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君
摘要:做好船舶火灾的处置与应急救援,能够引导受困船员有序转移疏散,避免造成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保障船舶主体结构不受影响。基于此,以客运船舶为例,简要分析了客运船舶火灾特点,同时,对船舶火灾事故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船舶火灾处置对策。
关键词:船舶火灾;火灾特点;安全处置;船舶结构;重点区域
随着区域经济贸易合作不断深化,船舶在区域贸易活动中的作用和价值更加明显,我国的航运业整体发展水平持续走高。但不可忽视的是,近几年,我国船舶火灾事故发生率显著增高,船舶火灾事故频发给我国航运业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客运船舶属于一类应用比较广的交通工具,具有空间狭小、易燃易爆物质多、机械设备集中等突出特征,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火势会快速蔓延到船体各个区域,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无论是人员疏散逃生还是火灾处置都存在较大难度和风险。为此,业内人士开展了对客运船舶火灾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1 船舶火灾特点
1.1 火势蔓延速度快
船舶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速度非常快,往往会在短时间内从起火点附近迅速蔓延至其他位置,这对于火灾处置来说极为不利。绝大多数的船舶内部结构都比较复杂,越是排水量大的船舶内部结构越是复杂,每个独立房间的空间非常小,这使得烟气很难顺利排出,而且,随着火势的持续发展,烟气温度会越来越高,会在短时间内引燃周围其他的易燃物和可燃物。此外,船舶内部舱室和管道数量众多,每个舱室还有独立的窗户和通风孔,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由于烟囱效应导致火势快速蔓延,不仅增加了船舶过火面积,还使得火灾破坏性变得更强,造成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1.2 火灾危险系数高
船舶内部空间比较狭窄,很多易燃物、可燃物都大量集中存放,一旦某一处突发火灾,便会导致整个船舱迅速失火,这是客运船舶发生火灾事故概率较高的重要因素之一。船舶通常会存放大量燃油,例如,柴油、汽油等,一些远洋客运船舶甚至会装载大量易燃易爆物品,除此之外,天然气、液化气也是船舶中比较常见的易燃易爆物,一旦这类物质发生火灾,火势会快速蔓延,给受困船员以及消防救援人员带来巨大安全威胁。另外,当船舶发生火灾时,会在船舶的密闭空间内形成高温浓烟,尤其在船舱通道以及甲板等区域会产生大量烟雾,受困船员以及消防救援人员容易受到高温灼伤、浓烟吸入、缺氧中毒等安全威胁。
1.3 火灾处置难度大
船舶火灾的消防救援与安全处置难度非常高,尤其是在航行中的船舶发生火灾时,消防处置难度会更大。很多基层消防队伍现有的消防救援装置设备很难满足航行船舶火灾的安全处置,水上船舶火灾救援难度较高,扑救时间相较于地面救援行动耗时更长。而且,在水面上对航行的船舶进行火灾扑救还需要充分考虑到风向、水流等多方因素的影响,这样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船舶火灾处置难度。
此外,客运船舶内部空间环境比较复杂,消防救援人员对船舶内部空间不够熟悉,不仅很难及时确定起火点,而且很容易在复杂的船舱以及通道内部出现迷路等危险情况。船舶不仅内部空间比较狭窄、封闭,甲板以及船舶四周宽度也有限,火灾处置过程中难以真正发挥出人员和装备优势,此外,如何选择最正确的扑救面以及登船位置,也是消防救援队伍在救援行动中面临的较大难题。随着火势的不断扩大,船舱内烟雾量和环境温度不断提升,能见度逐渐降低,甚至有可能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给消防救援人员的内攻行动带来较大难度。另外,如果船舶火势长时间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增加船舶翻覆风险,这也是船舶火灾处置中面临的较大难题[1]。
2 船舶火灾事故成因
2.1 电气设备引起的火灾
客运船舶内部电气设备数量庞大,几乎每个区域、每个船舱都有大量电气设备。如果电气设备长时间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或者在某个隐蔽位置出现了绝缘体失效情况,很容易出现电缆电线以及用电设备的局部放电和高温过热等问题,从而引起严重的火灾事故。
2.2 人为因素引起的火灾
在所有船舶火灾事故中,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火灾占比极高,其产生的火灾破坏程度也比较明显。比如,在船舱、甲板等区域违规作业生产便很容易引起火灾事故,甚至有可能会造成船舱内易燃易爆物发生爆燃。近几年,我国发生了多起由于违章作业而引起的船舶火灾事故,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也为船舶火灾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除此之外,船员与乘客在船舱、甲板等区域的违规吸烟、使用明火也是引起船舶火灾的主要因素。很多大型客运船舶上都有大量可燃物和易燃物,一旦遭遇明火便很容易发生火灾事故。
