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慧|浙江省温州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
“未来教育”是相对于当前教育提出的,它是超越当前教育的教育变革,是对学校物理空间、传统班级授课、学科边界、教材资源等的一种超越。从一定意义上说,“未来教育”是今天正在发生的每一个超越现代教育特征的教育变革。它不在未来,而在当下;它不仅存在于技术层面,更是对整个育人体系的重构升级。这是“未来教育”的内涵。
基于对“未来教育”内涵的理解,温州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在主动探索、积极变革的历程中,明确了“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实施路径与底层逻辑,并以“学会学习”作为撬动变革的关键性事件,进行了打造学校“未来教育”新生态的实践探索。
考虑“未来教育”不能只从技术着眼,而要从未来时代的发展着眼、从人类未来的发展着眼。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传统的讲授将被丰富生动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信息传播所替代,机械的练习、作业批改将被人工智能取代。据估计,在未来,教师现在工作内容的70%将由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来完成。那不禁要问:剩下的30%是什么?什么是无法被人工智能替代的?什么是永远与学校教育同在的?李政涛教授提出,是教育的本质、教师的爱、教育教学的想象力、教师的勇气和创造性。这也是未来教师专业发展、未来教师培训研修必须解决的核心内容。
温州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始终秉持与践行“团结·勤勉·创新”的校训,在多年坚持教育教学变革的历程中,更是对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诠释。
团结:全体师生奉“团结”之理念,以诚待人,友好相处,齐心协力,在融洽的氛围中培养服务社会的谦让和协作精神。
勤勉:全体师生树“勤勉”之品格,好学不倦,努力进取,不懈奋斗,传承优良的学风。
创新:全体师生树“创新”之意识,独立思考,破除陈规,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开创未为人知的广阔天地,建设学校、国家乃至全人类的美好明天。
校训是学校的精神底色,引导学校建设好文化自觉,其内核有两层解读:学校教育旨在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教育要有最本质的追求,要有突破现实的勇气;而这份教育的浪漫情怀,当落地于最精准的劳作、最专业的坚守、最智慧的创造,要在每一个最真实的教育现场、每一个最真实的教育个体身上,抵达育人目标,以真正“让每一个孩子的青春都明媚起来”。
显然,学校精神底色的内核与“未来教育”的目标是紧密关联、深度一致的,这也是学校“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
如何让学校具有持续优质的发展能力进而抵达未来教育的目标?学校变革是思维方式的变革。教育教学的专业性和独特性,就在于每天面对的都是崭新的动态发展的世界,在这样的过程中,一所老校最大的财富是经验,而最大的阻力也是经验。为此,学校将“沙盒创新”作为“未来教育”的实施路径与底层逻辑。
“沙盒创新”即SIT 系统创新的思维,它注重在一种具有强逻辑的思维过程中,借助SIT五种核心工具(减法工具、除法工具、乘法工具、任务统筹工具、属性依存工具),有方向、有步骤、有技巧地产生创新想法与成果。它引导教育者重新审视每天面对的熟悉的工作,打破理所当然背后的思维定式,如功能型思维定式(习惯性把事物锁定为某种传统功能)、结构型思维定式(一个事物的结构固化为所见的样子)、关系型思维定式(认为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等,寻找藏于教育教学细节之处的微变革与微创新,以行动研究的方法解决真实问题。
这种思维方式于学校的“未来教育”而言有如下意义:第一,“未来教育”具有超越性,这必然需要具备创新思维,要能打破传统教育的各种桎梏,突破边界的束缚;第二,未来教育具有重构性,它是一个系统性的整体变革,是一种教学新生态的创生,这必然需要具备结构化思维,才能实现“未来教育”有序科学的逻辑推进;第三,“未来教育”具有思辨性,它是一种温和的改变,尤其是对于一所具有近八十年办学历史的学校,变革必然要基于传承,并于关键处循序渐进,而非一味地大刀阔斧、高歌猛进。
