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钱币学?
——《钱币学著作珍本大全》代序

2022-11-02 01:11戴建兵河北师范大学
中国钱币 2022年2期
关键词:徽章钱币研究

戴建兵 (河北师范大学)

一 什么是钱币学

钱币学是通过对钱币本身进行研究并进而读取其价值信息的学科。从学科属性上来说,钱币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更是一门动态发展的学科。

现代钱币学的形成有两个源头,一是东方的古典钱币学,一是西方的钱币学。中世纪以前的西方历史缺少文字记载,在西方的学术发展中钱币学与碑铭学发挥了巨大作用,也决定了其在西方学术研究中的地位、作用十分重要。东方的古典钱币学以中国为源头,以日本钱币学在类型学上的发展而得以延伸。以中国钱币学为代表的东方古典钱币学,有着异常丰富的历史文献,其在东方学术中的地位远非西方钱币学所能类比。东西方不同的钱币学反映着各自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长久以来,东西方钱币学各自沿着自己的学术脉络发展,自成体系,并不相交,各自独立呈现着这一学科和学问在东西方学术研究中的地位和价值。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东西方文明的互鉴的深入,东西方钱币学研究的对象也日益丰富,新时代的钱币学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变化,对钱币学内涵和外延以及学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前美国的钱币学界认为,钱币学是一门对钱币(Coins)及与之相关的流通货币进行研究的学科。具有钱币形制而非流通性的物品(Coin-like items)、代用币(Tokens)和徽章(Medals)是钱币学的子领域。实物货币,例如贝壳(Shells)、石粒(Stone beads)等曾经参与流通的天然实物也被包含在广义钱币学研究领域中,当然纸币及相关金融纸品更不能例外。钱币学作为一门研究钱币、代用币以及相似文物的学科,其研究范围包括研究钱币的生产、流通以及其使用和再使用,并且包括但不限于对这类物品以货币形式作为经济工具功能的研究。需要补充的是,钱币与徽章的收藏是钱币学的一个通常的表现形式,对钱币和徽章的外观以及审美价值的研究也自然属于钱币学的研究范围。

二 钱币学研究的范围

中国的古典钱币学可以等同于古钱学,其研究的对象是古钱及与之相关的文字、书法、度量衡等领域。今天的中国钱币学研究囊括了对晚清民国时期的纸币、铜元、银元、银锭、代用币的研究,已极大地扩充了古钱学的研究范围。

就纸币而言,国内外均早已将其作为钱币学研究的范畴。西方系统地收藏和研究纸币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德国,但当时的研究范围十分有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先是收藏家将钞券集藏(Notaphily)确立为一个单独的板块,将之作为钱币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美国、德国、法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出版各自的国家纸币目录。钱币学的范围便从原来的研究钱币和徽章,发展成为包括对纸币(Paper money)、股票(Stocks)、债券(Bonds)、证书(Certificates)等有价证券的研究和收集。如《韦伯斯特词典》将钱币学(Numismatics)定义为:研究硬币(Coins)、代用币(Tokens)、纸币(Paper money)、徽章(Medals)以及在形态和用途上与之相似的物品的科学。

此外,还有几个类别的收藏和研究对钱币学研究范围的探索与扩展提供了借鉴:

一是徽章。徽章很早便属于西方古典钱币学研究的领域,这有别于东方古典钱币学的传统。牛津大学钱币学教授菲利普·格里尔森(Philip Grierson)在《钱币学》()一书中谈到:不同的视角决定了定义的范围。从考古学和艺术的角度看,徽章(Medals)、代用币(Tokens)甚至是筹码(Jettons)等都被视为硬币的相似物,并在传统上也被纳入钱币学的范畴。从开放的态度来审视钱币学,护身符(Amulets)、代用币(Tokens)和军功章(Military medals)之类的物品,虽然不具备显著的货币特征,但它们在社会史学家的眼里同样反映了硬币的设计和铸造工艺的发展脉络,从一个侧面也能体现出钱币重量与流通方式之间的变化规律。

