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心理适应不良诱发心理障碍归因问策

2022-11-06 06:59
政工学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新兵心理障碍心理

亢 丽 钟 文

研究表明,新兵入营后2 周至2 个月为心理适应期,其心理健康状态明显低于军人常模,适应不良是最常见的心理问题而且呈明显递增趋势。如果不能有效干预解决,导致活动低效构成恶性循环,易诱发心理障碍,对部队战斗力、安全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一、心理适应不良诱发心理障碍案例特点

大部分心理适应不良经过教育疏导、行为训练、自我调适都能恢复平衡状态,但仍有个别新兵因适应不良诱发心理障碍或心理疾患,甚至出现各种犯罪、自杀自伤等行为倾向。综合分析近年来案例发现,新兵心理适应不良诱发心理障碍或心理疾患一般呈现以下四个显著特征。

一是病史多。在某团新兵已发心理适应不良诱发心理障碍或心理疾患的案例中,80%入伍前有心理障碍病史,经规范治疗、心理咨询后症状缓解入伍。例如,有的入伍前因恋爱受挫导致情绪情感障碍住院治疗,停药一年后入伍,入伍前后两次心理测试结果均为正常;有的初中时便有抑郁发作,大学期间因此休学,入伍后心理测试显示可疑精神障碍病史、精神分裂症;有的患有睡眠行走症,因心理紧张度不同,发作频率和程度不同,心理测试显示可疑适应障碍、危险行为。

二是察觉难。部分心理障碍最初症状大多与心理适应不良相似,反应为抑郁、紧张、焦虑、烦躁、压抑等情绪问题,且控制能力弱;人际关系紧张,过度担心自己的言行引起周围人的负面评价或自我评价过低害怕批评,不敢在公开场合发言讲话等社交问题;进食过多或过少,失眠、易醒、入睡困难,浑身瘙痒或疼痛等生理心理问题;思想偏激固执,以自我为中心,遇事多责备他人等人格缺陷。对这一类症状,非专业人员很难区分鉴别,加之特殊环境作用,思想、情感和行为很快偏离生活规范,发现时已发展成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患。

三是诱因广。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要么由创伤性事件、重大负性生活事件直接刺激导致,要么由长期心理问题积重难返演变而来,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规律性。而心理适应不良诱发的心理障碍,首先应激源相对强度小,某个训练课目成绩不理想、担心实施实弹投掷发生危险等就有可能激发;其次诱发因素广,从生活自然环境、学习训练任务、人际沟通交流、教育管理方式、纪律规定要求等方方面面都有可能成为应激源;最后成因个性化,由于应激源相互交织复杂,激发强度熔点低触点多,大都表现为一人一因一例一果的情况。

四是影响大。一旦心理适应不良诱发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患已过退兵期或标准达不到退兵要求,无法做退兵处理的,问题隐患将伴随其整个军旅生涯,不仅影响个人的心身健康成长进步,牵扯各级大量精力,干扰正常部队秩序,而且最终影响部队战斗力的生成。即使发现及时,在做退兵处理过程中,因精神类疾病、抑郁发作等情况危险性强、不可控因素多、发生意外可能大,在送医、鉴定、管控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安全风险,常常防不胜防,可能导致事故案件发生,对部队整体的安全稳定造成巨大影响。

二、原因分析

虽然新兵心理适应不良诱发心理障碍或心理疾患的因素繁多、成因复杂,但通过分析发现与个体易感性、适应能力、特殊环境等因素呈高相关,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自我内心冲突是诱发的主体本原。新兵年龄跨度从18—24 岁不等,正处于生理和心理迈向成熟的快速转换期,人格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寻求并确立自我的同一性。天生敏感多疑、气质阴郁、偏激固执、自我中心等生物遗传因素和个性特征因素,在社会适应中如果未能很好整合,便会失去其自然的、保护性功能,发展出应对外界的策略不仅不能互补统一,反而在一个人身上全部强烈表现出来,自相矛盾又难以调和。比如,既想和战友处好关系又不信任他人,既想成绩优异又吃不了训练的苦。一直身处严重内心冲突不能自如应对外部环境,会成为诱发心理障碍的主体本原,如一粒问题种子,遇到适宜土壤便会生根发芽。

