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敏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
在现代汉语里,“横竖”是一个典型的由一对反义单音词组成的双音节复合词,与之类似的还有“大小”“早晚”“高低”等,学界通常将这类由两个意义相反的语素构成的合成词称为“反义对立式语气副词”[1]或“反素情态副词”[2]。以往的研究多着眼于宏观角度,或分析其反素副词的意义构成与句法功能[3],或分析反义语素同现现象及理据[4][5];从微观角度入手的,多见于对“早晚”[6][7]“反正”[8]“上下”“左右”[9]“高低”[10]的分析,而鲜见对“横竖”的深入研究。本文讨论“横竖”一词的历时演变过程,考察其从形容词临时组合词组到情态副词的语法化过程,分析其在主观性上的具体表现和特征,描写其在现代汉语中与特殊句式的选择个性,并顺带涉及与其演变过程类似的反义对立式情态副词的虚化及表达功能。
1.从形容词“横”和“竖”到形容词词组“横竖”
在古汉语中,“横”和“竖”均作为基本词汇独立使用。由北大CCL语料库检索可得,“横”最早出现于春秋中期(公元前6世纪)成书的《诗经》中,本义为“门框下部的横木”,引申出“与地面相平行的”之义。“竖”比“横”晚些,出现于战国时期的《列子》(公元前5世纪中期至公元前4世纪后期),本义是“王者掌控属国之君的废立”,又引申出“小臣、童仆”之义,魏晋时期再由“小臣、童仆”总是站立侍奉的行为引申出“与地面相垂直的”之义。
(1)蓺麻如之何?横从其亩。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春秋·《诗经·齐风·南山》)
(2)杨子之邻人亡羊, 既率其党, 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战国·《列子·说符》)
(3)披东郊之寥廓,入蓬之荒茫。既从竖而横构,亦风除而雨攘。(南朝·《全梁文》卷二十五)
二者的联合使用最早出现于魏晋南北朝之梁简文帝时期(公元499-557年),仅检索到一例,记作“横竖1”。
(4)非竞小山,宁论大庾;岂学土龙,讵须石鼓。緅色斜临,霞文横竖。(南朝·《全梁文》卷十三)
此时的“横竖”在句中作谓语,表示“纵横交错”之义。根据前文对于“横”“竖”的语义分析可知,“横竖”在此句中作两个形容词联用的短语解释较为合适。也正因为这是“横”与“竖”的临时组合,而非已凝固使用的典型词语,我们才很难在隋朝以前(含隋朝)的典籍中搜寻到它的身影。
2.从形容词词组“横竖”到形容词“横竖”
直到唐五代时期,形容词“横竖”才出现于禅宗语录中。
(5)至若山豪一其大小, 彭殇均其寿夭, 莛楹乱其横竖, 施厉混其妍媸, 斯由相待不定, 相夺可忘。(唐《广弘明集》)
(6)骑官,旧三三又列并均,今其星有疏密,有横竖,亦有斜,不均。 (《大唐开元占经》卷一百八)
(7)对云:“是什摩?问和尚。”峰云:“问有横竖,是你因什摩与摩道,学人不会。”(五代·《祖堂集》卷六)
例(5)中“横竖”与“寿夭”“妍媸”等形容词在排比句中并列使用,“横竖”在(6)中与“疏密”“斜”等形容词并列使用。结合这些例句的语义语境分析,“横竖”的语义已出现了一定的凝固性,可作形容词看待。(6)中“有横竖”从句法功能看,作“星”的谓语,从语义上看,可以分解为“有横有竖”,形容词作宾语。(7)中的“有横竖”整体作“问”的宾语,“横竖”又作“有”的宾语,与(6)中的“横竖”相比,结构更加凝固。 至此,“横竖”完成了由临时联用的词组到形容词的词类转变,记作“横竖2”。
