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动画“假定性”与“逼真性”的演变

2022-11-01 03:19李悦心
河北画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三维动画动画数字

李悦心

(山东美术学院)

一、动画的“假定性”与“逼真性”

(一)动画的“假定性”

假定性与逼真性是影视艺术重要的美学特性,动画片作为影视的门类之一,同样也具有这两种重要的美学特性。而动画最本质的美学特征便是它的假定性,动画虚拟性的想象机制更为直观和重要,它是动画区别于其他类型影视的根本前提。相较于逼真性,假定性更加贴近动画的本性,动画是表现而非再现的艺术,具有更广阔的艺术自由和创造空间。它的假定性是动画区别于其他影视的一大特征,动画假定性的叙事和夸张的表现,可以借助现代数字技术完成其他影视难以实现的场景,动画以假定性的艺术创作规律展示人类创造力想象力的延伸性和多维性。在表达方面,相较于真人影视,具有更大的自由性,也是动画的假定性所具有的特征。动画的表现不受故事类型及情节的限制,动画的假定性表现在制作的每一步,如人物造型、故事情节、镜头语言、非自然元素、运动、音效、画面风格等都离不开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带给我们真实又陌生的感觉,是在虚拟的空间里创作出来的虚拟的事物,脱离真人与实景拍摄的限制,使动画能够更自由地发挥自身假定性的优势。动画的假定性还包括在意向层次方面,使动画的外在与内在协调,比如人在动画世界里可以不受身外之物的制约,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如哆啦A梦的口袋,可以掏出任何它需要的东西,如猫和老鼠动画中,汤姆与杰瑞互斗的过程中受到的冲击,挤压,变成一张纸片等。

(二)动画的“逼真性”

动画的逼真性在动画创作中表现为打破传统的夸张、变形的视觉效果,不再是经典的富有张力的猫和老鼠似的橡皮管动画风格,而是动画中的角色、道具、场景等向真实人物场景逼近的一种现象。这也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一种转变,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动画逼真性的发展得到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视觉听觉上越来越向真实事物逼近。除了影像层次的直观的逼真外,还有意向层次的逼真。当影片表现对于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抒发自身真实情感,使虚拟的动画世界拥有真实感情时,其内涵便进入了意象层次的逼真性。意象层次的真实,包括创作出符合人物心理特征和性格特征的人物,作品主题演绎过程符合历史发展客观规律,故事叙事遵循艺术的假定性和叙事的合理性。动画的逼真性在影视层面表现为动画中角色、道具、场景、音效等在视听上的真实,将虚拟的、不存在的事物通过屏幕以真实的影像呈现在人们面前,使人们看到真实的影像,而这些呈现出来的影像又不是由真实的人或物来演绎出来的。三维动画在视觉层面上给人更贴近真实事物的逼真性,提升人们对动画的亲和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动画的叙事效果,让人更快地进入到动画意向层面的逼真,更快地与动画世界共情。

(三)动画的“假定性”与“逼真性”的关系

动画的逼真性离不开动画的假定性,动画的逼真性要以动画的假定性表现出来,动画的假定性则是建立在动画真实性的基础上。在视觉听觉上感受到的动画的逼真性是在动画的假定性这一前提下才能表现出来的,在动画创作实践中,逼真性更加强调反映与再现,假定性更加强调创造和表现逼真性使动画艺术能够再现现实,假定性使动画创作者能够充分地表现自我。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从动画的发展史来看,动画的“假定性”与“逼真性”又处于一个螺旋上升的状态,又由于动画的假定性与间离性不会使动画完全的转向真实,所以动画向逼真性的演化道路只能无限接近,不会等同。

二、“逼真性”对动画的影响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动画在表现形式上逐渐由传统的二维动画发展出在视觉上更为贴近真实事物的三维动画,特别是人物模型、道具、场景等的设计。这一点在迪士尼的动画电影中表现尤为突出,如动画片冰雪奇缘中艾尔莎衣服的材质处理,上面的纹理细致到跟真实衣物无异,让人感到这就是真实的,拉近人与动画之间的距离。而动画在虚拟现实中的应用也逐渐多起来,如2018年青岛国际VR影像周上展出的《卡罗大冒险:巨蛋》《彩虹鸟传奇》等。

