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亚明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0)
近年来,无论是艺术水准,创作质量还是文化内涵和全球影响力,中国影视产业都在不断提升和进步,“文化强国”的使命也通过电影的媒介得到更突出的彰显与与传播,还意味着中国电影开始由“电影大国”步入“电影强国”的时代。而作为综合艺术的电影艺术,从传入中国的早期就不单纯是一个娱乐项目而是肩负着其应有的使命,如中国电影先驱郑正秋先生提出的电影应“寓教于乐”使命;到后来明星、长城、天一等早期中国电影公司各自提出的使命主张,再到后来的左翼时期、抗战时期、十七年时期、文革时期、新时期、新世纪时期,不同时期的电影有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但都有着相同的功能,那就是表露和承载着那一时期的意识形态、民族精神与文化使命。而在如今新的时代,中国电影在肩负新的使命的同时,其发展路径仍然任重而道远,但在新时代,中国电影有着新的规划蓝图与发展机遇,同时也势必带动文化自信与中国电影交相呼应,从而引领中国影视产业在新的时代造就出新的辉煌。
传统的生命在于改造、创新与新的阐释,如果已失去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它的生命也就终结了。近年来,一批呈现中国传统文化并在原著基础上进行吐纳创新甚至大胆颠覆的国产优秀电影纷纷涌现,这些电影讲述的还是我们熟悉的那些人那些事,然而在内容上却是以“新奇”的特点迅速出圈,使其被广大观众接受并获赞甚多。在中国电影中,由传统神话小说IP改编电影在整个电影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经典的《西游记》《封神榜》《白蛇传》这些被人们津津乐道,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但经过大胆的突破与创新的内容还有动画的演绎,使这些传统文化故事再一次获得新的发展动力与生命力。从《大圣归来》到《再世妖王》,从《哪吒之魔童降世》到《新神榜:哪吒重生》,从《姜子牙》到《杨戬》,从《白蛇缘起》到《青蛇劫起》,在保留传统IP中经典元素的基础上,对叙事结构、人物形象、相互关系及世界观进行现代化转变,给予传统IP新的生命,最终满足甚至超越受众的期待。当观众在影院重新品味这些厚重的文化沉淀时却发现,我们并不是在重温经典,而是在见证一个新的文化世界,或者说电影宇宙的诞生。
相较于同样改编于自身文化作品的电影,迪士尼公司近几年热衷于将其经典动画几乎原封不动翻拍真人版的电影策略却不尽人意,如《美女与野兽》《阿拉丁》《灰姑娘》《白雪公主》《狮子王》《花木兰》等。观众观看影片刚开始感受到视觉形象转换奇观跟重温的情怀以后,便再没有更多的期待跟惊喜,观影价值也只剩下真人演绎跟特效加持,因此这几部电影上映并没有引起多大反响,期待中的经典重温效应也没有出现。相反改编自《睡美人》的《沉睡魔咒》,却是以大胆的剧情颠覆和人物性格转变,从而使这部电影大获成功并拍摄续作,这就得益于电影满足了观众“新奇”的期望。
中国电影市场中也出现了对于经典文化的创新与转变时,观众跟市场自然也报以热度来回应这种“老片新看”的文化新解读与模式新创造。更让观众感到兴奋与满足的是,这些通过在故事内容上的创新性挖掘并给予整部影片全新呈现效果来呈现民族文化的电影,不再是由国外公司来制作,而是由国内主创团队来完成,只有中国人才能最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韵味跟价值,也才能在深沉的文化底蕴中探索出其所蕴含的全新的文化呈现模式,而这种创新却又不违和的文化展示,也只有中国人才能体味其创新的乐趣与韵味所在。如国内首部4K全景声粤剧电影《白蛇传·情》,以现代化视听技术,演绎传统戏曲经典,传统戏曲的美术设计与绿幕棚拍和电脑特效的完美结合,实景摄制与戏曲意向表达相互交融,使得原本对传统戏曲咿咿呀呀的表现形式并没有兴趣的年轻观众成为了观看这部电影的主力军,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中真正体味了传统粤剧戏曲深厚的文化魅力。而在原著中被哪吒扒皮抽筋的敖丙本应该与哪吒是不共戴天的死敌,但在《魔童降世》中两人却成为共同反抗不公命运的生死挚交,这种既反抗了故事中的命运,又扭转原著中的命运的设定让中国观众醉心于被故事剧情无拘无束地带动,而不是先入为主的为影片设定本应该出现的结局。同时巨大的颠覆与转变也使得人们从与原著的剧情对比中获得创新的快感,因此当国外观众观看时却因不了解封神世界文化所以不能体会到这层乐趣。
