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审签:李清 审核:梁艳 分析员:阴鸿达
9月全国部分地区气温开始下降,昼夜温差增加,同时受极端天气影响,南方部分地区仍然需防范高温引起的病害,这一时期养殖水体的载鱼量、投饵量达到全年的高峰,容易诱发多种水生动物疾病。根据近年同期全国水产养殖疾病测报数据和今年天气情况,我们对9月易发疾病进行了预测,提出防病措施建议,供参考。
9月水产养殖应该重点关注草鱼出血病、鲤浮肿病、病毒性神经坏死病、鲫造血器官坏死病、刺激隐核虫病、白斑综合征、十足目虹彩病毒病、急性肝胰腺坏死病、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及虾肝肠胞虫病等疾病。
(一)鱼类疾病
1.草鱼出血病:病原为草鱼呼肠孤病毒,主要危害草鱼及青鱼,发病水温为20℃~30℃。病鱼鳃盖或鳍条基部出血,肌肉点状出血、肝脾充血。江苏、福建、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和宁夏等省区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2.鲤浮肿病:病原为鲤浮肿病毒,主要危害鲤和锦鲤,发病水温为17℃~30℃,尤其在20℃~28℃易暴发。病鱼上浮、聚堆游边,眼球凹陷,鱼种阶段有时出现全身浮肿。该病发病急,死亡率高。贵州等省份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3.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病原为神经坏死病毒,主要危害石斑鱼、鲈、牙鲆和大菱鲆等海水鱼类,发病水温为30℃~32℃。病鱼厌食,间歇性乱窜打转、离群或侧躺于池底,鱼体畸形,体色发黑,头部出血,眼球浑浊外凸,腹部膨大。广东等省份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4.鲫造血器官坏死病:病原为鲤疱疹病毒Ⅱ型,主要危害鲫、金鱼及鲫杂交变种,发病水温为22℃~28℃。病鱼体色发黑,体表广泛性充血或出血,尤其以鳃盖、下颌、前胸和腹部最为严重,鳃丝肿胀,解剖后可见淡黄色或者红色腹水,肝、脾、肾等器官肿大、充血,鳔壁出现点状或斑块状充血。江苏和浙江等省份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5.刺激隐核虫病:病原为刺激隐核虫,俗称“白点病”或“海水小瓜虫病”,主要危害大黄鱼、卵形鲳鲹和石斑鱼等海水鱼类,发病水温为22℃~26℃。水体有机物含量高、水流缓慢、养殖密度过大情况下可诱发该病暴发。病鱼体表和鳃出现大量黏液和小白点,镜检小白点可见有圆形或卵圆形、体色不透明、缓慢旋转运动的虫体。浙江等省份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二)甲壳类疾病
1.白斑综合征:病原为白斑综合征病毒,主要危害对虾和克氏原螯虾,发病水温为18℃~30℃。病虾停止摄食,临死时在池塘边水面游动。该病发病急,死亡率高。江苏、浙江等省份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2.十足目虹彩病毒病:病原为十足目虹彩病毒1,主要危害对虾、罗氏沼虾、日本沼虾、克氏原螯虾,发病水温为16℃~32℃,虾体长4cm~7cm时最易被感染。病虾肝胰腺萎缩,肌肉发白,鳃和足发黑。河北、江苏和浙江等省份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3.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病原为副溶血弧菌,主要危害对虾,发病急,死亡率高。江苏、浙江、山东和广东等省份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4.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病原为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毒,主要危害对虾。患病虾生长缓慢,表皮畸形。广东等省份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5.虾肝肠胞虫病:病原为虾肝肠胞虫,主要危害对虾,发病水温为24℃~31℃。病虾群体中体长差异大、个体瘦小、肝胰腺颜色深。广东等省份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1.加强水质管理。注意监测水质变化,发现异常时可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杀灭病原菌并采取相应的水质调控措施,使池塘水质保持肥活嫩爽。
