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性理论视域下乡村度假酒店的社区影响研究※
——以阳朔悦榕庄与福利镇为例

2022-11-02 02:33杨淑锟黄雅帆王西亚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阳朔社区旅游

杨淑锟 王 晞 黄雅帆 王西亚

(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近年来,国家各部门相继出台了许多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文件,特别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推进,乡村旅游获得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市场空间。乡村旅游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外来资本开始不断涌入乡村,乡村度假酒店、乡村民宿等乡村旅宿企业的数量迅速增长,与所在乡村社区的社会网络相互嵌入并对乡村社区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乡村度假酒店是我国旅游业由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型升级及乡村旅游发展进入新阶段的产物,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之一[1-2]。在其内涵界定上说法不一。有学者认为“乡村度假酒店”需要满足“选址于传统景区内部或周边,如海边、山坡、湖畔等景色优美处,或者是乡镇中的某个风景街区中,以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吸引游客,为游客提供全方位、全时段休闲体验”等条件[3];有学者将城市环城游憩带上的“农舍”“农庄”“客栈”等形式的住宿设施也纳入乡村度假酒店的范畴[4];而一些文献中甚至会将乡村度假酒店的概念扩大至泛酒店业,如有学者将桂林阳朔县的碧莲江景大酒店、悦榕庄酒店等视为“高端度假酒店式特色民宿”[5]。本研究将“乡村度假酒店”界定为“建于乡村及周边景区附近,以接待休闲度假游客为主,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娱乐等多种服务,并能够展示一定地域文化的规范管理的住宿接待场所”。该定义限定了乡村度假酒店的三个基本条件:一是选址必须在乡村地区,具有区别于城市的乡村性(rurality),并且能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或人文资源进行经营与宣传;二是以休闲度假类型的游客为主要客源市场,能够提供满足游客休闲体验的各项服务;三是其经营主体一般为企业而非当地个体农户,并具有相对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

“社区”的概念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Ferdinand Tönnies于1887年在其著作《社区与社会》中提出,他将社区定义为“由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富有人情味且具有共同信仰与风俗习惯的社会团体”[6]。该定义弱化了社区的地理属性,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由于血缘、感情和伦理等动机所形成的亲密关系和对社区强烈的归属感与认同感。费孝通于20世纪80年代将“社区”一词引入中国,并将地缘与血缘看作是合一的,认为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家庭、民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一地域内,形成一个在生活上互相关联的大集体[7]。本研究将“社区”视为“聚集在某一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乡村社区”即“由居住地在乡村地区的人们组成的,具有相同文化底蕴、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和多种社会关系、社会组织,从事多种社会活动,对所在区域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区域生活共同体”。

1 理论陈述与文献回顾

1.1 嵌入性理论

嵌入性理论是新经济社会学研究中的核心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行为主体具有的嵌入性会导致多主体之间能够产生互动、互适的关系,进而形成稳定的网络组织,其核心是经济活动融于具体的社会网络、政治构架、文化传统和制度基础之中。“嵌入性”概念最早由经济史学家K.Polanyi于1944年提出,本质在于解释组织的经济行为与社会体系间的相互引导、促进与限制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后经几代学者的思辨,其内涵也逐渐从一般性的双边联系、多边联系,发展到网络化的复杂联系,并且在不同层次上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8],应用范围也拓展到了管理学、政治学、区域经济、高等教育等多个研究领域。各研究虽然视角各不相同,但所表达的无外乎两种或多种组织之间的复杂联系和互动过程,可以作为研究乡村度假酒店对乡村社区产生影响的重要理论基础。

