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心 成昆凤 徐 莹
(重庆市勘测院, 重庆 401121)
山地城市是指选址和建设在山地地域上的城市,与平原城市相比,山地城市地理环境更加复杂,城市形态也因地形影响更加立体化、多元化[1-2]。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山地城市也得到高速发展。城市地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工具之一,编制城市地图集,将繁杂的地理信息、社会经济、历史文化、民俗风貌等数据用直观、明了的地图进行表达,系统而全面地反映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文化风貌等信息,对城市规划、城市管理等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山地城市多元化、立体化的城市形态为其城市地图集的设计带来一定影响。为此,本文以《重庆城市地图集》(以下简称《图集》)为例,总结山地城市地图集的设计难点和要点,以期为相关城市地图集的设计提供参考。
重庆是我国著名的山城、江城,境内地貌多为丘陵、山地,其中山地面积占76%[3],长江横贯全境,嘉陵江、乌江等河流纵横交错。重庆是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辖区面积约8.24×104km2,下辖38个区县(包含26个区、8个县以及4个自治县),如图1所示。
图1 重庆市域审图号:渝S(2018)036号
重庆辖区面积广,下辖区县多,“大山区、大库区”并存[4]。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重庆拥有独特的立体交通网络,如桥梁、电梯、长江索道、轨道交通、立交桥……同时,因桥梁数量多、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形式多样化、影响力强,使得重庆有了中国“桥都”的称号。
《图集》主要设计难点包含两方面:
(1)重庆城市格局对《图集》设计的影响。重庆是典型的山地城市,城市发展呈现“一岛(渝中半岛)、两江(长江、嘉陵江)、三谷(四脉之间的槽谷)、四脉(明月山脉、铜锣山脉、中梁山脉、缙云山脉)”的格局,是典型的多中心组团模式[5]。这种较为分散的城市布局直接影响图集分幅设计。常见的地图分幅方式主要包含矩形分幅和行政区域分幅两种[6-7],普通的矩形分幅区域分幅则会因比例尺过小,无法细致地表达重庆城市建成区的形态。故如何分幅才能既满足地图比例尺需要,又不会出现整幅非建成区的情况是本《图集》的设计难点之一。
(2)《图集》对山地城市特色的表达。城市地图集往往更为注重对城市建设情况的表达[8-9],从而忽略对城市特色的表达。重庆作为山地城市拥有很多平原城市没有的典型特征,如相生相伴的大山大水与大城市,水、陆、空一体化的立体交通网络等。如何在城市地图集中将这些典型特征反映出来,是《图集》设计的又一难点之一。
《图集》所需数据种类繁多,主要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地名数据及其他相关数据。基础地理信息主要来源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遥感影像来源于0.5 m分辨率的卫星影像数据;地名数据来源于第二次地名普查。其他数据均来自权威部门发布的数据或者已出版的相关资料,例如,《图集》中所涉及的历史地图则是以已公开出版的《重庆历史地图集》第二卷的中城市历史变迁研究数据作为依据;《图集》中所采用的相关统计数据均来自权威机构发布的统计年鉴。
对各类数据进行预处理,统一数据格式及空间参考信息,便于后期制图使用。
参考相关地图集的内容结构[10-12],结合重庆本地特色,《图集》共包含序图组、区域图组、街区详图组和索引等四部分内容,先宏观反映重庆城市整体情况,再分别反映区县情况,最后详细反映部分街区细节,由大到小,层层深入,反映重庆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各版块内容相对独立,但内在又相互联系。
序图组从宏观上反映重庆的总体情况,含山城渝都、市域政区、主城区、城市变迁、主城交通、世界遗产、旅游天堂、重庆美食、非物质文化遗产、山城遗韵、温泉之都、文体休闲等主题。图组内容设计不仅包含常规的城市变迁,也充分考虑到重庆山地城市特征,如主城交通图则重点展示了重庆的立体交通(如过江索道、轨道交通、立交桥等),充分展示“中国桥都”的风采。山城渝都展开页则通过文字、图片的形式,展示重庆大山大水与大城市共生共存的独特景观。本图组主要从重庆城市的地理环境到城市的形成,再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逻辑结构,彰显重庆“重山重水”的特色,“8D魔幻城市”的风貌,“世界温泉之都”的称号,也反映重庆千百年来的城市拓展空间和格局演变,并展示重庆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及文化底蕴。序图组局部如图2所示。