2.控制水深、水温。池塘中经常加注新水,适时进行增氧,防止因水质恶化而导致病害发生。
3.加强养殖生产管理。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并注意做好因突发性天气引起水环境变化的应急防范工作,同时做好减少水生动物应激反应的准备工作。
4.加强疾病监测,做到早发现、快处置、防扩散、控危害。
5.及时报告疫情。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现养殖品种出现大规模发病和大量死亡等异常现象,要及时向当地水产技术推广(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病情的扩散。
审签:刘俊杰
审核:何东波 分析员:周 文
据气象部门预测,9月湖南省气温仍偏高,大部分地区降雨量偏少,月平均气温30℃~35℃。这个时期的养殖管理需防范高温引起的病害,要注意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变化,防止浮头甚至泛池或氨氮、亚硝酸盐中毒。依据湖南省历年发病特点及气候条件,9月疾病预测如下。
1.草鱼:9月还处高温期,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处于流行高峰期,草鱼出血病往年同期发病率相对较高,此时期还易发生中华鳋、锚头鳋、指环虫等疾病,湖南省各主养区均有可能发生。
2.鲢、鳙:是细菌性败血症的流行高峰期,另易发中华鳋、锚头鳋、指环虫等疾病,湖南省各主养区均有可能发生。
3.鲤、鲫:易发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肠炎病、车轮虫病、孢子虫病和指环虫病等,湖南省各主养区均有可能发生。
1.调节好水质。加深池水水位,将池水提高到最高水位,及时补注新水。一般情况下,每隔7d~10d补注一次新水,每次10cm~15cm。调节池水的酸碱度,使pH值保持在7.5~8.5。可以每隔10d~20d施一次生石灰,每亩水面用量15kg~20kg,化成石灰乳后全池泼洒,以改良水质,沉淀水中的有机物,降低池水中有机物的耗氧量,促进浮游植物生长。
2.加强投饵管理。池塘养鱼投饵要坚持“四定”原则,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投饵量要根据天气、水质和鱼吃食等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情况下,天气晴朗时可适当多投饲料,阴天要适当少投;天气闷热应停止投饵,水色浅淡要适当增加投饵量。鱼类争食激烈可正常投饵,上浮鱼群减少,争食不激烈时,要减少投饵量,并查找原因及时治疗。鱼病治疗期间要适当控制投饵量。
3.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可采用敏感度高的抗菌药物进行拌饵内服,常配合大蒜素、中草药(如复方三黄散、大黄末)和维生素同时内服,同时用生石灰对水体消毒,效果更好。
4.寄生虫病:治疗指环虫病可用0.1mL/m~0.5mL/m的10%甲苯咪唑溶液,稀释2000倍后全池泼洒;用精制敌百虫全池泼洒,使浓度达0.2mg/L~0.3mg/L,对指环虫、鱼鲺、中华鳋及锚头鳋的幼虫有杀灭作用;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使池水达1.2mg/L~1.5mg/L,每月或每两个月进行1次,预防车轮虫病、中华鳋和锚头鳋病等。
审签:王 波
审核:张利平 分析员:马龙强
9月重庆市气温渐渐回落,但仍是鱼类的快速生长期,鱼类代谢物及残饵的数量增多,水质易恶化并滋生病原体,各类病害频繁出现。各养殖单位应保持合理科学投喂、不断加强水质管理和日常管理,并做好记录。根据重庆市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监测情况,重庆市9月需重点关注以下疾病并作好防控准备。
