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究

2022-11-05 15:21王妙甜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13期
关键词:舞蹈院校传统

王妙甜

(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盐城 224000)

在学前教育阶段,舞蹈教学所占的比重是非常高的。这是因为幼儿的身心发展层次有限,传统教育很难取得较好效果。除此之外,学前教育阶段的重要目标就是美育,着力于增强幼儿的综合素质。而舞蹈教学则可以较好契合这些目标,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从这个角度来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舞蹈素养也是非常关键的。但是结合当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育现状来看,舞蹈教学体系还存在显著的不足,导致较多学生的舞蹈素养都比较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结合文化传承背景分析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的改革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水平,使他们在以后的学前教育事业中可以实现更好的发展。

一、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的困境分析

(一)教学目标比较模糊

在当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教学目标相对来说还比较模糊。部分教师认为在专业课教学中,只需要按部就班进行舞蹈教学即可,不必制订过于明确的舞蹈教学目标。甚至一些教师认为舞蹈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教育中并不是很重要,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幼儿教学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这些情况都导致舞蹈教学模式受到的关注度不足,同时也没有结合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育体系制订分阶段的教学目标,最终也就很难取得预期的教学成效。

(二)教材内容相对匮乏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材编排还是比较简单的,不仅教学内容不够全面,在教学深度方面也有所欠缺。事实上,受到不同地区舞蹈文化的影响,想要保证舞蹈教材在内容上面面俱到也是不可能的。再加上舞蹈教材编排更新的时间比较长,因此其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积极引入一些课外资源,丰富舞蹈教材的内容。但是结合实际情况来看,较多教师并没有积极引入课外教学资源,导致教材内容的匮乏问题更加突出。

(三)教学方法非常单一

结合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现状来看,较多教师在理论课教学中还惯于使用灌输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式是非常枯燥的,同时也容易引发学生的抵触心理,不利于提高舞蹈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在舞蹈实践课中,较多教师都惯于使用示范模仿教学法。即教师在舞蹈教学中先面向学生演示舞蹈内容,接着让学生进行模仿。这种教学方式具有较强的短期效果,但长期教学水平比较有限,应该在后续时间里积极进行教学创新。

(四)自主创编能力较差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自主创编能力的培养还不到位,很多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还存在较为显著的不足。在当前学前教育行业领域中,幼儿教师的舞蹈创编能力是非常关键的。特别是幼儿的身心发展层次不高,对不同舞蹈的接受能力也存在差异,需要教师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舞蹈重组。而目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学生自主创编能力培养方面有所欠缺,很有可能导致学生毕业以后在学前教育行业中不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应该在后续教学中引起重视。

(五)舞蹈实践能力有限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体系虽然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个部分,但是实践课的开展效果还比较有限,较多学生的舞蹈实践能力都不太高。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较多教师在开展舞蹈教学时,将教学活动局限在课堂环境中,并没有实现课下延伸。事实上,舞蹈本身就是一项时间性较强的活动,单单依靠课堂环节是很难取得较好实践教学效果的。因此后续教学中,舞蹈教师应该积极探索舞蹈课下实践教学的有效延伸方法,切实提高学科教学效果。

(六)结果评价比较显著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时,较多教师为了方便,都选择了结果性评价模式。即很多教师并不关注每一个学生在舞蹈学习与训练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直接通过集中考核的方式,考查各个学生的舞蹈能力。这种考核方式虽然比较便捷,但是很难体现学生的综合舞蹈能力,同时也不利于探索舞蹈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与欠缺,无法将评价考核结果反馈到教学环节中,应该在后续教学中进行积极的创新拓展。

二、文化传承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中的应用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全面引入文化传承的相关教学任务,可以较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使他们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事实上,舞蹈教育本身就是美育的过程,而传统文化也具有较强的美育效果,可以通过传统民俗舞蹈提高学生的舞蹈审美素养,实现美育教育合力。对教师来说,应该立足于传统民俗舞蹈文化,充分提高学生的舞蹈审美感知能力与鉴赏能力,使他们充分感知传统民俗舞蹈文化的艺术魅力,实现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

文化传承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中深入应用,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也受到了互联网中各类亚文化和低俗文化的影响,导致他们的价值观存在一定的偏差。而引入文化传承的相关内容,就可以发挥传统文化的熏陶作用,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元素,并受到传统文化的感染,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样,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人才培育活动就可以较好融入价值观教育,为学前教育行业培养高素质人才。

