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丙方
气胀式救生筏在国内海洋渔业船舶安全生产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海上遇险后渔民自救不可或缺的救生设备。但在实际检验中发现,气胀式救生筏在配备、安装和使用等方面有待完善,存在安全隐患。本文对国内海洋渔业船舶气胀式救生筏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促进气胀式救生筏成为渔民安全作业真正的“护身符”。
救生筏在船舶遇难救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综合考虑船型、作业特点和航行区域,《国内海洋渔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9)》要求,船长≥15m的国内海洋渔业船舶至少配备一只气胀式救生筏。气胀式救生筏具备自动快速充气、自动浮起的能力,便于船员从遇难船舶紧急撤离,挽救船员生命。相较于救生衣、救生圈等救生设备,气胀式救生筏在海难情况下能携带食物、淡水和提供相对保温的环境条件,渔民安全等待救援的时限加长,获救机会较大。据不完全统计,在渔船遇险后,人员登乘救生筏后大多能被成功救援。
大部分国内海洋渔业船舶仅配备一只气胀式救生筏,需长期固定在救生筏架上,定期检修合格,一旦发生事故应能快速释放并成功漂浮在海面,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安全隐患。
气胀式救生筏通过玻璃钢材质存放筒安装在救生筏架上,抛投方式一般分为手抛式和滑抛式。手抛式即救生筏由船员从筏架取出后人工抛出船外,但限气胀式救生筏重量不超过85kg时使用。滑抛式即船员解除固定救生筏钢丝绳束缚后,气胀式救生筏通过自身重力滚入海中。无论是手抛式还是滑抛式,如遇船舶快速倾覆,沉没一定深度后,救生筏将通过静水压力释放器施放。目前,国内海洋渔业船舶气胀式救生筏抛投形式主要采用滑抛式。
按照要求,2019年1月15日以后新建造的船长≥20m海洋渔业辅助船应至少配备左右两舷各一自扶正救生筏。船长≥15m近海、沿海、遮蔽航区及45m以下(不含45m)海洋捕捞渔船可以采用Y型救生筏(渔用气胀式救生筏),其他应配备A型救生筏。自扶正和A型救生筏在质量、备品数量上要求高,价格比Y型筏贵,目前,海洋捕捞渔船一般仅配备一只Y型气胀式救生筏。
除A型、Y型救生筏外,还有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的YJ型救生筏(渔用简易充气式救生筏),在一段时间内,国内小型海洋渔业船舶配备了此类气胀式救生筏。
2020年初,江苏渔船检验局对江苏省沿海三市海洋渔业船舶气胀式救生筏使用情况调研时发现,救生筏存在捆绑现象,即除救生筏架的钢丝绳固定救生筏外,渔民另外加绳子把救生筏固定在筏架上(见图1)。这种采用捆绑方式加固救生筏的错误做法主要成因在于,一是部分救生筏架采用较细的4mm普通钢丝绳固定筏壳,钢丝长期被盐分较大的海雾、水汽腐蚀后,容易锈蚀。二是大风浪天气,渔业船舶横、纵摇幅度大、频率快,救生筏在筏架上易产生轴向窜动和横向滚动。三是受潮汐影响,渔船进出渔港较为集中,易发生碰撞,导致救生筏架被他船船首撞坏。四是仅配备一只救生筏,船东担心救生筏一旦意外脱落,船舶遇险后无法自救。
图1 气胀式救生筏被捆绑
救生筏筏架安装还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筏架与栏杆焊接一体,栏杆遭受撞击易连带筏架变形;二是栏杆延伸到存放筒上部,影响救生筏施放。
捆绑现象和安装问题造成了极大安全隐患,渔船一旦海上遇险,气胀式救生筏被捆绑将造成船员施放困难,拖延了宝贵的自救时间。渔船发生快速沉船或侧翻事故时,捆绑造成救生筏无法通过静水压力释放器自动施放,救生筏即随船体沉没海中。
《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20)》明确船长≤45m的国内海洋渔业辅助船气胀式救生筏配备要求不低于表1要求。
表1 海洋渔业辅助船气胀式救生筏配备要求
国内海洋渔业辅助船不仅需配备两只自扶正救生筏,还需给每位船员配备一件具备保温功能的救生服。捕捞渔船和渔业辅助船航行区域相同,船型基本一致,但救生设备配备差距明显。
从船舶定员数量比较,捕捞渔船定员更多,以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船长30m以上渔业船舶为例,捕捞渔船及渔业辅助船定员10人以上船数及各自占比如表2所示。
表2 捕捞渔船和渔业辅助船定员10人及以上占比
从船舶用途上比较,捕捞渔船中帆张网、张网及笼壶作业渔船,因渔具、渔获物常在甲板堆放,重心高、受风面积大,加上渔船作业时渔具的力矩作用,一定程度降低了船舶稳性,比渔业辅助船安全隐患更大。根据近年渔业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此类船舶沉船、翻船事故率较大。其他捕捞渔船事故概率也较渔业辅助船舶大。在一定范围内,一些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大、定员人数多的海洋捕捞渔船,反而被要求配备的救生设备较少,带来的安全隐患不容小觑。