到了北宋前期,“横竖2”作为一个形容词,已在句中广泛使用,虽然主语已从唐朝时期的具体实物拓展出抽象事物,但可作谓语的功能也表明此时的“横竖”仍有实在的语义,还未虚化。
(8)宋永初中,北地傅亮为护军,兄子珍,住府西,夜忽见北窗外树有物,面广三尺,眼横竖,状若方相。 (北宋·《太平广记》卷一四)
(9)又云:“夫一切问答,如针锋相投,无纤毫参差相。事无不通,理无不备。良由一切言语,一切三昧,横竖深浅,隐显去来。是诸佛实相门。只据如今一时验取,珍重。”(北宋·《景德传灯录》卷二五)
3.从形容词“横”和“竖”到副词“横”和“竖”
值得一提的是,成书于南宋时期、由黎靖德编纂的《朱子语类》(1263-1270年)中出现的“横V竖V”结构,为“横竖”一词走向虚化奠定了语义基础。
(10)思量此章,理会不得。横解竖解,更解不行,又被杜鹃叫不住声。(南宋·《朱子语类》卷四十九)
(11)须是把来横看竖看,仔细穷究,都理会不得底,固当去看;便是领略得去者,亦当如此看。(南宋·《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三)
(12)只是觉得如此苦口,都无一分相启发处。不知如何,横说竖说,都说不入。(南宋·《朱子语类》一百一十四)
与前例表义实在、可作谓语的“横竖”不同的是,(10)-(12)中的“横”“竖”成对出现在动词之前,且语义上不再表示“与地面平行的”或“与地面垂直的”之义,“横V竖V”结构可以解读为“无论怎么V”之义,(11)(12)中还出现了与“横V竖V”结构搭配使用表遍指义的“都”字。种种迹象表明,“横”“竖”这种抽象意义的出现是“横竖”从形容词虚化为副词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4.从副词“横”和“竖”到副词“横竖”
从元代开始,作副词的“横竖”开始被人们使用,并频繁地出现于各类杂剧、话本小说当中,语义虚化,表抽象的遍指义,解释为“不管怎样/无论如何……(都),反正”,记作“横竖3”。
(13)我如今到元帅府,则说是我射死了耶律万户来。横竖我的面皮比他大些,这功劳都是我的。(元·《全元杂剧·无名氏·阀阅舞射柳蕤丸记》)
(14)八戒道:“不要哭,一哭就脓包了!横竖不远,只在这座山上,我们寻去来。”(明·《西游记》)
(15)十三妹笑道:“这个都在我,只管放心走路,横竖不与你我相干。”(清·《儿女英雄传》)
(16)不料自己未张口,只见黛玉先说道:“你又来做什么?横竖如今有人和你玩,比我又会念,又会作,又会写,又会说笑,又怕你生气,拉了你去,你又做什么来?死活凭我去罢了!”(清·《红楼梦》)
(17)胡统领是久在江头玩耍惯的,上船之后,横竖用的是皇上家的钱,乐得任意开销,一应规矩,应有尽有,倒也不必表他。(清·《官场现形记》)
(13)-(17)句中的“横竖3”均作状语,既可置于小句句首,也可置于谓词前,对整个小句或谓语部分加以评判,旨在表达说话者对自己作出的某个判断或某个事实持确定的态度,用“横竖3”来加强不容置疑的语气。不同的是,(13)-(15)句中“横竖”的后接内容为主观判断,而(16)-(17)的后接内容为客观事实。仔细品味,“横竖”所在小句都暗藏着比较之后的否定意味。(14)-(15)已带否定词,此不赘述。(13)暗含“他的面子不如我大”之义,(16)的言下之意是“你不需要我了”,(17)的意思是“不花自己的钱”。
