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记者 高振宁
图 | 仰望星空的中核青年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有过这样一段语重心长的讲话:“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1955年1月15日,为打破西方大国的核威胁和核讹诈,党中央作出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中国核工业就此发轫。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核工业创建六十周年的重要批示,开启了核工业发展的新时代。2022年,中核集团在全球核工业企业中连续3年入选世界500强。67载春秋过去,一代代跟党奋斗的核工业青年先后创造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艘核潜艇、第一座国产核电站、“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等诸多“新中国第一”。
以中国北山高放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创新成果“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实现商运,铸就国之重器“人造太阳”突破亿度空间为切入点一览中核青年赓续老一辈核工业人以身许党、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展现了中核集团与祖国同命运、共成长,矢志投身强国伟业的精神风貌。中国核工业从“跟跑”、“并跑”再到某些领域实现“领跑”,是祖国向着伟大复兴中国梦毅勇前行的生动缩影。于是,一个关于“大与小”的思考又被立体地摆到了眼前:个人的选择,对于祖国意味着什么?
为保障工期节点,在“一带一路”的异国他乡,身着全副防疫服的机组调试工作者顶着52度高温坚守在作业一线,几度中暑;9月初,成都因疫情市区封控,西物院的青年突击队员们写下按过手印的请战书,年轻的母亲把孩子送回老家,立即加入到24小时单位奋战的队伍中……来到甘肃北山采访,在这个几近无人区的地方,你问核地研院的青年科研人:你们不觉得苦吗?— “怎么会不觉得呢。”他们笑着说:“没电没路的。住寝车的那几年,一到冬天,大家睡觉时都裹着棉衣棉帽,早起洗漱,得把水箱里隔夜的冰凿开。”你无法忘记,这里的每一张面孔都像砂石一样黝黑,他们中许多人已经扎根戈壁滩十余年了。“不过话说回来,每行每业的人都挺不容易,所以我们的艰苦也不算什么。”当你望着他们真诚、澄澈的眼睛,会不由得审视自己的内心。是啊,真正令人动容的绝非辛苦,而是“你是谁,为了谁”的付出。
中核的青年人,你们是谁呢?流淌的时光之河中,老一辈核工业人慢慢地停下了脚步,凝望着我们,向我们挥手:“只能送你们到这里了啊。”他们说,然后交付给青年“两弹一星”精神和“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的旗帜,目送着我们继续赶路。新的征途,青年们还要不断跨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在这个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他们凝聚起“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以“士不可以不弘毅”的气魄,走出了自己的风格。
而你们,又是为了谁?作为国家核科技工业的主体和开拓者,中核集团紧紧围绕国家发展大局、核工业战略布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党建带团建,大力实施“青马工程”,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堪当把我国建设成核强国重任的接班人。2022年5月10日,作为中央企业团干部,中核集团团委书记赖江南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我们要增强核工业青年的志气、骨气和底气,以久久为功的不懈奋斗回应总书记对青年和共青团工作的呼唤之切、要求之实和期望之重!”一席心声道出了9.1万中核集团青年的共同心语:新时代的长征路就在我们的心中,在我们的脚下: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确保核工业沿着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中核集团青年正以实际行动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
颠簸的戈壁滩,没有信号,在这条几乎不能称之为“路”的坡道上,一瞬间天地昏黄,然后你看到车窗上越野车掀起的砂土像水流一样缓缓落下。探访北山一号钻井的路上,我不停地扪心自问:换作是我,会愿意把青春留在这里吗?