1.草鱼出血病:主要危害对象为规格2.5cm~15cm的草鱼或者150g/尾~350g/尾的1龄草鱼种。重庆市草鱼养殖场需重点防控。
2.细菌性烂鳃病、细菌性肠炎病、赤皮病:主要危害对象为草鱼、鲫鱼、青鱼、罗非鱼、团头鲂和黄鳝等的鱼种至成鱼。重庆市草鱼、鲫鱼、青鱼、团头鲂养殖场需重点防控。
3.纤维黏细菌腐皮病:主要危害对象为斑点叉尾鮰、大口鲇、胡子鲇、黄鳝等无磷鱼种的成鱼和亲鱼。重庆市相关种类养殖场需重点防控。
4.体表溃疡病:主要危害对象为加州鲈、罗非鱼、乌鳢、泥鳅等的鱼种至成鱼,高密度养殖鲤鱼和鲫鱼鱼种也有发生,可能会大批死亡。重庆市相关种类养殖场需重点防控。
5.打印病:又名腐皮病,主要危害对象为鲢鱼、鳙鱼、团头鲂、大口黑鲈(加州鲈)、斑点叉尾鮰、大口鲇等成鱼和亲鱼。重庆市相关种类养殖场需重点防控。
6.竖鳞病:主要危害对象为鲤鱼、鲫鱼的成鱼和亲鱼,乌鳢、月鳢、草鱼、青鱼、鳙鱼成鱼和亲鱼也偶有发生。重庆市相关种类养殖场需重点防控。
7.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症:危害对象为各种规格的斑点叉尾鮰,其中以鱼种最为常见。重庆市斑点叉尾鮰养殖场需重点防控。
8.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主要危害对象为鲫鱼、鲢鱼、鳙鱼、黄鳝、鳜鱼、加州鲈、团头鲂、白鲫、鲮鱼等。重庆市相关种类养殖场需重点防控。
9.车轮虫病、指环虫病、斜管虫病:主要危害对象为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鲤鱼的鱼苗和鱼种。重庆市相关种类养殖场需重点防控。
10.中华鳋病、锚头鳋病、绦虫病:主要危害对象为二龄以上草鱼、鲢鱼和鳙鱼。重庆市相关种类养殖场需重点防控。
1.草鱼出血病:养殖期内,每半个月全池泼洒0.3mg/L三氯异氰脲酸。治疗时,先用消毒剂全池遍洒后,每千克鱼体重拌饲投喂0.5kg~1.0kg大黄粉,1d1次,连用3d~5d。
2.细菌性烂鳃病、细菌性肠炎病、赤皮病:使用国标消毒剂全池泼洒,病情严重者连用2d。同时用10%恩诺沙星粉100g+板蓝根大黄散250g拌饲料40kg,连续投喂6d。
3.纤维黏细菌腐皮病:每立方水体用大黄粉2.5g~3.7g,每千克大黄粉用20kg 0.3%氨水(含氨量为25%)在常温下浸泡12h~24h,药液和药渣兑水后全池遍洒。
4.体表溃疡病:治疗时,第一天每立方水体20g生石灰消毒,第二天开始连续3d每立方水体0.35g二溴海因消毒。用国标抗生素拌饲投喂,连用6d。
5.打印病:每100千克鱼用鲜地锦草、鱼腥草各400g,加雄黄60g,捣烂拌饲投喂,连喂3d~5d。
6.竖鳞病:发病鱼塘,投喂药饵进行治疗。投饵量是正常投喂量的70%~80%,投饵机集中投喂,力争池塘养殖鱼类均能摄食到药饵。发病后,每千克鱼每天用磺胺二甲嘧啶100mg~200mg,连用3d~5d。
7.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症:严格掌握饵料的新鲜度,现做现投现喂,不喂隔夜和变质的饵料。每半个月投喂国标抗生素,用量为100kg饲料添加275g~500g,投喂抗生素应注意休药期。
8.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建议采用中西疗法及外消内服综合治疗。全池泼洒消毒剂,内服磺胺药(水产用);中药治疗细菌性败血症鱼病以内服为主,大黄、侧柏叶、五倍子、大蒜等可用于杀菌、清热解毒,治疗鱼体的全身感染。
9.车轮虫病、指环虫病、斜管虫病:在发病季节,每立方水体可用苦楝树叶30g煮水全池泼洒预防,每15d用药一次。发病后,每亩水面1m水深用苦参碱溶液280g~300g,稀释后全池均匀泼洒,隔天再用一次。鱼种或亲鱼如发现有病原体,选用适宜的国标杀虫剂浸洗鱼体。
1 0.中华鳋病、锚头鳋病、绦虫病:每立方水体用精致敌百虫0.5g~1g全池遍洒,隔天1次,连用2次。或4.5%的氯氰菊酯溶液0.2mg/L~0.3mg/L全池泼洒。
11.科学用药。发生鱼病应及时诊断治疗。可咨询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业技术人员或通过“全国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服务网”进行咨询,做到对症下药,科学防治。“远诊网”网址:http://www.adds.org.cn/;“远诊网”手机app:中国水产。