1.2 嵌入性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

嵌入性理论在被引入国内后,不仅在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也逐渐被应用于社会工作、图书情报、地方教育治理等领域,近年来也有学者将嵌入性理论引入旅游研究当中。郑艳芬(2016)以广东省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内的瑶塘村和断石村为案例,从制度嵌入性的理论视角出发,对两个自然村进行比较分析,从制度的根源揭示不同社区在参与旅游发展过程中形成差异的根本原因,指出农村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实际上是一个制度与理性因素的互动过程[9]。罗文斌、唐叶枝(2019)等人基于嵌入性理论,以雪峰山景区的农户为调查对象,分析了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农户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得出农户的家庭人均年收入、贫困户身份标签、农户认可程度、农户需求程度、信息公开程度、乡村旅游发展水平、政府引导效果等变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农户团结程度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农户自身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10]。梁人月(2020)选择成都市蒲江县明月村为案例地,从嵌入性理论视角梳理了社区内旅游小企业的社会关系程度变化,探讨旅游小企业在地方嵌入过程中与当地社会网络间产生的互动影响,具有理论与实践双重意义[11]。王维艳、李宏(2020)等人基于嵌入性理论,分析揭示了乡村社区旅游“住改商”制度的脱嵌路径及其空间不正义的作用机理,并对西江苗寨进行了实证研究,指出现代旅游经济的脱嵌是乡村社区旅游空间不正义的直接原因,而乡村旅游“住改商”制度的脱嵌则是其制度根源;对乡村社区旅游“住改商”制度实施反“脱嵌”制度安排,是破解乡村社区旅游空间不正义的有效途径[12]。可见嵌入性理论已经在旅游研究,特别是旅游社区的相关研究当中得以应用,但研究成果数量还相对较少,在理论框架上也没有突破传统分析框架的藩篱。

1.3 旅游业对乡村社区的影响研究

社区是乡村旅游的载体,乡村旅游作为振兴乡村社区的重要手段,对于乡村社区的各个方面均产生着影响,对避免乡村社区走向衰落作用显著。乡村的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由于受到城市文化的渗透而向城市靠拢,乡村旅游也加速了这一进程。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旅游学界也开始聚焦于旅游业对乡村社区农户生计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张丽琼(2016)选取陕西3个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社区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和微观尺度分析旅游发展对乡村社区和农户生计的影响,发现乡村旅游发展影响了乡村社区人口结构、经济结构、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变化,并使得农户生计策略和生计资本发生改变[13]。韩丰(2017)研究发现,旅游发展给民族村寨地区带来经济繁荣、基础设施改善等积极影响的同时,商品经济和理性文化的嵌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区家庭、邻里之间的结合型社会资本,而以公共权力为权威的政府和开发商的强力嵌入造成社区民间权威弱化,即旅游发展改变了民族旅游社区社会资本的结构和存量[14]。王蓉(2019)从可持续生计视角出发,对婺源县李坑村进行微观实证研究,探索了乡村旅游发展对社区农户生计策略转型和生计资产积累的影响,发现旅游发展使得传统的以农、林、渔业为生计来源的纯农户转变为旅游专营型、旅游主导型、务工主导型和均衡兼营型四种不同生计类型的农户,且生计水平有显著的改善与提升,但不同生计类型农户的生计资本组合存在一定的差异,旅游专营型和均衡兼营型农户的物质资产最为富有,旅游主导型农户的文化资本值最高,而务工主导型农户拥有的金融资本最多[15]。可以看出,学界关于旅游业对乡村社区影响的研究不断从宏观走向微观,但对乡村社区旅游企业的作用和影响关注较少,有待进一步探索。