除了剧情及人物性格的颠覆,世界观以及时空交互的突破则更是给予了观众在欣赏传统文化时前所未有的新奇体验,本该顺应天意伐纣灭妖的姜子牙,却在《姜子牙》中反抗天尊众神,拯救无辜小妖,斩断命运羁绊,终结世间不公,以全新的人物形象重新构建出一个颠覆的封神世界;而《新神榜·哪吒重生》 跟《白蛇2·青蛇劫起》为代表的影片更是在古代神话世界的描绘中混入现代都市环境的构建,以朋克机能风格的刚劲衬托传统中国绘风的流畅,古与今、刚与柔的完美交融也恰好呼应众多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阴阳相济、刚柔并合的美学追求,从而将影片改造成为传统与新生融合、本源与颠覆相济、文化与市场互补、经典与创新交融的“新文化”电影。
当然,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创新呈现也并不一定都是一帆风顺,忽略了应有的文化底蕴与合理的世界观设定,单靠资本的运作和视觉奇观的魔改便注定会使影片创新沦为鱼龙混杂、不伦不类的视觉混搭,如众星云集投资浩大的《封神传奇》,除了沿用原著中的人物姓名之外,再无任何与封神世界有关联的元素,夸张的服装设计与剧情安排宛若是在观看一部北欧神话电影,正如观众调侃的那样,剥离了中国元素与中国演员的话,这是一部还不错的国外魔幻电影。
因此,我们在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构建跟全新展示的同时,也要牢记以厚重的传统文化为底蕴的电影展现的改造,才是我们以新的展现模式弘扬久经传承的民族文化的应有之义。
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已成为全球电影市场的风向标, 世界各大电影公司和发行商制定其电影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时,都会着重考虑中国电影市场的状况。从2010年开始,中国内地电影市场连续5年票房都保持在40%以上的增速,在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突破了440亿,2016年年初,又成为了36亿“史上最强春节档”, 而2016年票房同比增长仅为3.22%, 持续多年的票房相对涨幅较大彻底结束。中国大陆电影市场票房增速放缓的情况, 已经引起全球电影制作机构和发行商的关注及忧虑。这其中有多方面原因,如数字银幕建设的主力转移到票价相对较低的小城市影院;票房补贴的终结对票房收入的影响;相关部门对电影票房的核查力度增加, 打压了票房虚报行为;在资本的操控下影片只重流量不重质量等。但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电影产业整体的发展意识出现了偏颇。
在资本的左右下,IP“主导”、创意缺失、内容单一成为阻碍电影产业合理有序发展的主要原因,什么电影赚钱就拍什么电影,哪些明星有流量就请哪些明星。一时间诸如《匆匆那年》《左耳》《小时代》《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一系列流量明星参演的青春电影,《盗墓笔记》《九层妖塔》《寻龙诀》等同类IP改编电影纷纷涌现,同时抠图演出、尴尬演技、天价片酬等畸形市场现象也层出不穷,甚至还出现了“粉丝锁场”的不正当市场行为。这些现象已成为电影产业中的毒瘤进而阻碍整个影视行业的健康发展,一时间对资本的逐利、对流量明星的吹捧、对电影市场监管的缺失使得整个电影产业跟市场都处在一种野蛮发展的状态,逐年增速的电影票房比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经济泡沫最终趋于幻灭。
然而这种泡沫经济的崩裂也是必然之势,因为电影市场最终是依靠观众的需求与反馈来做出调整,观众对资本推动电影野蛮式发展的状况在度适最初的新鲜感跟满足感以后,必然也会出现审美疲劳以及厌恶感,一味迎合电影市场而不考虑市场本身载量及理性需求,最终的恶果也会由在市场中最直接的体现。但电影产业的发展也是有反馈的,其本身就是一个在市场反馈中不断更新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国电影市场在达到泡沫顶峰后也逐渐回归于理性发展,主要体现在:
以流量明星跟小鲜肉演员的作为主演的“粉丝电影”在近几年中不再吃香,观众对影片的关注点已经从偶像明星变为质量内容,例如作为曾经顶流明星的鹿晗参演的《上海堡垒》,当粉丝为偶像打榜的呼声逐渐被对影片内容的评价盖过之后,这部影片的内伤便被暴露出来,观众对剧情逻辑的追求使得粉丝流量再也无法左右一部影片的好评度。
