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红梅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江阴 214405)
中国人造物向来注重造物思想的象征性,注重名的正向合理性,认为名正则顺。衣作为人类文明生活的首要需求,自古便是礼的象征,讲究“衣以载道”。立,会意字,甲骨文像一人正面立地之形,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学有所成的境界便是“强立而不反”,孔子的人生阶段目标有“三十而立”之说,“立”对于个人,是一份关于内心精神世界的独立与坚守,是成熟稳重有担当的标志,对于国家,是挺立自信、独立富强的象征。因此,立领会成为代表国服的领型,喻示国人自立自强的操守与信念。
立领,结构简洁,却意蕴深远,源于明朝,兴盛于清末民初,是近代传统服装的经典领型。随着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运用立领元素的现代服饰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因此,以现代服装技术研究近代立领结构,并延展至现代松身立领的造型及结构研究,总结出符合现代人穿衣习惯和审美需求的立领结构设计方法,让传统的服饰元素能够以现代的服饰语言传承应用,从而赋予传统服饰文化以新的时代意义。
中国传统汉服的领子都是直立的,如具有代表性的深衣交领,便是直立状态绕过颈项部,但整个领身包围住脖颈的立领状领型是在明朝才出现的。
据文献记载,明太祖建立大明朝,“禁胡服,废元服制,上采周汉,下取唐宋”[1],明朝服装不仅继承了传统的汉服形制,亦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与变化,包括立领与分割线的出现,形成具有明朝特色的服饰文化。这时期的男女服饰的领襟式样主要归纳为四领、两襟。四领为直领、圆领、方领、竖领(立领),两襟分别为大襟、对襟,竖领从缀扣的直领发展而来,这是明代的创新,主要应用于女装。竖领的诞生,使得明代女装在颈部与背部一带更加贴身[2]。明立领款式主要有立领对襟和立领斜襟,孔府立领斜襟如图1所示,明立领对襟水田衣如图2所示。明立领领头领边平滑无镶边,用精致的金银子母扣扣紧装饰领头。
图1 孔府立领斜襟
图2 明立领对襟水田衣
清朝,“开国的时候,因为‘男降女不降’,女子的服装还保留着显著的明代遗风。从17世纪中叶直到19世纪末,流行着极度宽大的衫裤,有一种四平八稳的沉着气象。领圈很低,有等于无”[3]。且清初规定,满族女子不得穿着汉服,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满汉妇女衣着均基本保持着本民族服装的形制[4]。至清朝末年,满汉文化交汇融合,女服长袍的衣领由低渐高,采用了立领,但此时的立领有别于明立领,是圆领头,且采用满族特有的镶滚装饰元素进行领边的镶嵌,领头的扣饰也由明立领的金属质地变为布扣,领身高度至脖颈中上部,约4~5 cm,晚清汉族小立领女袄如图3所示。
图3 晚清汉族小立领女袄
20世纪初,西风东渐,领高开始变化,出现了“历代最高衣领”——元宝领,“高得与鼻尖平行的硬领,像缅甸的一层层登至尺来高的金属项圈一般”。这种高耸的领部造型已超出脖颈的长度,因此需在上口扩开,从而包住下颌,“适宜的角度,斜斜地切过两腮,不是瓜子脸也变了瓜子脸”,如图4所示。所谓物极必反,元宝领的美如昙花一现后便匆匆退场,1915 年之后,衣领高度便降至脖颈正常的高度。
图4 近代元宝领服饰
