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茜 高志鹏(莱西市群众文化服务中心博物馆)
文物是博物馆展览的主角,在实际进行陈列设计的过程中,应以突出文物主体地位以及特色为核心展开设计,使得参观者能够充分感受到文物的价值、特色以及文化内涵。由于博物馆自身定位,使得同一博物馆当中的文物展品在价值特征方面存在一致性,但实际上,不同文物的年代、材质、工艺、用途、艺术特色以及文化内涵等存在极大的差异,有着不同的历史、艺术以及科学价值,为保障文物展品的特色和价值能够得到充分体现,在进行陈列设计的过程中,应准确判断文物陈列展览的定位,并围绕文物自身特色和特点合理进行陈列设计。例如,内蒙古通辽博物馆中大多数文物均为瓷器,但是却存在不同年代、不同工艺类型的差别,包括宋代影青瓷、宋代印花瓷,以及元代青花瓷等多种类型,而且不同瓷器的使用功能也各不相同,对此在进行文物陈列设计的过程中,就可以根据文物的年代、用途等进行分类展示确定展览主题,并结合不同瓷器的工艺特点、艺术价值等,有针对性地进行介绍卡片的编写,以此充分突出文物特色。
基于展览内容和主题的不同,博物馆陈列展览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专题展览、临时展览以及基本陈列等。为保障展览主题的有效突出,文物特色的充分展示,需要在进行陈列设计之前,明确展览类型,并根据不同展览类型的需求,科学进行陈列设计。例如,在对博物馆基本陈列进行设计的过程中,由于文物的展示位置在短时间内通常不会发生改变,因此应加强对于展示环境和氛围的营造;对于专题性展览而言,应充分结合博物馆的馆藏优势,合理确定展览主题,并以相应主题为基本指导思想进行陈列设计,确保展览主题能够得到充分凸显,陈列设计的重点也将放置在文物制作工艺、文化内涵等方面;对于临时性展览,文物展品通常较少,在实际进行陈列设计的过程中,应合理进行展品选择,优先选取少见、新奇,能够为参观者带来新鲜体验和认知的文物,以此弥补展品较少的问题,形成良好的轰动效应,强化展品的吸引力以及活动的影响力。
文物展览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呈现出文物背后深厚的艺术内涵和文化底蕴,而博物馆陈列设计对于文物内涵价值的展示和体现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能够将文物的底蕴内涵充分展示出来,在进行陈列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设计者能够精准地把握文物的潜在历史背景和脉络,并结合相应的活动主题、文物排列展览方式等,促使参观者能够了解到文物所处的历史背景,以及相关的文化内涵。例如,在进行文物陈列设计的过程中,可将同一时代背景的文物放置在同一个展厅,按照时间线顺序进行文物陈列展示设计,并结合时代背景对展厅进行布置,根据文物特色,将该时间段内相应地域、民族、民俗等方面的历史脉络展示出来,促使参观者能够通过文物参观了解相应历史文化,在开阔人们视野的同时,更好地满足参观者审美、文化等方面的精神需求。
博物馆作为展示区域历史发展进程的主要载体,其馆藏通常与当地文化以及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地区的博物馆都有着不同于其他区域的鲜明特色,这也是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经常会参观当地博物馆的主要原因,能够通过博物馆快速、准确的了解城市、区域相关的历史文化以及当地特色,是了解一个地区最简单也是最快捷的方式。基于此,在进行文物博物馆陈列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历史背景,以及馆藏文物优势,着重突出区域特点,以此强化博物馆的独特性,达到提升竞争力的效果。对此,在进行文物陈列设计时,需要加强对于场馆布置、文本编辑方面的重视,以此实现对于区域文化特色的集中体现,促使博物馆主题以及特色能够得到充分凸显。例如,内蒙古博物馆以草原服饰为主题举办展览活动,将服饰展示与当地历史发展以及文化背景结合起来,帮助参观者通过服饰了解当地服饰文化发展历程以及文化特色,提升参观者的兴趣,突出区域文化特色。
博物馆展览面对的是社会公众,包括各个年龄段、不同文化水平和阶层的参观者,而不同参观者的文化素养、兴趣爱好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保障不同人群都能够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得到良好的体验感受,就需要在进行陈列设计的过程中,加强对于参观者的重视,从参观者角度入手进行设计,以此充分发挥文物展览的服务作用。针对不同参观群体,对其文化素养进行准确定位,并以此为根据,分析参观人员对于文物知识和审美方面的需求,在此基础之上展开文物陈列设计,为参观者提供良好的游览体验。对于中小学生参观者可通过设计互动展览形式,提高文物展览的丰富度,增加学生的参观兴趣,或者借助“讲故事”的形式,为其提供沉浸式体验,引导其主动探索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对于文化素养相对较高的人群,则可适当增加专业文化知识,以此满足其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诉求。