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蝉知翠”是《出世·入世》展上重要展品之一。
2012年,在世界顶级艺术展、第二十六届巴黎古董双年展上,陈世英展示了50件市值近20亿人民币的珠宝作品。法国时尚设计界人士纷纷来到展厅,时任法国总统萨科齐也特意来到陈世英的展品前,欣赏他所带来的当代中国艺术设计的魅力。2019年,陈世英设计制作的“宇宙新生”戒指被世界知名博物馆永久馆藏并展出。2021年,他的首个大型雕塑与装置艺术展览《钛坦 :物质与时空对话》在威尼斯展出。2022年,雕塑作品《图腾》又在威尼斯双年展上亮相。今年11月,在第五届中国进博会上,他还将推出大型个展《出世·入世》。
从默默无闻的学徒,到首位获世界级大型博物馆收藏的当代中国珠宝设计大师、雕塑家,陈世英花了半辈子时间。
1991年,他成为第一个在瑞士巴塞尔钟表珠宝展中拥有一个展柜的中国珠寶设计师。但那时,面对中国当代艺术设计,欧洲人带着很大的傲慢与偏见。陈世英说,在这半辈子里,他亲眼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逐渐被世界认识、接受、尊重的过程。
第五届中国进博会开幕前,《环球人物》记者在上海采访了正在积极备展的陈世英。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就陆续在欧洲参加了一些展览。但那时很艰难,人家会给你白眼。我在瑞士巴塞尔参展,当时遭到不少欧洲珠宝设计师的质疑。后来,他们派了一位代表对我说:在我们欧洲,像西班牙、法国、德国都有悠久的珠宝雕刻切割的历史,你一个中国人来参展,展出跟我们一样的作品,没必要。
但我坚信我的作品是有价值的,是不同于欧洲风格的设计。就在这一次,我的世英切割作品展出后,被一个德国设计师模仿了,他还申请了专利。于是,我去瑞士告了那个德国设计师。通过这件事,我意识到,欧洲人其实也会偷偷模仿我们的设计。此后,我坚持在给作品签名时把我姓氏中的“陈”保留下来,把我的中国身份带到世界各地的艺术界。1992年,我在“世界宝石之都”德国伊达尔-奥伯施泰因宝石博物馆举行个展,受到赞赏。
上图:预展中陈列的大瓷勺子与破碎的小瓷勺子。(本刊记者 刘潇 /摄)下图:陈世英个展《钛坦:物质与时空对话》展览现场。
曾有一个国外的艺术评论家问我属于什么流派,我就半开玩笑地反问道:“你作为艺术评论的专家都不知道我是什么流派,我就更不知道了。”通过这么多年的艺术探索,我认为每一个人生段落都需要找到新的技艺创新,突破过去,忘记昨天,成就自己的明天,让历史赋予我一个流派。到今天,我更相信中国身份就是我的流派。
我的身后是5000年的中国历史与文化,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
我的切割技法融阴雕、内雕及宝石切割于一体,可以在宝石内部立体雕刻出多个折射面,呈现玄妙的视觉效果,表达一身化万身的精神,中西题材都能展现,这就是中国文化兼容并包的广博之处。
是的。我小时候吃饭时,大人一桌,小孩一桌,祖母只给我们小孩这桌一把塑料勺子,吃饭时候轮流用。那时,大人用的瓷勺子象征着一种权威,这也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晚上,我爬到碗柜上拿瓷勺子,脱手掉在地上,碎了一地。祖母过来,把我揍了一顿。祖母揍我这件事我没往心里去,倒是陶瓷碎了一地的质感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也许就是这个回忆让
我往后几十年对陶瓷和其他材料有了好奇。
其实很难做到对物质的随心所欲,但是我在努力达到看上去随心所欲的状态(笑)。中国传统文化教导我们,只有摆脱单纯的物质欲望,才能把周围的世界看得更清楚。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容易被物质欲望束缚。2000年初,我的一位好友离世,我对生死有很多疑问。于是,我放弃了一切家财,在一无所有的状态下重新思考人生与艺术设计,阅读了大量的中国古籍经典。
经过半年的阅读和思考,我在中国文化中得到启发。当我再看这个世界时,发现一切都是全新的,比如光线的变化、泥土的质感。我感觉仿佛是新生儿一样,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看待世界的角度也不一样了。在那之后,我花了多年时间创作了“宇宙新生”戒指,这戒指背后的故事是 :在银河系中,平均每个世纪都会出现3颗超新星,而人类历史上记载的第一颗超新星便是由中国人在东汉时期发现——“宇宙新生”的3颗蓝宝石就代表着3颗超新星。
陈世英作品“宇宙新生”戒指。
有一家博物馆在收藏前召开专家会,开了两年多,除了研究我的作品是否具有时代的代表性、永恒性,也研究我的创作生涯与其他作品,目的是要确认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是否有延续性,而非一时兴起。后来经过反复论证,他们发现我到了60多岁仍在创新,仍不断有新的作品,也意识到中国当代艺术正在崛起,而这一大背景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西方世界已经无法忽视中国当代艺术的魅力。
1956年出生,福建福州人,国际珠宝设计雕刻大师、雕塑家、装置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