(一)优势

与二维动画相比,逼真性更强的三维动画立体感更强,光影效果更接近真实世界,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使三维动画中人物、道具、场景等在视觉上越来越接近于真实事物,更好的表达动画中情感上的真实,使人在观看时有更高的亲切感,对动画的接受度更高,更容易造成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忘记自身所处的世界,更快的与动画世界中的人物共情,进入动画中的世界,处身于动画所构世界的真实之中。

(二)劣势

随着动画逼真性的发展,其天马行空的想象与创作自由受到了一些限制,逼真的三维人物影像不能像是猫和老鼠那样进行丰富夸张的肢体动作变形,在视觉冲击、画面色彩、音效、艺术形式等方面失去动画假定性带来的乐趣。在动画影像上逐渐向真实人物逼近使得部分人开始觉得动画越来越不像动画,开始像真人影视靠拢,逐渐失去了它自身的意义。

三、“假定性”对动画的影响

(一)动画“假定性”的优势

作为一种特殊的视听语言,动画具有很多一般视听语言所不具备的特征。它不受逼真性约束。传统的视听语言一般都酷似现实生活,讲究逼真性,而动画却自觉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与真人影像划清界限,它更强调通过夸张变形的手法,让观众看到一种与现实间离的影像。动画的造型,无论是人还是物,都能够以不同于实物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实现各种大胆的夸张,带给我们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觉。如动画大力水手中的造型,就对某些身体部位进行了夸张,带给我们不同于真人的另类感受。在镜头语言方面,能够做到真人实拍相比不了的一些镜头,如蜘蛛侠在高楼大厦之间进行穿梭的长镜头。色彩方面更是动画假定性的一大优点,著名电影理论家巴拉兹就认为“彩色首先征服了动画的世界,这是它最迅速最彻底的一次胜利。”动画的颜色不受现实色彩及拍摄设备等的限制,更是可以主观的表达创作者的想法及其色彩的艺术性。如动画中常用的人物吃了辣椒脸会变成红色,寒冷时给人蒙上一层蓝色等。

(二)动画“假定性”的劣势

动画的假定性使得动画在形式上脱离实拍的真实感,脱离真实事物的影像声音或故事,导致观众在观看时的代入感不如实拍强烈,或者在感受到动画意向层面的真实之前带有疏离的感受,难以进入所构的虚拟动画世界之中,在对逼真性要求很高的场景中,用逼真性不够的动画来表现的话,其感染力就会下降。

四、数字技术的发展对动画“假定性”与“逼真性”的影响

随着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与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动画这一艺术形式,也随着数字化的变迁而改变,从传统的纸质动画到现在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无纸动画,其形式不断进行着各种改变。

(一)数字技术的发展对“假定性”的影响

一方面,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动画的形式越来越多样,新的探索也越来越多,尤其是三维动画的兴起,传统二维动画不再占据主流,在画面上,逐渐追求三维的视觉感受以及人和物真实质感的体现,动画在视觉层面上的假定性表现逐渐被真实性所替代。另一方面,动画中的人、物、场景以及呈现方式等都是创作出来的虚拟物,是不同于真实世界的虚拟世界,数字技术给动画的虚拟性创作提供了更多新的手段与可能,在选题方面,早期手绘动画的时候大多是神话及童话故事,数字技术出现之后,题材开始往未来方向靠拢,像是赛博朋克一类题材,在数字技术出现之前,是不可能想象的到的。如济南锦霖公司研究的曲面屏,也给动画的制作与呈现方式提供了新的形式。在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主流的今天,动画假定性也将会在数字技术的带动下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数字技术的发展对“逼真性”的影响

