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水资源安全与规划的思考

2022-11-07 07:02张修飞
大科技 2022年43期
关键词:供水量赣州市赣州

张修飞

(赣州市水政监察支队,江西 赣州 341000)

0 引言

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是省域副中心城市,即全省南部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接长江经济带,南通粤港澳大湾区,是连接两大国家战略发展区域的中间节点、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珠三角和闽东南三角区的腹地,也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示范区,区位优势突出。赣州山、水、林、田、湖生态要素齐备,山地、丘陵地貌多样,境内河流密布、城水相依。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丰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供用水规模几乎能达到平衡。随着赣州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区域定位,强力推动赣州打造三江源头“优质水塔”、沟通长江珠江水系重要节点的提出,社会经济发展提质增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将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而水资源承载能力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发展高度,因此提前谋划思考赣州发展所需的水资源,是实现赣州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先决条件。

1 赣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安全状况

1.1 水资源总体情况

赣州市全境位于山丘区,全市降水入渗产生的地下水主要以地下径流方式补给河川径流,成为地表水资源的基流部分,因此,赣州市全境水资源总量与地表水资源量一致。全市水资源总量为337.3 亿m3,境内的长江流域(赣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03.8 亿m3,珠江流域(东江、韩江、北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3.5 亿m3。据赣州市历年水资源公报及《赣州市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9.84%,低于全国水平(全国平均水平为22.1%)。赣州市人均水资源量为3438.3m3。

1.2 供水工程情况

赣州市现状供水工程主要包括地表水工程、地下水工程和非常规水源工程三大类。目前,赣州市共有各类水利工程38.49 万处,其中蓄水工程1024 处,总库容之和36.23 亿m3,兴利库容之和19.89 亿m3。引提水工程6121 处,其中规模以上引提水工程设计供水能力合计74.5m3/s。塘坝共8.42 万座,机电井共29.36 万眼。污水处理厂共52 座,总处理能力46.1 万m3/d。

1.3 供用水量

根据赣州市2017—2020 年水资源公报,全市平均年供水量34.06 亿m3,年供水量随着当年水资源丰枯情况而变化。从分水源供水量角度来看,全市地表水供水量占据92%以上,地下水源、其他水源占比较小,近几年来变化趋势也较平稳(表1)。在地表水供水中(以2020 年数据为例),蓄水项目的供水量达到17.80 亿m3,占总供水量的58.2%;引水项目有6.75 亿m3,占总供水量的22.0%;提水项目供水量是6.07 亿m3,占总供水量的19.8%。赣州用水主要有农田灌溉、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及城镇公共用水等,2020 年赣州市总用水量为33.03 亿m3,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最大,为24.71 亿m3,占比74.7%;其次是生活用水量,为4.35 亿m3,占比13.2%;第三是工业用水量,为2.56 亿m3,占比7.8%。

表1 赣州市2017—2020 年历年供水量情况 单位:亿m3

1.4 用水效率

2020 年,赣州市人均综合用水量为368m3,低于全省平均值(540m3)和全国平均值(412m3);赣州市万元GDP 用水量90.6m3,低于全省平均用水量(95m3)和全国平均用水量(57.2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2.4m3,低于全省平均值(56m3)和于全国平均值(32.9m3);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为598m3,相同于全省平均用水量(598m3),高于全国平均用水量(356m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09,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565)。总体来看,赣州属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用水效率处在江西中上水平,与全国相比略偏低,这也符合南方地区用水特征。

1.5 存在问题

综合赣州市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来看,存在问题较多。①用水总量偏高,用水效率低。近年来,全市实际用水总量与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比值在91%~94%范围,这一比值大于90%,处于《江西省水资源条例》设定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区”范围。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为9.84%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较远,处于低水平的状态[1]。②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赣州境内河流“源短流急”,水资源利用条件差。近五年赣州市已建水库兴利库容之和为19.89 亿m3,仅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37.3 亿m3的5.90%。由于缺少骨干水源作支撑,蓄水工程供水量占比较低,降水量大拦蓄利用量少,遇到干旱季节或干旱年份,生活、生产用水矛盾突出,供水安全形势严峻。③水质还未达到预期水平。部分县(市、区)城市饮用水源水质优秀率不高,乡村地区的丰水期水源水质的合格率低于50%,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④水系不连通。区域内还未建设水系连通、调水项目,主要地表水源以及供水项目缺乏连通,限制了县域、区域、流域的水资源供给的灵活调动[1]。⑤水源单一,供水保障水平亟待升级。18 个县(区、市)中,章贡区、赣县、于都、宁都、龙南、南康、石城等7 个城区均以从河道引提水为主要水源,受河流丰枯及水质风险影响,水源可靠性不足,抗风险能力差。⑥城乡供水差异化明显。赣州市城乡供水体系整体上仍然呈现出较为突出的城、乡二元分化情况,农村饮用水源分散,易受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染等影响,农村饮水安全缺乏有效保障[2]。

2 赣州未来发展水供需分析

2020 年,赣州经济总量达3645.20 亿元,全市总人口982.10 万人。根据《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30年)》,到2030 年,赣州经济总量将在2020 年基础上翻近一番,达到7000 亿元左右,全市总人口达到1050 万人,工业、居民用水需求量将大幅增大。另据《赣州市水利发展战略规划》,规划至2030 年赣州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定额在现状基础上下降50%。预计,赣州市2030 年需水量34.99 亿m3,供水量27.82 亿m3,缺水量7.18 亿m3;2050 年需水量39.18 亿m3,供水量30.30 亿m3,缺水量8.8 亿m3。赣州的用水需求存在较大缺口[3]。