以前也有对电影行业各方面的相关规定跟条例,但2017年《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实施标志着影视行业有了真正的法定规则来规范以前模糊不清或者模棱两可的行业规范边界,虚假票房、天价片酬、问题艺人等现象被有效杜绝,电影产业环境得到肃清。
热衷于迎合观众口味的资本方在市场方向的转变下也开始更着重考虑现实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情怀等在影片中的展示。《我不是药神》《战狼2》《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中国机长》《中国医生》等一批展现社会现实、弘扬中国精神,体现民族情怀的优秀影片纷纷涌现。
在电影产业的各个环节中,无论有其他多少因素的影响,真正决定产业能否蓬勃发展的还是影片本身质量。其实中国电影市场中从来都不乏优秀之作,从2003年中国电影市场化改革以来,现实主义影片、新主流大片、中外合拍片等高水准制作的影片蓬勃涌现,在注重影片叙事内容的同时,制作水准也都有着跨越式发展。中国电影的质量水准在近几年能有长足进步的主要原因有:
正如前文所说,中国电影产业市场中的资本非理性运作一直阻碍着电影产业的有序前进和健康发展。很多跟风制作的电影其目的只是流量和赚钱,并不考虑电影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和教育意义,因此制片方不惜支出巨额片酬邀请顶流明星主演影片从而使得制作预算被严重压缩,并且部分流量明星的专业水平和演技也明显带动不了整部影片的质量水准,致使影片无论从演员演技跟制作效果来说都流露出明显的缺陷。而《电影产业促进法》以及相关限薪令等法令法规的颁布,这种乱象已经得到有效的治理,对影片制作质量的追求也使得天价片酬被全方位抵制,依靠明星流量来赚取票房的策略已经不再奏效,整个中国电影产业已经逐渐步入理性健康的发展轨道。
犹记得在《流浪地球》上映之后,不但创造出中国影史票房新高,还得到了“为中国科幻片打开了一扇门”的高度评价,影片无论在题材剧情还是后期特效方面都代表了中国科幻电影,乃至中国电影工业的一个新高度。但就在这种情况下,还能看到大量观众对影片在非文本及非制作上的差评,诸如“中国制作的科幻片一律不看”“吴京导演的电影一律不看”的评论比比皆是,这背后体现出中国部分观众的文化不自信及民族认同感不高的现象。诚然,中国的重工业科幻电影确实是电影产业中的一块软肋,意识形态电影的展示也足够强烈,但随着中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逐渐增强,在电影中展现科技水平已经不是什么难事,弘扬中国精神的意识形态也合情合理,然而还是有部分观众执著用偏见去臆想,不愿意正面评价影片,也许这部分观众也并不是蓄意为差评而差评,而是感觉中国电影的制作水平相比起好莱坞还是有距离,还需要继续发展,目前还没有达到一个在他们看来可以值得肯定的水平。但需要看清的是,近几年中国电影工业的制作水平在很多影片里的展现,足以与世界一流电影工业相媲美,除了影片质量与制作水平,其弘扬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价值观也契合观众的心理追求与期望,部分对中国电影不自信的观众也开始逐渐接受中国电影突飞猛进的事实,对影片的评价也不再片面和抱有偏见。并且近几年观众逐渐理性成熟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是,观影动力不再是流量明星,粉丝锁场、包场等为明星打榜的现象逐步减少,观众观影更侧重的是剧情内容及对实力派演员参演的期待,观众观影的理性回归与反馈,也是促使中国电影产业理性健康发展、电影质量逐步提高的重要因素。
近几年中国电影产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质,就是无论是何种类型的电影,都在以好故事、好剧情、好制作为发展趋势,甚至是以往都被看做因质量欠佳而只能在线上上映的网络大电影,也是频频出现爆款。讲述边缘人物生活状态的《无名之辈》《第十一回》,现实主义表达的《我不是药神》,记录电影作品《二十二》《吉祥如意》,艺术电影创作的《地久天长》,军事题材作品《红海行动》《战狼》,动画电影制作的《哪吒魔童降世》《青蛇劫起》,科幻题材作品《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这些作品或以引人入胜的故事性带动口碑,或以强烈的戏剧冲突俘获观众。归结到一点,就是影片不再以市场流量为追求,而是用内容质量赢得市场口碑和观众好评。