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臣,张福利,于 越,朱礼贵
(哈尔滨剑桥学院,哈尔滨 150069)
工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水平。世界各国均高度重视工业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欧美发达国家提出了振兴工业政策,如德国工业4.0 计划、美国制造业创新计划等。我国也提出了智能制造2025 计划,由“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智造”。黑龙江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近年来不断进行产业结构优化,提出了“工业强省”战略,加速布局战略新兴产业。
产业的发展需要工程人才支撑,而高校是培养工程人才的基地。刘国瑞等[1]认为产业发展转型是促进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动力,高等工程教育通过结构调整来破解自身发展问题,进而增强高等工程教育的适应性。马廷奇[2]提出高等工程教育在我国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来适应当时的产业发展。王孙禺等[3]认为工业化建设的规划及其建设推进,始终是我国工程教育直接发展动力和主要影响因素。Ahrweiler 等[4]认为,工程教育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可看似复杂网络和适应性沟通的结合体,两者之间分别进行知识生产和财富创造,并进行相互交流。上述分析可见,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该种关系可以用协同度进行表述,两者的协同度决定着工程人才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匹配程度。
为此,本研究针对黑龙江省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究黑龙江省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通过黑龙江省高校工程人才的培养现状和就业情况探究,对产业发展与高等工程教育的协同度进行分析,挖掘两者协同度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黑龙江省辖区总面积47.3万km2,边境线长2 981.26 km。下辖12 个地级市、1 个地区,共54 个市辖区、21 个县级市、45 个县和1 个自治县。根据《2021 年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黑龙江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 879.2 亿元,第一产业较2020 年增加3 463.0 亿元;第二产业增加3 975.3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7 440.9 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3.3∶26.7∶50.0。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7.3%,重点产业中装备工业增长13.3%,石化工业增长9.8%,能源工业增长6.3%,食品工业增长6.1%。可见,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下,黑龙江省产业发展态势仍然较好。
《黑龙江省工业强省建设规划(2019—2025 年)》提出建设“433”工业新体系,即优先发展绿色食品、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生物医药四大战略性产业,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三大先导性产业,优化提升化工、汽车和传统能源三大基础性产业,为工业强省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产业的发展带动着人才的需求,根据《黑龙江省重点产业(行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关于高端装备、化工、生物医药、高品质农业、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汽车和特色现代服务业10 个行业领域的人才需求分析表明,急需紧缺人才中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占比为20%、58%和22%。目录中专业技术人才主要指工程师类岗位工作者,可以看出,重点产业对于工程师类人才的需求量更为突出。如机器人与智能装备领域,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机器人研发工程师和电子技术工程师的人才需求紧缺程度均为最高的三颗星,要求为本科以上学历,且重视工程软件和工具的使用。依据上述人才特征,该部分人才对应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类型定位中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黑龙江省产业发展对高校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诉求。
随着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工程教育自身的不断发展,高等工程教育与地方产业发展形成互推作用。潘懋元提出的高等教育适应论指出:一方面教育要受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所制约;另一方面,教育必须为一定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服务[5]。可见,产业发展与高等工程教育之间互利共生。地方产业发展对高等工程教育起到了支撑和制约的作用,而高等工程教育则通过培养工程人才、提供科研成果等方式推动地方产业的发展。
黑龙江省目前正处于产业优化调整和新兴战略产业发展的关键期,省内高校要根据地方产业发展的新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战略,尤其是工程教育人才的培养数量、结构、定位和规格等。黑龙江省产业发展迫切需要应用型工程人才,然而当前应用型高校工程人才培养有一定问题,表现为一部分应用型高校工程类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业率偏低,根据黑龙江省各高校2021 年度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得出,表1 为部分应用型高校工程类专业所在学院的就业率情况。从表1 可以看出,工程教育类专业所在学院的就业率不高,部分高校的工程专业学院就业率甚至低于全校平均就业率,反映工程教育人才的供给侧与需求侧存在不匹配的现象;一方面黑龙江省产业发展对机电类、信息类工程师的需求迫切,另一方面应用型高校的相关专业毕业生却找不到与专业匹配的工作,表明当前地方产业发展与高等教育工程之间的协同度仍有待加强。
表1 2021 年部分应用型高校工程类专业所在学院就业率
造成地方产业发展与高等工程教育协调度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目前高校工程人才培养对产业需求的跟踪有效性不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周期一般为四年,而当前形势下产业技术革新速度快、周期短,专业人才培养远落后于产业技术发展。在修订培养方案时,由于调研企业数量有限,对产业实际需求的挖掘深度不够,且限于专业师资、办学条件等诸多因素,难以设置对产业及时对接的课程体系。高校更关注于招生数、毕业生数和就业率等数据研究,缺乏对产业发展的实际人才需求及学生就业质量的深入挖掘。
(2)目前高校工程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紧密型不足。专业经过多年办学历史的积累,师资、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已经基本固定,在该模式下也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毕业生,因此不愿意改变传统的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教师对于产业新技术应用于课堂并不积极。大量的传统工科专业没有及时进行升级改造,导致传统产业人才需求虽已饱和,但高校还在源源不断地提供具备相关技能的人才。而战略新兴产业人才需求急迫,而高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能力却与其要求相差甚远。
应用型工程专业以培养为产业服务的工程师为主要定位,而工程师能力培养一部分在高校专业课程和实践中获取,另一部分则需要在进入某一产业后,在实际岗位的工作实践中获取。因此,高校需要与企业建立紧密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实施“六共”培养,面向产业需求培养与之匹配的工程人才,“六共”培养具体如下。
