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晓丽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辽宁 大连 116021)
内容提要:目的:分析颈外静脉留置针与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在消化道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接收的84例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为观察对象,基于平行对照法分组,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2)分别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与PICC,对两组置管操作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操作时间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少,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4.76%,对照组为19.05%,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置管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82.5±4.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4.2)分,差异显著(P<0.05);置管穿刺次数方面,观察组的1次性穿刺成功率为85.71%,对照组的1次性穿刺成功率为42.86%,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颈外静脉留置针应用效果优于PICC。相比之下,颈外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低,操作时间少,患者的一次性穿透成功率高,能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减少患者的置管费用,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目前,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及颈外静脉留置针是当前医院肿瘤科相对成熟、完善的静脉置管技术,其在肿瘤化疗患者、晚期癌症患者长时间营养支持治疗中应用范围较广,同时也用于抢救危重患者[1]。因而本研究针对颈外静脉留置针与PICC在消化道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详情如下。
本文所选84例研究对象均为2019年1月~2019年12月来本院治疗的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以平行对照法为基准分组,对照组(42例)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21~76岁,平均(45.32±5.41)岁;其中,直肠癌患者14例,结肠癌患者12例,胃癌患者12例,食管癌患者2例,喉癌患者2例。观察组(42例)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20~74岁,平均(45.28±5.37)岁;其中,直肠癌患者15例,结肠癌患者12例,胃癌患者11例,食管癌患者3例,喉癌患者1例。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2]:自愿签署书面同意书;沟通、理解、表达能力均正常;意识清晰。排除标准: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具有血液系统疾病或者免疫系统疾病;存在心理障碍或者精神疾病史;拒绝参与本次研究。
观察组:颈外静脉留置针。仪器为一次性使用浅静脉留置针,帮助患者更换至仰卧体位,将头部偏向另一侧,对充盈状况良好的颈外静脉进行选择,常规消毒穿刺点位置的皮肤,在其干燥后,左手食指进行固定,并对穿刺点下端颈外静脉进行压迫,确保其充盈,拇指向上提拉皮肤,使其呈现紧张状态,右手持针,使其与皮肤呈现45°,并进针,皮肤穿过后调整角度到15~30°进入到血管后,见落空感同时回抽见血后,慢慢送进导管,再次抽回血通常后,将钢针芯拔出,连接输液器或者肝素帽,在肝素帽和穿刺点采用一次性粘透明体覆盖。一般情况下,留置3~6d,每个疗程化疗完成后拔管[3]。
对照组:行PICC术。仪器为PICC穿刺包。首先,选择贵要静脉,然后是头静脉、肘正中静脉,帮助患者更换至平卧体位,要求置管肢体与躯干呈90°。对导管所需长度进行检测,常规消毒穿刺点,范围超过20cm,穿戴无菌手套,将肝素钠盐水稀释液注入到导管内腔中,铺放孔巾,告知患者将头部偏向手术一侧,尽可能地使下颌与肩部紧贴,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浅静脉穿刺,置管后插入适量长度的导管,导丝抽出后,利用注射器抽取回血,然后冲洗导管内血液,管鞘拔出后撕开,正压封管,采用一次性自粘透明贴对穿刺点进行覆盖,联合小方纱实施加压固定,同时采用固定器对导管进行固定,于X射线辅助下明确导管部位。24~48h进行1次换药,然后根据患者实际状况每周进行1~2次换药,如果敷料出现潮湿现象马上进行更换。输液完成后,利用10mL肝素钠盐水稀释液对导管进行冲洗,同时实施正压封管。治疗中间,停止输液,每周进行1~2次换药、冲管,保证导管畅通,一般情况下,置管时间在7~115d,平均52d[4]。
临床护士观察:颈外静脉留置针及PICC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等各项指标的观察,一旦出现异常状况,马上向值班主治医师汇报并进行相应的处理[5]。
准确记录操作时间,并统计并发症发生状况,包括导管堵塞、渗血、感染、局部轻度肿胀。同时,记录对患者的穿刺次数。并且,在两组患者置管前、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本研究结果的处理均采用SPSS21.0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操作时间方面,观察组为(12.13±1.05)min,对照组为(21.12±2.54)min,观察组比对照组少,差异明显(t=21.198,P=0.000)。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42,n)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1次性穿刺成功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两组的置管穿刺次数对比(n=42,n)