同理,中国古代的符牌——这一晚清才被纳入学术研究领域的器物,自然应该归列于钱币学的研究范围。中国的符牌研究也自有其传统,符牌原指古代朝廷发驿遣使时由执勤官员佩带作为信物的金属牌子。民国初年,罗振玉在《历代符牌图录》一书序言中提到:“由秦逮金,得符五十有二;又辽金至明之铜牌,亦巡符、佩符类也,得墨本十有八。”实际上,除政府符牌外,各种民间创制的符牌也可以纳入钱币学体系。

二是民俗钱币。中国的民俗钱币是指民俗活动中所用的一切钱形器物和标识,这些钱形器物是在中国古典钱币学中时隐时现,而又长期无人深究的领域。随着近代学术交流、交叉的深入,民俗钱币日渐成为钱币学深入于思想和哲学层面的触角之一。在国外,钱形器物(Exonumia,英国英语:Paranumismatica)的研究是指对硬币状物品的研究,如带有特殊戳记的硬币、木制币、陶瓷币和其他类似物品。在中国钱币学中,钱形器物是除了民俗钱币和符牌外的另一大领域,较为著名的器物当属摇钱树、汉晋钱纹砖、历代钱纹镜、近代银钱业器物遗存等。

三是曾经的实物货币。钱币学所涵盖的范围不仅包括用于交易的货币,也应当包括曾经具有货币职能的商品,如牲畜、皮毛、布匹、粮食、香烟、可可豆、丝帛、鸦片、盐、金属(这里指的是没有固定形态的金属)等等。

四是电子货币。2016 年,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曾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的肯尼思·罗格夫(Kenneth Rogoff)在其著作《无现金社会:货币的未来》中提到:“对发达国家的政府而言,逐步取消纸币(现金)和硬币,或者只保留硬币与小面额纸币的时代是否已经来临?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涉及经济、金融、哲学乃至道德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总体而论,我在本书中给出的答案为‘是’。”这本书受到了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Ben S·Bernanke)的称赞。由此可以预测,随着人们对银行卡、信用卡甚至电子货币载体及应用程序的收集研究,钱币研究的范围也会日益壮大。因时代和科技发展而产生的电子货币载体,诸如电子钱包、微信支付、数字货币及其物理载体和学理表述,终将成为后现代钱币学的方向之一。

三 钱币学研究方法的交叉属性及相应学科

钱币学研究的方法也在快速发展,从最基本的真伪鉴定,到古钱学时代的文字和版别;从晚近的金相分析,再到现在的金属合金成分分析、纸张分析,以及各相应学科学理探究,钱币学研究的方法日益裂变、丰富。

以古典钱币学的研究方法为例,即包括:纲目类别、文字、书法、版别法;考古学分类法;货币史学理分析法;钱币生产原料及技术分析法(又可分为两大类别,一是涉及金属的分析法,包括合金成分、金相、锈迹分析等;一是涉及纸张的分析法,诸如制纸、油墨、印制、防伪技术分析等);文化价值法(包括历史、民俗、艺术、思想文化研究等);市场拍卖价值法(包括供求关系、市场价值研究等);钱币学史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特别要强调的是钱币学研究中涉及各相关学科的不同的学理分析法。

钱币学的研究方法是不断进步的。二十世纪以来,古希腊钱币在环地中海地区大量出土,西方钱币学家通过模具组合研究(Die linkages),将面或背同模的钱币(Die-linked coins)按照模具样式、磨损情况进行区分与排列,从而探知一组钱币的颁行先后次序、发行量、发行时间、古代造币厂活动等重要的历史信息。美国钱币学家与希腊学者运用模具组合、纹饰对比,整理并记录了大量钱币窖藏信息,发现钱币上的字体、花押与标记变换,能反映出特殊的历史、社会意义。因此,花押的解读、标记的更迭和字体的变换也开始成为钱币学研究重点关注的对象。随着研究的推进,钱币学研究的衍生与相应关涉学科也越发丰富。

(一)钱币历史学。从历史学层面而言,钱币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均是历史学要关注的着力点,诸如钱币文化所反映的一个时代的政治、宗教、统治者、语言、文字、民俗等等。钱币是历史的实物遗存,历史研究的一个层面就是对历史信息的读取,对钱币历史制度层面的研究,其深入发展的表现之一就是钱币历史学(或可称货币史)的发展。