图2 主城交通图局部地图示例
区域图组按行政区划分幅,共包含38幅地图。主要表示各区(县)内行政地名、水系、主要机场、港口、县道及以上道路、重要旅游景点、主要开发区范围(两江新区、高新区、自贸区、保税区)等要素。配以文字说明各区(县)的基本情况,直接反映出各区(县)的发展现状。由于各区(县)面积相差较大,区域图组无统一比例尺,地图比例尺依实际情况而定。区域图组局部如图3所示。
图3 万州区局部地图示例
街区详图组即城市建成区详图,是图集的主体。重庆主城区建成区是典型的多中心、组团式结构,分幅设计要和城市布局相匹配,同时,分幅时还遵循了两个原则:一是尽可能保证重要地物完整性,二是尽量保证区域范围的全面性[13]。本图组采用分片矩形分幅的方式进行分幅,主要采用1∶15 000的比例尺作为本图组的分幅比例尺,部分繁华的城区采用1∶10 000比例尺。街区详图组主要展示了各街区内的主要单位名称、区域地名、道路及交通设施、旅游景点,以及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餐饮、住宿等基本地理信息,体现中心城区的发展状况。街区详图组局部如图4所示。
图4 解放碑街区局部地图示例
索引主要收录了街区详图里的相关地理信息,并建立相应的索引检索,便于读者查阅。针对不同地理信息,建立了不同索引类别,其中,党政机关及办事机构、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风景名胜等依类别建立索引,区域名称、住宿、购物、美食、娱乐等依据首字拼音建立索引,如图5所示。
图5 索引局部示例
地图符号的设计直接影响地图艺术性,是《图集》设计的要点之一。符号的设计主要遵循逻辑严密、协调性、通俗性及差异性等原则[14]。普通地图符号依据相关规定,结合《图集》特点进行设计,包含了境界线、居民地、交通网、水系等基础地理要素,如图6所示。专题符号主要依据内容及重庆地方特色进行设计,《图集》符号系统中不仅有常见的文化遗产、古建筑、古遗址等符号,也设计了大量具有重庆地域性的特色符号,例如火锅、小面、温泉等。如图7所示。
图6 《图集》普通符号示例
图7 《图集》专题符号示例
针对重庆城市特点,选择地标性建筑照片和具有代表性、典型的精美图片融入封面中,整个封面既简洁大方,又体现了重庆城市元素和地方特色。封面如图8所示。
图8 《图集》封面
3.4.2版式设计
《图集》版式设计综合运用了地图美学与现代平面艺术的原理[15-16]。为保证《图集》统一性,设计了统一的版式,页眉页脚表现形式根据重庆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在页眉处用重庆城市天际线地图,即地标性建筑剪影,既简单又有特色,一目了然。版面左上方为图名,右上方为图组名,下方左右两侧为页码。同时,保证图名、图廓、图例、文字说明等要素大小适中、颜色协调,使图面整洁、清晰。版式设计简约大方的风格与封面设计协调统一。
3.4.3色彩设计
根据色彩心理学理论[17],不同图组采用不同主色调,以求达到采用色彩心理暗示的手法表达图组主题和情感。
序图组采用黄色为主色调,黄色代表高雅、成熟,充分反映重庆厚重的城市底蕴。区域图组采用绿色为主色调,绿色有和平、自然、环保、生机、青春等象征,反映市域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机勃勃的发展迹象。街区详图组主色调为淡蓝色,淡蓝色象征纯洁、包容,反映重庆城市包容、开放的形象。最后索引采用蓝色为主色调,蓝色象征冷静、理智,与索引的条目清晰相得益彰。图集整体色彩设计清新、明快。
《图集》通过序图组山城渝都、主城交通、中国桥都、温泉之都等地图充分地反映了重庆山地城市的特色。采用分片矩形分幅的方式,解决了多中心、组团式城市地图的分幅难点。整体而言,《图集》是一部既充分反映了山地城市特色,又反映城市建设的综合性图集。图集具有以下特色:
一是继承性与创新性。《图集》的设计与编制,既充分吸收了其他城市地图集编制的各种经验,又创新性地融入现代平面设计理念,融合了大量的重庆山地城市特色文化元素,使得《图集》主题鲜明,独具巴渝特色,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和创新性。
二是实用性。《图集》将大量地理信息以直观、清晰的地图进行表达,不仅是为相关政府机构、研究人员提供可视化地理信息参考的工具书,也是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指南,更是向社会大众宣传城市的窗口。
综上所述,《图集》不仅是一部测绘地理信息产品,也是一部反映重庆山地城市特色的文化产品,《图集》的设计可为相关山地城市地图集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应用普及和地图制图技术的不断革新,地图应用趋于网络化、专题化,电子版和网络版地图集更能满足用户的当下需求,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也是未来城市测绘事业和地图编制工作研究的趋势和方向。因此,推动《图集》在线发布是后续的主要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