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教学模式下《环境监测》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2022-11-01 05:54石碧清曹东杰纪献兵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讲授环境监测思政

石碧清,程 颖,曹东杰,董 冰,纪献兵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 河北 秦皇岛 066102)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环境监测》课程是河北环境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和水质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不仅承载着环境监测专业知识,同样承担着育人的责任。自2019年以来,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足,社会责任感、专业认同感、职业规范意识不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科学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不够等[1]。课程团队教师认识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在课程教学中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积极挖掘凝炼课程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深度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实现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内容同频共振、同向同行、相辅相成。

1 基于课程特点深挖课程思政元素

以培养德才兼备的环境类应用型人才为根本导向,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基于环境监测课程特色,结合环境工程等专业的特点,深入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责任感、使命感、爱国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等思政元素,并使之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2]。

1.1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思政元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如儒家的《论语》、道家的《道德经》、法家的《韩非子》……中华五千年文明凝结了无数先人的智慧和经验,造就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国学经典,在课程教学中引用了大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讲授“生态环境标准”时引入(《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让学生感悟到做事情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法则,做监测工作要遵守环境标准。讲授“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时,引入“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让学生了解古代是如何开展质量控制工作的。讲授“水环境质量监测”时,引入《道德经》的句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让学生懂得大自然的基本规律以及要做一个像水一样善人的基本道理。在教学中将这些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课程内容中,让课程中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在传授知识之余,更让学生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与魅力,培养他们对专业课程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以及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1.2 从课程内容蕴含的辩证关系中挖掘思政元素

普遍联系是世界存在的基本特征。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作用。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从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一种飞跃,往往表现为突变。事物的量变一旦超过度的范围,必然引起质变[3]。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深挖教学内容中蕴含着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辩证关系,如讲授“土壤污染途径”知识点时,引入“1938年瑞典科学家马特森提出的土壤圈的概念”,揭示了我们在分析土壤污染途径的同时要结合普遍联系的观点,要考虑大气、水体中的污染物和固体废弃物对土壤的影响[4]。讲授河流监测断面布设时引入战国思想家荀子《荀子·君道》 中的“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让学生体会到做事要抓主要矛盾,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保护水资源要加强源头保护的重要性。讲授“土壤污染与人体健康”时,引入“氟的分异与地方病的关系”案例,用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引导学生理解人体所必需微量元素的含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科学思维方法训练,锻炼科学素养和辩证思维。如此授课,既让学生深刻理解了理论知识,又使其辩证思维获得了提升。

1.3 从学科发展前沿知识中挖掘思政元素

环境监测工作技术性强,从分析方法的创新、分析仪器的更新迭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等学科发展前沿知识中挖掘思政元素。讲授“土壤样品的湿法消解”知识点时,引入“土壤样品消解前处理仪器的发展”。讲授“土壤中的重金属测定”内容时,引入“镉米和痛痛病的关系”案例,不断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提出一系列需要分析和解决的问题,锻炼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讲授“土壤样品的采集”知识点时,引入“我国的嫦娥五号探测器从月球带回21世纪的第一批月壤”案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探索精神。讲授“土壤的功能”内容时,引入“土壤碳汇与碳中和”,让学生明白减少碳排放和增加碳汇能力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掘土壤碳库巨大的减排增汇效益,对于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5]。在这些生动的真实的案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探索精神。

1.4 从法规政策中挖掘思政元素

伦理是文明遵循的一套规则或原则。科学伦理允许从事科学工作的人坚持对与错的标准,以避免出现不当行为、不诚实或道德上有问题的活动。在课程教学中不断强化科学伦理教育,培养职业道德和求实守规。讲授“水环境质量监测”时引入“地球上活了1.5亿年的长江白鲟,如今却永远消失了……”的案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等。讲授“土壤环境标准体系”知识点时,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讲授“土壤环境监测数据处理”知识点时,引入 “某监测公司伪造数据却通过了专家评审”案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通过这些案例强化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诚信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守职业道德底线。