(二)钱币经济学。从经济的视角研究钱币学有两个重要的角度,其一是经济史的角度,其二是关注钱币收藏的市场行为与现实经济发展的关系,其中包含但不限于钱币投资学等。从经济学的层面来看,钱币学与经济学的关系极其密切。首先,钱币市场本身就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而钱币市场不仅有因收藏而引发的钱币二次交易性“流通”,也有随着国家资金回笼的需要而培育出的纪念币、纪念币钞市场,后者更是经济学投资及研究的重要对象。更有目前世界各地的钱币收藏高端市场、拍卖会所带来的附加财富价值。此外,钱币市场价格也可以是经济兴衰的衡量指标之一,而长期的历史表明,钱币收藏同样会是投资领域新的增长点与持续稳定的投资收益方向。

(三)钱币金融学。从金融史的角度,以及流通纪念币、贵金属币发行与央行发行、货币工具操作等层面来说,钱币与货币、货币史,货币与发行机构,代用币、货币的本质、流通属性等金融学领域的研究均极具关联性,这使得钱币金融学成为现实。

(四)钱币考古学。科学考古学兴起于十七世纪,对可复验性和准确性的追求促成了十八世纪研究科学钱币学(Scientific numismatics)时代的来临。不同于单纯的艺术审美和收藏,钱币学家开始关注不同时期钱币形态的变化规律、流通方式,以及如何用钱币来探究古人的行为。依据考古学理论对钱币学的研究收获明显有两个方面,一是提供了更为丰富的钱币资料;二是对古典钱币学版别分析的类型学指导等。钱币可以视作是考古研究的标准器类型之一,考古学的类型分析法也可以引领和影响钱币分类学。而事实上,也正是在这一时期,通过应用叠加定律(Law of superposition)和囤积分析理论(Hoarding analysis theory)等将钱币与其他考古材料结合起来成为了钱币考古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五)民俗钱币学。民俗钱币学是依马克思的货币拜物教理论,结合民俗学原理对民俗钱币进行研究的学问。民俗钱币是中国民俗研究领域最丰富的历史信息库之一,更有可能成为中国钱币学深入至哲学和思想层面的实物触角。

(六)徽章符牌学。西方的徽章学研究起源于三世纪中叶,当时收集徽章的现象在罗马帝国非常普遍,这刺激了铸币者大量设计和铸造特殊系列的徽章专门提供给收藏者。当时的徽章既有官方铸造,也有私人铸造。徽章的主题和设计,可以体现出铸造时代的人们的思想观念,如古罗马到拜占庭时期,徽章的收藏者们常常以艺术鉴赏家的身份自居;而在康斯坦丁一世时代(307-337),基督教题材徽章开始出现,并很快成为主流,其价值也越来越被艺术爱好者所重视。

(七)钱币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方法早已成为分析历史与文化的重要工具,不同民族的钱币本身就是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之一,通过结合经济民族人类学方法对太平洋岛国民众的石币形成与中国古代的贝币文化的研究,是理解两者之间自然、社会、历史、文化的差异的重要手段。钱币文化人类学,也能用于探索钱币收藏这一人类行为的心理与历史成因,诸如欧洲皇室贵族等何以会以收集古钱币为乐,如教皇博尼法斯八世、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斐迪南一世、马克西米利安、法国的国王亨利四世、路易十四为代表的钱币收藏何以会在历史上形成被称为“国王的爱好”的文化现象,并且这一传统得以延续到今天(欧美豪族如今仍是钱币收藏的中坚力量之一)。

(八)金属钱币制造学。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货币的金属属性和货币形式的形成,有可能成为金属与相关学科相结合的金属钱币制造学的基础研究对象。