当产业上游链意识到影片质量是赢得口碑的直接因素后,产业链的各环节都开始以影片质量及口碑作为考察的重点,并逐步进入非资本流量干扰的理性发展轨道,而观众的观影成熟以及反馈也同时倒逼着影片制作在内容质量上的提升,如此下来,一个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的产业链就会形成,有了这层保障跟助推,中国电影无论在制作水准、内容质量,还是在口碑反馈、市场营销方面都将有一个长足的进步跟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明确提出中国要在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任仲伦副主席发表的《电影强国:有影响的电影和有实力的企业》的演讲中提出,建设文化强国要率先建设电影强国。而由主旋律电影与类型电影结合、艺术电影与类型电影结合以及现实主义电影与类型电影结合而成的“新主流电影”作为一种新的电影形态、创作方法以及独特的美学追求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追捧。
在近几年的国产电影中,“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等具有强烈国家意识形态的元素符号成为电影展示的一个表达核心,《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我和我的父辈》《八佰》《金刚川》《长津湖》《中国机长》《中国医生》等讲述中国奋斗历史、弘扬中国精神、展现中国人民美好生活、彰显中国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主流电影都成为口碑与票房双丰的爆款。在建党100周年、抗美援朝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效反制国外霸权、立法稳定香港乱局、抗疫最成功国家等诸多大背景下,电影成为了展现国家实力、体现民族自豪感的绝佳途径。
2019年10月1日,《我和我的祖国》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数十个国家同步上映,海外场反响热烈,澳大利亚首日票房59.6万澳元,打破《哪吒魔童降世》创下的2010年后澳洲华语电影首日票房记录,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地同样一票难求;《八佰》以31.3亿元获得2020年中国内地票房冠军的同时,还以4.61亿美元的票房登顶全球年度票房冠军。另外,这些新主流、新制作、新概念中国电影的视野早已不是只面向国内市场,而是有着进军海外,甚至称霸全球的雄心。电影充分表达了中华民族强韧的民族性,深刻挖掘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优质的民族文化基因,构建出反映了中国人、中国故事、中国精神以及中国话语独特标记的时代记忆,在描绘中国人现实生活和浓厚情感,进而追求民族精神与文化的深层表达的同时,更是向全世界讲述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担当和前进使命。
近些年以本国作为世界中心来叙事的影片已经不再是好莱坞的专利,中国电影也开始不再局限于只讲中国故事,而是展现中国参与的世界故事,甚至是中国作为世界中心的故事,《战狼2》《红海行动》《流浪地球》《上海堡垒》等影片将叙事带出国门,进而走到世界的中心,影片无一不彰显着大国崛起、豪迈复兴的国家实力和民族底气,同时也以电影叙事向世界传达出中国电影面向世界的格局和精神。另外不止是中国电影叙事的全球化表达,中国电影市场也成为全球制片公司竞相涌入的重要战略目标。自2012年开始,中国就已经超越日本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其巨大的市场需求,广阔的市场潜力,安全的市场环境吸引着世界各国,尤其是好莱坞电影的青睐。同时在海外众多影院关闭潮袭来以及无可奈何的流媒体平台播放后,中国电影市场成国外各电影制片巨头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如《速度与激情9》《哥斯拉大战金刚》等影片在北美都遭遇了口碑与票房的双跌,然而最终票房在中国电影市场票仓的支撑下仍然可圈可点。在全球电影市场一蹶不振的大环境下,中国电影市场的率先复苏为世界电影市场的振兴注入了活力,增添了信心,因此可说在当下的全球电影市场中,得中国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