审签:孙绍永
审核:刘晓丽 分析员:李全振
9月,河北省各地昼夜温差较大,养殖水体的载鱼量、投饵量、残饵及代谢物达到全年高峰,温差大使水体上下对流加大,池塘水质易恶化并诱发多种疾病。根据近几年同期河北省水产养殖病情测报监测数据,9月需重点关注以下水生动物疾病。
1.鲤浮肿病:病原为鲤浮肿病毒,主要危害鲤和锦鲤等,发病水温为17℃~30℃,尤其在20℃~28℃易发病,水平传播是其主要传播途径,发病急,死亡率高,换水、用药不当或水质、天气突变,可诱发该病暴发。患病鱼行动迟缓,呈昏睡状,眼球凹陷,烂鳃。河北省内陆鲤鱼和锦鲤主养区应重点关注并做好预防。
2.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由嗜水气单胞菌等细菌感染引起,水温在9℃~36℃均流行,发病主要原因是水质不佳,致使病原菌、寄生虫大量滋生。特别是高温季节,池水氨氮、亚硝酸盐含量较高,可诱发该病。突然大量换水或暴雨造成大量外源水进入也可诱发疾病。主要危害草鱼、鲤、鲫、鲢、鳙等多种淡水养殖鱼类。特点是发病鱼种类多,流行范围广,尤其多呈急性流行,发病后死亡率高。河北省内陆淡水鱼主养区需重点关注并做好预防。
3.细菌性肠炎病:病原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等,淡水鱼主要危害草鱼、鲤、鲫等,常与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等并发,水温在18℃以上时易发病并流行,25℃~30℃是流行高峰期;海水鱼主要危害牙鲆、大菱鲆、半滑舌鳎等。河北省内陆淡水鱼主养区和沿海海水鱼工厂化主养区需重点关注并做好预防。
4.白斑综合征:病原为白斑综合征病毒,主要发生对象为对虾等,水温在18℃~30℃时易暴发。病虾停止摄食,临死时在池塘边的水面游动,该病发病急,死亡率高。各对虾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5.十足目虹彩病毒病:病原为十足目虹彩病毒,主要危害对虾等,发病水温为16℃~32℃,对虾体长4cm~7cm时最易被感染。病虾肝胰腺萎缩,肌肉发白,鳃和足发黑。各对虾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另外,还需注意淡水鱼类烂鳃病、车轮虫病,海水鱼类腹水病、刺激隐核虫病,对虾弧菌病,鳖红底板病、溃烂病等。
(一)预防措施
1.控制养殖密度,使水体负荷适度;建议对虾养殖混养适量规格合适的鱼类,摄食病虾;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抗应激措施;加强巡塘,预防浮头,适时开机增氧。
2.定期用氯制剂或碘制剂等对池水消毒,定期换水或加注新水,避免大换水,保持优良水质。
3.提高饲料质量,可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多维、免疫增强剂等提高鱼体抗病力。根据天气、水质和鱼体活动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投喂量,不过量投喂。
(二)治疗措施
1.鲤浮肿病:应对发病池塘及相邻池塘进行隔离饲养,养殖器具等需消毒并专用,死鱼无害化处理,发病鱼池的水禁止排放,限制发病养殖场病鱼的移动和运输;对正在发病的池塘,应停止换水,开机增氧,保持充足溶氧,减少应激刺激,停止投喂饵料;发病初期停止用药,可在发病4d~5d后全池泼洒抗病毒中药(三黄粉等)1次~2次。
2.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和鱼类细菌性肠炎病:可用国标渔药抗生素拌饵投喂,同时对水体消毒。
3.对虾类白斑综合征和十足目虹彩病毒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措施,可通过改善养殖密度、在饲料中添加Vc或复合维生素等增强虾类体质控制病情发展。
4.相关水生动物疾病防控方法请参考“www.adds.org.cn(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服务网)”。
审签:鲁祥兴
审核:王 静 分析员:熊 燕
9月气温逐渐转凉,水生动物和微生物生长和摄食依然处于旺盛期,残余饵料和排泄物增多,鱼类易发生各种病害,要做好疾病预防工作。
1.草鱼、鲤鱼、鲫鱼:易发生烂鳃病、锚头鳋病、赤皮病、细菌性肠炎等。