(九)纸币学。从与纸张相关的类别到制纸技术、纸币印刷学都是纸币学这个领域的主题,包括油墨技术以及基于纸张、印刷相关的防伪技术及应用等,也是其研究对象。

(十)钱币美学。在艺术和设计中也体现了中西钱币文化的不同特点,构架了不同的审美。欧美诸国钱币学注重钱币和徽章的艺术品属性,钱币外观以及形态学审美价值也是西方钱币学的研究对象。但不同的西方国家与地区对钱币学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如欧洲传统的钱币学一直重视研究钱币的艺术性,特别是钱币的设计、艺术渲染和人物肖像;而美国的传统钱币学着重于研究钱币的功能、分布,以及钱币揭示出的历史和人们对不同材质的关注以及钱币图案学。东方钱币学则明显注重钱币文字的书法艺术。

(十一)钱币拍卖学。一门现实的钱币价值的拍卖学问,也将成为钱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四 古典钱币学的源流

二十一世纪前钱币研究的学问,我们可将其称为古典钱币学。钱币学起源于人类的收藏活动,收藏是学术研究的前夜。

金末元初文史学家元好问在《续夷坚志》的《古钱》篇中,记载了金朝东平人钱信中收藏古钱的逸闻趣事,他依照《钱谱》收集古钱几十种后,交给茶店刘六。刘六也热衷此道,将两家收藏合而为一,其中有春秋齐国的刀币、汉代五铢钱、新莽时期的金错刀及布币、唐代开元通宝等品种。

中国古代最早一部关于钱币的书目前只存书目,有人说是《刘氏钱志》,亦有人认为是南朝齐梁间人刘潜所撰《泉图记》三卷。另据《崇文总目》的记载,南朝人顾协撰有《钱谱》一卷,元王恽著《玉堂嘉话》中有是书部分序言,后世转相称引的萧梁时代钱币学著作“只有顾烜《钱谱》一卷”。

南宋洪遵于绍兴十九年(1149)所著《泉志》得以流传至今,此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钱币著作。《泉志》引用著作在九十种以上,多在引文后加按语,内容严谨翔实,被誉为经典之作,对后世影响较大。

清代历康乾盛世,由于小学的发达,钱币学著述日多,乾隆、嘉庆、道光年间,钱币研究盛极一时。遗风所及,到了同治、光绪时期,研究钱币的风气仍然很盛,钱币学家辈出,鲍康、李佐贤、杨继震均为一时大家。民国年间,随着西方经济学传入,中国钱币学与货币史得以相互结合参照。

受中国学风东被影响,在1700 年前后的日本,前田正甫编辑了日本第一部古钱目录《化蝶类苑》,比之洪遵《泉志》晚五百多年。实际上,日本钱币学大致始于德川江户时代,当时皇宫内以古钱相互比较为游戏而称“化蝶定”(日语中“化蝶”为钱的别称),后风气渐开,上自王侯,下至百姓喜玩古钱者渐多。日本人平尾赞平编著的《昭和泉谱》(署名“平尾聚泉”),成书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和今井贞吉的《古泉大全》、奥平昌洪的《东亚钱志》并称日本钱币学界三大钱谱。

平尾聚泉所编《昭和泉谱》,原书分为四卷,分别为日本钱、中国古文钱、中国历代钱上、中国历代钱下、朝鲜钱。该谱始刊于昭和六年(1931),基本成于昭和九年(1934)之冬,昭和十二年(1937)夏复益明钱,昭和十三年(1938)再增印少量清钱之编。共阅八寒暑,全谱始成。

日本人今井贞吉生于1931 年,正为日本钱币学研究的兴盛时期。今井贞吉主要致力于研究两宋“对钱”,并细分版别、审定多寡、评价等级,所著《古泉大全》共收一万八千八百五十四图版,除描引者外刻模之图均与原钱逼肖。全书网罗中国、日本、朝鲜、安南、琉球等国钱币,从历代正用品钱到压胜、吉语、生肖、神怪、马钱等,事无巨细,全都收录其中,为日本泉谱中版别分类最为详细的鸿篇巨制,或为古今钱谱中收录图版最多者。

在西方,三世纪中叶,罗马帝国收集钱币和徽章的风气非常普遍。十四世纪文艺复兴早期的意大利收藏家对硬币更是如此,但文艺复兴学者的主要研究对象仅为古希腊、罗马钱币。十五世纪,欧洲学者开始系统地研究古希腊、罗马钱币,专门的钱币学著作从十六世纪开始出现。现在能够见到的最早研究钱币的著作是1512 年出版的《古罗马钱币和一些小面值货币》。这部专著的切入点是古代钱币和度量衡,作者是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和人文主义者纪尧姆·巴德(Guillaume Budé,1467-1540),他也是法兰西学院枫丹白露宫皇室图书馆第一任馆长。

