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中的跨学科学习设计例谈*

2022-11-05 09:35杨霞翁敏艳施燕红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2年28期

□杨霞 翁敏艳 施燕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按照内容整合程度,分三个层面设置了六个学习任务群。其中,“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属于第三层的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统编教材中编排的“快乐读书吧”倡导的就是整本书阅读,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已初步形成较为成熟的实施路径。而跨学科学习则是首次出现在义务教育语文课标中,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来说比较陌生。鉴于“快乐读书吧”主题多样,推荐的整本书内容丰富,本就和其他学科有很多交集,笔者和团队尝试整合两个学习任务群,以旧谋新,引导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开展跨学科学习。

一、寻古典名著趣味,分解跨学科学习任务

跨学科学习的目的是“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并不是单纯的多学科叠加。语文跨学科学习是要为语文学科服务的。所以,在整本书阅读中进行跨学科学习设计,也是为了更好地提升整本书阅读成效,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五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以“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为主题,是“走近中国古典名著”单元的拓展与延伸。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指导学生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对五年级学生来说,这些名著中有很多生僻字,且语言比较拗口难懂,不符合他们的阅读习惯,也难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学生虽然很难持续阅读古典名著,但非常喜欢由其衍生出的其他艺术形式,如电影、连环画、戏剧等。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跨学科学习的可行性,“拾趣古典名著”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应运而生(如表1)。帮助学生保持持续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是本学习任务群的出发点。

表1

续表

从内容看,针对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设计的跨学科学习任务多涉及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学科,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从主题看,完成跨学科学习任务的过程就是学生阅读研究的过程,目的是提高学生阅读的有效性,提升学生阅读的能力。跨学科学习提升了整本书阅读的效度,同时,整本书阅读也为跨学科学习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学生的核心素养从中得到了有效发展。

二、借连环画范例,落实跨学科学习任务

整本书阅读中怎样落实具体的跨学科学习任务呢?下面以“拾趣古典名著”跨学科学习任务群中的任务1为例,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

2022年版课标在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示”中指出,“要引导学生在广阔的学习和生活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真实的任务情境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其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完成任务。

师: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阅读了由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改编而成的连环画。谁来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生:连环画读起来很方便,一会儿就能读完一本。

生:名著连环画很容易读懂,很有意思,我很喜欢读。

师:连环画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艺术,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老少皆宜,通俗易懂。

(出示情境:《儿童画报》正面向全国小学生征稿,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征稿启事吧!)

征稿启事

《儿童画报》开设“连环画”栏目啦!本期栏目的主题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欢迎大家来投稿。

稿件要求:

1.选择古典名著中的一个情节绘制连环画。

2.连环画的数量以4至6幅为宜。

来稿请注明作者、联系方式。

投稿邮箱:×××@×××.com

“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本节课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推动学生积极参与跨学科语文实践活动。任务贯穿学习始末,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促进了学生合作、探究,创新实践。

(二)选择合适的跨学科科目

2022年版课标在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示”中提到,“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生活的范围、学习兴趣和能力,精心选择学习主题和内容,组织、策划多样的学习活动”。跨学科活动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所以本课选择了信息技术和美术作为本次活动的跨学科科目,以推动整本书阅读有效实施。

【片段一】借信息技术,解连环画创作之谜

师:要想让绘制的连环画被杂志社成功录用,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连环画的创作要求。怎样在互联网上搜索到准确的信息呢?老师这儿有一些小窍门。我们一起来看微课。

(学生观看微课并总结方法:①在浏览器中搜索权威网址;②搜索关键词,寻找相关信息;③从中提取重要信息,进行整合。)

师:接下来,请组长组织大家根据这些方法,尝试在网上搜索,并记录查阅到的关键信息。

小组1:我们小组找到的资料都是关于人物设计的,一定要凸显人物鲜明的特点。

小组2:每一幅连环画的场景设计也很重要。场景可以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小组3:我们小组还有补充。创作的内容必须符合历史背景,要注意人物服饰、生活用品等细节。

师:网络搜索真便捷!看来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获取想要的知识。

学生虽然喜欢阅读连环画,但对这一艺术形式的了解并不深入。片段一紧跟在任务布置之后,引领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搜索功能,获取专业的知识,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了连环画,拓宽学习领域,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片段二】忆绘画方法,启连环画创编之路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连环画是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在1953年出版的,主要运用了国画中白描的绘画方法,用写实的手法来呈现故事内容。那么,回忆自己学习绘画的经历,你们觉得还可以用哪些绘画方法创作连环画呢?

