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的科学精神与独立的学术人格
——重读《成败集》有感

2022-11-06 04:02符方泽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奏鸣曲乐章学术

符方泽

序 言

《成败集——孟文涛音乐文选》(简称《成败集》)于2001年4月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2012年,该社出版了《成败集续集——孟文涛音乐文选》(简称《成败集续集》)。两部文集选录了作曲系孟文涛教授撰写的各类专文一百八十余篇,记载了这位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理论学科奠基人(之一)在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史学、乐器学、音乐批评、音乐文献编译等领域的真知灼见。回想起数年前在《成败集》刚出版之时,我作为作曲系本科学生曾认真拜读过其中关于音乐分析方面的文章,对孟老师逻辑思维之缜密、行文措辞之严谨、推导论证之雄辩钦佩万分。2021年12月,作曲系举行“纪念谢功成、孟文涛、廖宝生、舒琛珍教授诞辰100周年”活动,并责成我围绕孟老师的学术思想做主旨发言,使我有机会重读《成败集》,重拾那份钦佩的同时,又引发了许多新的感悟和思考。

一、质疑有“据”,争鸣有“理”

在学术研究中,孟文涛教授是一位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和争鸣的学者,这种纯粹的“科学精神”是我重读《成败集》的第一个感悟。

地质学家李四光曾说“真正的科学精神,是要从正确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发展出来的;真正的科学成果,是要经得起事实考验的”。思想的独立性是理论工作者重要的品格,也是“科学精神”的重要表现。理论研究的工作性质也要求从业者始终保持审慎和怀疑的态度,不盲从权威、敢于批评和挑战。孟文涛教授就是这样一位学者。

孟老师关于匈牙利音乐理论家魏纳·莱奥《器乐曲式学》的系列批评文章是他质疑精神的集中表现。他通过《一首五脏俱全的奏鸣曲式》对魏纳《器乐曲式学》以及该丘斯《曲式学》关于“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为“单三部曲式”结论的质疑,并从“奏鸣曲式”思维入手,对主题、调性、展开等方面详加解析,更结合史料对音乐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加以讨论,立体、严密地阐明贝多芬“灵活地运用了奏鸣曲式原则……并和他的构思与表现意图紧密结合”,最终得出“五脏俱全的奏鸣曲式”这一至今仍令人叫绝的论断;2001年,《一本必须评判的外国曲式学教程》则从五个方面指出魏纳《器乐曲式学》中涉及曲式学理论与曲式命名的严重矛盾和谬误,并结合书中实例一一加以评述;2003年,孟老师再次针对魏纳《器乐曲式学》提出了曲式学理论上的著名论断“曲无定式,学有原则”,并对“奏鸣”“回旋”“乐段”三种曲式学原则在实际作品中的体现与变化进行详细论证,成为这一连串理论批评的终结。三篇文章环环相扣、逻辑清晰:以个案分析的学理研究为据,有的放矢地提出质疑;进而辐射全书,深究其理、耐心求证;最终通过清晰的论证提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可以称为文艺理论批评的经典案例。

除上述文章外,孟老师还撰写过很多份量颇重的分析批评类专文,评述的对象不乏国内外作曲技术理论、传统音乐、文献编译等方向的知名专家和著述。如《柴可夫斯基〈第四交响曲〉末乐章的形式与内容新探——兼评克里姆辽夫的分析文》《关于〈合唱交响曲〉末乐章分析上的几个问题——就商于廖乃雄同志》《“tonos(tonic)”是“主和弦”吗?——对一篇所谓“国际轰动”的论文正本清源》等,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这些文章无一不是以实证分析的态度审视所谓“权威论断”,并对其中欠妥之处作出精准深刻、客观公允、入木三分的评述,其中体现出的科学质疑精神至今看来仍让人震撼不已。

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曾说“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诚如斯言,真正的科学活动只有一个目的——追求真理;而真正的科学研究者也应当为追求和捍卫“真理性”而勇敢争鸣。孟文涛教授就是这样一位学者。“学术争鸣”仿佛可以成为孟老师的标签之一,但凡遇到学术态度上不够严谨客观或是有失公允的,他都乐于与之一“争”。最突出的事例莫过于围绕“新潮音乐”的系列文章。这些文章对著名音乐家赵沨批评流行音乐以“和平演变为目的”具有“文化侵略”色彩、并导致“道德、审美观念发生动荡”因而“不同意将其引进教室”的观点和态度给予了正面反驳,明确地指出对方的言辞“流于空泛理论及脱离中国实际”、评语过于“言重”而行文“不够实事求是”等问题。与赵文中“不切实际”的理论、“前后矛盾”的行文及“上纲上线”的评价形成了强烈反差的是,孟老师指出流行音乐在中国已“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际现象”、对“流行”“通俗”的概念“加以界定十分必要”,“让通俗歌曲走艺术化的道路,提高它的艺术性,尤其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性”,这些客观清醒、态度鲜明的观点正是他追求真理、敢于争鸣的科学精神的表现。

二、纳新有“容”,批评有“节”

独立“学术人格”是我重读《成败集》的第二个感悟。孟老师对待一切事物始终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不主观、不偏私、不人云亦云。

孟文涛教授作为一名严苛的学者,潜心理论研究之余还能“两耳多闻窗外事”,关注社会音乐的潮流变化。更令人动容的是,他对于这些原本“不相干”和“不在行”的领域竟能以包容、关注的态度,甚至以“论战”的形式为“大众音乐”正名,表现出一位学者“海纳百川”的人文胸怀与社会责任感!