随着民国政府服制法令的颁布实施,清末繁复的镶滚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女装普遍变得简约。受“五四运动”思潮的影响,束缚脖颈的高领被废除,甚至免去衣领,“领口挖成圆形、方形、鸡心形或金刚钻形。……1930年,袖长及肘,衣领又高了起来。……这一次的高领却是圆筒式的,紧抵着下颌”,可见这时期的衣领高度已达到脖颈能承受的极限。这时期圆筒式高领分为“开领”和“围领”两种,“开领”也称眉领,如一对眉毛似的分立两边,并用4~5排盘扣进行固定,圆筒开领式高立领如图5所示,圆筒围领式高立领如图6所示。由此可见,风行一时的废领运动不过是领高的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图5 圆筒开领式
图6 圆筒围领式
《易》云:“苦节不可贞”,以牺牲身体舒适所带来的美注定是无法长久的。19世纪30年代中期,领高开始走低,固定领口的盘扣从四、五排降至两排,并继续走低至脖颈中下段,领口采用一粒繁复的花扣进行装饰。至19世纪40年代中期,领身高度崇尚越低越时髦,甚至都不足1寸,只有1.5~2.5 cm 高度,因此省去了繁复的花扣,改用暗扣与领钩固定领头。
抗日战争胜利后,极低的领身流行不到一年,1946年领身便有了升高的苗头,回升至一寸至一寸二分(3~4 cm)的高度,1947年高领再次回归,1948年已升至一寸三至一寸五(4.5~5 cm)的高度,至19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束颈式高领再次回归,但这时高领的舒适度相较于30年代的圆筒式高领要优化改良很多。首先,新式束颈式高领领身前中开合处不再固定,因此开合处不再是全封闭的束颈状态,穿着体验更为舒适自由;其次,领头边缘的轮廓为两道相切的圆弧状,在视觉审美上也显得轮廓更为流畅,观感上更为轻松开阔[5]。这种新式束颈式高领款式在新中国建国后渐渐固定下来,高度也以人体舒适为度,略高或略低,成为经典的“中华立领”,被广泛运用在被称作“国服”的旗袍及中山装上,并一直沿用至今。
20世纪上半叶立领领高变化趋势如图7所示。从图中曲线的起伏可以看出,在西方思潮渐入、东西方服饰文化产生碰撞时,领高的变化出现了极端化的高低反差;在对外交流增加,东西方文化并行、重构交融后,领高变化就渐趋平稳,回归服装以人为本的初衷本质,稳定在适合人体脖颈高度的范围内。
图7 20世纪上半叶立领领高变化趋势
以现代服装结构的视角来分析近代汉服的立领结构,其领圈基本都设定在颈部与身体的衔接处,即服装结构学里常说的基础领圈稍开大处;领身属于单立领,即只有领座,没有翻领部分[6]。所以近代立领的造型变化主要取决于立领领身与脖颈之间的空间关系,本文拟从服装正、背视图所见领身侧倾斜角,以侧视图所见领头前倾斜角两个方面进行分类讨论,侧倾斜角和前倾斜角如图8所示。
图8 立领侧倾斜角和前倾斜角
根据领身与颈侧点(SNP)所在水平面的夹角(图8)——侧倾斜角角度的不同对近代立领进行分类,可分为锐角型和钝角型两类,这也是观察领身正视图与背视图的角度,决定了立领正背面的立体形态和轮廓造型。
20世纪初的元宝领属于锐角型立领,从正面或背面观察,其领身的侧面与SNP所在水平面的夹角为锐角,从而使上领口张开,满足高领身包住下颌的需要,如图9所示;近代立领除了元宝领,其余都属于钝角型立领,从正面或背面观察,其领身的侧面与SNP 所在水平面的夹角为钝角,因钝角型立领微微内倾的领身符合人体颈部上细下粗的形状,从而可以衬托修饰出脖颈的挺立与修长,因此,在适体服装中多采用钝角型立领,如图10所示。
图9 锐角型元宝立领
图10 钝角型立领
根据领头与前领窝点(FNP)所在前胸平面的夹角——前倾斜角角度的不同进行分类,可分为贴体型和外倾型两类,这也是观察领身的侧视图角度,决定了立领侧面的立体形态和轮廓造型。