3 赣州市水资源安全规划分析

3.1 理清水资源配置思路

赣州市在水资源保障安全规划中,需结合开发利用与保护情况、发展趋势、治水及用水标准等,规划配置应当遵循的思路是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关系,尽量体现“尽量利用赣江水,减少利用东江水”“高水高用”“优水优用”“充分利用再生水”的原则,保障城乡饮水安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用水,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水资源配置的重点在现有工程挖潜、配套、改造的基础上,适当新建水源工程,同时还需考虑资源水质问题,落实相应的污染防治,逐步优化水质,实现保护和开发并举。

3.2 分区规划供水水源方案

实行分级规划建设,赣州市水资源供水分区可设置二级体系。一级是中心城区,在赣州中心城区(章贡区、赣县区、南康区、赣州经开区、蓉江新区)原有章江二、三厂水源、龙华江水源基础上,近期可规划将上犹江引水工程作为中心城区供水水源,远期新建梅江寒信水库(大型水库)水源工程,为赣州中心城区发展提供长远水资源供给支持,同时辐射供给上犹、于都、瑞金等周边县市区域,起到协调、备用供给。二级是县域,各县级除中心城区外,建设区域内水源,兼顾主水源与备用水源,河流水源与水库型并行,远期水库型水源替换河道型水源。如于都县在目前贡江提水水源基础上,新建岭下水库(中型水库)与现有水源共同承担于都县城区供水任务,远期可依托寒信水库水源辐射作用保障供给,现状贡江提水水源可调整为城区应急备用水源。同时逐步减少乡镇级水资源量少、服务人口少的供水水源,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推进城镇供水管网延伸,保障乡村一级饮用水安全。

3.3 因地制宜实施建设立体水源工程

结合赣州辖区内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大力开发建设水源项目,将章江、贡江、梅江、桃江等主要河流作为骨干蓄水库工程的资源供应主体,其余中小型项目则适当供应,同时全面开发引调水工程,打造“多水源”的供应格局。此外,全市还需开发建设骨干水源与相应的资源配置项目,带动乡村地区水源有效利用,稳步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水源项目[4]。具体建议:对流域上游分水岭地区的宁都、石城、兴国、会昌、上犹、崇义、大余、信丰、全南、龙南、安远、定南、寻乌等13 个县(市、区)城区,依托现有上犹江、油罗口、团结、长冈等大型水利枢纽,谋划一批大中型水源工程和引调水工程,构建“一环保十城”的赣州市水源大外环安全供水格局。对流域下游河谷盆地地区的于都、赣县、章贡、南康等4个县(区)城区,通过建设寒信、茅店、岭下等大中型水源工程保障其供水安全,并建设瑞金梅江引调水工程,将寒信水库供水范围辐射至流域上游分水岭地区的瑞金市城区,构建“寒信为骨干”的供水格局。

3.4 全面实施国家节水行动

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强化“三条红线”刚性约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总用水量,加快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是水安全规划应重点考虑问题:①实行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严格用水全过程管理,全面建立节水评价机制,强化节水监督考核,将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主要指标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②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广生态种植养殖方式,推进农村生产生活节水。③推进工业节水改造,推动高耗水产业节水增效,推行水循环梯级利用,促进企业间串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和循环利用。四是加快城镇节水降损。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大幅降低供水管网漏损。深入开展公共领域节水,严控高耗水服务业用水,推动实施节水型器具和设备改造,提升用水效率。

3.5 强化水资源保护

在整个水资源保护工作中,既要注重“量”与“质”,又推进“防”和“治”。首先,要站在优化水环境的视角,合理化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将污染威胁较大的企业尽早淘汰,招商引资应考虑水资源节约保护类产业。其次,提升污染治理强度,建设城区污水厂,对污水、废水实行集约化管理。同时还应引进先进技术,主动运用前沿工艺,推进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再次,做好饮用水源保护,消除城乡居民饮水问题。应对饮用水源水质投入更多关注,如可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名录,实行保护管控,保障饮用水源的安全性。再次,推进水土保护与生态系统建设,围绕小流域的水体整治,推行全域范围治理,提升地区水体涵养水分的功能性等[5]。

3.6 强化水系流域协同保障

赣州作为为赣江、东江、北江源头,出境水量远高于入境水量。2020 年,全市总出境流量242.38 亿m3,其中赣江流域吉安流出量达到214.24 亿m3,赣州珠江流域的出境流量是21.59 亿m3,主要流入广东省。赣州入境水体仅7.24 亿m3,水源主要来自抚州市、福建、湖南、广东。针对水网不连通的问题,赣州应当加强各流域、县与县之间的工程规划及协作,实现水资源灵活调用。如定南境内东江流域水资源匮乏,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38.3%,逼近国际公认的40%警戒线,现状供水体系难于支撑该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规划从邻近龙南赣江流域支流桃江寻求新水源,引调水入定南,可圆满解决城市发展用水瓶颈。

4 结语

综上,赣州水资源安全规划及开发利用应当贴合地区实际,立足于可调用水资源,实行分级管理,建设立体多样的新水源工程,打通流域县域间的“壁垒”。同时为提升水资源规划的合理性,应当全力推进国家节水行动和水资源保护,为持续性监管与规划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供水量赣州市赣州
持续做好“后半篇文章:!
——赣州市审计局这样让困难群众感受温暖
赣州市户外拓展运动开展现状调查*
赣州好朋友科技有限公司
阜阳市多水源供水探析
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城市供水量预测模型研究
Creative revisions of Peking Opera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中学三乐文学社
启航
赣州就业扶贫“251”模式成榜样
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