到了清朝以后,“横竖3”这种表达“无论如何、不管怎样”遍指义的用法又衍生出了(经过努力、尝试各种方法后)“坚决”的语义,表达了说话者的坚决意志、果断态度,记作“横竖4”。
(18)贾琏道:“横竖不和他谋事,也不相干。”(清·《红楼梦》)
(19)宝钗笑道:“他跟着我也是一样,横竖不叫他到前头去。”(清·《红楼梦》)
(20)准不准由你,这民兵我横竖是要当的。(郭味农《李定国传》)
(21)入夏时我帮他擦洗身子,他横竖不肯脱衬裤。(张关林《无风的风筝》)
(18)-(21)中“横竖”均体现了言者强烈的个人意愿,可以用“坚决”一词加以替换。替换法不仅可以将“横竖4”与“横竖3”区分开,同时也印证了从“横竖3”到“横竖4”是一个主观性逐渐增强的过程。
“横竖”的意义及语法功能的发展变化,大致表现为如下顺序:
上述历程表明,“横竖”一词从成词再到词义的由实转虚都与“横”“竖”二词的词义和词性转变有莫大关系。首先,“横”从“门框下部的横木”引申出“与地面相平行的”之义,“竖”从“王者掌控属国之君的废立”引申出“小臣、童仆”之义,再到“与地面相垂直的”之义,引申义的出现、语义范围的扩大使得“横”“竖”的词义渐趋相反,为临时组合“横竖1”的出现奠定了语义基础,同时也为“横竖”进一步凝固成词提供可能。其次,语义对立的“横”“竖”在凝固成形容词“横竖2”后,在“横V竖V”结构中语义发生虚化,这是表抽象遍指义的副词“横竖3”形成的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至此,“横竖”完成了从临时词组到成词再到词性转变的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变过程。基于隐喻的认知模式,“横竖”在频繁使用中语义泛化是导致其语义发生演变的重要因素。从魏晋到宋元,在隐喻认知模式的作用下,基于自身的空间方位感知能力,人们总是通过意义相对具体的概念去理解意义相对抽象的概念,因此,占据三维空间的实体语义逐步虚化,最终投射到抽象实体,这些方位隐喻中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关系的认知基础就是人们的生活经验。[11]
综合上述“横竖”的语法化、主观化历程分析,其演变动因与机制总结如下:
第一,春秋时期,名词“横”衍生出表“平行于地面的”这种形容词的用法。“竖”在战国时期完成了由表事件陈述的动词到表人的名词的转变,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完成了从表人的名词到表特征的形容词的转变。“横”“竖”成为两个意义相反的表示方位的形容词,这是“横竖”历时演变的第一步。这一步大约经历了1050-1150年。
第二,唐五代至北宋时,“横竖”由临时组合逐渐凝固成形容词,可表达“房屋的方向”“夜空中星星的分布”等具体事物的特征。到南宋时,“横V竖V”结构使得“横”“竖”的语义在发生对立之后迎来了第二次飞跃,逐渐虚化,这为副词“横竖”的出现奠定了语义基础。这是“横竖”历时演变的第二步。这一步大约经历了530-550年。