图 | 北山一号钻井旁,队员们重温入党誓词
核地研院北山地下实验室项目部的青年科研工程人,团队中硕博士占比超过80%,他们不是没有“更好”的选择。只是,有些工作,是不能问、不能算的。一问:我能得到什么?就做不出来了。
刘健,留法博士,十年前入职核地研院工作。今天,正在建设的北山地下实验室标志着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工作已经进入地下实验室研发阶段,为攻克高放废物地质处置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了试验平台和基础。2021年10月,国际原子能机构在核地研院设立了全球首个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协作中心。
“即便都知道在未来人类的科技必将迎来巨大的发展,但是仅就现阶段的水平而言,我们这代人享受到核电便利的同时,也绝不会把环境负担转嫁给后代子孙,这就是中国的闭式核燃料循环战略。”刘健告诉我,年复一年在北山的野外考察,现在,他已能清晰地感受到这处不毛之地上,每一座外人看起来千篇一律的石山上风化的花岗岩具有怎样不同的疏密和律动。荒凉吗?一点也不。“岩隙表明,这里与亿万年前几乎没有分别,稳定性极佳。当我第一眼看到这片戈壁滩时,就知道自己施展才学的机会来了!”说这话时,刘健的眼里闪着光,肩膀轻轻地颤抖。
37年前,第一代北山人揣着5000元经费,为开启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工作,便曾一步一步丈量过今天队员们踏足的茫茫戈壁。那时候,吃、住、办公都在帐篷里。冬春时节,北山刮起漫天风沙,帐篷里到处都堆积起厚厚的砂土;夏秋的夜晚,突然下起暴雨,飞进的水流扑簌簌不请自来,队员们把棉被罩上塑料膜,铺盖向里面挪一挪,似睡非睡地熬到天亮。展区里,一张老照片记录了当年的北山青年头戴迷彩帽,顶着烈日,在戈壁滩艰难跋涉的身影。下面贴着一张近年的照片:一位年轻人正站在后山一米多高的木桩上打电话。在项目部,我见到了这位青年博士— 高级工程师田霄。他告诉我,上面照片里左边的老北山人叫金远新,去年刚刚退休。
“我来北山12年了,金老师他们那代人住过帐篷,我没有。”他说,“2019年之前,彩钢房还没建成,大家都在寝车里住宿、办公。11月以后,北山最低气温零下22度,寝车里没有取暖设施,柴油机发电有限,要首先保证办公。我们裹着军大衣、戴着棉帽子也睡不着,大风像一把锤子似的敲着寝车,感觉到处都在晃。早起一看,外面的水龙头已经结了好长的冰凌。”
“你见到那根木桩了吗?以前,那就是我们的‘电话亭’。”他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又对我说,拍照片的那天刚好孩子出生百天,自己正在给家人打电话。说起金远新,最令田霄难忘的莫过于前辈对于北山的熟悉:“几十年了,这里的一丘一壑,金老师都了然于胸,甚至在晚上也能盲走。他身体不好,我和他同去野外考察,常常看见他掏出怀里的药瓶,转过身去吃药。有时候实在不舒服了,就坐在大石头上歇一歇,缓一缓继续走。”
在北山,我有幸参加了一次业主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联合举办的团日活动。在北山项目部副总马利科的带领下,青年们一路驱车近三个小时,探访了戈壁深处的一号钻井。花岗岩石碑上,刻着当年的日期— “2000年7月8日”。
“钻井周围这么多植被,在戈壁滩上可不是二十几年就能长出来的。”马利科指着附近一团团草丛对我说:“前辈们工作时的环保意识,对这片脆弱生态的责任感可见一斑。我们的北山精神:扎根戈壁、爱国奉献、世界一流、永久安全,定会代代相传。”
入夜的北山,丝带般的银河缀系起群山起伏的剪影。凌晨三点钟,我打着强光手电走向天台,经过复道时,看见办公楼硕大的落地窗灯火通明,窗户里,头戴安全帽的青年们正穿着绿色的荧光衣。为获取第一手岩体样本,不定时地爆破后,科研工作者们必须在洗壁前赶到掌子面。记得刘健曾与我说起,每次他们都是通过竖井第一时间下到现场去的:“隧道建成后,埋深将达到560米。”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理论上这里半年休假一次,但实际由于工作繁忙,很少有人能如期休息。当他们和我一样站在天台上仰望耀光点点的星河时,定会思念起那些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人吧。正这样想着,忽听对山传来爆破声。星空下,一点小小的车光驶出项目部,慢慢消隐于深沉的山道。那天早晨七点半,马利科特意嘱咐食堂为6位来不及赶回吃早餐的同志留好饭菜。
去年中秋节后,随着北山实验室工作区、生活区的建成,这里的办公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只是在他们身上,你依旧能观察到许多当年习惯的遗存— 譬如为了节约用水,周末轮换下山时,带上一大包去宾馆洗涤的衣服。