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播放动画的载体给了动画艺术更大更多的发展空间,数字技术是动画艺术发展的必要条件,新技术的出现给动画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更多的可能性。每次技术的更新都会给动画的制作带来新的可能。目前人们看3D动画以及电影时还需佩戴特制的3D眼镜,济南锦霖公司已研发出裸眼3D的技术,对动画逼真性方式的呈现做出了贡献。而在不远的将来,VR,裸眼3D也会得到普及。而逼真性这一最低层面,也会越来越高,人的观影过程会达到几乎等于实拍或者超过实拍的一种真实感的体验。森政弘曾提出恐怖谷理论,这一现象在动画视觉层面逼真性的发展中是不可避免的,英国影视特效公司Millennium FX制作出了极为逼真的机器婴儿,以硅胶皮肤包裹全身,内置灵活控制点金属骨架,可以模仿出婴儿的表情与肢体动作,看上去几乎与真人宝宝无异,根据人们的负面反响来看,这无疑就是恐怖谷效应的表现。但随着数字技术的发达与人们接受程度的提高,相信这一难题会跨越过去,动画的逼真性会持续发展。

(三)动画创作受到的局限

动画的创作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如纸,赛璐璐或者电脑,不同时代的动画形式不同,呈现方式不同,受众也不同。在数字时代,动画的播放媒介,也就是屏幕,逐渐向着大屏的方向发展,其中的细节逐渐放大展现在人们面前,对动画细节制作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制作也要更加精细,不然其暴露的瑕疵会导致观众对动画的喜爱程度与期望值降低。虽然数字技术发展迅速,但动画在运动控制领域CG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对群体场景的表现,如山崩地裂,洪水泛滥,冰冻等灾难场面,外星人进攻,中古世纪大战等场面,但是在人体动作模拟,或者面部特写镜头,它却始终难以展现出生命体本有的那种不可捉摸然而却能被强烈感知的生命力,这一方面还需继续发展与探索。就技术方面而言,目前的动画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之上,动画追求的逼真性也是数字技术提高的一种表现,难免会让人怀疑以后的动画会沉迷于玩弄技术技巧,失去其假定性的本真,就如维多利亚时代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功能的繁琐堆砌装饰风格,必然会受到时代发展的批判。

(四)动画的发展前景

新媒体环境下的动画在总体上看来是在逐步由“假定性”向“逼真性”演化,无论是影像层次的“逼真性”还是意向层次的“逼真性”。在人们知识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对世界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之后,其接纳能力也逐步提高,对动画内容意境的表达也读懂得更加明白,从而融入到动画的世界之中,在心理上将其认可,认为那是一种真实。森政弘提出的恐怖谷理论在动画向“逼真性”演化的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人的主观作用对演变过程的发展来说是不确定性因素。从动画的发展史来看,动画的“假定性”与“逼真性”又处于一个螺旋上升的状态,随着人们对动画、对科技影像产物接受度的不断提升,动画的“假定性”与“逼真性”的两极化发展也许会更加的明显,而不仅是在向“逼真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去往“假定性”的道路,也会随着技术的发展创作出更多的可能性,比如利用数字技术创造出传统手绘动画的质感,以及国画、油画、水彩等的质感,三维动画甚至还能模拟出偶动画的质感,给人以传统的亲切感。比如田黎明先生用水墨表现西方印象派的光色效果,将西方绘画的光影效果表现在宣纸上,便是用不同技术表达内容的一种体现。

五、结语

总的来说,假定性与逼真性是动画的两个基本特性,他们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假定性是动画区别于其他影视的一大特征,动画的逼真性是动画向真人影像逼近的一种现象,以求得与人的亲近感。但数字技术基础上的动画却逐渐向着逼真性方向演变,三维动画逐渐兴起,追求视觉上与真实影像的相像,但无论怎么追求其逼真性的发展,动画的假定性都不会被忽视,因为相较于逼真性,假定性更可以说是动画的本性。数字技术只是动画创作的一种方法,如催振宽先生对中国画创作中焦墨的运用,讲到焦墨还是水墨,都只是一种画法。数字技术对动画的运用一样,当人们对一个新的技术不再沉迷,就会回归到动画的本性上来,展现其真正的美。总的来说,技术的发展带动艺术的发展,艺术的需要又会产生新的技术,动画假定性与逼真性会在时代与技术的变革下而变革,两者的呈现会是一种拉扯的状态,互相呈现出各自的光芒。

猜你喜欢
三维动画动画数字
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三维动画教学研究
答数字
揭秘油画动画 逐帧堆砌的精致艺术
针对高职高专3dsMax三维动画教学实例类教材编写的研究
数字看G20
浅谈中国三维动画的发展进程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
动画总动员