2.鲢、鳙:易发生烂鳃病、锚头鳋病、打印病等。
(一)预防措施
1.提高饲养管理水平,保持良好环境,投喂的饲料要新鲜,营养全面、质量可靠,不要投喂腐烂变质、发霉的饲料,不过量投喂。
2.加强饲养管理,增强鱼体抵抗力。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操作要细致,避免鱼体受伤。做好苗种以及水体消毒,鱼苗入池前,可用3%~5%食盐水浸洗消毒15min~20min。定期换水,全池消毒,保持水质干净。
3.对购进的苗种进行严格检疫,不要购买患病苗种,防止苗种带入病原微生物,从源头把控。
4.一旦出现发病情况,必须规范用药,要选用国标渔药,并按照说明书要求科学合理的用药。平时要做好水质监测。
(二)治疗措施
1.锚头鳋病:用浓度为0.6mg/L的精致敌百虫药液全池泼洒,每周1次,连用3次;每亩池塘水深1m用樟树叶15kg,捣烂后全池泼洒。
2.打印病:合理投放养殖密度,保持池水清洁;用浓度为1%高锰酸钾溶液涂擦患处。
3.烂鳃病:定期调节水质,每100千克饵料加入500g食盐和500g大蒜头,拌料投喂。
4.细菌性肠炎:发病季节投喂中草药饵料,每100千克鱼用大蒜头500g,粉碎后加盐200g拌饵料投喂,3d为1个疗程,每月1个~2个疗程。治疗时要采取外用与内服相结合的办法。外用浓度为1mg/L~4mg/L五倍子煎水,全池遍洒;内服每10千克鱼用大蒜50g,每天1次,连续投喂3d。
5.赤皮病:发病季节要泼洒生石灰,每亩池塘水深1m用量15kg~20kg,每月1次~2次;用浓度为1mg/L~4mg/L五倍子煎水,全池遍洒。
审签:张人铭
审核:陈 朋 分析员:韩军军
9月新疆气温开始下降,昼夜温差加大。养殖进入后期,池塘载鱼量大,各养殖场要加强日常管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水质调控和鱼病防控工作。
1.细菌性肠炎:水温2 0 ℃以上发生流行,流行高峰为水温25℃~30℃。主要危害草鱼、鲤、鲫、罗非鱼等。常与细菌性烂鳃、赤皮病等并发。
2.细菌性败血症:危害对象主要有草鱼、鲫鱼、鲢鱼、鳙鱼等,该病水温在9℃~36℃均有流行,流行时间为3月~11月,高峰期5月~9月。
3.白斑综合征:水温18℃~30℃时易暴发该病,主要危害对象为南美白对虾等。
(一)预防措施
1.定期调节水质或加注新水,定期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
2.科学投喂,定期投喂保肝护胆、提高免疫力的药物,保持鱼体健康。根据气温变化及时调整投饵时间和投喂量。
3.加强日常管理,早晚巡塘,密切关注水体溶解氧、氨氮等指标的变化,防止发生缺氧、泛塘。
4.在养殖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现养殖品种大规模发病和大量死亡现象,要及时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病情扩散。
(二)治疗措施
1.细菌性肠炎:可用恩诺沙星(水产用)治疗,拌饵投喂,每天2次,连用3d~5d。
2.细菌性败血症:外用含氯石灰全池泼洒,内服氟苯尼考粉(水产用),拌饵投喂,每天1次,连用3d~5d。
3.白斑综合征: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主要以预防为主。投喂优质饲料,增强虾的体质和抗病力;保持水质良好,控制养殖密度,改善虾的栖息环境。预防可用聚维酮碘溶液全池泼洒,每半月一次。如发现有虾发病,应及时将病虾隔离,控制病情进一步扩散。
审签:李斌
审核:郭财增 曹根宝
分析员:杨玉芹 王 灏
通过对鱼病预测预报点、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五大行动”示范骨干基地等重点病害监测基地发病情况统计分析,8月病害以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类疾病为主。细菌性疾病主要以肠炎、烂鳃病为主。寄生虫类疾病以锚头鳋、指环虫、小瓜虫和车轮虫病等疾病为主,非病原性疾病以缺氧症和肝胆综合症为主。
9月处于“白露”“秋分”节气,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增大。经过夏季的强化培育,鱼池内载鱼量较大,大量残饵和鱼类排泄物沉积在塘底,导致池塘水质不佳,易诱发鱼类多种疾病。结合往年同月发病规律,9月病害预测预报如下。