《 渔业船舶法定检验规则(2000)》规定,气胀式救生筏应定期修检,间隔期正常不应超过12个月。实际检验中发现,由于部分气胀式救生筏检修站为抢占市场,提前为气胀式救生筏进行检修,造成其下次检修日期在证书规定的船舶营运检验有效期之前4个月甚至5个月就到期的现象存在,船检期还未到时间,救生筏就超过检修期的现象,使得监管出现真空地带。目前,检验机构很难采取有效措施对船东进行约束,导致部分渔船在气胀式救生筏超过检修有效期后出海作业,存在安全隐患。
目前,部分地区还有一批国内小型海洋渔业船舶使用YJ型救生筏。YJ型救生筏采用可靠性较差的单钢瓶充气系统,存在主体结构过于简单、重要备品缺乏等设计缺陷,及时求救功能较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早在2016年底已明确不再受理渔船用简易救生筏(YJ型)的认可申请。
截至目前,即使在2016年配备的YJ型救生筏使用也已超过5年,虽每年都会检修,但考虑其生产标准低、存在设计缺陷等因素,救生有效性很难得到保证。
1.提高气胀式救生筏架行业标准
气胀式救生筏架行业强制标准,仅有1991年颁布的CB3068-91气胀式救生筏架标准。根据海洋渔业船舶作业和航行特点,1997年、2018年分别颁布了SC/T8030-1997和SC/T8030-2018渔船气胀式救生筏筏架标准,SC/T8030-2018代替SC/T8030-1997为现行推荐型标准,但不具备强制性。
以滑抛式救生筏架为例,对比CB3068-91与SC/T8030-2018气胀式救生筏标准中部分要求如表3所示。
表3 气胀式救生筏架标准要求对比
SC/T8030-2018标准对存放筒与筏架接触面要求可以有效避免存放筒产生轴向窜动和横向移动;对固定存放筒的索具扎带材质要求更高,带有塑料外套的钢丝绳更耐腐蚀,且不容易发生变形;对应设置防脱杆的要求,可以预防钢丝绳意外断开救生筏滚入海中。
2020年,江苏省已出台文件,要求新装或更换的气胀式救生筏筏架应采用SC/T8030-2018标准,并根据实际调研情况要求防脱杆为不锈钢材质。建议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在SC/T8030-2018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探讨,颁布符合实际的渔业气胀式救生筏筏架强制标准。
2.加强检验并提高救生筏捆绑现象处罚力度
检验机构应加强对气胀式救生筏的检验,确保救生筏按照规则检验。渔船进出渔港时,特别是在出港时,渔港监督部门应加强渔船安全设备配备检查,加大救生筏捆绑渔船处罚力度。此外,在渔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可开展救生筏捆绑危害性专项宣传。
3.引导部分渔船采用手抛式救生筏架
对配备质量不超过85kg气胀式救生筏的渔船,可建议船东采用手抛式救生筏筏架。相较于滑抛式救生筏筏架,其固定存放筒的绳索受救生筏重力影响较小,即便索具断开,救生筏也不易滚入海中。手抛式救生筏筏架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维护和保养不需要太多投入,能够长期保持良好使用性能,且不易被无用绳索捆绑。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在保证质量基础上,气胀式救生筏的总重量逐步变轻。以海洋渔业船舶常配型号为HNF-Y15的气胀式救生筏为例,2011年~2021年,其标准重量从115kg减少到80kg,配备该型号的救生筏即可采用手抛式救生筏架。
2018年,国家机构改革后,国家海事局主管渔业船舶的检验,不断推进商渔船检验统一。建议可先行试点并推进船舶统一配备救生设备,按照轻重缓急,逐步推进所有捕捞渔船装配两只气胀式救生筏。地方相关部门还可根据渔业安全生产需要,要求翻船、沉船事故率较高作业类型(如帆张网、笼壶)和核定船员人数10人以上的捕捞渔船,配备两只气胀式救生筏。
对气胀式救生筏提前检修现象,气胀式救生筏检修站监督管理机关可出台相关规定,如无特殊情况,禁止提前检修气胀式救生筏。气胀式救生筏检修站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形成行业自律,对检修日期与营运检验日期不匹配的气胀式救生筏,主动提供检修合格的救生筏租给船东进行过渡,从而达到气胀式救生筏的检修有效期与渔船营运检验有效期匹配。
早在2012年,福建省、浙江省就出台文件,强制要求淘汰YJ型救生筏,并使用Y型筏对原配备的YJ型救生筏进行替换。在国家对安全生产日益重视的形势下,其他沿海省份也应采取相应措施,尽早彻底淘汰安全性差的YJ型救生筏。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海洋渔业气胀式救生筏在配备、安装和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建议行业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气胀式救生筏使用监管力度,多措并举,让气胀式救生筏成为渔民安全作业真正的“护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