第三,从元朝开始,“横竖”在“横”“竖”遍指义的桥梁作用下出现了表“不管怎样/无论如何……(都),反正”之义,表达说话者对自己所作的某种判断或评价不容置疑的强调语气。这些带有强烈主观意愿的用法在语法功能上表现为“横竖”可置于VP前,即“横竖+VP”,也可置于主语前,即“横竖+S+VP”。至此,“横竖”完成了由散装形容词临时组合到形容词再到副词的转变。清朝以后,“横竖”的语义进一步虚化,主观性进一步增强,衍生出“坚决、必定”之义。此时,“横竖”已成为一个彻底的情态副词。这是“横竖”历时演变的第三步。这一步大约经历了400-640年。
《现代汉语词典》中“横竖”只有1个义项:<口>反正。“他横竖要来的,不必着急。”“不管你怎么说,老李横竖不答应。”[12]词典中给出的这两个例句,恰好是“横竖3”和“横竖4”的例证。“横竖”从临时组合到凝固成形容词,在完成了从成词到情态副词的介引作用后,作为形容词的语义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之外,这意味着在方位隐喻认知的作用下,“横竖”的含义从空间域发展到认知域后逐渐虚化,它原有的空间域意义已然消失,被认知域意义完全取代。
根据“横竖”的历时演变机制可知,其主观性显著体现在“横竖3”和“横竖4”,即作为情态副词的“横竖”。接下来我们讨论如何在句中使用情态副词“横竖”体现主观意愿,句法上有何表现,“横竖3”和“横竖4”有何差异。
沈家煊提出了“现实句”的概念[13],说话人用“现实句”表明他认为相关命题表达的事件是现存的、实际的,用“非现实句”表明他认为相关命题表达的事情只是可能发生的,或虚设的。在说话人判定命题真假的程度等级上,非现实句靠近否定句的一端[14]:
从语义上分析,“横竖3”的语义为“无论如何、不管怎样”,“横竖3”后接的句子体现为一种结果,这个结果从逻辑上判断既可以是已经发生的事实,也可以是还未发生的预判,因此,“横竖3”既用于表达非现实性的句子,也可用于表达现实性的句子。而“横竖4”的语义为“坚决”,这体现了说话人的主观意愿,坚决要做或者不做的事情都是还未发生的事情,因此,“横竖4”只用于表达非现实性的句子中。
(22)别管他,横竖这酒蜜水儿似的,多喝点子也无妨。(清·《红楼梦》)
(23)郭子兴却有另一种主张,地主要少派些,横竖地面上只有数得出的几十家地主,派多了,地主吃不消,会逃跑,贫农小户,虽然油水少,但是人数多,一家派一点,汇总起来就是一个大数目。(毕英春《朱元璋不是农民起义的领袖》)
(24)众人道:“既这么着,就先往左近找起,横竖几个当铺都找遍了,少不得就有了。咱们有了东西,再问人就容易了。”(清·《红楼梦》)
(25)上礼拜三晚场演出,您看了前几个节目,压轴的《夫妻识字》刚一开锣,您就抽了签儿(退场);是看我扮相欠佳,台风不正,横竖不顺眼吧?(刘绍棠《孤村》)
(26)牛万林不声不响干完了,拍拍屁股就走,横竖不多说一句话。(高中艺《编外工长》)
(27)他头脑简单,但性格坚定,如同撞簖黄鲣,认准了,尾巴一掀,如投枪似的直刺过去,撞翻也罢,撞死也罢,横竖不回头。(王益山《潮汛》)
(22)-(25)均为“横竖3”,前两句中“酒像蜜水儿似的”“地面上财主数量有限”都属于表达现实性的句子,后两句“找遍当铺就能找到”“不顺眼”都属于非现实句。(26)-(27)为“横竖4”,这两句都含有否定词,属于非现实句。“横竖3”多用于小句句首,即“横竖+S+VP”结构,而“横竖4”多作为谓语的下位范畴,置于谓语动词之前,即“横竖+VP”结构。
