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社区居家养老的伦理构建
——再读姚远《中国家庭养老研究》

2022-11-02 00:42
人口与经济 2022年1期
关键词:居家养老理论

李 媛

(吉林大学 哲学社会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建立和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政策理念无疑是对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及与其相关联的家庭养老模式的合理借鉴与继承。为何坚持以“家”为基础,巩固“家”在养老保障体系中的基础地位?要把这个“中国特色”的故事讲好,就不能仅停留在对于家庭及其养老功能的应用性研究层面,而需要一部兼具理论深度的著作。姚远教授的《中国家庭养老研究》从家庭养老概念的界定与理论阐释、家庭养老模式的历史与现状、家庭养老的前景与对策分析以及家庭养老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等多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解读,并特别注重对于家庭养老概念内涵的学理性分析,是我国养老保障理论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该书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研究。

首先,作者从理论阐释入手,在伦理层面有力地论证了社区居家养老的必要性。《中国家庭养老研究》指出,在概念上居家养老讲的是在哪儿养或在哪儿度过晚年的问题,即住在家里养而不是住在家以外的地方;家庭养老讲的是由谁来养的问题,即由家庭成员提供养老资源并进行养老的全过程。两个概念所指不在同一层面,在现实中居家养老是我国养老的主要形式。居家养老的模式纵跨古代、近代、现代历史阶段,而且还将继续下去,其不竭的生命力是什么?该书第三章从文化角度用“血亲价值论”阐释了围绕家庭养老机制中的种种关系。血亲价值是以血亲关系为基础并以现实血亲利益为其人生价值和调节代际关系准则的行为规范和心理定式。用血亲价值论来分析家庭养老的运行机制,可以看到家庭养老是如何在血亲价值的作用下运作的,血亲价值是如何推动家庭养老穿越历史的屏障而继续其远未完成的养老使命的。作者提出,依“血亲价值论”,中国家庭养老模式是在“一个核心、二种动力、三级整合、四个特征”的相互联络、共同推动下来运行的。笔者认为:第一,以“血亲”价值观为核心,以先天的血缘联系及后天的人生价值观提供的两种动力所造就的中国传统养老文化形态,是在肯定人的真情实感的基础之上对人的“教化”,是一种在维护人性“整全性”的前提下的“自发”,而不是否定人的全面性的片面或置人于出生即带有罪恶的压迫。第二,中国家庭养老文化体现了先天动力与后天动力、文化模式与行为方式以及国家、社会、家庭、个人的三级整合,保证了家庭养老所需的动力与精神支持以及家庭养老所需的物质与环境支持,这种强调既要有孝亲之感又要有孝亲之行的养老文化是“知”与“行”的合一,三级整合的功能确保了家庭养老模式的运行,维护了老年群体在社会中的“尊位”角色。第三,家庭养老所具有的血亲核心性、超经济性、非均衡性以及亲代主导性的特征,体现了中国传统家庭养老文化“凡俗中的神圣”。孝敬父母等家庭尊老养老活动不只是外在的形式,它联接的是中国人精神世界中最高的神圣性存在,即作为神圣性的“终极关怀”维度就存在于凡俗的人类社群的日用常行之中。

其次,《中国家庭养老研究》深刻探讨了新时代居家养老的伦理融入问题。强调尽管现代中国家庭养老有其自身的特征,但是现代中国毕竟是历史中国的延续,摆脱不了传统家庭养老的亲情性、伦理性和责任性的基本特征,而这些特点将决定着中国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发展前景。所以,衡量当下家庭养老功能的强弱不应以单一的资源标准,而应该以资源和需求的两种标准。社会经济与家庭内部两种因素的变化,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造成了危机,也同时带来了机遇。该书在第四章、第五章对新时代社区居家养老伦理构建所涉及的相关宏观经济、制度、社会以及政策背景等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注重参考西方学界对于家庭养老模式的理论研究、家庭养老模式在世界范围内的变化及启示等,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国外的研究理论、体系与视角,对于中国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启示与借鉴意义。例如:通过探讨并总结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家庭代际关系的基本观点、西方微观人口经济学中的价值观点、西方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布劳、柯林斯等人的理论及中国学者对家庭养老机制的研究成果而提出的血亲价值论,从理论分析的角度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和血亲价值论的理论继承性。同时,该书不仅注重对于家庭养老问题的理论研究,同时也采用新型计量模型、数据统计与分析的方法,以翔实的定量研究成果探讨了新时代社区居家养老的伦理构建问题。例如:通过对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印度、尼泊尔等不同文化背景与地域、经济特征国家老年人养老意愿、接受子女资助状况、接受养老服务及照料状况等的统计对比,分析了家庭养老在世界范围内的变化,并指出变化、制度、文化是促成世界范围的家庭养老模式存在的三个主要原因。这种具有创新性的数据分析方法也为当下养老保障问题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最后,《中国家庭养老研究》一书对于解决居家养老问题具有突破性意义。已有研究多关注家庭养老的经济功能,而忽视了家庭养老的文化功能。针对于此,书中第七章着重阐释了家庭养老的文化功能,对家庭养老是否能将内涵的软资源转化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软力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家庭养老的文化价值,一方面表现为现实家庭养老的功能,另一方面表现为构建中国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非物质支持。从形式上看,家庭养老只是一种赡养老人的手段,而实质上,家庭养老所内含的文化资源是中国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只有从中华民族文化依托的高度来分析家庭养老,才能真正认识家庭养老的价值,为新时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合理的理念指导。

猜你喜欢
居家养老理论
养老生活
居家的日子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坚持理论创新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居家信条
情防控常态化 居家防护不可少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养老更无忧了
微生高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