3 船舶火灾处置对策
3.1 做好船舶火灾侦察及线路制定
通常情况下,船舶发生火灾时大多处于航行或者靠岸停泊状态,为了提高船舶火灾处置能力,要在开展应急救援行动之前做好船舶火灾的外部侦察与内部侦察工作,这是保证船舶火灾安全、高效处置的关键要素。为此,应当组建精干的火場侦察小组,深入火灾现场对火情进行全面侦察。确保侦察结果准确,避免侦察人员出现不必要的伤亡,侦察小组的人数不应该低于3人,最少有2名经验丰富的消防侦察人员。
在对船舶进行火灾侦察时,需要确定船舶当前的位置属于远岸位置还是近岸位置。确认风向、水流方向等,避免消防救援人员进入水中救援意外落水船员时出现意外情况。尽快与船务公司以及船员建立沟通桥梁,准确了解船舶内部结构,避免消防救援人员出现迷路情况。详细询问逃生船员或者利用卫星电话与船员进行沟通,确认火灾的发生原因、起火位置、火势蔓延方向以及船舶其他位置是否有易燃易爆物质,是否存在爆炸的可能性,同时,确认火场内部是否有受困人员以及受困人员的数量和具体位置。通过详细的内部侦察与外部侦察,帮助消防救援人员更准确地制定科学合理的灭火救援处置对策,避免应急救援行动出现安全问题。
此外,通过全面的火场内部与外部侦察工作,需要确定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火场内部的路线、撤离火场危险区域的路线,受困人员的应急逃生路线,确保火灾处置方案的科学合理。为进一步提高船舶火灾处置质量,在开展外部侦察行动时,需要时刻观察船舶甲板以及船壁涂料的颜色变化,这样一方面能够更加准确的确认船舶起火位置,另一方面可以确认船舶火灾的火势发展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火灾处置对策。
在选择船舶火灾处置进攻路线时,需要根据船舶火情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消防应急救援力量强弱等多方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如果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发生火灾事故,则应当使用拖曳船将其拖至港口再进行灭火处置,也可以使用专业的消防救援舰艇搭载消防救援人员、消防救援装置设备,缩短火灾救援距离。在确定进攻路线前,必须要确保进攻路线的安全合理,消防救援人员应当选择最安全、最便捷的进攻路线。需要注意的是,在确认进攻路线的同时,应当做好应急撤退路线的选择,确保消防救援人员能够在船舶火势得不到有效控制时尽快安全撤离火场。而且,火灾处置以及扑救面应当位于上风方向,并且随着风向的改变及时调整处置位置和扑救面[2]。
3.2 合理使用船舶固定消防设备
船舶固定消防设备是在火灾事故发生初期实现对火灾有效控制和扑灭的重要消防设施设备。除了充分发挥出手提式灭火器、消防毯、消防斧等消防设施设备的火灾处置作用以外,还需要应用好固定式二氧化碳消防设备、固定式泡沫灭火消防设备、固定式压力水雾灭火消防设备的核心作用。首先,固定式泡沫消防设备具有灭火效率高、灭火能力突出等优势特征,确保明火能够快速与氧气之间形成隔绝层,从而实现快速灭火的处置目的。通常情况下,固定式泡沫消防设备被安置在船舶的甲板、船舱等关键部位。但需要注意的是,应当严格控制泡沫灭火喷射时间,严格计算船舶需要进行保护区域的最小面积,再考虑喷射多少体量的消防泡沫;其次,固定式二氧化碳消防设备也是船舶中比较常见的固定消防设备,特别适合客运船舶和常规类型的货运船舶。固定式二氧化碳消防设备能够有效阻断氧气,还能够降低起火位置的燃烧热量。在使用固定式二氧化碳火灾消防设备时,应当充分计算船舶需要保护的面积,这样能够精准计算出二氧化碳的含量。此外,二氧化碳的使用量必须严格控制,防止受困人员以及消防救援人员出现窒息情况[3]。
3.3 制定多项船舶火灾处置战术
3.3.1 船舶机舱火灾的处置
针对船舶机舱发生的火灾事故,在处置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船舶机舱的特性以及船舶机舱火灾事故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火灾处置方案。消防救援人员应当尽快完成受困人员的疏散与转移,关闭所有通风设施,避免在机舱内形成流动的气流导致火势快速蔓延。可以从机舱的入口处喷射二氧化碳或者消防泡沫,尽快降低机舱内的环境温度。另外,由于船舶机舱的上中部两个位置的火灾处置难度比较高,因此,为了避免火势的向上蔓延,应当尽快派出消防救援人员到达机舱底部开展灭火救援行动,主要采取“内攻近战”的灭火处置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消除明火,用最快的时间扑灭船舶机舱的中心起火点[4]。
3.3.2 船舶船楼火灾的处置
针对船舶船楼火灾事故,在开展灭火处置行动时,可以采取“由外而内、逐层推进”的处置方案。消防救援人员应当尽快疏散转移船楼上的受困人员,避免火势进一步蔓延到船楼的其他部位。消防救援人员可以先集中水枪对已经起火的船楼进行降温处理,并扑灭船楼外部的起火点,当船楼外部的明火被彻底消灭后,可以组织消防救援人员从事先制定好的进攻路线进入到船楼内部开展内攻处置行动。但需要注意的是,针对部分排水量较小的船舶,在对其船楼进行喷水灭火时,应当控制好水流量以及水流压力,避免造成船舶的翻覆。
3.3.3 船舶货仓火灾的处置
如果船舶的货仓发生火灾,应当尽快封闭货仓,并采用二氧化碳气体进行灭火,这样不仅能够保证灭火处置效率,还能够避免加剧货仓货物的损失。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采取封闭货仓的处置方式,需要确定货仓内没有受困人员[5]。
