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视阈下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产业的SWOT分析

2022-11-05 00:22胡礼贤余忠舜
武术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运动传统

胡礼贤 余忠舜

1.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江西 南昌 330004;2.江西中医药大学体育健康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4

传统运动养生扎根于中华千年文化,集养生与祛病于一体,通过配合呼吸的肢体运动,加以对意念的调摄,来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身心健康的目的,具有简单安全、投入低、效果显著等特点,不同人群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针对性练习。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形成具有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双重属性的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产业。

1 健康中国背景下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产业的形成

1.1 健康中国的内涵

“执政为民”“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基,“健康中国”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重要支撑。“健康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健康融入政策,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方位、全周期地保障人民健康,提高全国人民生活品质,促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健康中国的背景下,人民健康水平日益提高,开始追求全面健康,对健康的需求从身体逐渐上升到精神层面,这给传统运动养生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

1.2 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产业的形成

传统运动养生是我国几千年积累的智慧结晶,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的推进,其在当代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得到了世人的重新认识和重视。传统运动养生文化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顺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以发展社会主义为总目标、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具有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双重属性的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产业,如焦作太极拳、四川峨眉武术、武当山道家养生文化等所形成的具有各自特色的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产业。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产业可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产品和传统运动养生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活动的集合。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产业主要为人们提供养生文化产品、运动养生教学、养生旅游体验等,它是对全民健康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个完善,旨在不断满足人民群益增长的体育和文化健康需求,进而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心健康素质,同时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它是促进全民健身、全面推进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手段,最终目的是实现全民健康。

2 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产业的SWOT分析

2.1 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产业的优势所在

2.1.1 独特的文化底蕴 中国独特的地域环境孕育了独特的传统文化,传统运动养生文化正是根植于中华大地的沃土上才得以繁荣和发展,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是民族文化符号的象征。它以中国古代科学知识为指导,在遵循生命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集医家、儒家、道家、佛家等各派文化于一体,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运动养生方式,包含了“天人合一”“抱神以静、练气养形”“禅定修心”“形神合一、内外兼修”等养生文化思想,有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人们对民族文化有着与生俱来的归属感。

2.1.2 丰厚的文化资源

我国有着丰富的传统运动养生文化资源,如家喻户晓的太极拳、峨眉武术、华佗五禽戏、武当山道教养生、崆峒派武术等。其中部分传统运动养生文化已经或正在转化为经济效益,如武当山立足于道教养生文化,开设多家道院,推出武当养生功教学活动,由名师亲授运动养生功法,并开发专项养生旅游项目,打造养生旅游产品;太极拳盛名海外,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求学者日益剧增,太极拳馆林立并起,多处建有太极文化园、太极拳主题馆、太极文化旅游养生基地等。部分运动养生文化资源还有待开发,这都属于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资源优势。

2.2 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产业的劣势所在

2.2.1 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产业规模不完善

在政府和政策对健康中国建设的主导下,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产业初具规模,但尚处在起步阶段,存在产业结构单一、产业整体规模小、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我国的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产业当前主要以教学活动、养生旅游为主,其它相关项目的开发还相对欠缺,一系列衍生产品的市场多处于空白状态。目前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产业的融资渠道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资的比例较低,且受西方竞技体育的影响,国家与地方的政策、资金、人力等资源向竞技体育分流,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的充分挖掘。

2.2.2 复合型人才的缺乏

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具备扎实的运动养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能够熟练运用经济管理学、产业运作知识传播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且富有组织能力与创新理念的复合型人才。但我国人才培养的现状是“专业有余,综合不足”,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无形中导致了培养出的学生在综合素质上的欠缺,专业性强但灵活性差。随着产业的逐步发展和转型升级,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复合型专业人才短缺的情况会愈发凸显,成为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产业发展的障碍。