(三)提升学生的舞蹈创新能力

在当前学前教育行业发展过程中,幼儿教师的舞蹈创新能力越来越重要。特别是舞蹈教学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占比不断提升,幼儿教师只有具备较强的舞蹈素养,才能较好适应这些变化。而在文化传承发展的视域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活动也可以较好引入传统舞蹈文化元素,给舞蹈创编教学活动提供丰富的素材支撑。对学生来说,立足于传统文化内容也可以较好明确舞蹈创编的方向,降低舞蹈创编的难度。长期坚持,学生的舞蹈创新能力就可以得到显著提升,从而推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四)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在开展舞蹈教学时,积极融入文化传承的相关内容,也可以较好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特别是在当前文化自信视域下,传承发展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我国的战略布局方向之一,需要将其融入教学体系中。不仅如此,当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对传统文化具有较强认知水平,并且将其融入舞蹈艺术中以后,对后续开展幼儿教育活动也有较大的帮助,使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流转到幼儿园教育体系,取得更加显著的文化传承效果。

三、文化传承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的改革策略

(一)合理设计教学目标,贯彻文化传承任务

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首先应该合理设计教学目标,使文化传承任务可以在教学体系中全面落实。这主要是因为文化传承涉及的元素比较多,同时也是一项长远的工作。如果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无法将其融入教学目标中,就会出现文化传承后劲不足的情况,不利于推动舞蹈教学模式的改革发展。因此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一定要充分明确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并结合专业培育目标进行全面分析,优化舞蹈教学的整体目标,使文化传承可以较好对接舞蹈教学内容,给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练习提供相应的目标。

比如,在设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目标时,可以分为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在宏观目标设计方面,高职院校需要贯彻“传承传统文化,锤炼舞蹈素养”的人才培育目标,同时立足于此设计舞蹈教学的相关管理制度,使基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舞蹈教学任务可以得到较好的贯彻实施。在微观目标方面,需要明确不同年级的教学目标。结合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人才培育现状来看,可以将大一、大二、大三等年级阶段的舞蹈教育目标分别设计为“感知传统舞蹈文化”“鉴赏传统舞蹈文化”“创编传统舞蹈文化”等三个层面。通过这种方式,文化传承任务就可以较好融入不同年级的学前教育舞蹈教学过程中,给舞蹈教学模式的改革发展提供较好的指引。

(二)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丰富舞蹈教材内容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堂资源是比较匮乏的,因此舞蹈教学遭遇了较多阻碍,很难提高舞蹈教育的综合效果。在文化传承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可以考虑引入传统舞蹈文化内容,丰富舞蹈课程资源。传统舞蹈文化具有较强的民俗性,跟社会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承载了区域民族文化。将其引入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体系中,可以实现较好的教育效果。这也要求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在平时要加强自身对传统舞蹈文化资源的认知水平,同时结合舞蹈教学内容实时融入一些的传统舞蹈文化元素,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从而改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舞蹈教学效果。

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先进行区域舞蹈文化的调研,并将其融入课程体系中。这里也以侗族民间舞蹈为例,探索传统舞蹈文化资源融入教材中的方法。侗族舞蹈具有较强的抒情性与律动感,模拟了当地民众的日常劳作。将其融入教材中以后,具体可以分为舞蹈理论和舞蹈实践两个部分。在理论课上,主要进行侗族民间舞蹈起源、侗族舞蹈对生活劳作与自然万物的模仿等内容的教学。在实践课上,主要进行侗族民间舞姿态律动的教育,使各个学生都可以熟练表演侗族舞蹈。侗族舞蹈多以群体舞蹈为主,因此教师在舞蹈实践课中也要营造集体舞蹈环境,使学生可以充分感知侗族舞蹈的文化魅力。

(三)丰富舞蹈教学方法,推动教学灵活开展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在开展舞蹈教学时,也应该丰富舞蹈教学的方法,使舞蹈教学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在引入文化传承教育任务的背景下,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方法也有很多,需要教师进行积极探索。这也要求各个教师能够积极突破示范模仿的单一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多元化教学方法。结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育模式来看,适合使用的方法主要有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小组分工合作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在引入文化传承任务以后,教师也可以邀请一些传统舞蹈文化的传承艺人参与教学活动,推动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使舞蹈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比如,在进行中国舞舞蹈身段教学中,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师就可以综合使用多媒体教学法和邀请民间艺人两种方式,增强舞蹈教学成效。在教学刚开始时,主要通过多媒体工具展示中国舞舞蹈的片段,让学生通过舞蹈视频感知中国舞舞蹈身段的艺术魅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结合视频配合一定的讲解,提高学生对中国舞舞蹈身段的认知水平。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邀请一些中国舞方面的民间艺人,让他们面向学生进行中国舞身段的现场教学,并跟学生交谈一些自己参与中国舞舞蹈表演的趣事。民间艺人相较于教师来说,在中国舞舞蹈方面更加专业,他们对中国舞舞蹈身段的讲解也能够直指舞蹈艺术本质,趣味性经历也会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这样的舞蹈教学就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同时也丰富了舞蹈课堂教学元素,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效。