如今,队员们居住过的彩钢房和5辆寝车都被原样移搬到生活区南面— 一处低洼的,生长着十几株百年胡杨树的地方。遥在两千公里之外的北京,今年8月,核地研院成功发现我国第一种月球新矿物— 嫦娥石。由此,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现月球新矿物的国家。脚踏实地的核地研院科研人正将探索的目光瞄准浩瀚“深空”。
在星空的深处,多少以“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命名的星辰,正在暗夜里守望着他们。终有一天,今天的青年亦将以他们的努力,照亮后来人前进的征途。
回到北京后,鳞次栉比的高楼之间,望着盘旋立交上的车水马龙,想起那些为了祖国,为了理想,把青春奉献给北山,与现代生活割裂的朋友们,常常使我生出一瞬间的恍惚。国庆那天,我收到了马利科的微信。微信上,他说,送走了前来参观考察的英国参赞后,自己终于能趁着十一假期,回家照顾即将生产的妻子了。
“今年,这是我第一次回家。”他说,“现在,正在去往嘉峪关机场的路上。记得毕业后刚来北山的时候,从北京到玉门要坐30多个小时的火车,如今回去,飞机4小时就能直达大兴机场。你说银河很美,真是遗憾,在北山的十几年,我好像还没有仔细地看过星星。”
对于200余名派驻到巴基斯坦卡拉奇参与海外“华龙一号”首堆建设的中核工程青年设计代表、调试工程师来说,夕照时分最能勾起相思。那时候,橙红的落日贴着阿拉伯海岸徐徐西下,晚霞倾洒在核电站上仿佛漫天的玫瑰花。这里与祖国时差三个小时,卡拉奇的戈壁上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家乡那边早已“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了。一天当中,唯有这个时间段最适合给家里人打电话。中核工程卡拉奇项目组的青年告诉我,“华龙一号”就像他们的另一个孩子。
图 | 巴基斯坦卡拉奇“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全景
2022年4月18日,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巴基斯坦卡拉奇K3机组通过临时验收,至此,“华龙一号”海外首个工程两台机组全面建成投产。这是中核集团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核工业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助力实现全球“双碳”目标、打造核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又一项重大标志性成果。
青年突击队的旗帜猎猎飘扬于异国的项目现场,仿佛要把这则“宣言书、宣传队和播种机”的故事讲给每一个人—
“巴基斯坦人民叫我们my chinese friends。”杜晓彬,中核工程设计所工程师。最近,随着“海外华龙”项目结束,这位已在卡拉奇工作6年的设计组长终于回到了祖国。他自豪地告诉我,建成的“华龙一号”机组每年能提供清洁电力近200亿度,弥补了当地近三分之一的能源缺口。
竖起大拇指,真诚地道一声:“my chinese friends”。中核工程人一流的业务能力和高度的敬业精神深深感动了巴方工作人员。杜晓彬的记忆里,卡拉奇的夏天最高气温达到过52度,许多工程师在室外作业时几度中暑:“疫情之后,为应巴方要求提前工期,每一名设计调试人员都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提前介入现场。机组调试阶段,一些工程师需要24小时守候在机器旁。这是‘一带一路’上的‘国家名片’,我们不敢懈怠,总觉得肩上有一种为国争光的使命感。”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成功打破“水泥固化”国外垄断工艺技术后,中核工程青年刘国彪利用起自己的业余时间自发测试了40多款巴基斯坦的国产水泥性能,为日后巴方对核电站的正常运维提供了极大便利。
2021年5月21日,是“华龙一号”K2机组正式进入商运阶段的历史时刻。顺利实现既定目标交接后,一次会议上,巴方又对K3机组的发电提出了新的设想。作为设计代表,负责现场相关工艺系统问题解决的孙兰飞对我说,遇到这种情况,中核工程人都会站在巴方视角来考虑问题:“不是去说服对方,而是彼此一起协商,研讨出最佳方案。”“一带一路”上,每一名“走出去”的工程师,他们友好负责、推己及人的工作态度,都是我泱泱中华大国风范的最好宣言。
一句真诚的“my chinese friends”,饱含着巴方人民对中国的尊敬和感激。“海外华龙”建设期间,卡拉奇供货设备大幅增加,项目全周期为当地提供了6万多个就业岗位。在调试工程师王文祥的见证下,三年间,阿塔尔·侯赛因通过自学汉语一路从项目组司机成长为高级翻译。“当我第一次走进项目现场时,就被它震撼了,感觉自己走进了一个新的世界。”阿塔尔·侯赛因说,“中国朋友不远万里来帮我们建设核电站,两国人民的关系由此更加紧密。”疫情防控期间,中核集团分批派出50余名医护人员助力厂区的防疫工作,为当地捐赠N95口罩5000余只。“祖国没有忘记每一名奋战在海外的儿女。”三针疫苗均在当地接种的调试工程师陈兴不由得感叹:“国家越发展,我们工作时就越有底气!”