1.4 乡村度假酒店及其作用的研究

国内乡村度假酒店的相关研究大体上可分为两个方向。一是从乡村旅游发展角度对乡村度假酒店的运营进行研究,如陆林、李天宇(2022)等人将乡村度假酒店视为乡村旅游业态的主要形态之一,并比较了其与农家乐、乡村民宿、田园综合体等业态类型在要素构成、组合方式、空间形态等方面的异同[1];董涵、徐薛艳(2014)以上海市闵行区陶家湾农庄为例,从满足游客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角度,提出了乡村度假酒店休闲体验功能的开发建议[4];还有相关研究从可持续生计的视角为桂林龙脊大寨村乡村酒店的经营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16]。二是从设计学和建筑学的角度对乡村度假酒店的内、外部设计进行探讨,如祝思英(2013)探讨了川西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语汇在乡村度假酒店中的运用[17];田昊(2020)以日照市龙门崮酒店为例,分析了共生理论在乡村度假酒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3]。学界对乡村度假酒店的作用大多持褒奖态度,学者们普遍认识到以乡村度假酒店为代表的乡村旅宿产业在带动当地就业、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升级、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18-19],部分学者还关注到了乡村度假酒店在促进城乡并轨和国际化[5]、提高少数民族社会地位[16]、乡村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20]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但也有学者指出,乡村度假酒店可能会对乡村的社会人文、自然环境、建筑风貌与肌理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18]。总体而言,学界对乡村度假酒店的认识多从其开发经营和现实价值出发,很少从理论角度阐述乡村度假酒店对乡村社区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从嵌入性理论视角出发,尝试探索乡村度假酒店与乡村社区之间的联系与互动过程,论述乡村度假酒店对乡村社区产生的影响。

2 分析框架与案例选取

2.1 理论分析框架

通过对嵌入性理论的相关研究的梳理发现,不同学者提出的嵌入性研究的分析框架均体现了“宏观—中观—微观”的层次性(见表1),但对于不同层次嵌入结构的称谓和内涵表述不尽相同。综合众学者的观点,结合乡村度假酒店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与所在乡村社区互动的现实状况,笔者认为乡村度假酒店对乡村社区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受到政策环境、当地资源、个体认知等因素的影响,由此构建了“环境—关系—认知嵌入性”分析框架,尝试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析乡村度假酒店与乡村社区的互动关系及对乡村社区的影响(见图1)。其中,“环境嵌入性”结合了Zukin等人的“政治嵌入性”和Hagedoorm“环境嵌入性”的观点,指的是乡村度假酒店与乡村社区之间的互动关系受特定产业环境和特性的影响,表现为乡村度假酒店对当地社区的适应程度。“关系嵌入性”拓展了Granovetter原有的概念,将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结合在一起,并借鉴Zukin等人“社会嵌入”和Hagedoorm“组织嵌入”的概念,指乡村度假酒店在所嵌入的乡村社区网络中与社区之间资源、信息等要素的双向流通和相互影响,表现为乡村度假酒店与乡村社区之间相互支持的程度。“认知嵌入性”采纳了Zukin等人的观点,并与Hagedoorm的“双边嵌入性”融合,指的是乡村度假酒店进行的某些决策与乡村社区居民思维意识、认知之间的相互影响,表现为乡村度假酒店经营与乡村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耦合程度。

表1 国外嵌入性理论分析框架(部分)一览表

图1 本研究的嵌入性分析框架图

2.2 研究案例选取

本研究选取桂林市阳朔悦榕庄酒店(以下简称“阳朔悦榕庄”)作为案例酒店,选择其所在的福利镇为案例社区。原因有三:一是福利镇位于桂林市阳朔县县城东部,虽背靠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阳朔县,但距阳朔西街、遇龙河等阳朔主要景区较远(从阳朔悦榕庄到阳朔各个景区的陆路交通距离大多在10km,甚至15km以上),当地在阳朔悦榕庄进驻之前能分享到的阳朔旅游红利较少,农户主要以传统农业、手工业或外出务工为生。而阳朔悦榕庄的进驻对阳朔旅游接待业提质升级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也于不同层面影响了福利镇的发展。二是阳朔悦榕庄酒店品牌的市场定位。悦榕庄(Banyan Tree)是新加坡悦榕集团旗下的高端度假酒店品牌,旨在为前来休闲度假的宾客提供豪华、地道的服务和独特的休闲体验,中国境内现有14家悦榕庄酒店,绝大多数都选址于度假区、自然保护区或生态环境优美的乡村地区,阳朔悦榕庄就是其中之一。三是基于该阳朔悦榕庄的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感。悦榕集团自创立伊始便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价值观,并以“拥抱环境,关爱社会”为理念,通过建立基金会、进行各种环保活动、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教育赋能等措施践行其核心价值观,其进行的各类实践不仅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the United Nation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保持一致,与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也十分契合。