1.用于现实句的“横竖3”
现代汉语中的“横竖3”后接说话者对某事或某物的判断,这种判断承载着说话者的主观意见,所评判的客观事物也被赋予强烈的主观量色彩,这种主观量可以是主观极大量,也可以是主观极小量。如(22)中说话者希望对方多喝点酒,就对酒的味道赋予极大量“蜜水儿似的”,这显然是在“酒的味道”这一客观事实基础上的夸大。(23)中地主的数量有“几十家”,客观上说并不少,但作者主观认为地主的数量并不多,因而赋予极小量,为了让读者形成“地主数量确实不多”的印象,他特地使用了“只有”“数得出”这样带有主观小量的词语进行配合说明。
2.用于非现实句的“横竖3”
现代汉语中“横竖3”用于非现实句来表达“无论如何结果都不会改变”的判断或推测,说话者使用“横竖”意在强调该结果或结论的毋庸置疑性,在句中的语义类似于“总归”。
(28)“海燕号”渔船没捕着鱼,他误一个航次算不了啥,横竖没东西往回运;如果真的十成旺发,“海燕号”渔船装不下,把鱼放掉了,那可是天大的罪过呀!(单学鹏《渤海渔歌》)
(29)于是他咽了一口唾沫,就装个没有看见他们的样子,只一个劲儿尽力去装他的泥──他知道横竖他不撒网,别人是不敢下塘的。(蒋牧良《乾塘》)
(30)打死阿拉吧,横竖活着也要饿死格!(圣旦《岱山的渔盐民》)
“横竖4”所在的前后小句在语义上常常互相佐证,形成同现关系。作者通过多角度反复论证的方式,来达到说服读者接受自己观点的目的。如(26)中“不多说一句话”与“拍拍屁股就走”语义上互为解释,(27)中“不回头”和“撞翻也罢、撞死也罢”意在说明“他性格坚定”。由于“横竖4”表达了言者强烈的个人意愿,它在句中常与情态词同现。据此,(26)和(27)可替换为:
(26’)牛万林不声不响干完了,拍拍屁股就走,横竖不(+愿)多说一句话。
(27’)他头脑简单,但性格坚定,如同撞簖黄鲣,认准了,尾巴一掀,如投枪似的直刺过去,撞翻也罢,撞死也罢,横竖不(+肯)回头。
上文阐述了“横竖”由实转虚的语法化演变过程,并分析了表达说话人主观意愿的情态副词“横竖3”和“横竖4”。除了“横竖”之外,现代汉语中还有类似的反义对立式情态副词(用AB式表示,A与B意义相对),如“左右、高低、反正”等,它们也在原来A与B语义的基础上衍生出新的意义,这些新意义已不能从原来的A或B的语义来推测,之所以说他们与“横竖”类似,是因为这些反义对立式情态副词都有与“横竖”类似的演变过程,根据语义与功能有以下五种分类:
“加强确认”类的典型反义对立式副词有“左右、横竖3、反正、死活1”。
(31)眼下东山坞的人,还能说旁的事情?左右都是分麦子。(浩然《艳阳天》)
(32)横竖 “礼多人不怪”,多作两个揖算得甚么! (清·《官场现形记》)
(33)这几条人命,反正一定案,就得当时立斩之罪。(清·《济公全传》)
(34)王伯当道:“不是这等说,在陷阱里头,死活1只好挤在一堆,今已出笼,正好各自分飞逃命。”(清·《隋唐演义》)
仔细揣摩(31)-(34),我们发现“左右、横竖3、反正、死活1”,在句子中对所作出的结论都有加强确认的作用,表示说话人对于所得出的结论丝毫没有怀疑,希望听话人相信他的结论。前三个AB式情态副词因表中性义,故在表排他性总结功能时是可以互换使用,而“死活1”受字面义影响一般选择修饰消极意义的结论。
(31’)眼下东山坞的人,还能说旁的事情?左右(横竖3/反正)都是分麦子。
(32’)横竖(左右/反正)“礼多人不怪”,多作两个揖算得甚么!