学校发展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每个阶段都会出现不同的发展危机和管理问题,学校管理者需要不断选择应对策略以实现学校的成长,尤其是对于已经高位发展的学校而言。美国未来学院院长扬·莫里森提出了“第二曲线”理论(如图1 所示):如果说第一曲线代表着传统、现实的发展状态,代表一个组织在成熟后,依据成规工作所呈现出的生命周期,那么第二曲线描绘的则是一个未来发展状态,当组织面对新技术、新需求、新规则,进行彻底的变革后,作为一个全新的组织,会走出的新生命周期轨迹。第二曲线的视角促使我们思考,学校“未来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在于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未来教育”视角下构建“学会学习”的实验体系。如果我们的育人方式走不出以讲解、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试图实现深度学习、抵达核心素养就是缘木求鱼。
图1 “第二曲线”理论
体系是基础,“未来教育”的高质量不是点状的、局部的高质量,不是某一个层次、某一个维度、某一个方面的高质量,它是一个体系化的高质量,意味着我们要打破、要改造旧体系,走向新的教育生态。学校以“会学习的实验学子Style”为驱动,聚焦“学会学习”的三大核心素养(自控力、内驱力、规划力),围绕学校、教师、学生三个维度,构建了八条推进路径:
1.学校空间再造,为学生学习提供开放、多元、共创的场景;
2.构建立体教研生态,开展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目标的学科教学系统性变革,围绕课程标准,聚焦素养目标,以“‘大单元’整合教学”为抓手,共研共教;
3.基于数据的学情精准研判;
4.聚焦高阶整理能力,以学生整理作业汇编为工具,通过学习、反思、实践、复盘实现能力的螺旋上升;
5.以日常作业为载体,以导师制落实基于目标达成的个性化作业指导;
6.以“学会学习”课程为载体,成立“学生学习力研究委员会”,开发“学会学习一百问”平台,从学会学习的真正主体思维与视角出发,通过同伴互助的方式,汇总、解答学生的真实疑问;
7.开辟“学会学习门诊”,开发学生学习流程图,学习力导师通过对学习流程图、学会学习个人成长档案的综合分析,给予针对性专家指导和后续跟踪反馈;
8.从学生个体自我分析入手,对标“学会学习”三大核心素养的自我阶段性提升目标,制订个体成长规划,制订个性化成长路径。
同时,学校辅以三大保障:以“评价即学习”理论为指导,开发评价机制;将“学会学习”核心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集团校大脑数字赋能变革,保证整体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学校“未来教育”的八条推进路径和三大保障详见图2。
图2 “未来教育”的八条推进路径和三大保障
下面从学校正在努力尝试并初有成效的四个方面具体谈谈实践与思考。
在市、区政府重点打造的与城市未来社区配套的集团校集新校区,学校从作为未来学校真正主人的学生出发,设计了“学习理想国·未来学校设计”项目化学习。项目历时30天,30名七、八年级的学生,9 位在学校创客教育中走出的大一学长,5 位倾情助力的指导师,共同组成梦想合伙人团队,进行了一次大学设计思维课程下沉到中学的大胆尝试,并提出了对“未来教育”的诉求与期许,阐述对未来的另一种理解——开放共享、创作力平权、解锁无限可能。学校在梳理历代校史沿革的基础上倾力打造文脉史馆,各学科基于自己的学科特点,与文脉史馆的相关内容进行融通整合,打造了校史课程,让学生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穿越时空,与曾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先贤对话,并以其为精神学伴,以其为导航榜样。当校园有了美术馆,美术课堂是什么样的呢?学校打造了“春草塘美术馆”,它是集展览、艺术沙龙、综合会务及休闲服务于一体的校内美术馆。艺术课程以美术馆为载体展开设计与教学。学生亲身参与经营美术馆,从中体会它不是一个外来物,而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美术馆。在真实情境中,学校使教育教学回归到人本身,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感悟艺术,提升审美情趣。
空间再造,追求“境教”。学校的出发点是把校园变成孩子生长的空间。建筑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理想的校园是有故事的校园、有温度的空间、有学习力的场所。
学校主动探索课程迭代,从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到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变革,从全国首创的创客教育到STEM+课程,从项目化学习到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目标的学科教学系统性变革,一路发展的目标就是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及各科课程标准的颁布,学校明确提出围绕课程标准,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大单元’整合教学”为抓手,进行学科教学的系统性变革,把学生认识世界的过程变成教和学的过程,让学生能真正学会学习,让学生创造着长大。