1.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是专业人才培养的“蓝图”,只有制定适应于产业需求的培养方案,才能培养适应于专业需求的工程人才,此时需要将产业行业的管理人员、工程师等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组,企业专家深入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制定,使得毕业生5 年左右能够达到工程师的岗位预期能力,毕业时的能力能够达到或超过企业用人的基本要求。遵循OBE 的教育理念,建立合理的课程支撑矩阵,对毕业要求进行有力支撑,保证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实现。
2.校企共同实施培养过程
工程人才培养应将岗位实践前置到课堂,使学生提前掌握产业发展方向。而高校教师往往是硕士或博士毕业后直接到高校工作,缺乏产业实践经验,难以讲授与产业前沿紧密相关的实践课程。通过建立紧密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学校教师讲授课程理论部分,聘请企业工程师来校讲授课程实践部分,形成学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的“双师”课堂,有效形成理论与实践的协同培养机制。
3.校企共同建设实践基地
实践是提升工程师能力的关键环节,实践主要包括课内实践、集中实践和第二课程实践,这就需要专业拥有充足的校内外实践基地,校内实践基地主要满足课程实践和部分集中实践教学的需求;校外实践基地主要满足专业综合实践(实习)和第二课程实践的需求。高校应加强与企业共建校内外实践基地,一方面高校应及时引入企业真实场景和设备,建立能够与产业接轨的虚拟实验环境;另一方面高校应加强对校外实践基地的投入,使得校外实践基地在环境、师资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真正满足实践需要。
4.校企共同实施人员互派
工程师培养需要更多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高校应建立教师下企业锻炼的相关制度并严格执行,形成教师下企业的常态化机制,并且要建立跟踪考核制度,提升教师下企业的成效,使更多教师真正成为“双师双能型”教师,在绩效考核、职称评聘和评奖评优等方面设定条件,激励和引导教师自愿、自主进入企业提升自身专业能力。高校应加强对企业教师进课堂的投入和管理,通过与企业建立产业学院,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师资聘用和教学团队建设,从而使得更多优秀的企业工程师进校为学生授课。
5.校企共同评价培养质量
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运行对于持续提升工程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不仅要实施校、院和专业三级校内监控,而且要将企业纳入质量保障体系之中。制定校企共建课程的评价办法,使企业工程师发挥课程评价的主体作用;完善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使企业能够及时反馈毕业生相关问题;应加强工程类专业的校内专业评估,聘请企业专家进校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完善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企业专家在人才培养全过程对专业办学进行指导和监督,不断提升专业培养质量。
6.校企共同完成成果转化
构建紧密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需要实施产学研一体化育人,高校教师应发挥自身学历高、理论强等优势,带领学生参与企业项目研发等课题研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获得企业在需求上的重视与支持,从而将单向需求转变为双向需求。高校教师可通过与企业工程师共同申报横纵向课题,建立校企协同的研究团队,结合产业需求开展实践研究,通过共同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形式将研究成果固化,并共同进行成果转化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从而促进产业发展。教师将校企合作研究成果融入课程教学,实现科研反哺教学,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高校应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实施“6144”一体化育人。即以“六共”培养为一体化育人核心,以一个“HIGHTECH”能力素质模型作为育人规格,以“四大课程体系”(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应用能力和素质教育)和“四大育人工程”(德育实践工程养成教育工程、朋辈教育工程和家校协同育人工程)作为育人平台,全方位、全过程提升工程人才培养质量。
1.培养与需求协同,建立“HIGHTECH”能力素质模型
高校应确立以新工科建设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多维知识与能力结构。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将工程人才“HIGHTECH”素质模型融入培养体系和课程,将课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对应“HIGHTECH”模型的核心要素,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灵活运用基本知识,增强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2.理论与实践协同,构建“四大课程平台”
高校应依据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持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抓手,采用“反向倒推、正向实施”方法,通过重构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优化信息化教学载体,构建“四大课程平台”,即“德育为先”的素质教育平台、“应用为本”的专业理论课程平台、“能力为要”的实践教学平台、“实战为重”的应用能力实训平台;建设“合格课程”“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三个层次,不同维度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全面增强学生实践应用与创新创业能力。
3.学校与社会协同,践行“四大育人工程”
高校应将“立德树人”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四大育人工程”,即德育实践工程、养成教育工程、朋辈教育工程和家校协同育人工程。通过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实践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积极体验与践行,有目的地优化学生的德育实践;应将养成教育分为认知学习、情感体验、意志磨练和行为养成四个部分,设计各类习惯养成项目供每个学生选择,引导学生选定项目后坚持实践,不打折、不放弃;通过一系列文明校园活动,深化朋辈教育工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通过师生间的教育引导和学生间的典型示范有效传承。针对“四大”育人工程,构建活动体系和方案,制定相应实施细则,积极建设家校合作教育共同体,与广大家长联手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本研究对黑龙江省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黑龙江省当前重点产业人才需求以专业技术人才为主,该部分人才培养主要应来自于应用型高校。通过对黑龙江省各高校2021 年度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进行分析,发现部分应用型高校工程类专业所在学院的就业率偏低,工程类专业所在学院就业率甚至低于全校平均就业率,反映工程人才的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存在不匹配的现象,表明两者的协同度亟待提升。
协同度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高校工程人才培养对产业需求的跟踪有效性不足和工程类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紧密型不足两个方面,提出了高校需要与企业建立紧密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实施“六共”培养及“6144”一体化育人模式的解决措施。本研究对于提升黑龙江省产业发展与高等工程教育的协同度,提升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就业率提升和留省就业,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