(33’)这几条人命,反正(左右/横竖3/死活1)一定案,就得当时立斩之罪。是很多很多的钱。
(34’)王伯当道:“不是这等说,在陷阱里头,死活1(左右/反正/横竖3)只好挤在一堆,今已出笼,正好各自分飞逃命。”
“表达决心”类的典型反义对立式副词有“死活2、横竖4、高低1”。当表示主语对谓语持非常坚决的态度时,“死活2”和“横竖4”“高低1”可以互换使用,一般用于非现实句中。
(35)那佛动心被王龙抱住,只急的柳眉倒竖,粉面通红,一声怪叫。王龙死活2(横竖4/高低1)不放。(清·《聊斋俚曲集》)
(36)更叫他为难的是,儿子庆海,特别是媳妇阿苗,对这事高低1(横竖4/死活2)不依,总以桂凤名声不好来阻挠老爹给他们讨这个后娘。(李杭育《沙灶遗风》)
“表达推测”类的典型反义对立式副词有“迟早、早晚、横竖3”。当说话人根据目前的信息推断未来会发生的事情时,推测积极意义的事情体现说话人对推测结果非常确认并持有坚定的信心,推测消极意义的事情则体现说话人对听话人的提醒和警告。在这两种情况下,“迟早”和“早晚”“横竖3”都可以互换使用,一般用于非现实句中。
(37)假使没有星君替她伸长路子,赶紧派人收住他的生魂,只怕迟早(早晚/横竖3)仍要死于后羿之手。(清·《八仙得道》)
(38)至于你们真心向佛的话,大家可依我刚才的话做去,自然迟早(早晚/横竖3)会有感应的。(清·《观音菩萨传奇》)
(39)“以后必相逢”,妹妹,你不要担心,早晚(迟早/横竖3)一天,你们会会面格。(明·《靖江宝卷》)
“表达评估”类的典型反义对立式副词有“大小、多少、好歹1、横竖3”。这一类词语往往是说话人对不认可的言行作出的委婉的反驳,意为“不管怎么说,也……”,希望被反驳者能够正确对待所谈的话题,改变原来的态度或行为。“大小”“多少”和“好歹1”语义上存在较大差别,故三者不可在句中互换使用。而“横竖3”则突破了语义的限制,可以分别对三者进行自由替换。
(40)州里执帖门跺着脚说道:“你二位这是怎么说呢?说起来,大小(横竖3)是个官,怎么连着一点官礼都不要了?”(清·《官场现形记》)
(41)你明儿还教王仁、傻大舅到这里来说说,多少(横竖3)给云儿几两银子。(清·《补红楼梦》)
(42)你着我叫街,倒不识羞。我好歹1(横竖3)也是财主人家女儿,着我如今叫街。我也曾吃好的,穿好的。我也曾车儿上来,轿儿上去。(《全元曲》)
“表达(对成功的)感叹”类的典型反义对立式副词有“高低2、好歹2”。 此类句中往往出现一个带有积极意义的结果,且该结果是经过很多努力才获得的,说话人对该结果很满意。此类句中“高低2”和“好歹2”可以互换使用,一般用于现实句中。
(43)十三天,高低2(好歹2)走出了那片原始森林。(腾讯微博)
(44)侄自从到了陕西,当了一年多的采办,加之孙观察诸多照应,好歹2(高低2)挣了万把银子,又由文童保举了一个巡检的前程。(清·《恨海》)
汉语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语义泛化是语言发展演变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基于语言经济性原则,现代汉语中有许多词语出现了“旧瓶装新酒”的现象,它们在保留原有语义特征的基础上逐渐向新的语义领域扩张。这种语义的拓展带来的持续性影响就是这些词语的功能也会发生相应的转变。从魏晋时期的临时组合到唐五代凝固成词的“横竖”,在空间隐喻认知模式的作用下,语义不断拓展,到北宋时期已作为形容词灵活使用,在“横”“竖”遍指义的介引作用下,从元朝开始完成从空间域到认知域的虚化,且在清朝时期由表确认、推测、评估的“不管怎样、无论如何”义进一步虚化为表决心的“坚决”义。语义泛化是“横竖”一词发生功能扩展的重要因素。其语法化历程也是它的主观化过程。“横竖”在句中的多功能表现恰好是其语法化程度较高的体现。当“横竖”和与之有相同构词方式的“早晚”“高低”“左右”“好歹”等词在人们的频繁使用中发展出表抽象的情态义之后,这些反义对立式情态副词就以其丰富的表达功能频繁出现于书面语和口语中,突出表现说话者的主观态度和强烈情感,精准表达说话者的鲜明立场和独特观点,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