研究主要采用田野调查、访谈法、半参与和参与式观察等方法收集资料,深入了解酒店的日常运营以及与所在乡村社区的联系。调研过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步调研阶段,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网络信息,了解并归纳出案例酒店对所在乡村社区产生的诸多影响;第二阶段为总结反思和补充调研阶段,汇总调研材料,对第一、第二手资料进行内容分析,并总结乡村度假酒店对乡村社区的影响。

3 嵌入性理论视域下乡村度假酒店的社区影响探析

本研究认为,乡村度假酒店与乡村社区之间存在的环境嵌入性、关系嵌入性和认知嵌入性,使得乡村度假酒店在不同层面上对所在乡村社区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而乡村社区同时也影响着乡村度假酒店日常运营和相关决策。

3.1 环境嵌入:适应产业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阳朔悦榕庄于2014年开业,其选址建设时期恰逢我国“十二五”规划时期(2011—2015年)。对于旅游业来说,“十二五”时期是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关键时期,是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重要时期,是全面深化旅游业改革开放、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攻坚时期。随着我国人均GDP和人均消费水平的持续增长,旅游消费进入大众化时代,加之扩大内需政策的强劲拉动、国家重大战略的有力支撑,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有力推动,“十二五”时期我国旅游业继续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并进入历史发展最好时期。地方方面,桂林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将阳朔县的发展定位确定为中国旅游强县、世界旅游胜地、山水人文和谐典范县,重点发展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2012年12月,国家发改委批复《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标志着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上升为国家规划,对桂林旅游发展提供了更高规格的政策支持。上述有利条件,为桂林市以及下辖县域的旅游产业实现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而阳朔悦榕庄酒店作为当地政府招商引资的重大项目,也获得了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对酒店的征地地价等给予了最大限度的优惠。加上阳朔县以自然山水为主要旅游吸引物,游客类型以观光度假游客为主,与悦榕庄的市场定位相契合,因此,阳朔悦榕庄酒店对当地的整体产业环境能够快速适应,酒店方也表示愿意为当地的发展贡献力量。

阳朔悦榕庄为福利镇带来的最直接、最显著的影响就是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一方面,酒店的进驻带动了当地的消费。一是酒店建设时的工作人员和酒店的非本地员工(主要以管理层为主)在当地的日常饮食起居消费;二是酒店开业使得福利镇的人流量快速增长,酒店住客中会有三到四成到福利镇上去游玩,这部分住客中会有一半左右的人在镇上进行消费;三是酒店员工在下班之后会到福利镇的宵夜摊聚餐,特别是年轻员工和实习生们,是镇上宵夜摊的常客。另一方面,酒店的建设和运营带动了当地各类行业企业的发展。旅游住宿产业的发展自然不必多言,值得一提的是,在酒店动工建设时,曾带动了当地石材行业的发展,在酒店开业之后,曾经为酒店运送建材的经营商也及时转型,将石碑制作作为主营业务;而酒店住客的增多以及下班后的酒店员工聚餐,带动了福利当地社会餐饮的发展,酒店配备的码头也便于客人坐竹筏渡江享用当地特色美食,又进一步带动了当地的消费,促进了整个阳朔县旅游业发展。