3.4 加强船舶火灾处置中的个人防护
为了避免消防救援人员在船舶火灾处置行动中出现伤亡情况,必须要做好消防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管理,全面加强船舶火灾处置的个人防护效果。第一,所有参与到船舶火灾处置行动中的消防救援人员都应当做好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比如,消防头盔、呼吸器、防护服,避免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火场中心出现窒息或者灼伤情况。第二,所有进入到火场内部参与火灾处置的消防救援人员必须严格遵从指挥员下达的指令,切勿出现个人英雄主义行为,时时刻刻听从指挥部的指挥命令。第三,消防救援人员在内攻过程中必须要以小组为单位,而且各个战斗小组还要保持比较密切的沟通交流以及协同作战。所有进入火场内部的消防救援人员还应当保证进出火场安全有序,避免在行动路线上出现冲突。如果在进入火场内部时遭遇高温和浓烟侵袭,则需要在消防水枪和泡沫的掩护下进行。第四,在“封舱窒息”灭火处置行动中,消防救援人员必须要确认舱内没有其他人员,而且在封舱处置行动中必须要做好舱体墙壁的降温处理,避免舱体发生爆炸。第五,在灭火處置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船舱内部积水量,更要严密观察船体的吃水深度以及船体的稳定性,避免船舶出现翻覆等严重安全事故。第六,在开启防火门或者船舱门时,必须缓慢打开,避免突然大幅度打开,否则极易引起轰燃事故[6]。
4 结语
消防救援队伍应针对客运船舶火灾的预防和处置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尤其要在现有船舶火灾消防应急救援处置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完善处置技术,持续提升消防救援队伍的船舶火灾处置能力。在救援行动中,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船舶火灾处置能力,保障消防救援人员的安全,必须要在火灾扑救行动开始之前做好全面的火灾侦察工作,制定最为科学合理的进入与撤出火场路线,合理使用船舶上原有的固定消防设施设备。与此同时,还应当做好火灾处置战术的设计与布置,更要加强对受困人员以及消防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进而提高客运船舶火灾处置的成功率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崔甲国.一起船舶火灾事故起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水上消防,2020(1):17-21.
[2]刘旭新.加强北部湾船舶火灾扑救的几点思考[J].广东化工,2020,47(11):135-136.
[3]杨黎明.火灾事故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消防界(电子版),2021,7(6):68+70.
[4]林颖毅,江凌,葛晓峰.基于安全意识的船舶火灾事故分析[J].现代职业安全,2020(7):78-79.
[5]方明樹.船舶火灾的成因及防控策略[J].消防界(电子版),2020,6(2):34.
[6]李文帅.船舶火灾特点及探测器配置方案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5):117-118.
Research on fire characteristic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water passenger ships
Li Lianjun
(Dalian Municipal Fire and Rescue Brigade, Liaoning Dalian 116032)
Abstract:Doing a good job in ship fire disposal and emergency rescue can guide the orderly transfer and evacuation of trapped crew members, avoid more serious economic losses and casualties, and ensure that the main structure of the ship is not affected.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fire characteristics of passenger ships by taking passenger ships as an example. At the same time, it analyzes the causes of ship fire accidents, and proposes several ship fire disposal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ship fire; fire characteristic; safety disposal; ship structure; key a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