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博物馆陈列展示形式也得到了极大地丰富,现代化、交互式展示形式逐渐被各文物博物馆应用,在文物陈列创新设计当中广受欢迎。但在此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创新方式还是传统陈列展示方式,博物馆展览的主角始终是文物,因此,在进行陈列设计的过程中,应明确文物的主体地位,避免对展览场景、灯光的过度设计,以及现代技术的不合理应用,导致文物主体地位受到弱化,影响其文化内涵的传达和体现。此外,博物馆在进行陈列创新设计的过程中,经常会借鉴其他博物馆的成功经验,但实际上,不同博物馆的馆藏特点、文化内涵以及历史背景都存在较大差异,若盲目对其他博物馆的展览陈列方式进行学习,不仅无法达到突出展品的作用,甚至会影响到文物自身特色的展示。因此,在实际进行陈列设计时,博物馆应在借鉴学习其他博物馆经验的同时,结合自身博物馆特色以及优势,合理进行陈列设计,提升文物摆放和展示效果,选择最佳陈列方式,促使文物主体以及特色优势能够得到充分体现,为参观者提供良好的服务和参观体验,促进博物馆进一步发展。
与传统博物馆文物陈列方式相比,现代技术背景下,博物馆展览方式发生了极大改变,为提升参观者的游览体验,促使其能够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在进行陈列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结合文物特色,合理进行互动设计,拉近参观者与文物之间的距离,以此弥补传统陈列方式下参观者与文物之间距离较远,无法得到良好展示效果的弊端。例如,对于遗迹旧址的展示而言,为避免出现人为破坏等情况,或者由于遗迹所处位置不便于展示,可借助虚拟仿真技术等方式,通过VR 视频,为参观者创建真实的遗迹场景,促使参观者能够以历史参与者、见证者的角度,进行参观游览,还可以通过对考古过程的呈现,强化参观者的体验感受,并在此过程中,深入体会文物背后的历史渊源、人文精神和思想观念,切实感受文物的魅力,并从中建立文化自信。此外,还可以借助三维技术、数字化技术,对文物进行全方位复刻,然后通过相应设备,将文物以数字化的形式展示出来,参观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对三维影响进行角度调整或者缩放处理,更加近距离的、仔细地观察文物,并与现场展示的文物进行对比观赏,不仅缩短了参观者与文物之间的距离,通过互动展览形式,还能够强化参观者体验,为参观者提供更好的展览服务。
博物馆文物展示的对象是参观者,想要为参观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参观体验,在进行文物陈列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从参观者角度入手,合理进行陈列设计,这样才能够使得陈列设计的创新研究更加具有针对性,满足参观者的实际需求,扩大博物馆影响力。因此,以人为本就成了文物博物馆陈列设计创新过程中的重要原则。在实际进行陈列设计时,设计时需要加强对于参观对象和群众实际需要的了解,并将自己置身于参观者的角色当中,合理进行文物陈列设计,并适当安排相应休息设施等。在此之前,博物馆可借助公众平台、现场调研等方式,与参观者进行积极沟通,充分了解参观者的实际精神文化需求,以及对于文物陈列方面的建议,以此为基础合理进行设计,提升文物陈列效果。
文物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创新,需要结合文物特点合理应用现代技术设备,针对传统陈列方式下的弊端问题,合理进行优化调整,在以文物为核心地位,参观者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陈列设计,提升文物陈列效果,将文物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精神内涵充分传达给参观者,全面保障陈列设计的科学性、有效性、合理性以及创新性。对此,在实际进行创新设计的过程中,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设计理念是整个陈列设计的基础,对于设计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因此,设计师应具备先进、创新的设计理念,为文物的陈列设计奠定良好基础和指导。对此,一方面,设计师应加强对于博物馆展示文物的了解,深入研究其所处的历史时期,以及相关文化背景,在此基础上科学进行陈列设计,包括环境氛围的渲染、是否适合应用先进技术,以及灯光的设置和文案的编辑等,为后续陈列方式的优化调整做好充分的准备。另一方面,树立创新型设计理念,设计师应转变传统刻板的文物陈列思路,新时期背景下,为促使文物的展示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促使参观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到文物的精神文化价值,合理进行陈列设计,不仅要结合文物实际情况、特色等,科学进行文物摆放展示、编辑相应文字介绍卡片等,还需要合理应用先进技术手段,文字介绍突出重点,以此将文物的价值和特色最大限度地呈现给参观者,确保博物馆环境、装饰、灯光,以及文物摆放位置等能够互相协调,更好的衬托文物,便于人们深入了解和挖掘文物的艺术文化价值和内涵。