3.2 关系嵌入:得到社区支持,产生多维度的影响

3.2.1 解决社区就业问题,带动劳动力文化素质提升

阳朔悦榕庄的进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区居民的生计策略,使许多务农或外出务工的居民可以从事旅游接待业,改善了社区的就业问题,并带动了社区劳动力文化素质的提升。酒店开土动工时就吸纳当地劳动力前来进行建设,开业之后更是以本地区为主招聘大量员工,目前在该酒店工作的一线员工当中,福利镇本地员工占比达40%~50%,如果将地域扩展至整个阳朔县地区,员工占比可达70%~80%,酒店还将经营所得中服务费按比例发放给正式员工,使得员工的收入较之前有了大幅度的改观。酒店行政副总Eric很肯定地表示:“每吸收一个人,就相当于当地居民的家庭中基本都有了一个稳定的劳动力,他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对这个家庭来说,只要这个酒店在,只要他在这地方好好工作,那么就基本上不用为吃穿用住发愁,他完全可以养活这一家。”此外,酒店的用工需求也在间接促使当地居民重视教育和自身文化素质的提升。在酒店未进驻之前,福利镇当地居民大多以务农和外出打工为主,文化水平也大多以初中为主,而悦榕庄酒店开业后,招聘要求中对员工文化水平要求在高中及以上,促进了当地居民对教育的重视。随着酒店的发展,当地一些青壮年“为了能进到酒店(工作),会努力地学习,或者到外面去打工,积累点经验,也要进到这个地方来”。表明酒店不仅改善了社区的就业问题,也带动了社区劳动力文化素质的提升。

3.2.2 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推动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

福利镇曾于2012年被环境保护部评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加之市、县政府部门加大对漓江沿岸排污、垃圾处理、房屋建筑、采石采砂等行为的监管力度,保障了漓江沿岸的生态环境[5],福利镇的生态环境已经有了较为良好的基础。阳朔悦榕庄的进入充分利用了福利镇以及阳朔县良好的自然环境优势,结合自身市场定位,为社区带来了可观的客流量,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解决了劳动力就业问题,还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推动当地生态环境保护。悦榕集团规定旗下酒店每年应进行不少于4次的环境清洁类活动,因此经常会见到酒店管理层与员工一起在酒店周边、漓江边捡拾垃圾。酒店还积极践行悦榕集团发起的“绿色家园计划”,即每年种植2 000棵树,于阳朔青江渡附近种植了桑树,将夏天结的桑葚摘来为客人做自助餐,并向客人传递悦榕集团“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保理念。笔者在调研期间,曾在酒店内部及周边观察到凤蝶、蛱蝶、蝉、螳螂、蟾蜍等生物,以及不下5种蜉蝣的活动,表明该地的生态环境和水质都保持着非常好的状态(1)蜉蝣幼虫对环境污染极度敏感,因此一个地区的蜉蝣的数量可以作为判断该地区环境污染情况和水体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3.2.3 吸收社区文化资源,助力当地文化传承与保护

文化是人类社会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精神活动及其产物。福利镇除良好的自然资源外,也拥有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被阳朔悦榕庄酒店合理运用,对当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起了积极作用。

福利镇是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有名的国画镇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画扇生产基地之一,被称为“中国画扇之乡”,镇上有许多能工巧匠,擅长绘图、制扇。但由于年轻人外出读书或打工,镇上的画扇师傅多已年近中年,而且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福利码头通往福利镇的“画扇街”十分萧条,经营画扇制作的店铺门前冷落。阳朔悦榕庄与镇上的画扇师傅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将画扇制作作为酒店的一项活动,如果有客人预订,便把画扇师傅请到酒店里来教授给客人画扇的制作技巧,这样既有利于外地游客了解和学习当地的传统手工业,也是对手工艺的一种保护,对画扇师傅来说也能得到一份酬劳,一举多得。福利镇还是漓江水运的码头、珠江水系的古埠头,除漓江流经全镇外,辖区还有大小水库9座,水利资源得天独厚,镇上一些老渔民还继承了鱼鹰捕鱼这一传统技能。阳朔悦榕庄与当地能够进行鱼鹰捕鱼表演的老翁及其晚辈进行合作,通过酒店的渠道进行宣传,将鱼鹰捕鱼表演作为酒店的一个观赏性活动,保护鱼鹰捕鱼这一传统技艺,“客人知道了这个东西,那么只要有人去消费、有人对它感兴趣,那么从一方面来说我们就保护了一项传统的手艺,等到无人问津了,这个(手艺)就消失了,只要还有人问津,还有人对它感兴趣,愿意去花钱看它,那这个东西它就会有存在下去的希望。”酒店行政副总Eric如是说。