因人体脖颈与前胸平面之间成一定的钝角角度,因此,近代立领除元宝领,其余都属于贴体型立领,从其侧面观察,其领头与前衣身的夹角等于人体直立时脖颈与前胸平面之间的夹角,所以能够修饰出脖颈的俢长挺立,显得高贵优雅。但若领身过高,则需穿着者一直保持脖颈挺立的状态,从而约束人体颈部活动,形成负担,例如20世纪30年代紧抵着下颌的圆筒式高领。元宝领因高度超出人体脖颈的长度,因此需要在上口打开,以适合后脑及下颌凸出的需要,所以整个领身呈现喇叭口的造型状态,属于外倾型立领。元宝领与圆筒式高领前倾斜角对比如图11所示。
图11 元宝领与圆筒式高领前倾斜角对比
传统式立领是基于人体颈部的服装部件设计,而现代服饰的传承应用需基于人体颈部特征进行设计变化,以符合人体工程学,所以,立领的结构变化与颈部的特性密切相关。颈部运动时前颈部的变化要比后颈部大,同时,前颈部没有保护内藏的骨骼架子,这也使它获得颌部能够下弯的功能。后领围线部分皮肤变动少,安定性高;前领围线部分皮肤变动大,安定性差。因此,不管什么造型的领子,都以后部为根基,再考虑前颈部动作的影响就可以了[7]。所以立领的结构变化中,前领部位变化较大,后领部位,特别是后中3~4 cm 处基本固定。
同时,人的侧部颈斜约为9°[8],即完全贴合颈型的立领,其侧倾斜角为9°,如图12所示,这也是平面制板时决定立领领头起翘量的关键,立领上口合并角度对比见表1,领上口线合并的角度越大,则领头起翘量越大,领子越贴颈部,形成钝角型立领,反之,合并的角度越小或为负数时,则领头起翘量越小或领头下弯,领子越远离颈部,形成直角型立领或锐角型立领。因此,为打造最合体的立领造型,领型与颈斜需一致,即钝角型立领,但因完全合体而缺乏活动空间,人体的舒适性较差,如近代二三十年代的合体高领;为兼顾舒适与美观,应减小立领起翘量,使领型与颈斜间留有间隙;或因款式和造型的需要,立领起翘量可以减小至零甚至负数,以加大领型与颈斜间的间隙。
表1 立领上口合并角度对比
图12 人的侧部颈斜角
现代服饰中的立领设计不仅局限于中式传统服装,在款式多变的现代女装中,因款式造型的需要,或因夏季闷热的原因,会开大领圈,形成松身立领。松身立领是近年来随着流行松身款式而流行的新颖领型。它不似传统立领那样正式,包裹严密,但又不失立领所赋予服装的那份特有的别致韵味,现如今大多用在蕴含传统服饰元素的现代服装上,特别是夏季服装。现代女装中的松身立领如图13所示。
图13 现代女装中的松身立领
由图13可以看出,松身立领因领圈开大的关系,需首先考虑领身与前胸的关系,即领头的前倾斜角因素,然后再结合传统立领领身结构设计方法进行领身合体度的把控。因颈部特性及颈部动作特点,决定了后领造型的稳定性,所以领头前倾斜角主要受前领身与前领圈的关系影响,即领身有多少部分与衣身是在同一平面内,同一平面内的量越多,前倾斜角越趋于平角180°。因脖颈2/3处为前面与侧面的转折处,所以领身与衣身处于同一平面的最大值也在此处。脖颈横切面如图14所示。
图14 脖颈横切面
因此,为方便研究与对比,将基础领圈开大后三等分,等分点分别为前领深0处、1/3处及2/3处,并分别以此三处绘制领口切线,作为立领的领底线,并将每一处得到的立领样板制作成坯样,通过正侧两个面的观察角度来对比穿着效果,并得出结论,见表2。在得到理想的领前倾斜角度后,再根据传统立领领侧角的控制方法,来调整SNP点及前后领身的收拢或展开量。
表2 不同切线位置的松身立领着装效果对比
近代立领虽在领身高度上经历了跌宕起伏的高低变化,但领圈的合体特征始终未变,因此,对于传统型立领的结构设计,需要根据衣领设计效果,通过领上口线的收拢或展开控制好领侧角的角度;现代松身立领首先需要根据领前倾斜角决定领底线所在的领切线的位置,再结合传统立领结构设计方法控制领侧角角度,以得到符合现代衣领设计效果的立领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