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飞 田隽
(铜仁学院)
现代中国是一个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的社会。互联网+不断改造中国传统行业的商业模式,社会经济的主旋律已经开始从制造业向互联网转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意经济正在变成可能,我们正在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与“中国智造”的制造强国。
在这种经济形态下,大量依赖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ITFIN)、即时通讯、搜索引擎、以及网络游戏五大经济现象正在以超速的速度蓬勃发展。这种建立在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基础之上的网络经济改变了传统的企业经营模式、经营理念,而标志正随着这样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一起展现到消费者眼前,以前的表现载体主要是纸质类印刷媒体与户外广告媒体,而现在的表现方式更依附于互联网媒介,形式从单一到现在的多样性与可变化性,色彩也更加丰富而不受限制。
视觉识别系统概念来源于企业识别形象设计,最早起源于1907年的德国,德国现代设计之父,“青年风格”运动核心人物——彼得·贝伦斯为德国电器公司(AEG)设计的企业识别形象。他首次全面考虑企业标志运用于员工名片、公司办公用品、印刷文件、工厂大型机械、公司产品、公司建筑外墙。这是企业形象设计史上最早的比较完善的典型作品,是首个具有完整体系的现代企业视觉识别设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西欧经济迅速地复苏,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在国际市场中树立企业及产品的品质形象,企业开始认识到塑造稳定、统一的企业形象的重要性。到了1960年,在国际平面设计界终于形成了对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定义上的共识。而发展到以视觉营销的今天,对于一个现代企业来说,视觉识别系统就更加重要,它除了会帮助企业加强销售外,它还可以加强企业内部与外部在宣传与推广方面的水准,从而加强经营力度和利润的创收。
而在视觉识别系统中,标志所占的比重又非常重要,它是视觉识别系统中的基础。标志是视觉识别系统中的主导元素,是视觉识别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是企业进行视觉传达的视觉主导,是企业对外沟通和传播的基本视觉形态,它贯穿于视觉识别系统中的所有视觉关系。标志代表着企业或品牌的价值理念和文化内涵,它以凝聚精炼的视觉语言传递着内容丰富的信息、并在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它是企业对外视觉层面的核心代表,具有象征意义,它的主要作用是能够引发人们对整体视觉识别形象的关注和联想,产生吸引力,从而引发人们体验和消费。
现代中国是一个品牌无处不在的社会,我们生活在中国产业加速迈向全面品牌化发展阶段。从阿里设计院数据报告上看,供给侧改革以后的新品牌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可比代表性品牌2020年的销售额是2016年的17.9倍。疫情以后,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情境组合丰富多样,从结构上看,文化娱乐、3G数码类中国品牌2015-2020年线上市场占有率增长领跑其他消费类别,在“数字赋能、绿色发展、国货创新、扶贫助农、助力实体”政策引领下,中国消费品牌和品质共举;报告分析,中国产业加速迈向全面品牌化发展阶段。
在当前,消费场景、消费观念不断变化的时代,还是仅凭所谓传统的营销观念,产品的“物美价廉”,服务的“热情周到”,媒体广告的“视听轰炸”,以及对销售渠道的“垄断经营”等外在手段已难以获得真正而持久的消费忠诚。因此,能够帮助顾客提高商品选择效率,有利于企业积累信用,有利于各个竞争者站位的概念——品牌应运而生,品牌的概念与价值在当今社会得以凸显。
品牌不是标志,也不是企业形象设计,也不是营销,也不是产品,它是一种我们对某个商品及其组织的印象和感觉。而标志与其关系,标志就是在其中提供差异化的一个元素,是从视觉层面给消费者区别其他商品或者组织提供的一个视觉符号。标志不等于品牌,但它的作用在品牌概念中的作用又特别突出,因为品牌的标志是告诉消费者我是谁的关键元素,而我是谁的关键是“我”的长相——品牌标志,因此,品牌的标志才如此重要。如何理解标志与品牌的关系及其对品牌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比喻为人的形象来进行分析。标志就如人的脸,我们认识一个人是通过脸来认识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品牌与标志是相互的,一个好的品牌应该有一个好的标志设计,它会为品牌的发展添砖加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好的标志都会为品牌的发展起着这样的作用,如果品牌自身有问题,再好的标志设计对它都起不来起死回生的作用。
在信息化时代,虚拟信息、线上销售等以互联网为基础、以电脑、手机等客户端为主要传播载体的新媒体得到了迅速发展,由此可见,网络信息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人们每天通过新媒体主动或被动地接收着大量的信息。公交站、地铁站的电视屏幕,各个网页的广告弹窗,App登录界面的宣传页面,视频播放时的广告植入,无一不在向世人展示着网络化信息的流通速度之快,范之广。在这种大背景下,标识的作用被不断放大,更多的人得以看到标识,更多的途径能够使人们接受标识。