另外笔者观察发现,阳朔悦榕庄还将一些桂林当地的民族文化元素融入日常运营当中,如酒店员工身着民族服饰进行“日落仪式”、为客人提供民族服装租赁及拍照服务、以“壮歌”“苗舞”“瑶寨”等命名的宴会厅等等,让外地游客领略和了解桂林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

3.2.4 改善社区教育资源,推动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

如前所述,福利镇当地居民在阳朔悦榕庄酒店进驻之前,文化水平大多以初中为主,其原因除了社区居民原有的思想观念外,与社区当地的教育资源落后也有一定关系。落后的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度假酒店从社区招募文化素质较高的劳动力,而阳朔悦榕庄通过三个资助项目推动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一是“辅幼成长计划”。酒店每年会与当地及周边乡村的学校进行联系,挑选家庭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一直资助到学生考上大学,期间会一直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二是资助当地的特殊教育学校。酒店会将特殊教育学校中残障儿童做的小彩球等手工作品进行收购,然后作为夜床礼物送给酒店客人,通过这种形式间接资助残障儿童,让他们能够通过自己双手的劳动,换取一定的经济补贴。三是资助当地的一所办学条件较为艰苦的民族小学,为其安装了热水器、修建了食堂、捐赠了图书角和几百册图书,改善了学生们的学习环境。酒店通过这些资助项目,展示了作为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应有的温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地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

3.3 认知嵌入:增进社区认同,引领思想观念进步

阳朔悦榕庄酒店作为外来企业,不仅带来了资本,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和运营理念,通过常态化开展辅幼成长、关爱老人等社区活动,不断树立良好的企业影响,获得并增进了当地社区对酒店的认同,并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社区居民思想观念的进步。社区居民通过见证阳朔悦榕庄的发展、经营,在思想认识上出现了逐渐从考虑自身利益为主向关注社区整体效益、保护当地企业的转变(见表2)。特别是第三、第四阶段之间,社区居民通过观察酒店为社区所做的一些事情,加上当地酒店员工对酒店生意及福利待遇的宣传,使得当地居民逐步认识到酒店之于社区的重要意义,并萌生保护酒店(以及其他对当地有益的企业)的想法。这是一个在思想上由“利己”向“利社区”逐渐开化的、阶梯状提升的过程,也是酒店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之一,过程虽然缓慢,但作用十分明显,最终表现为酒店经营与当地社区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耦合。另外,阳朔悦榕庄还拥有自己的党支部(阳朔县悦榕酒店有限公司党支部),共11名正式党员、2名预备党员,党支部积极参与乡镇党组织的各类活动,也牵头进行了辅幼成长等社区活动,经常被当地的党建新闻媒体进行报道,带动了在思想上积极上进的酒店员工及当地居民申请入党。