上文中,孟老师围绕“流行音乐”的论战文论,对于过度解读“流行音乐”概念、“上纲上线”指责官僚主义行为进行了细致中肯的批评,还对社会音乐、大众文化健康蓬勃的发展表明了积极认可的态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首为通俗音乐做说客的“引子与随想曲”》,分为四个“乐章”为“新潮音乐”据理力争:第一乐章引北宋王安石“但愿君王诛宰嚭,不愁宫里有西施”驳斥了将流行音乐视为“靡靡之音”“精神鸦片”以致于“文艺祸国”的论调;第二乐章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已随时代变迁而客观转变;第三乐章对“通俗与高雅”的关系作出精妙而雄辩的剖析,用《诗经》、小说、戏曲和莎士比亚等为例指出“雅与俗并无绝对鸿沟与衡量标准”,文艺事物“总是由俗向雅而提高,由雅向俗而普及”。第四乐章则引列宁“不能让工人只看马戏,还要让工人听交响乐,看芭蕾舞”,指出一切艺术形式都应“让人民与历史去做自然淘汰……最终是会以其精粹留存于世”;最后,孟老师还在“尾声”中毫不掩饰欣喜地提到“武汉音乐学院声乐系,以其探索性的求实开拓精神,创设了通俗演唱专业……音乐学府的声乐专业能主动承担起这个任务,确实令人高兴”。透过这些词句不难看出,孟老师不仅对通俗(流行)音乐在中国大地的兴起持包容、鼓励的态度,更能客观地从“雅”“俗”关系和“艺术性”等方面清醒地看待和判断,而非横加诟病、甚至不由分说地一概否定,其学术人品着实令人敬仰。

孟文涛教授学术人品的另一方面是学术批评中的尺度把握。在学术上虽以严苛著称并以“批评”见长,但是,孟老师从不以一己好恶或门第学派为界妄加否定甚至无端责难,而是本着客观、公允的态度进行评价;对于学术不端的恶劣行径,他又总是“逢错必究”甚至“不留情面”,这也是他在学术界令人敬畏的重要原因。

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孟文涛教授对郑兴三编著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的两篇评论。2001年“初评”该书时,孟老师将书中内容与四本参考书目逐一对照,清晰地指出郑书约有60 页抄自魏纳·莱奥的《器乐曲式学》,“月光”奏鸣曲的分析分别“抄编”自苏联阿·色·戈登威捷尔的《贝多芬32 首钢琴奏鸣曲注释》、克里姆辽夫的《论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以及台湾邵义强编著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剖析》,甚至“演奏注释”部分“是由多家拼凑而成,难以思议”。2003年再评此书,孟老师更为详细地比照了郑书与参考书目之间的相似部分,指出书中“东抄西摘与七拼八凑,铁证如山”,强调“合理引用”与“剽窃抄袭”应“泾渭分明”,还兼论了作者另一“著作”《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研究》中很多内容与台湾全音乐谱出版社出版的张美惠《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之研究》“完全相同”。在文章的“后记”中,孟老师还感慨“‘音乐打假’虽已喊了多年,但既没有舆论声势,行动也迟缓,有的视而不见,听之任之;有的姑息迁就,甚至为其辩护。这种情况亟待改变”。从这些文字,可以切实地感受到孟老师对“学术造假”的深恶痛绝和对现下学术生态的担忧。

另一个典型事例是孟老师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关注“王洛宾公案”发表的系列文章。孟老师对传媒报道中称作曲家王洛宾为“西部民歌之王”“民歌作曲家”表达了鲜明的观点,认为“记谱”的民歌不能等同于创作,媒体对王洛宾的定位失之确切。但因媒体既非当事人、也非专业人,出现“人云亦云”的错误或有“夸张炒作”以博人眼球皆在可以原谅和改正的范围,故文末以“但愿今后的报道中不再出现‘民歌作曲家’”的口吻对媒体工作者友情提醒。而在《民歌岂容出卖》《王洛宾卖的是谁的歌》二文中,对于此事件的当事人,也是专业人的作曲家王洛宾,孟老师则毫不客气地称之为“欺世盗名”“利令智昏”,并指出“20 世纪华人音乐经典”活动评委会“应对此作出解释”。从这些措辞中能够清晰地看出,孟老师对学术批评的“尺寸”拿捏也是深思熟虑、张弛有度的。

余 言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是孟老师对自己学术人生的“自我定位”。成事之“不足”是自谦所做之事(主要指学术上的“求真”)还不够;而“败事”则是“缘于先见别人文中的问题,才引发出自己不论不快的争鸣说理”而产生出“为文的一种动力”。重读《成败集》,我不仅感佩于孟老师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学识,更深切地感受到老先生一生为学、为文、为人的正直与智慧。“磊磊落落,独往独来。大丈夫之志也,大丈夫之行也。”孟文涛教授正是以这种纯粹的科学精神和独立的学术人格,忠诚勤恳而又昂首挺胸地走完他的学术人生。我以为,这种学术纪念活动,意义在于重读学术经典、重温学术情怀、重拾学术初心,在寄托思念的同时更好地传承前辈的科学精神和学术人品,为中国专业音乐创作和理论研究贡献实实在在的成果和力量。

猜你喜欢
奏鸣曲乐章学术
手机上的奏鸣曲
什么是“中华第一乐章”? 等
谱写肌肤新乐章
月光奏鸣曲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饥饿奏鸣曲
呼噜奏鸣曲
思想的乐章
思想的乐章
董进霞 治的是学术 过的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