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贾璇 | 北京报道
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并为载人航天、探月探火、卫星导航等航天领域的创新点赞,让广大中国航天人无比振奋。
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不断创新的中国航天人。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航天三江江北公司数控车工、特级技师阎敏就是其中之一。
有着数十年一线生产经验的闫敏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很多小创新、小发明都能解决实际问题。虽说每一个创新都比较小,但每个相关岗位的创新汇集,就可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甚至带来巨大变化。
作为一名奋斗在高端制造业生产研发一线的数控车工,闫敏保持34年精益求精“零失误”,创造经济效益超2亿元。
对于能够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他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同时也深刻地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技能工人的关心和重视。
日常工作中,阎敏长期承担型号产品关键件的车加工任务,该关键件尺寸较多,型面复杂,产品价格昂贵,单件价值超百万元,配合精度高达0.005毫米,远远超过数控设备本身0.02毫米的精度。
在没有数控机床和标准化刀具的年代,手工磨刀是车工的必修课。“车工全靠一把刀,把刀磨好了,车工的活就算干好了一半。”阎敏说。
为了练就精湛的磨刀技艺,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无论酷暑寒冬,都在车间拿着铁块进行韧磨,手上常年有被划破的伤口。靠这股毅力,阎敏可以将直径50毫米的圆柱体精确车削到细如发丝,却不折断。
“原来我操作的是普通车床,加工的产品形状简单、精度低,生产效率低,设计意图不能完全满足,我们经常加班加点,也满足不了进度要求。”阎敏说。
改变发生在2000年后,随着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的投入,全新投用的数控机床让“新奇”的设计得到实现。只要设计师能想到的形状,阎敏都可以加工出来,而且精度高,生产效率也高,基本满足了生产任务的需要。
机器迭代也要求技工水平快速提升。阎敏说:“从普通车床的技术能手到数控机床的行家,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作为一名党员,更要引领技术进步。掌握更多操作技能,才能为航天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凭借“人机合一、人技合一”的功底支撑,阎敏一直承担着重点型号关键部位——喷管的加工重任,这个零件是为我国运载火箭和航天型号提供能量转换的重要装置。
喷管负责将火箭发动机推进剂燃烧内部喷射出的火焰转化为动力,喷管出口处的燃气喷射速度高达每秒3500米以上。为了保证发动机的工作安全可靠,喷管关键部位的加工精度要求控制在0.005毫米,任何细小的偏差都可能导致火箭偏离轨道甚至解体。
行内人常将喷管称为火箭的“咽喉”,而阎敏经手的“咽喉”型号产品合格率一直高达100%,他也被称为航天型号产品“咽喉主刀师”。
数年来,阎敏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中国质量工匠、全国技术能手、中国航天基金奖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作为生产一线的一名技能工人,我将一如既往地立足本职,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能力,练就过硬的操作技能,保证所加工的每一件产品做到零缺陷。未来期待我们国家的制造技术越来越先进,生产操作设备越来越自动化,生产作业环境越来越好。”阎敏说。
在长期承担火箭发动机喷管的加工任务中,阎敏和团队成员经常会遇到加工难题。最近,他在对一枚火箭的舱段壳体进行车加工时,遇到壳体壁薄、零件刚性差、材料加工难的情况,精度难以控制。
他与团队经过多次讨论,大胆创新,提出对工艺路线、加工方法、设备使用、人员安排等方面进行优化,使该部件的产量提升了150%。
34年来,在重大难题、关键技术突破上,阎敏凭借扎实的技术和勇于创新的作风,成为数控加工行业领军人物。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企业要想发展好就应该有更多工匠。在不断追求自身精益求精技艺的同时,阎敏也不忘带领同事们共同进步。
2012年,阎敏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建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以此为平台,他把多年积累的经验和高超技能倾囊传授给后来者,培养出一批关键技术岗位的继任者和后备人才。通过挖掘、开发、培养后备人才队伍,形成人才梯队,完成创新攻关93项。
阎敏认为,在生产一线,小创新、小发明有很多,并且都解决了实际问题。工装的改变、刀具的改变、加工参数的改变、工序工步的改变,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改进产品质量,使加工效率更高。
虽说每一个创新都比较小,但每个相关岗位的创新,积少成多,积累到一起就会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最终可能带来巨大变化。“创新离我们每个人都不远,先从身边事做起,就能为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阎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