表2 福利镇居民对阳朔悦榕庄酒店的情感变化

4 研究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从嵌入性理论的视角出发,通过对调研资料的分析,发现乡村度假酒店与所在乡村社区的复杂联系和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可以从环境嵌入、关系嵌入和认知嵌入三个层面进行认识。宏观层面上,乡村度假酒店与乡村社区之间的互动关系受特定产业环境和特性的影响,理论上酒店对当地社区的适应程度越高,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越大;中观层面上,乡村度假酒店在所嵌入的乡村社区网络中与社区之间资源、信息等要素的双向流通影响着酒店对乡村社区作用的发挥,社区为酒店提供了自然、文化、劳动力等资源,酒店为社区带来了财富和先进的理念等,理论上酒店与乡村社区之间相互支持程度越高,乡村度假酒店对乡村社区的影响越大、影响范围越广;微观层面上,乡村度假酒店进行的某些行为决策与乡村社区居民思维意识、认知之间存在相互影响,这种影响反映了乡村度假酒店经营与乡村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耦合程度,只有当酒店的经营目标与社区成员的思想观念相互契合时,乡村度假酒店与乡村社区才能双向促进、共同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虽然着重讨论乡村度假酒店对乡村社区单向的影响,但在乡村社区的社会网络中,两者之间的影响是双向的,且不一定都是正面的。比如本研究中的案例酒店与所在乡村社区之间,乡村社区的劳动力资源和教育资源起初对酒店的经营与发展有一定的限制,但通过酒店的带动,使得社区劳动力文化素质提升、教育资源也得到改善。而在阳朔县其他社区的酒店或民宿的经营中,虽然利用了当地的自然资源,但由于排污处理不到位、社会责任感不高,导致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这与社区当地政府和酒店自身能力有关。以阳朔悦榕庄酒店为例,其对乡村社区产生的影响可以抽象为三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见图2):一是来自当地政府的“拉力”。当地政府最主要的诉求是想通过扶持一批重点企业,带动当地就业,并发挥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给周边带来一定经济效益,因此在阳朔悦榕庄酒店立项之初,政府以较低的地价拉动了酒店在福利镇落地。二是来自集团标准的“推力”。悦榕集团十分注重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对旗下酒店的利于当地发展的活动有着硬性指标,推动了酒店部分活动的开展。三是来自酒店自身的一种内驱力。阳朔悦榕庄作为当地政府重点扶持的企业,理应尽可能地回馈当地,因此酒店一直在吸收建档立卡户到酒店工作,并通过自身影响力积极维护当地的口碑。在这三种力量的作用下,酒店进行的各种经营活动或社会公益活动对乡村社区的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与所在乡村社区形成了双向促进、互惠互利、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图2 酒店对社区产生影响的动机示意图

虽然阳朔悦榕庄对所在乡村社区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些影响与该酒店的品牌、知名度、影响力等有一定关系,因此需要对该个案的参考价值和应用范围进行讨论和说明。从研究方法来说,个案研究往往因为不能通过从样本到总体的推论来得出直接的总体性结论,但是得出的某些结论性的认识或假说仍具有学术价值,前提是这些认识具有客观性和可靠性。中山大学保继刚教授曾对当前旅游研究者“为发表而发表”“范式大于内容”等倾向予以批评,并指出社会科学研究的研究中需要对事实进行深入理解才能使研究具有深刻性,而这种“深入”有赖于长期的时间积累和对研究对象的完整观察[21]。本研究的三名研究者的在场时间为一个半月左右,力求研究的客观性、真实性、可靠性和代表性,对研究情境和研究对象进行了充分的观察和必要的解读。即便在阳朔悦榕庄所处的乡村社区当中很少有体量相当的度假酒店能做相同的事情,但其对当地的引领和辐射作用,能够为当地的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假若跳出阳朔悦榕庄及所在乡村社区的现实环境,将相关结论应用到其他地区的悦榕庄酒店或者安缦、大乐之野等乡村度假酒店仍然适用。因此本研究的相关结论对建设有较大体量乡村度假酒店的地区以及计划在乡村地区投资建设度假酒店的企业来说参考价值较高,应用范围也主要是已有或计划引进较高水准乡村度假酒店的乡村地区。另外,本研究主要采取质性分析,暂未涉及具体指标的定量研究,是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更为深刻且科学的研究还待博识者辩之。

猜你喜欢
阳朔社区旅游
阳朔山间,田园如歌
社区大作战
快乐阳朔游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阳朔Alila糖舍度假酒店
旅游
阳朔啤酒鱼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