网络化和智能化为标识形态的革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纸质媒介到数字媒体的标识变得更加多维化、立体化、动态化。以前大多数标识的载体是纸质材料,其核心元素是图形、颜色、字体、印刷工艺,甚至是纸张质感,而如今许多印刷成本不复存在,转变而来的是在设计时需要考虑数字载体的特性;图片分辨率、文本字体大小、屏幕界面大小、亮度色差以及下载速度等等。
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设计师想要抓住受众的注意力已变得不再容易,单调且一成不变的标志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下与未来商业社会的需求,设计师需要寻找新的标志设计形态语言来传递品牌信息。多形态标志与动态标志作为一种形态可变、适应性强、覆盖面广、视觉效果新颖的设计形式完美地顺应了当下多元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线上线下互为一体的新商业的社会发展趋势。
多形态标志与动态标志是在互联网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品牌化的高度普及的背景下孕育而成的一种新标志形态。它们的出现不仅仅是为了适应新媒体和新的传播方式,而是标志设计自身的一种突破,为标志的形态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极大地打破了标志设计传统静态的固化性、单一性和不可变性。与其说多形态标志与动态标志是多变的和不稳定的,不如说它将稳定性的范围扩大了,由单一的视觉稳定形式变为更广义的品牌延伸的稳定性,以及消费者心理认知的稳定性。所以现代标志的发展我们得紧跟着国际形势的发展来寻求不断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
▲网络征集项目:安图长白山天然矿泉水标识(Logo) 有奖征集设计者:石海梅|谢春|安可爱|祝梓珈
高校标志教育从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从单一标志设计课程到合并到企业形象设计课程中,再到作为单独课程开设的过程。从这个可以看出人们对它认知的变化过程,从一般课程到核心专业课程的变化,正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不断修正课程结构,课程设置的结果。就现状而言,全国高校标志教学是比较混乱的,首先是教学目标不明确,标志教学它是一门基础性专业课程还是一门核心专业课程,现在还有一些争议;但从网络调查可以看出,大多数高校已经把它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来开设了。问题二,现在还有很多高校是把它作为一门附生课程开设的,例如将标志规划到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或者品牌形象设计课程中去讲解,这显然是不妥当的,因为一般企业形象设计和品牌形象的课程时间有限,会导致标志在这门课程中的时间占比非常少,不利于学生全面地掌握标志的知识,这会导致学生不能理解标志在现代品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与价值,会产生认识偏差,出现认识错误。
二是教学实践性差,缺乏项目落地的窘况正在发生改变。在网络不发达的时代,假设的、虚拟的标志设计,让学生抓不住重点,学生缺乏真实的了解,缺乏创意兴趣;进入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现在课程作业可以利用网络征集选择具有针对性的作业项目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正是依托于互联网+,标志作为一门核心专业课程,从知识讲解到作业实践都能够很好地实施落地,这对这门课程来说无疑能够起到优化作用与促进作用。
高校标志设计教育的改革,对这个问题的审视必须将其放置于恰当的背景中,必须紧跟着这个时代的发展而设计。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品牌社会,品牌发展到今天,它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消费者提高商品选择效率,同时有利于企业积累信用,有利于各个竞争者的站位。从课程内容设置来看必须紧跟着这个更加注重品牌塑造的时代,怎样帮助企业打造一个合适的品牌标志,才是课程设置的重点。标志正是服务于这样的环境与社会,帮助企业打造数智化时代的品牌形象,塑造符合时代的标志才是课程的核心。
以项目练习带动课程,始终是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的关键。现代互联网+社会,可以在网络上获取大量的标志征集设计信息,这为标志课程提供了实践的机会,这种机会在互联网不太发达的过去是课程的痛点;学生没有能够实践落地的项目,在虚无的想象中完成没有客户检验的作业,显然没有多大的练习价值,也不能对课程知识的掌握起到促进的作用。所以我们在安排课程练习的时候,除了积极地走入社会帮助学生联系项目以外,还要时刻关注网络征集信息,选择一些适合课程内容,能够起到深化知识点理解的项目练习。
▲老师推荐项目:铜仁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设计者:李鹭瑶 龙雪
《标志设计》教学课程改革应依托互联网平台,通过征集项目、比赛项目,搭建课程教学到学生实践训练的改革创新平台,让学生通过课程教学知识的讲授,达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目的,并通过现实课题达到能力的训练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