自2015年“华龙一号”正式在卡拉奇开工建设,7年荣光交织的岁月,乐观坚强的中核工程青年们在戈壁上开垦出自己的“南泥湾”。成熟的香蕉被他们赠予共事的巴方工作人员,友谊之种正在这里落地生根。
与爱人一同在项目组度过了4个春节,今年8月刚刚回国的蒋婉璐夫妇计划趁着国庆补办一场迟到的婚礼。“1396个日夜的守护,若时光倒流,卡拉奇依然是我们毫不犹豫的选择!”她说,最好的时光总在路上,只为还没有老去的时候,在异国,留下我们的诗。
今年,西物院聚变科学所助理研究员黄文玉正在中核集团与成都理工大学产学研合作的试点学院读博一。2017年入职西物院后,黄文玉一直从事着“央企十大国之重器”之一— 新一代“人造太阳”的装置设计。老家的父亲不了解儿子的工作,常常问:“你们造的‘太阳’什么时候上天呀?”
这时候,黄文玉总会耐心地解释:所谓“人造太阳”,其实是在地球上模拟太阳的核聚变,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清洁能源的托卡马克装置。2020年,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 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HL-2M)在成都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标志着中国已经自主掌握大型先进托卡马克装置的设计、建造、运行技术。
“现在,我们已经建成了国内首台大型立式脉冲发电机组,部分原创性技术成果指标已经‘领跑’国际啦!”听着黄文玉的介绍,父亲虽然还不甚明了,却连连欣慰地点头说:“你可以为国家作贡献,终于有出息了!”
在西物院,承担这一高精尖科学项目的76人队伍中,青年占比接近90%。2022年建团百年之际,这支“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团队刚刚荣获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这里的早班会通常八点半开始,晚上九点钟还有一班晚会。一天当中,队员们大部分时间都在现场— 试验区,这个三层楼高的装置寄托着向人类终极能源迈进的愿望。
阖家团圆的中秋佳节,西物院的青年们又是怎样度过的呢?今年夏天,受制于高温限电,托卡马克装置的建设不得已滞后了1个月。9月初,成都因疫情全市静默,为坚决保证进度节点,新一代“人造太阳”研制团队青年突击队核心队员、研究室团支部书记郑雪萌生了请愿24小时在单位奋战的想法。郑雪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想法立即得到了科室所有青年的响应。就这样,西物院青年们纷纷签下了按着手印的请战书。
中秋节前后,那是一段难言、难忘的时光:郑雪和其他20多名青年每天就睡在单位的行军床上。今年5月,中铁二局的丈夫前往西藏支援,刚刚上小学的孩子无人照料,被郑雪送回了老家。疫情防控期间,带领团队在单位坚守16天的研究室主任、装置主机安装负责人刘晓龙看出了队员们沉默心底的想家之情,于是,他对自己说:我会是团队里最后一个离开单位的人。
他们屹立在平凡又伟大的岗位上,迎接着困难和挑战,拥抱希望与光明。在负责装置下一阶段运行目标协调和组织工作的研究室主任季小全心中,这支团队最令人感动的莫过于那种永远冲锋在前的氛围:“之前有一种高强度的膨胀螺栓,起初我们被外国卡住了脖子。团队青年们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逐一确定材料及其参数性能,最终指导国内厂家将其成功试制出来,一下子把生产成本降低了85%。”这个秋天,没有萧瑟的西风,只有热血沸腾的西物院青年。
2020年7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重大工程安装启动。同年9月,由西物院参与的中法联合体中标ITER主机安装一号合同,成为有史以来中国企业在欧洲中标的最大核能工程项目。参与这项工作的主力,正是新一代“人造太阳”团队。
在拉丁语中,“ITER”一词意为“道路”,蓦然回首,人类开发能源的征途已经走过了很长、很久。如今,ITER在合作中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昭示着:携手合作、互利共赢才是人类通向未来的光明之路。新一代“人造太阳”作为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托卡马克装置,是消化吸收ITER技术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入夜的成都,蜿蜒的街道宛若银河般皓光闪耀,点点繁星飞落进西物院彻夜长明的排窗中。在无数个为实现核聚变和平开发利用的不眠夜晚,虽然不知征途还要走多久,平凡的他们,心底里唯有一个越发清晰的念头:如果有一天万家灯火将被聚变之能点亮,多盼望,那第一盏灯会在中国。
图 | 中核集团科技工作者在新一代“人造太阳”真空室内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