会贡献等才是“道”的问题。“术”与“道”结合,才能真正办好学术期刊。
在融合出版实践方面,学术期刊应加强媒体策划与整体顶层设计。目前大多数期刊仍然缺乏对融合出版的认知,实施融合出版时应提前部署、制订计划,通过整体策划与设计,最大化地发挥多媒体融合在学术期刊中的实际作用,从而推动期刊媒体融合发展。
同时,随着出版模式的多样化、出版平台的多元化、出版方式的便捷化,学术期刊更应加强传播中的内容控制,高度重视期刊新媒体内容审核制度和流程方面的管理,重视信息发布过程中每一流程的信息安全。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更加不能随意发布信息,每一条信息都必须要经过审核及流程的严格把控,关注政治导向、重视信息安全。
目前学术期刊整体在融合出版方面的投入力度仍然不够,不仅在资金方面,还需在人力、物力等多方面加大对融合出版的投入力度,与政府、企业、社会进行合作,培养人才,提升经济效益。但也应注意,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学术期刊的融合出版与传播也应考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经济效益应服从于社会效益,不能以经济效益为先而牺牲社会效益(传播的广度和深度)。虽然经济效益是期刊生存、运营、发展的基础,但学术期刊不是商业期刊,若只考虑经济效益、忽略了社会效益,则违背了期刊办刊的初心与使命。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必然会冲击其自身所能实现的社会价值,办刊者应时刻谨记不可过度追求经济效益,不可忘记、忽视社会效益的重要性。
开放科学为学术期刊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将进一步推动学术期刊的融合出版。学术期刊应紧跟国家政策,充分利用国家为期刊融合出版提供的动能,不断探索在媒体融合方面更多、更好的实施路径,从而实现期刊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全面提升,使得学术期刊可以为学术界、科技界、社会各界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更多的贡献,守好学术期刊的初心与使命,筑牢科学阵地。
[1] 关于媒体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EB/OL].[2022-07-25]. http://www.qstheory.cn/2019-03/16/c_1124242592.htm.
[2] 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印发《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2022-07-25]. https://www.nppa.gov.cn/nppa/contents/279/102953.shtml.
[3] 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EB/OL].[2022-07-22]. https://www.nppa.gov.cn/nppa/contents/279/103878.shtml.
[4] 严润芝. 推动出版融合深度发展[EB/OL].[2022-07-22]. https://xw.qq.com/cmsid/20220425A02CYE00
[5] 贝若. 网络泡灭 出版继续 融合是趋势[J]. 印刷技术,2002(34):4-5,7.
[6] 周振华. 产业融合:新产业革命的历史性标志——兼析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三大产业融合案例[J]. 产业经济研究,2003(1):1-10.
[7] 赵藏赏,陈燕. 网络出版与网络远程教育的融合发展[J]. 中国电子与网络出版,2003(11):36-38.
[8] 陈丹,张志林,包韫慧. 网络出版运营模式显现大融合趋势[J]. 出版参考,2004(Z1):29.
[9] 任伟泉. 出版印刷与数码技术融合[J]. 软件世界,2005(2):56-57.
[10] 班子嫣,乔东亮. 产业融合背景下的出版产业链整合[J]. 出版发行研究,2008(7):10-14.
[11] 郭慧. 内容价值增值视阈下的出版媒介融合研究[D].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12] 王东迎. 我国出版与高科技融合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现代出版,2012(2):17-20.
[13] 朱丽. 科技融合出版:“1+1等于11”的聚变[N]. 科技日报,2012-07-01(002).
[14] 梁小建. 文化强国建设的出版融合路径[J]. 出版发行研究,2012(9):16-19.
[15] 曹继东. 基于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思维的“融合出版”[J]. 科技与出版,2014(9):15-18.
[16] 曹继东. 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模式探析[J]. 出版科学,2016,24(3):24-27.
[17] HEY T,TANSLEY S,TOLLE K. 第四范式: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M]. 潘教峰,张晓林,等,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18] 2021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排行榜[EB/OL].[2022-07-25]. https://lib.mju.edu.cn/2021/1210/c4054a123207/page.htm.
[19] 图书情报工作[EB/OL].[2022-07-25]. http://www.lis.ac.cn/CN/0252-3116/home.shtml.
[20] 《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开通视频号啦![EB/OL].[2022-09-13]. https://mp.weixin.qq.com/s/z4RfK4WmzRdOPj 9ewj6FmA.
[21] 2022年图情档论文写作与投稿研修班通知(第二轮)[EB/OL].[2022-07-25]. http://www.lis.ac.cn/CN/news/news201.shtml.
[22] 第二届智慧图书馆与智慧服务学术研讨会征文及会议通知[EB/OL].[2022-07-25]. http://www.lis.ac.cn/CN/news/news204.shtml.
[23] 盛怡瑾,唐果媛,初景利. 学术期刊出版运营的“术”与“道”[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2,33(7):837-843.
Practice and Reflections on Convergent Publishing of Academic Journals: Takingas an Example
REN JiaoHan1,2WANG Jue1,2CHU JingLi1,2
( 1. National Science Libra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P. R. China; 2. Department of Library, Information and Archives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P. R. China )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ublishing system, academic journals play the most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ssemination and prosperous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s an inevitable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journals, convergent publishing of academic journals is crucial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influence. This study used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network research to discuss the impact of academic journals in their transition toward convergent publishing. Three considerations and suggestions were made for convergent publishing in academic journals from the practical aspect, and the example of Library and Intelligence Service is use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practice of convergent publishing in the academic journal world.
Academic Journals; Convergent Publishing; Media Convergence
(2022-09-02)
G250
10.3772/j.issn.1673-2286.2022.10.008
任娇菡,王珏,初景利. 学术期刊融合出版的实践与思考——以《图书情报工作》为例[J]. 数字图书馆论坛,2022(10):35-40.
任娇菡,女,1998年生,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网络信息服务研究。
王珏,女,1997年生,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字人文。
初景利,男,1962年生,博士,教授,通信作者,研究方向:图书情报发展战略、网络信息服务、新型出版,E-mail:chujl@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