1773 年,希拉里乌斯·埃克赫尔(Hilarius Eckhel)受聘维也纳大学钱币学教授,基于对意大利钱币的研究,他在1775 年出版了《未发掘的古钱币故事》,但其最主要的成就来自于1798 年出版的《古钱币学研究和教学》,他在该著作中首次将古钱币的具体品种按照地理和发行编年的顺序进行排列。

十九世纪的考古学家们开始运用科学方法发掘了多处古希腊、罗马文化遗迹,丰富了人们对古希腊、罗马文明的认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后,照相技术得以普及,各大博物馆开始系统地制作钱币目录。原本深藏的钱币得以大量展现,使钱币学研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此期间,最有影响力的钱币学著作是大英博物馆1877 至1927 年出版的二十九卷《大英博物馆馆藏希腊钱币目录》,该书以地理分区将钱币进行归类、列出钱币的重量和直径,并附有钱币图片,这奠定了近代古希腊钱币研究的模式和框架。

巴尔托洛梅奥·博尔盖西(Bartolomeo Borghesi,1781-1860)是意大利著名考古学家,被誉为科学钱币学的又一奠基人。他主要的贡献是将古文字学与钱币学结合起来,利用古代碑文与钱币文字的比对研究,将罗马钱币分门别类(其中包括梵蒂冈的钱币),为罗马历史的年代学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

卡洛·奥塔维奥·卡斯蒂廖尼(Carlo Ottavio Castiglioni,1784-1849)是意大利著名语言学家和钱币学家。他以极高的语言造诣掌握了几乎所有印欧语系和闪米特语系,并于1819 年发表了对库菲克硬币的详细描述。1826 年他又发表论文,根据阿拉伯硬币上的城市名称确定了巴巴里城(Barbary)的起源和历史,填补了历史学上的空白。

弗雷德里克·索雷特(Frédéric Soret,1795-1865),瑞士物理学家、伊斯兰钱币学家,自1836 年起致力于伊斯兰钱币学研究,成为伊斯兰钱币学领域最杰出的学者之一。

德米特里·彼得罗维奇·松佐夫(Dmitri Petrovich Sontsov,1803-1875),俄罗斯著名钱币学家。1860 年他完成巨著《旧罗斯的货币》,首次系统地梳理了俄罗斯古钱币。

莱昂·古斯塔夫·斯伦贝格尔(Léon Gustave Schlumberger,1844-1929)是法国历史学家和钱币学家,拜占庭帝国时代钱币研究是其专门研究领域之一。

菲利普·格里尔森(Philip Grierson,1910-2006)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钱币学家、剑桥大学钱币学教授,他也被誉为中世纪欧洲钱币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钱币学研究贯穿五世纪到十五世纪整个欧洲大陆的历史,建立了世界上最重要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中世纪钱币研究体系。1975 年,他的重要著作《钱币学》在牛津大学出版,在著作中菲力浦·格里尔森定义了钱币学及其研究范围,并对比了东西方铸币。该书的论述层次分为:(一)钱币的图案设计与铭文;(二)钱币的铸造与模具分析;(三)钱币的囤积分析与考古发现;(四)其他研究方法;(五)代用币、章以及相关衍生物;(六)钱币学的建立等。该书是当今西方钱币学领域的核心文献之一。

在钱币研究的组织方面,1836 年英国成立了皇家钱币学会,1858 年美国成立美国钱币学会,开始出版《钱币学纪年》《钱币学研究》与《钱币学摘记与专刊》等,这些机构与学术刊物奠定了当今西方钱币学的基本形式与格局。

今天,钱币学正大踏步迈向与时代同行的明天。

猜你喜欢
徽章钱币研究
书包装名著,彩笔画徽章
我也想戴
闪亮的小徽章
Sun Yat-sen Numismatic Museum, Hangzhou
左脑风暴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钱币保存各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