(四)培养舞蹈创编能力,有效融入传统文化

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教师应该进行舞蹈创编能力的专项培养。在当前学前教育行业中,教师的舞蹈创编能力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素养,同时也是评判优秀幼儿教师的关键标准之一。因此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一定要加强舞蹈创编能力的专项培养,使各个学生都具有较为突出的舞蹈创编能力。这也要求教师在开设舞蹈课程时,能够全面贯彻开放性教学思维,引导学生在课堂环境中积极探索舞蹈元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考虑使用小组分工合作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之间进行密切交流与互动,共同探索舞蹈创编方式,不断锤炼学生的综合舞蹈素养。

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环境中开展以《红楼梦》为主题的舞蹈创编活动。《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巅峰之作,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依托于《红楼梦》开展舞蹈创编活动,可以有效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舞蹈教育的交融统一。在具体开展创编活动时,教师也可以先面向学生播放一些文娱市场环境中已经存在的《红楼梦》舞蹈创编作品,如江苏大剧院的《红楼梦》。由于基于传统文化的舞蹈创编活动比较复杂,教师可以考虑在班上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舞蹈创编,使学生在舞蹈创编活动中提升自身舞蹈能力。

(五)开展文娱实践活动,锤炼学生舞蹈能力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积极开展一些文娱活动,使学生可以在实践环境中不断锤炼自身的舞蹈能力。这要求教师充分重视实践教学,同时预留一定的时间安排学生参与文娱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组织开展一些文娱实践活动,并适当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在传统节日期间开展一些文娱活动,使学生在文娱活动中展现自身的舞蹈能力,累积舞蹈表演经验,提升自身的综合舞蹈素养。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学生也可以参与一些民族舞蹈竞赛活动,进一步强化他们的舞蹈能力。

比如,教师在课堂环境中就可以开展“幼儿传统舞蹈文化”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自由设计的教学环节与内容,将自身所学习到舞蹈教学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此时教师可以选择一名学生展示幼儿传统舞蹈文化的教学内容,再挑选几名学生作为幼儿,共同进行实践教学演示。在这个过程中,扮演教师的学生应该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层次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而扮演幼儿的学生也要模仿幼儿的学习状态,但不能故意捣乱。通过这些舞蹈实践教学活动,就可以较好提高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再比如,在传统节日期间,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在班级内开展一些关于传统节日的文娱活动。在这些文娱活动中,主要以舞蹈为主,但同时也可以穿插一些歌曲、小品等节目,强化这类活动的娱乐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这些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六)转变教学评价方式,巩固学科教学知识

基于文化传承的背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也应该积极转变舞蹈教学的评价方式。这也要求教师可以突破单一的结果性评价模式,而应该积极引入过程性评价,使舞蹈教学评价活动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即教师在考查学生舞蹈能力时,不仅仅要通过专项考试考核学生的舞蹈能力,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平时的舞蹈学习与训练情况,实现定量评价指标与定性评价指标的结合统一。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突破教师评价的单一方式,积极开展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学生对教师评价、学生对课堂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这样,舞蹈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形成多元化教学评价模式,展现各个学生在舞蹈教学中的具体收获,并给后续进行舞蹈教学调整提供较好的指引。

比如,教师在民族舞蹈基本训练教学结束以后,可以引入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这也要求教师可以在舞蹈课堂教学过程中观察各个学生的具体表现,并记录他们在舞蹈训练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过程性评价活动。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开展民族舞蹈表演考核活动,通过动作标准度、流畅度等各个指标,进行结果性评价活动。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形成针对班上学生的完整评价体系,实现每一个学生的舞蹈考核。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在班级环境中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评价,并对比自我评价结果,明确自身在民族舞蹈方面的欠缺与不足,在后续舞蹈学习与训练中也可以进行专项提升。

四、结语

综合来看,在文化传承背景下推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改革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未来培育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关键方向之一。作为高职院校来说,应该积极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积极融入文化传承的教育目标,全面融入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学科教学的课程内容。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还要灵活使用舞蹈教学方法,结合传统文化元素增强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和舞蹈实践能力。通过这些方式,就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同时也可以不断锤炼学生的舞蹈综合素养,推动学前教育专业的高质量发展,给我国学前教育行业领域持续提供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舞蹈院校传统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舞蹈课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少年力斗传统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