(学生回顾美术课中学过的技法)

师:同学们,相信现在大家对如何创作连环画有了一些思路。谁来帮大家梳理一下?

生:我们需要先阅读原著,选择一个故事,再开始创编。

生:在创编之前,要想好选择哪一种绘画方法,不能好几种方法穿插着用。

生:我们要先想好创编几幅画,每幅画的内容和配文是什么。

生:我们在创编的时候还要关注画面的细节,比如人物的动作、服饰等。配文也不能太长,要选择大家能看懂的关键内容。

师:同学们,请每个小组选择四大名著中最感兴趣的一个情节,选用一种你们擅长的绘画方法,尝试创作一组连环画。下节课我们来交流。

片段二引领学生回顾绘画的方法和连环画创作的步骤,推动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深入研读原著,激发学生持续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兴趣和动力。

本课充分考虑了五年级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利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的技能,整合信息技术学科,帮助学生快速、便捷地了解连环画的创作要求。版画、漫画、素描、水彩是五年级学生能熟练运用的绘画方式,整合美术学科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创作连环画。合适的跨学科学习能真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开展互相联系的活动

“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不难看出,语文跨学科学习的核心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不是单一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系列的学习活动。

【片段三】学名家作品,知连环画创作之秘

◇活动一:看图探索知细节

1.导入:我们知道了连环画的创作要求。那怎样的连环画容易被杂志录用呢?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艺术名家是怎样创作连环画的。

2.课件出示连环画《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截图,引导学生猜一猜连环画对应的原著片段。

3.各小组的组长拿出资料袋中连环画的复印件,组员共同欣赏并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4.小组交流汇报。

小组1:我们组发现连环画中的主要人物是武松,他穿着古代的衣服,还拿着一根哨棒。

小组2:我们组发现四幅图的场景是不一样的。这让我们知道了故事发生的地点。

小组3:我们组发现这四幅图连起来刚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5.小结:同学们看得很认真,也能结合刚才搜索到的资料进行汇报,学以致用,真不错!

◇活动二:读图辨析懂取舍

1.请学生再次细看四幅连环画,想一想画面中哪些细节是必不可少的,在组内分享思考成果,并说一说为什么。

2.小组交流汇报。

小组1:我们组发现第一幅图中店铺外的旗子上写着“三碗不过冈”,说明这里是酒家。

小组2:我们组发现第二幅图中,墙上贴着榜文。我们觉得这个细节不能少,说明武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很有勇气。

小组3:我们组关注了武松的动作。他躲开了老虎的攻击,说明他动作敏捷,武艺高强。

3.小结:同学们能结合学过的课文进行思考。连环画中的这些细节往往是故事中的关键信息。

◇活动三:图文对照悟方法

1.课件出示连环画配文,引导学生把图画和配文结合起来阅读,发现两者的关系。

2.请学生根据四幅连环画,在《水浒传》第二十三回中找到相应的句段,用横线画出来,并说说自己的发现。

3.引导学生发现四幅连环画画的就是原著中的关键情节。

4.请学生读一读连环画中的配文和课文中的原句,说说有什么发现。

5.学生对比阅读,交流汇报。

生:我发现连环画中的配文有的直接引用了原文,有的在原文基础上进行了删改。

生:我发现连环画中的配文选择了原文中最重要的故事情节。

生:我发现连环画中的配文都是我们能读懂的句子。

以上三个活动引领学生跟着名家作品,体验连环画创作的过程,感受连环画与原著的密切联系,从而知晓本单元习得的名著阅读方法和连环画的创作方法有共通之处。前一个活动是后一个活动的延续,后一个活动是对前一个活动的回应,活动和活动之间环环相扣,前后呼应。学生在发现、分析的过程中,提高了阅读古典名著的能力。

事实证明,跨学科学习是可以和整本书阅读很好地有机整合并互相作用的。这样的教学创新实践,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动力,还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及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