军营环境特殊是诱发的客体根源。适应就是个体根据环境要求改变自己和个体作用于环境并改造环境的过程。紧张艰苦的军事训练、明确严苛的纪律约束、制度化的日常管理和规范化的行为模式是军营生活的鲜明特征。对以自我化为标识的新兵来说,需要按照角色和环境的双重变化要求,在价值评判、认知图示、行为范式、生活模式等长期形成并固化的思想行为习惯上作出全面又深刻的改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因为一日生活制度的快节奏感到紧张,因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感到困惑,因规章制度的硬要求感到抵触,因自由支配时间过少感到压抑等。这些客观现实的内外环境变化都会成为应激源,且反差越大适应难度越大。

学习训练受挫是诱发的具体来源。部队的教育训练对新兵来说,具有很强的系统性、针对性,各类学训任务、考核评定不仅职业性强、种类繁多、标准严格,还伴随高危险、高强度、高难度。新兵个体在基础素质、接受能力、时间成本、学习转化、心理预期等方面因人而异,有些学历高但身体素质弱体能跟不上,有些体能好但理论学习很吃力。他们在补齐短板弱项、突破训练瓶颈,日复一日、简单重复的打磨塑形中,难免频频受挫、屡屡受“伤”。挫败不仅会销蚀新兵自信心、削弱求胜欲,让他们将潜在困难看得比实际大,导致失去锐气和朝气,还会造成认知障碍,形成对外界事物无力控制的消极思维模式。

人际关系疏离是诱发的现实引源。信息时代,各式各样的交流跨越时间空间,无时不有、无处不有、无人不有,把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技术空间迅速缩短,却把人与人之间心灵距离无形拉大。而00 后新兵普遍成长于“中心化”家庭教养环境、“应试型”学习教育环境、“封闭式”信息交互环境。对于倾诉沟通、情感依托他们既不想也不会,有话对战友不会说、对父母不愿说、对组织不真说,造成高自我、高孤独和低交往、低耐受的人际关系疏离。这仿佛在新兵人际交往中设置了一面玻璃墙,深入彼此之间也能看到对方,却也只能隔墙相望;能够借助技术手段观察对方的面容和形态,却往往“知人知面不知心”。良好人际关系本是解决心理适应不良的重要社会支持系统,反而因这堵墙筑起新兵心灵空间的桎梏。

三、对策措施

应对适应不良诱发心理障碍问题,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技术性,既要追本溯源查源头、及时觉察抓苗头,还要准确判定、科学应对,重点落实以下四项内容。

一是三方一体互联共管。训练机构、医疗机构、原生家庭三方是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需秉持对新兵负责的态度,担起责任不推诿,互联共管齐上阵。医疗机构开展心理适应障碍筛查,结论与训练机构共享,为训练机构提高心理服务工作的时效性、针对性提供参考。训练机构骨干在谈心交心环节增加有无家族精神病史、自杀史、个人有无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经历,掌握新兵既往心理问题性质、程度、转归和可能诱发的因素;兼职心理咨询师根据测试结果,初步确定可疑心理障碍需要鉴别诊断和心理访谈名单,逐个进行心理访谈,确定关注等级、疏导目标、防控措施。原生家庭有义务将新兵入伍前心理咨询及治疗详情提供给训练机构,在与家长共育共管环节,就谈心交心中新兵自己说明的、骨干通过日常观察的、心理测试结果显示的心理问题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确定以上信息的可信度和准确度。以上举措主要为制订新兵心理服务计划提供数据支撑与信息支持,便于科学预防、正确决策、妥善处置。