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目标落地的载体是学科教学与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师应在素养目标的指引下,遵循教、学、评一致性的原则,从素养目标的确定、教学的具体实施、作业的设计到数据的反馈,形成前后有逻辑的闭环。“大单元”可以根据学科特点与实际情况呈现多种样态,如语文学科组开展多年的单元整体教学与正在尝试的“大概念”教学、“学历案”教学,英语学科组的模块整合教学,社会、科学学科的项目化学习,数学学科组的“逆向设计”教学等,虽形式不同,但与“大单元”追求关联、整合、迁移的本质属性,指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目标达成的一致性是高度统一的。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目标的学科教学系统性变革既是学校未来教育的方向,也是未来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学校将校本教研与校本师训融入教学改革,开发了以“实验青年说”系列课程为代表的培训课程,力求做真实有品质的校本研训,让师生在变革中同学习、共成长。
整理、整合与创新,是高阶的学习方法。整理是通过梳理、改造、编排使知识有序化的过程。整理是整合的初级阶段。整合的本质就是围绕创新这个目标让知识个性化、专向化、专业化的过程。由整理到整合再到创新,是创新活动的一般规律,是创造性学习的基本路径,也是实现初高中能力衔接的有效方式。
但在教学实践中,学校发现,不同的学生由于其在认知、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而导致整理能力也各有差异。绝大多数学生的整理仍仅限于初级阶段,即只能对知识进行梳理、罗列,没有达到改造、编排、有条理化的程度,更不用说是整合甚至创新。学习方法的本质是思维方法、行为方法的自我反思。为此,学校集中各学科力量开发了基于学科特质的高阶整理思维工具(图3所示为理科整理工具),引导学生以日常的错题为载体,进行整理与整合高阶能力的培养,以便将零散的知识基于自己在实践中的理解有序化、条理化,并通过整合将知识优质化,在迁移应用中进行再创造。尤其是寒暑假的作业设计,学校将高阶整理作为一个重要项目,让学生在思维工具的辅助下完成一次长时间的自我学习与自我反思,在每学期开学初对整理任务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评价与改进,并通过定期开展的“中山讲坛”活动进行再指导,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公开展示与研讨,以不断推进学生学习力的发展。
图3 理科整理工具
2021 年“双减”政策全面实施。“双减”的目的是减负提质,而学习力的提升是减负提质的关键要素。学校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以作业为切入点,着力围绕“作业解惑”“错题整理”“迁移运用”三个维度,同时伴随“学习态度提升”“学习方法运用”的历练和践行,升级“学会学习”课程,在学科学习中渗透学习力培养。
“学会学习”课程精准定位学段特色,旨在实现素养螺旋上升。七年级从行为入手,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完成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学生邀请学科导师实施“小组导师制”,师生共同寻找和实践学习习惯养成策略。八年级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已有了基本的认知,课程着重聚焦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真实问题,力求突破学科短板,学会规划和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学生通过自我分析清晰定位学习优势与短板,针对短板与该学科教师互立“契约”,师生共同规划。九年级学生则面临初中阶段的重要挑战,需要通过阶段性的规划和实践完成自我突破。九年级“学会学习”课程重在学生对自我的学习力、学习品质等内容进行精准分析,并利用大数据对自我进行精准定位,继而设定阶段性挑战目标,邀请学科教师成为“梦想合伙人”“行动见证人”,通过激发学生理性的自驱力达成自主目标。同时,学校基于学生学习方式、学习问题的多样性,尝试将评价从学习习惯、态度的榜样引领迭代为学习能力的引领。从学会学习的真正主体思维与视角出发,学校聘请各班中对“学会学习”有思考、有见解的学生成立“学习力研究学生委员会”。通过问卷调查、日常观察记录思考、举行研讨会等方式,委员会深入真实的学习现场,尝试聚焦真实的学习问题,初步研究“学习力”。通过同伴互助的方式,学校开展“学会学习·学伴问诊”活动,以组织委员会成员多次深入讨论研究某一方面的“学习力”问题、现场解答学生的真实疑惑、挑选典型问题研制参考答案等方式,实现更有针对性的学习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