2.3 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产业面临的机会

2.3.1 巨大的市场需求

随着亚健康人群的增多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罹患慢性病的人逐渐增多,人们对健康养生服务的需求增大,并逐渐由身体方面上升到精神层面。传统运动养生扎根于中华千年文化,集养生与祛病于一体,具有简单安全、投入低、效果显著等特点,不同人群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条件和场景,采取自己适宜的、舒适的运动养生方法针对性练习。有着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产业不仅可以针对不同的年龄、身体状况,定制相应的运动方案,提供相应运动养生教学指导服务,还可以提供相应的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和文化需求。

2.3.2 国家政策的扶持

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把健康融入政策,重视体育强国、文化强国战略,不断健全健康养生服务和文化服务体系,全方位、全周期地保障人民身心健康,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传统运动养生由于自身具有科学合理性,因此,几千年来得以延续和发展并与时俱进,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传统运动养生经过专家的挖掘和整理,在人民群众中广泛的宣传和推广,形成文化产业并逐步走上正轨,更好地为建设健康中国和建设现代化国家服务。

2.4 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产业面临的威胁

2.4.1 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

由于地域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造就了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本质差异,我国传统运动养生文化强调修身养性,而西方体育文化追求的是竞技、个性的体现。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进西方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展,在一定程度忽略了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保护与开发,改革开放以后,竞技体育尤其奥运项目成为了我国主流体育文化,我国大量开展西方体育项目的运动赛事。西方体育文化的霸权与垄断,不仅从形式上,更是从理念上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带来了严峻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产业的发展。

2.4.2 对传统运动养生的认知差异

随着健康中国的推进,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对健康意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受教育程度、环境差异和年龄段不同,导致人们对传统运动养生的认知度不均衡,甚至存在一定的误解。如年轻人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传媒可以快速获得相关知识,而老年人大多通过相关的场所、书籍、电视进行了解,对运动养生的认知有一定片面性。此外,20世纪80-90年代,媒体对武术、健身气功虚假夸大的报道,误导大众把精力放在无意义的“特异功能”上,导致受众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严重影响了人们对传统运动养生的正确认识,这对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产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3 健康中国背景下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

3.1 利用政策红利,转变融资方案

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政策,并大力推动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这给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产业带来了难得的契机。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产业应充分利用政策的红利,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形成为百姓服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产业。同时,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仅依靠政府的资金补助,应紧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寻求社团组织的公益性资助或企业投资,提升民营企业投资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产业的积极性,改变融资方案,促使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产业健康的发展。

3.2 改变培养模式,打造复合型人才

人才是发展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注重高素质、现代化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时代需求,这就需要对传统的教学培养进行改革与创新。不仅要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还要注重实践、注重对学生品质个性与道德修养的培养及提升,并顺应大健康时代的发展趋势,使教学模式逐渐多元化、丰富化,从根本上培养出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与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进而打造一个服务质量高、服务模式优的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产业,真正把它做好做大,为完善我国健康服务体系做出贡献。

3.3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文化认同

要加大健康中国背景下传统运动养生文化的宣传力度,提高人民对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民众的文化保护意识,进而推进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产业的发展。应站在大国文化自觉与自信的高度上,充分利用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进行宣传,积极开展公益知识宣讲和教学等相关活动,传播传统运动养生文化知识和理念,此外还应将传统运动养生纳入大、中、小学体育课程,并根据区域民族传统运动养生文化特色开发相应资源,进而推动传统运动养生在学校教育中的广泛、深入、持续地开展,加强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认同感的同时,也能为健康中国的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3.4 打造特色品牌,迎合百姓需求

以市场发展和人民的需求为导向,主动探索适合不同地域、不同产业的发展模式,充分挖掘传统运动养生文化资源,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品牌,才是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产业发展的长久之计。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真理的指导下,做到更新观念,积极采用科学技术成果,提高传统运动养生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利用网络媒介打造线上平台,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优化产业运作模式。在挖掘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开发实物产品、文学艺术形式产品、服务类产品,引入全新的商业化理念,带动传统运动养生文化向实物市场、服务市场甚至金融市场发展,打造独具特色的运动养生文化品牌。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运动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不正经运动范
疯狂的运动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