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园游客环境保护行为影响因子分析

2022-11-03 14:02:24李玄姝余宜娴
当代旅游 2022年14期
关键词:意向成都市主观

李玄姝 余宜娴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外语与文化旅游学院,四川成都 611731

引言

湿地公园是以湿地资源为基础,以保护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开展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等为目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休闲设施的生态型主题区域。湿地公园既具有自然属性,同时也具有人文属性。湿地公园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同时也具有科普宣教功能,是解决湿地资源保护与利用矛盾的有效途径,因此受到普遍关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自我康养需求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选择湿地公园作为旅游目的地。一方面湿地公园为游客提供旅游资源,另一方面不合理的游客行为影响到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游客行为意向的研究十分必要。环境保护行为意向是个体或群体为减少自然资源不合理利用并促进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所实施行为的趋势,其对实际行为的产生起直接影响作用。环境保护行为意向则反映了个人或群体采取保护环境行为的趋势,国内外学者对湿地公园、游客环境保护行为进行了较多研究,从游客心理学和行为学构建科学的湿地公园生态教育体系受到广泛认可。本文借鉴计划行为理论、知识—态度—行为理论和环境感知理论,将湿地公园的游客环境保护行为与游客湿地知识、游客主观规范、游客环境感知相结合进行研究,以成都市青龙湖湿地公园、温江水立方湿地公园和凤凰湖湿地公园为案例地,研究湿地公园游客环境保护行为影响因素,为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一 研究理论与假设

中外学者对游客环境保护行为的研究众多,Hines认为影响个体环境保护行为的因素除了个人的环境保护知识,还受到信仰、态度、责任感等因素的影响。史蒂芬等学者提出环境保护行为是个体或群体自发的行为,该种行为能直接、间接地对环境产生有利影响,游客环境态度和环境保护行为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并提出可以通过教育项目来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使个体在旅游活动中采取环境保护行为。知识—态度—行为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获得知识,形成态度认知,最终决定行为的过程。获取的知识越正确越丰富,形成良好态度的可能性越大,促成良好行为实现的机会也大。Ajzen将理性行为理论给予扩充发展成为新的行为理论研究模式—计划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认为个体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通过影响行为意向从而影响个体的实际行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越良好,行为意向就越强烈,影响实施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Wynveen(2015)在研究中指出,个人规范对于个人改善环境或保持环境状况的行为意愿具有直接影响。环境感知是外界环境在人头脑中形成的映像,Mesch(1998)认为环境感知是影响游客环境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自然环境感知和社会环境感知是游客环境感知的两个方面。彭建、周尚意等学者认为良好的环境感知是人类合理环境行为的前提,是影响游客环境行为的重要因素。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知识—态度—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在游客行为研究领域具有良好的解释力和预测力。

二 数据和方法

(一)研究区概况

本次研究目的地为成都湿地公园,通过高德地图、携程旅游以及大众点评评价公园建设规模以及景区级别。本次调研选择成都市青龙湖湿地公园、温江水立方湿地公园和凤凰湖湿地公园三个调研目的地。成都市青龙湖湿地公园位于成都市东部龙泉驿区十陵街道,总面积30000亩,水域面积约4000亩,现已记录野生鸟类200多种,其中稀有、易危、濒危鸟类29种,彩叶树多达3600株,樱花树多达5000株,是成都市中心城区最大面积的湿地公园,被称为“城市绿肺”。成都市青龙湖湿地公园总体设计以展示蜀文化为主要内容,以绿色生态为基调,以湖泊森林为主景,综合考虑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运动健身、商务会议等功能,成为成都周边湿地公园出行榜单第一名。温江水立方湿地公园位于成都市西部温江区万春镇幸福村,园区面积达1400亩。水立方湿地公园以“幸福田园音乐艺术村落”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为特色,以独特的田园、林盘、水系、花木为依托的自然环境受到众多游客的喜爱。凤凰湖湿地公园位于成都北部青白江区,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以生态、休闲、水景环境及多国风情建筑为特色,是一处具有国际水准的生态湿地公园。

(二)问卷设计

数据采集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量表,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月收入和采集地点;第二部分是游客湿地环境保护行为专业量表,针对游客湿地知识、游客主观规范、游客环境感知和游客环境保护行为意向进行调研统计。本次问卷设计根据考察地点成都市湿地公园和考察对象游客自身的差异性,从湿地功能方面考虑设置湿地知识问题,通过“湿地可以调节气候”“湿地可以调节径流”“湿地可以净化水质”和“湿地为诸多物种提供生存环境”四个问题反映游客对湿地基本知识的认知情况。游客主观规范参考Ajzen 对主观规范的定义,认为主观规范包括个人自我意愿和个体感知到在执行或不执行某项行为时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题目包括“若我在游玩湿地公园期间执行环保行为,我身边的人会赞赏我的行为”“我身边的人认为我在旅行期间应该实施环保行为”“我身边的人在旅行中会采取环保行为”和“作为游客,我们有义务保护湿地环境”四个问题反映游客环保的主观规范情况。环境感知参考环境感知和国家湿地公园条件,从游客自然环境感知和社会环境感知两个方面考虑设置“湿地公园水质较好”“湿地公园动植物物种丰富”“湿地公园旅游项目丰富”“湿地公园亲水设施宜人”和“湿地公园休息设施设置合理”五个问题反映游客对湿地公园自然和社会的环境感知情况。环境保护行为意向参考Vaske 和Kobrin、Halpenny等人一般保护行为和具体保护行为设置问卷题目,包括“我在湿地公园游玩中会劝导他人不乱丢垃圾”“我愿意将环保知识进行宣传”和“游览过程中我会详细阅读解说牌”“我会尝试学习如何解决湿地公园的环保问题”和“我会遵守相关规定不破坏湿地公园环境”,反映游客的环境保护行为意向。调查问卷的测量采用五级李克特量表法,1-5分别代表“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不确定”“同意”和“非常同意”。