1.鲤鱼:易发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肝胆综合症、锚头鳋、指环虫和小瓜虫病,重点关注集约化养殖场、高密度温棚以及流水槽、玻璃缸设施等养殖基地。
2.草鱼:易发生烂鳃病、肠炎病、藻类中毒症、肝胆综合症等,重点关注区域为各养殖场以及各种高密度设施养殖。
3.斑点叉尾鮰:注意防范细菌性出血病、裂头病和肝胆综合症的发生,重点关注区域为兴庆区、贺兰县、永宁县、平罗县等地养殖场、温棚车间等。
4.鲈鱼:主要防范虹彩病毒病、诺卡氏菌病和肝胆综合症等,关注区域为青铜峡市、贺兰县等鲈鱼养殖场点,重点关注温室、设施车间等集约化养殖模式。
5.河蟹:主要防范颤抖病等,重点关注区域为兴庆区、贺兰县、平罗县等河蟹主养池塘、稻蟹综合种养基地。
(一)预防措施
1.注重调节水质。虽然养殖鱼类生长进入中末期,但水体载鱼量仍在增加,要实时关注水质变化,定期监测养殖水体pH、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发现异常及时换水。每天适时开启增氧机保证养殖水体溶解氧充足,避免养殖鱼类因缺氧发生浮头、泛塘等事故。
2.科学投喂。坚持“四定”原则,科学投喂优质新鲜、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定期投喂复合维生素或黄芪多糖等,增强鱼类免疫力。
3.加强日常监管。关注天气变化,早晚巡塘观察水质和鱼类活动情况,做好生产工具消毒,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情况恶化,避免经济损失。
(二)治疗方法
1.细菌性疾病:使用聚维酮碘全池泼洒。饲料中添加恩诺沙星等药物拌饵投喂,保持良好水环境。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禁止出售休药期内商品鱼。
2.寄生虫类疾病:坚持先杀虫后杀菌的原则,使用国标杀虫药物全池泼洒,间隔1d~2d后,使用含氯或含碘制剂全池泼洒,防治继发性细菌性疾病发生。
3.病毒性疾病:目前没有有效药物治疗,只能以预防为主,可注射疫苗提高鱼体免疫力。发现症状及时诊断,精准用药,减少损失。
4.非病原类疾病:秋季易发生小三毛金藻中毒症,可使用硫酸铵等肥料,控制养殖水体总氮含量稳定在0.5mg/L~1.5mg/L,增殖有益藻类抑制小三毛金藻繁殖,达到预防、治疗小三毛金藻中毒的目的。
审签:冯守明
审核:马文婷 分析员:林春友
进入9月,池塘水体氧分压升高,水环境得到逐步改善,病害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危害走弱,但仍应关注以下疫病造成的危害。
1.池塘养殖鱼类:富营养化程度较高的池塘易发生淡水鱼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同时应防范大宗淡水鱼病毒病的潜在危害。重点关注淡水、半咸水鱼类养殖区。
2.海水工厂化养殖鱼类:易发生烂尾病、车轮虫病。重点关注海水工厂化鱼类养殖区。
3.南美白对虾:易发生白斑综合征、弧菌病、对虾肝胰腺坏死病。重点关注南美白对虾养殖区。
(一)养殖鱼类病毒病的防治措施
1.投喂免疫制剂,提高鱼体的免疫力、抗病力。
2.投喂优质的全价饲料。
3.改善养殖水环境,提高鱼体的抗应激能力。
4.发病后,对发病池水和使用过的渔具进行严格消毒,严禁发病池水外排;严禁发病池鱼用于其他养殖、繁殖;对发病池塘进行严格监测,连续3年监测未出现阳性,方可恢复此类品种的养殖生产。
(二)养殖鱼类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烂尾病防治措施
1.保持池塘养殖水体适宜的浮游植物密度,合理开启增氧机,防止因水体缺氧诱发鱼类烂鳃病。
2.重视富营养化池塘的定期消毒工作,减少因水体致病菌数量超标诱发的鱼类细菌病。
3.防治因饵料过量投喂诱发的肠炎病。
4.发病后,全池泼洒国标水环境消毒剂,内服国标抗菌渔药药饵。
(三)南美白对虾白斑综合征防治措施
1.投喂免疫增强剂,提高南美白对虾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2.维护养殖水环境的相对稳定,提高对虾抗应激能力。
3.投喂营养均衡的全价饲料。
4.对虾发病后,用网具将病虾、弱虾捕出,减少疫病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