置管前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5.6±6.1)分,置管前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6.0±6.3)分,两组置管前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置管后,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一定下降。置管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2.5±4.9)分,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71.7±4.2)分。置管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t=11.473,P=0.05)。
消化道肿瘤指的是发病于人体消化道的良性和恶性肿瘤,消化道肿瘤的发病与患者的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与肿瘤的发病部位有着直接的联系。通常在患者发病早期,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随着时间的延长,肿瘤体积的增加,患者将会出现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腹部疼痛等明显的症状。并且,患者不同部位的肿瘤在发病后,还会出现特异性症状。例如,肠癌患者会出现腹泻、便血、便秘以及大便不正常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伴有腹部包块;肝癌患者会出现以右下腹胀痛为主的症状,此外还会伴随消化不良、味觉改变以及巩膜发黄等症状;食管癌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的症状,并且会伴有胸骨后烧灼感等症状。通常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化疗治疗,为了防止患者出现复发的问题。
颈外静脉留置针及PICC是当前肿瘤科相对成熟和完善的静脉置管技术,以患者实际状况为依据在临床中的使用范围较广。本文结果显示,操作时间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少,差异明显(P<0.05)。这说明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可以有效减少操作时间。原因如下:PICC方法需要有2名医护人员配合完成,而且还需要X射线辅助,从而获取导管部位,操作过程中相对复杂,工作繁重。在为患者完成置管后,患者不可以进行早期运动以及剧烈运动,还不能提拉重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特别注意对穿刺点的防护,尤其是在洗澡时,还需要避免淋湿穿刺点。并且,冬季穿衣较多的情况下,对置管不能有效观察,而在夏天穿衣较少时,会对患者的外部美观度造成较大的影响。患者在化疗停歇期间,每个星期都需要到院进行换药以及冲管,这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拔管之后还需要再次置管,费用较为高昂,从而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随着对患者穿刺次数的增加,置管成功率也会显著下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1次性穿刺成功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这说明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可以大幅提高对患者的1次性穿刺成功率。
颈外静脉留置针仅需要一名操作人员便可以完成,颈外静脉一般选择颈部相对粗大的浅静脉,管径先露显著[6]。颈外静脉走向相对直,而且穿刺操作时可以直观观察,能够于直视下进行,具有较高的成功率,操作简单、方便。除此之外,颈外静脉留置针偏短,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气胸、血胸、动脉、神经、器官损伤等,安全性高[7]。颈外静脉留置针价格低,虽然在为患者置管后,会限制患者的颈部活动,但是置管的留置时间不长,对患者化疗后即可拔管,这不仅可以避免带管出院导致医疗纠纷的出现,同时也可以减轻患者出院后心理压力,患者不需要定期到院冲管换药,避免影响其正常生活,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居住地与医院偏离较远的患者。该方法对于晚期癌症四肢水肿患者而言同样适用。但是,由于静脉留置针套管偏短,穿刺期间,尽可能的由血管上方进针,确保套管完全进入到血管中,从而使保留时间增加,防止由于颈部活动期间血管外滑[8]。与此同时,化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巡视观察的重视,并将安全指导工作做好,帮助患者全面了解置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同时联合配合护理,从而确保化疗开展顺利,避免药物外渗。本文结果显示,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4.76%)比对照组(19.05%)低,差异显著(P<0.05)。可见,颈外静脉留置针安全性更高,其有助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确保良好的效果。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医护人员通过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能够及时掌握疾病状况,从而调整治疗方案等。置管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这说明对患者使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能够有效降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而言之,颈外静脉留置针在消化道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比PICC优,不仅可以减少操作时间,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