(三)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针对采集地点可行性、采集对象范围和采集问题内容准确合理性进行预调查。在成都市湿地公园多个采样点发放100 份调查问卷,进行了分析并根据预调查结果对问卷进行了删除、调整、补充和说明,形成最终问卷调查。第二阶段对成都市青龙湖湿地公园、温江水立方湿地公园和凤凰湖湿地公园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以电子问卷和纸质问卷方式进行,调查时首先表明自己的身份、目的,对愿意参与调查的游客分发问卷或扫码,采取无记名调研方式,现场填写并及时收回。调查时间为 2021 年 9月 1 日至2021 年10月 30 日,共发放并收回调查问卷900份,其中青龙湖湿地公园有效问卷339份,温江水立方湿地公园有效问卷294份,凤凰湖湿地公园有效问卷195份,有效问卷数为 828份, 问卷有效率为 92%。

三 数据分析与假设验证

湿地知识对主观规范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279,在1%的水平上显著,湿地知识对主观规范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说明良好知识的形成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群体氛围,从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主观规范。

湿地知识对游客环境保护行为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166,在1%的水平上显著,湿地知识对游客环境保护行为意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说明丰富的湿地知识有利于游客外化形成环境保护行为。

环境感知对主观规范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644,在1%的水平上显著,游客环境感知与主观规范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说明游客在获得湿地公园良好环境感知的同时有利于形成互相监督、相互约束的主观规范。

在环境感知对游客环境保护行为意向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呈现为-0.036,同时未通过1%的水平的检验,说明环境感知对游客环境保护行为意向无显著正向影响,通过采访了一些游客,有部分游客认为湿地公园环境感知很好,不用实施环保行为;部分游客觉得湿地公园在自然环境和社会设施方面有不足,需要采取环境保护行为;但同样存在环境感知良好依然要采取环境保护行为的例子,因此,调查数据在两者相关性检验方面未通过1%的水平的检验,未能说明良好的环境感知有利于游客形成环境保护行为。

主观规范对游客的环境保护行为意向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865,在1%的水平上显著,游客主观规范对游客环境保护行为意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两者的相关性在与其他因子相关性对比中最强,说明主观规范在三个影响因子中对于游客环境保护行为意向的影响最大。游客是社会群体,个人自我意愿和个体感知执行或不执行某项行为都要随时受到组织、团体、社会的影响,群体正确规范的形成会约束影响个人主观规范,良好社会氛围也会影响个人主观规范,从而形成群体效应,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促进更多游客实施环境保护行为。

四 结语

本文以成都市青龙湖湿地公园、温江水立方湿地公园和凤凰湖湿地公园为案例地,通过湿地知识、主观规范、环境感知三个层面探讨了游客环境保护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湿地知识对游客的环境感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湿地知识对主观规范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湿地知识对游客环境保护行为意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游客环境感知与主观规范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游客主观规范对游客环境保护行为意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主观规范对游客环境保护行为意向的影响最大,说明良好的主观规范有利于促进环保行为意向的形成。丰富的湿地知识则直接或间接影响游客环境保护行为。环境感知对游客环境保护行为的影响则不具有显著性正向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为增强游客的环境保护行为,本文从主观规范和湿地知识因素方面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推广湿地保护知识和理念。线上可采用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公益广告、小视频等多种方式传播湿地知识和环保理念,在线下可以采用湿地博物馆、湿地实验室等多种形式增强大众对湿地环境的体验与参与,促进正确环保理念的形成,提高大众的环境保护责任感。第二,扩大优秀主观群体,促进个体良好主观规范的形成。主观规范让游客感受到身边关键人群的压力,关键人群涉及亲密度较高的群体,例如家庭、同学、同事,因此社区的宣传、学校的教育和企业文化的支持对不同的群体具有重要规范意义,从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主观规范。第三,增加大众与湿地环境的频繁接触,提高湿地公园的服务质量。游客亲身感知良好湿地环境,对比不良湿地环境的影响,激发游客对自然的敬畏情绪,鼓励游客实施环境保护行为。

猜你喜欢
意向成都市主观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先锋(2022年4期)2022-05-07 20:26:31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猪业科学(2021年3期)2021-05-21 02:05:38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东方留白意向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解析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5:50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先锋(2019年8期)2019-09-09 06:35:59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先锋(2019年2期)2019-03-27 09:31:22
刑法主观解释论的提倡
法律方法(2018年2期)2018-07-13 03:22:06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中国修辞(2017年0期)2017-01-31 05: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