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吴限 实习记者 鲁哲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在重庆南川庆元镇,天刚微微亮,福寿村小学老师黄先群的手机就一直响个不停,除了学生、学生家长发来的教师节祝福外,甚至还有陌生人发来祝福。
“以前的教师节,虽然也有慰问活动,但考虑到下山不方便,多数时候我还是待在学校,今年教师节,终于能够休息一下,过一下属于自己的小日子了。”黄先群说,一大早,就收到各种祝福短信,“很开心也很欣慰,大家还记得我。”
福寿村小是一所“微小学”,坐落在海拔1000 多米的世界自然遗产地金佛山东麓,距离庆元镇中心校有10 多公里的山路。2005 年以后,学校最多时也就七八个学生,为了方便附近学生上学,村小保留至今。去年以前,学校只有黄先群一位老师,授课、做饭、保洁……全由她一人担负,一人坚守忙碌了十余年。
2022 年9 月1 日,学校如期开学。一大清早,黄先群和往常一样7 点刚过就出门了,她的家距学校有四五公里的路程,每天需步行三四十分钟的路程,赶在八点钟之前到校做好上课准备。
“老师,除号的横线上下是两个点,不是斜杠。”数学课上,眼睛小小的黄雨突然举手起立,纠正了黑板上的笔误。“对,是老师写错了。”黄先群转身瞅了一眼板书立马擦掉了错误的“示范”,用粉笔重新在黑板上转了两个白色的实心点。
图为黄先群正在与学生们一起吃饭
这样的日子,已经坚持了十余年。“我是当地人,幼师毕业,很想为家乡教育出一份力,我就申请回到村里教学。”
2003 年,黄先群来到福寿村小,刚到时村小有三个班,各班配备一名老师,每个教室都被塞满了七八十个人。但是随着打工潮的掀起,村民携家带口往外流,村小也越来越“冷清”。原本庆元镇镇上有十个这样的村小,如今也只剩下福寿小学一个。
按照要求,三年级孩子们就得开始英语的学习,黄先群没法再兼顾。当同学们完成一二年级的学业并培养起一定适应能力后,就得和黄先群告别,转到镇上条件更好的小学读住校。而黄先群继续驻扎,接手一个又一个的“两年”。
村小自从学生减少后,也曾考虑撤销,但考虑到孩子就近入学方便,最终村小还是保留下来,她也向上级承诺:由自己承担学校的一切工作。“我要履行自己的承诺,这么多年,就坚持了下来。”
其实,黄先群也有过离开“微小学”的机会,但最终她还是选择了放弃。“因为我的家就在这个村,与其让其他老师来吃这份苦,不如让自己在这儿‘留守’。”
谈及教学十余年的感受时,黄先群总会说,“虽然我每天来回要走10 公里的山路到校上课,但只要还有一个孩子来这儿读书,我就愿意在这儿坚守下去。”
上午11 点半,在厨房里准能找到黄先群的身影。一个荤素炒菜搭碗例汤,基本是每日标配。家长们也琢磨着能给老师带点啥,比如有时叫孩子提几个粽子式样的豆豉包,轻轻地搁在忙碌的灶台上。
“准备吃饭了。”老师的一声招呼,学生们立马收拾好课桌,窜进厨房。两个负责拿盆接洗手水,一个准备好擦手的毛巾,剩下的待洗完手后清点备齐所需的碗筷。炒好的大锅菜,黄先群先用铁勺盛入铁瓷盆内,端入教室后再一勺一勺分给他们。一句“谢谢老师”话音刚落,孩子们便将脸埋进碗内,唏哩呼噜开吃。
既要授课,又要给孩子们做饭,还要负责其他日常工作,如何能保障教学?
“事情很杂,要想教学跟其他工作不冲突,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时间,安排要紧密且有条不紊。”黄先群解释,此前她采用“复式”教学法:上“大课”时,小学生和幼儿园孩子一起;上“小课”时,则各上各的内容。
据黄先群介绍,现有8 名学生中,5 名学生上二年级,3 个学生上幼儿园。虽然学生不多,但校舍面积达五六百平方米,塑胶操场、多媒体教学室、音乐室、图书室、厨房等一样不少。在课程安排上,也尽量做到与镇中心校同步。
“每件事情都要我去处理,说不累是假的,压力也大,但这么多年下来,已经习惯。”黄先群笑着说道。
十余年里,在这山间雾霭中,总能从学校传出清脆有力的读书声;冬寒夏暑,在盘绕在林间的山路中,总会发现黄先群“通勤”的身影;春去秋来,不断有孩子从这里出发去往山以外的世界,也有人一直驻留,守住“哪怕只剩一个”的希望。
千米海拔之上的“光”
◎文/ 岁正阳
提到坚守,你能想到什么?
警察:阖家团圆之日,独自一人站岗守护万家灯火;医生:感染风险之下,义无反顾逆行抢救病人守护宝贵生命;电力工人:炎炎夏日之中,只身攀高头顶烈日只为守护市民清凉……不同的职业赋予了不同的使命和责任感,唯一不变的就是坚守。
如果说前面提到的都是在平原大地之上的坚守,那么重庆南川的黄先群老师便是在千米海拔之上的坚守。
条件恶劣,路途遥远,负担繁重,种种这些在黄先群老师看来早已是“家常便饭”,在十七八年的时光中,她为乡村小学的孩子们授课、做饭、保洁,将对孩子们的爱幻化为十余年的不懈坚守。
三尺讲台之上,是她对孩子们孜孜不倦的教导,是她让学生“脚下有路、眼前有光”,是她用匠心守护初心。她扎根大山,成为千米海拔之上的“光”,照亮孩子们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