陈列设计内容的创新研究,需要从受众对象、摆放位置、灯光设计、氛围渲染等多个角度展开。为保障参观者的良好体验,确保陈列设计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结合文物自身实际特点、优势以及文化内涵等,合理进行摆放位置的选择、灯光的调整,以及室内环境氛围的装饰和渲染,以此为参观者提供沉浸式参观环境,可以更好地感受文物自身特色和文化价值。与此同时,参观者作为文物陈列设计的主要对象,在进行创新设计时,应摒弃以往传统“平铺直叙”的展示方式,针对不同受众人群的文化素养、定位,以传播历史文化知识、树立民族文化自信为己任,合理进行陈列设计,尽可能扩大受众覆盖面,促使不同知识水平、文化素养、年龄段以及阶层的参观者都能够得到良好的参观服务和体验感受。对此,需要设计人员加强对于参观者实际情况的分析,了解不同类型参观者的阅历,以及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和文化水平情况,合理展开设计,尽可能确保每一位参观者都能够通过博物馆游览获得一定的知识。
文物博物馆的藏品种类相对较多,而不同的文物其基于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展览和陈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对于瓷器的展示,多是将其放置在指定玻璃展示柜当中,但是部分瓷器在历史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破损情况,难以实现完整修复,对此,在进行陈列的过程中,就需要将瓷器较为完好的部分展示出来,将破损的部分放置在参观者看不到的背面,对于修复效果较好或者保存较为完整,形态工艺精美的文物,则可以将其放置在展厅的中心位置,并用玻璃展柜将其保护起来,以此促使参观者能够近距离的对其进行全方位欣赏和观察。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在博物馆内部设置陶瓷体验制作区域,为参观者展示陶瓷制作的全过程,参观者也可在工作人员的组织之下,亲身体验陶瓷制作过程,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参观者的兴趣,而且还能够使其了解到陶瓷的制作工艺过程,深入体会陶瓷的特性。同理,在进行书画文物展示的过程中,也可以在展台周围设计体验区,让参观者拿起笔墨亲自进行绘画或者书写留念,而且还可以借助投影仪或者虚拟展示技术,提前进行视频录制,然后为参观者播放书画创作视频,借助视频、场景布置等方式,为参观者讲述书画背后的故事,以及创作者的生平介绍,扩充知识量,同时提供沉浸式参观体验。
环境设计主要包括色彩运用以及灯光设计两个方面。在进行博物馆布置的过程中,为突出文物展品,应结合场馆主题以及文物历史文化背景,合理进行场馆内部装饰颜色的分析和设计,在营造符合当时历史文化气息环境的同时,避免喧宾夺主,影响文物展示,因此需要合理进行色彩的搭配和使用,达到提升观感、烘托氛围的效果。例如,在对玉器、石器等文物进行陈列设计的过程中,应选择相对较为淡雅的环境色彩,以此营造静谧的氛围,使得参观者能够静静地欣赏展品,同时达到缓解视觉疲劳的效果。灯光设计也是博物馆陈列设计当中的重点内容,光照的强度、角度以及光的色温直接影响文物的视觉效果和整体观感,应结合展示文物的特点,合理进行光照设计,既要在宏观上呈现出文物的整体形态、结构,同时也要在微观方面清晰表现出文物的图饰、纹理,最大程度展示出文物的魅力。
文物陈列设计当中,博物馆的空间规划以及文物位置的摆放是十分重要的。在进行空间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要点:第一,合理进行空间格局的划分,充分结合建筑结构特点,在展品位置设计科学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同时还要明确突出展览的主题;第二,空间规划设计应能够使得参观者与文物展品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并结合博物馆日常人流量情况,预留出充足的人行、参观互动空间,同时强化空间设计的流动性,保障参观过程的顺畅性,确保游览动线设计合理;第三,结合文物自身内涵,合理进行空间中文物摆放顺序的设计,确保空间格局、时间轴线、游览动线以及平面分布等多个方面均衡合理,为参观者提供良好的游览体验。
综上所述,文物博物馆作为记录、传承以及传播社会历史文化的重要机构,展品的陈列展示方式对于文化传播和传承效果有着极大的影响,针对传统陈列方式弊端问题,本文提出了文物博物馆陈列创新设计策略,在基于文物为核心、参观者为主要对象的展览理念之下,博物馆陈列设计应着重突出文物的主体地位以及文化内涵,并充分考虑参观者的参观感受、体验,以及不同人群类型对于精神文化知识方面的诉求,借助先进技术,以及灯光、色彩、空间环境设计,为参观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作用和文物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