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因一些地方“进可攻,退可守”,常被称为兵家必争之地。兵家必争之地决定着战争走向,也影响着国之兴衰。那么,兵家必争之地有什么特点?它们在战争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中国古代地理版图中有一些地方“进可攻,退可守”,地理优势明显,常被称为兵家必争之地。《孙子兵法》曰:“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由此可见,兵家必争之地决定着战争走向,也影响着国之兴衰。在中国历史上,由于地理环境影响战争成败的事例数不胜数。那么,兵家必争之地有什么特点?它们在战争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地缘政治观在中国的起源很早,如中国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中,就以《九变》《行军》《地形》《九地》四篇专门阐述了地理环境与战争的关系,从中可见早期思想家们的远见卓识。
《史记·苏秦列传》曾写道:“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以秦士民之众,兵法之教,可以吞天下,称帝而治。”秦国能一国横扫六国一统天下,与其在地理上占据莫大的优势是分不开的。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和豫西通道作为秦国的战略重地,在六国合纵时发挥了重要的军事价值,致使六国合纵多次皆铩羽而归。
在《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本刊有售,特惠价138元,购买详情请见34 版下方)一书中,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宋杰从中国古代战争史的角度,探讨了自夏朝到南宋末年,地理枢纽的诞生、发展和演变过程,并对当时战争的策略、部署、路线等做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论述历代将领用兵之得失,探究战争胜负背后的地理影响。
在中国古代战争中,枢纽地区往往处在几大经济区交界的边缘地带,是军队行进的必经之地,如豫西在关西、关东之间,淮南、荆襄在南、北方之间,具有防备入侵和准备出击的双重作用。同时,枢纽地区要具备地形、水文优势,可作为天然屏障,有利于组织防御,如豫西处于山区,淮南、荆襄处于江河沿线、水网地带。开阔平坦的“四战之地”,如豫东、冀南、苏北,有利于展开兵力进行会战,但无险可守,是难以成为枢纽地区的。
从历史上看,如果战争形势为东西对立,则双方对峙争战的主要区域往往是东西方交界的豫西走廊。它以洛阳为中心,东至荥阳,西达潼关,南至南阳盆地,北抵黄河或延伸到晋南的河东(中)地区。秦末农民战争、楚汉战争、绿林赤眉农民战争、董卓之乱、东魏北齐与西魏北周间的战争、李唐政权与王世充的交战、安史之乱等,基本上都是以该地为主要战场。
如果战争形势为南北对立,则双方的征伐攻守主要在黄河、长江之间的淮河、汉水流域进行。枢纽地区为淮南(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和荆襄(湖北北部江陵、襄樊、汉阳一带,尤以襄阳为重)。如三国时魏与蜀、吴联盟的交战,西晋与东吴、东晋与十六国、南朝与北朝及隋的对抗,北宋与南唐、南宋与金朝及元朝的作战,多是在淮南、荆襄两地进行。
此外,在中国古代有很多地区在军事上具有独特价值。比如四川盆地,它不划归于关西或江南。北方政治势力南进时,往往越过秦岭,通过汉中进入四川盆地,然后或东出三峡,或南下云贵,对江南加以侧翼包围。故此,川陕交界的汉中也是南北战争的一个枢纽地区。
提到战争中重要的防御工事,大家最先想到的或许就是盘亘在古代边界线上的长城和那些边境的城市、堡垒等等。但宋杰认为,比起边境战争中的枢纽地区,豫西、淮南和荆襄在我国战争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更为重要。
边境战争的战线很长,北方的游牧民族机动性强、能迅速集结部队,避实就虚,突入边境,这是防不胜防的。且中原王朝没有力量处处屯重兵,只能把军队相对集中到一些要塞。如明朝中叶,蒙古铁骑数次兵临北京城下,明末的满洲八旗也几番绕过重镇山海关,穿越长城,横行华北,都没有受到大的阻碍。可见,边境枢纽在战争中的影响有限。
但是转入内地,情况则大为不同。真正决定中国封建王朝、统治民族历史命运的决战,都是在内地爆发的,即所谓“中原逐鹿”。富饶的东部地区被山脉、丘陵、河流的纵横分割,大部队的通行要受到陆路、水道的制约,战线短,控制枢纽地区的一方常常能够利用复杂险要的地势有效阻挡强敌入侵。在交通干线的限制下,敌方很难做远程的战略迂回。
如三国时曹魏与吴、蜀相持,接壤数千里,也是只用重兵守住几处枢纽地区,便立于不败之地。正如魏明帝所称:“先帝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贼来辄破于三城之下者,地有所必争也。”安史之乱中潼关的失守、南宋末年襄阳的陷落,都导致战局的全面崩溃,体现了内地枢纽地区在战争中发挥的突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