2 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路径

2.1 培育一支高素质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师团队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教师是授课主体,利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开展课程思政,必须培育一支具有专业知识强、课程思政教育能力强、专业技术能力强的高素质教师团队。

教育者要先受教育,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言传身教,润物无声,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首先,作为专业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团队教师对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和深入研究,探讨在专业知识讲授过程中如何实现思政育人的目标;其次,注重专业教师的思政能力培养,通过参加培训、讲座、专题研讨等形式,提升团队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同时聘请思想政治课教师对团队教师实行“点对点”的指导,采取集体备课、沟通研讨、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帮助团队教师挖掘更多更贴切的思政素材,不断提升团队教师的课程思政教育水平。

2.2 利用混合教学模式提高思政元素融入度

线上线下课程融合,可以充分发挥线上平台教学和课堂教学两种模式的优势。在线上平台教学中,教师于课前在学习通课程平台推送相关的国家法律政策、环境标准、环境污染案例、环境热点问题和环境监测领域最新科研成果等。同时鼓励学生搜集环保案例、行业先进人物和先进技术等思政元素,制作PPT课件,作为翻转课堂素材。在教学中不断强化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习环境监测课程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在线下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设计案例教学,发起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思辨。在课后,教师设计问卷调查、话题讨论,发起团队合作任务等活动,在活动设置时,可以安排一些能够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互动内容。通过教师的精心组织和积极引导,实现了课程思政内涵的线上线下双渠道传递,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思政总体设计方案如图1所示:

图1 线上线下课程思政总体设计

2.3 利用实验课环节强化课程思政融入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课程思政必须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包括课程内容设置、教学大纲编写、教案编写和教材编写等都要体现课程思政内容。课程思政要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课程作业、毕业论文等各教学环节中。不仅要在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实践课程也是课程思政融入的重要环节。

环境监测实验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水质、大气、土壤和噪声等方面的监测实验,既有方法理论验证性实验,又有设计性和综合评价性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融入思政元素,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不仅强化了学生实验规范操作能力,增强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同时培养了学生实事求的科学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出优秀的环境类复合型技能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3 环境监测课程思政成效显著

本着传授知识、提升能力、引导思维和引领价值有机融合的设计理念,结合线上线下课程教学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将课程思政融入了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使课程变得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实现了全过程育人,课程改革成效明显。

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后学生学习主动性加强了,学习成绩提高了,期末成绩分数由78.82分提高到82.92分,90分以上比例由3.45%提高到13.11%,杜绝了挂科现象。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验操作技能得以提升,在全国大学生市政环境类创新实践能力第一届、第二届大赛中获得团体特等奖和团体一等奖等多项奖励,2021年选送参赛的学生获得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二等奖。教学团队老师指导的毕业设计中多名学生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奖励。通过学习通问卷调查功能模块进行了问卷调查,学生对课程的满意评价度明显提高,“非常满意”由原来的75.9%提高到82.2%,“比较满意”由原来的24.1%降低到15.1%。

团队教师的教学和思政育人能力也得以提升,在教学以及教学改革研究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团队中多名教师申报了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及发表了教学改革论文;团队中多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老师”以及“校级教学质量优秀”等荣誉称号,其中一名教师获得“河北省名师”荣誉称号;团队教师积极参加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其中一名教师获得了省赛资格;2021年“环境监测基础课”教学团队获得河北省本科院校“优秀教学团队”荣誉称号。

实践证明,专业课不仅承载着专业知识,同时也有着重要的育人功能,换种说法对实现“立德树人”,以及塑造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和观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 结论

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精神渗透融入到专业课程当中,更要深入挖掘专业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过程中的德育素材 ,培养出高素养的生态环境保护技能人才。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不仅要融入课上课内,也要利用好课下课外。今后的课程教学中继续深度研究如何在校地和校企合作中更有效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以及加强和其他院校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交流学习,进一步发挥好课程的育人作用,更好地提高课程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讲授环境监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