二是教育训练模块干预。新兵心理适应是一个全方位多反复的动态过程,需准确把握心理特点、合理设计教训模块、科学实施干预计划,通过心理教育心理训练促进阶段性、共同性高发心理适应性问题解决。针对新兵心理适应三阶段,即初期环境身份“聚变期”、中期学训任务“高原期”、后期下连分配“波动期”,设置“3+X”心理教育训练模块。3指的是根据三个阶段新兵不同心理特点、适应重点、干预难点设计的适应融入、激发潜能、情绪管理3 个心理教育训练主模块,主要解决阶段性、基础性适应类问题,排入课表按计划组织实施。X 指根据新战士出现的次生问题和教育训练增强策略而设置的人际沟通、自我意识、耐受挫折、战斗意志等辅助模块。比如,无法达到预期目标产生的自我怀疑、否定等自我意识偏差问题,人际沟通训练对发现并解决人际关系问题有促进增强的作用等。主要针对基础问题打好“加强针”,利用课余时间补差进行。“3+X”心理教育训练模块可以灵活运用合理冒险、生理调控和模拟表象等训练方法,采取专项渗透结合、循序渐进展开,形成新兵心理适应教育训练的良性循环闭合回路。

三是问题溯源建档跟踪。新兵心理档案是新兵心理特点变化历程的真实记录,对辅助甄别心理问题、跟踪了解心理状况、开展个案疏导咨询和统计研究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下连后便于用人单位迅速掌握新兵心理活动轨迹,有的放矢开展心理服务工作。建立专项工作汇报制度。新兵入营后,连队主官和心理骨干对依据问题核心症状、持续时间、频度、程度、社会功能损害五要素发现的心理问题,对组织心理行为训练过程中发现的特异行为表现,利用每周指导员活动日向专(兼)职心理咨询师进行汇报;专(兼)职心理咨询师根据医院心理测试结论、新训骨干日常观察结论进行心理访谈,形成《可疑心理障碍新兵心理管控意见》,初步建立新兵心理档案,将关注人员名单和风险处置等级向主管领导汇报的同时,告知各连队做好疏导管控。保障专业心理疏导咨询。对有效途径识别鉴别的心理适应不良关注人员,新兵训练期间,由专(兼)职心理咨询师负责重点关注人员心理疏导、效果评估和风险研判,连队负责一般关注人员心理疏导,并跟踪健全有据可查、真实可信的心理档案。严格控制心理档案知情范围,具体情况由连队主官、主责咨询师和主要领导三级掌握,并根据新兵心理发展变化,动态调整防控等级和知情范围。

四是特情处置一人一案。对于已出现心理障碍或心理疾患的新兵,有严重精神症状、自杀倾向、暴力破坏等较强现实危险的,全时全域严密防范,及时转诊治疗、送医鉴定,依法依规进行处置。例如,可疑抑郁发作,判断具有自杀倾向的新兵,首先实施24 小时专人陪伴管控,其间其他人员避免过度关注;其次尽快送医鉴定治疗,送医前制定好《途中安全预案》防止突发情况;再次构建心理支持网络,保证有来自家庭的亲人、要好的同学朋友、亲近的领导或战友等人的信任与支持。同时,酌情向卫生和人力资源部门报告作退兵处理。具有明显心理异常表现但尚不具有现实危险、不构成退兵条件的,应及时安排疏导就医,依据性质成因制订配合治疗、随访观察、安全保护对策,做到一人一案、一因一策硬核兜底。例如,分离(转换)性障碍的新兵,首先确定有无躯体疾病,明确诊断后,应尽可难避免反复检查;其次掌握发作的典型症状做好安全保护,防摔伤、撞伤、烫伤等;最后,针对病因配合治疗,初次发病的新兵,待清醒后要及时做合理解释,引导其对治愈产生高度信心和迫切需求。反复发作的新兵,需医院进行精神治疗配合药物和物理治疗,整个过程不宜匆忙、草率语言暗示。

猜你喜欢
新兵心理障碍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立正!新兵们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17岁前恋爱,日后易出现心理障碍
空心病
低到尘埃里
新兵跳伞
谈如何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克服解数学题的心理障碍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